惠州西湖,广东惠州市内的一个浅水湖泊,国家AAAAA级风景名胜区。享有“苎萝西子”之美誉,并有“大中国西湖三十六,唯惠州足并杭州”的史载。 惠州西湖林木葱郁,水色潋滟,历史上曾和杭州西湖、颍州西湖合称为中国的三大西湖。据说都与苏东坡有关,至今惠州西湖仍留有和苏轼有关的苏堤、西新桥、王朝云墓等遗迹。 惠州西湖在苏东坡来到之前叫丰湖,它自然布局极佳,在烟波浩淼的湖面上,堤桥如带,把湖面分割成五大部分,宋代《惠州府志》已有“五湖六桥八景”的记录。 <p class="ql-block"> 烟霞桥:六桥中的第三桥,被称为桥中美女子,曾与永福寺一起构成西湖古八景之一的“野寺岚烟”。</p> 五湖中的平湖。 <p class="ql-block"> 西湖十八景之【花港观鱼】就在湖对面的丰渚园。</p><p class="ql-block"> 丰渚园是作为西湖美化亮化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之后的“广东第五大名园”。以孝道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园区,建筑群风格以明清的官式建筑为主,园内的仿古建筑沿袭了岭南传统风格,同时融合了惠州民居特色。</p> 丰渚园的畅远楼。 鸟岛 鹤屿 西湖十八景之【准提远眺】<br> 准提寺,建于明代。是明末清初成为岭南最负盛名的禅林之一。<br> 准提阁俗名十八罗汉,踞西山北支崇道山麓,依山傍湖,环境幽静,始建于明末清初,空隐、澹归、雪槱、准提等4大高僧相继在此布道传法,时为东江乃至岭南最负盛名的禅林之一。 九曲桥:据史料记载,九曲桥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这座桥是当时惠州城内的主要交通枢纽,也是连接南北两岸的重要通道。<br> 九曲桥的建筑风格独特,桥栏由花岗石雕刻而成,桥面铺设青石板,桥中央两座雕梁画栋的凉亭,坐在亭中,能感受到世外的悠闲和宁静。<br> 九曲桥南连孤山、玉塔;北牵点翠、芳华;东可望荡香水榭;西可览丰渚桃园;信步桥上,有步移换景,美妙之极。 西湖十八景之【留丹点翠】<br> 点翠洲以留丹亭和浩瀚平湖一点翠的洲岛特色得名。宋代时候筑有孤屿亭,明代以洲名改点翠亭,1913年为纪念辛亥革命“马鞍之役”牺牲的烈士改建为留丹亭。<br> <p class="ql-block"> 枇杷桥连接点翠洲和枇杷洲。</p> 这应该是维修中的“留丹亭”了。 <p class="ql-block"> 西湖十八景之【玉塔微澜】</p><p class="ql-block" data-find="_14"> 玉塔即泗洲塔,又称宝塔、大圣塔、雁塔、西山塔,是湖上最古建筑物,西湖的标志性建筑。始建于唐中宗年间,重建于明代,为楼阁式八角形七层砖塔。该塔为纪念泗洲大圣僧伽而筑,北宋文学家苏轼谪居惠州时称之为大圣塔,更为此写下"一更山吐月,玉塔卧微澜"的千古绝句。</p> 过了点翠洲,对面远远望去,就是花洲了。 西湖十八景之【花洲话雨】<br> 花洲又称花墩、花洲,分莳繁卉,灿烂芳菲;盆景园艺,绚丽多姿;四周湖水如练,极目湖山楚楚,在此观雨听声堪称一绝,故称"花洲话雨"。<br> 西湖十八景之【芳华秋艳】<br> 芳华洲景色宜人,北宋时始建逍遥堂,苏东坡常在此寻幽访友、饮酒垂钓,写下"幽寻本无事,独往意自长。钓鱼丰乐桥,采杞逍遥堂"的诗句。深秋时节,层林尽染、相映争辉、瞬息万变,令人目不暇接,故成"秋艳"之特色。<br> 孤山码头。 潋滟亭。 西湖十八景之【孤山苏迹】<br> 孤山因集中展示了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寓惠期间的史迹得名。为纪念苏东坡在惠州的巨大贡献,以此建造苏东坡纪念馆为纪念。<br> 苏东坡与王朝云塑像。 王朝云(1063~1096),字子霞,钱塘人,因家境清寒,自幼沦落在歌舞班中,为西湖名妓。宋代女性历史人物,大文豪苏轼的爱妾,她随东坡贬居惠州。据记载,当年,大才子苏东坡因得罪权贵被贬惠州。他的八个太太竟没有一个随行。王朝云作为侍妾,整整陪了东坡23年,她琴棋书画不无所不能。 东坡园内有古迹苏东坡侍妾王朝云墓。 苏东坡书迹。 颂扬苏东坡的“造福”雕塑。 西湖十八景之【苏堤玩月】<br> 是西湖胜景之首,“人在苏堤千倾边,可知月在此间圆”的佳句,正是“苏堤玩月”胜景的写照。<br> 苏堤是由苏东坡资助栖禅寺僧人希固所筑,后人为纪念苏东坡,将此堤称作“苏堤”。 西新桥:位于苏堤中段,为西湖六桥中的第一桥。 惠州西湖之”鳄湖“。 <p class="ql-block"> 景点资料摘编自网上。行程匆匆,走马观花,所游览之处十之二、三,很多景点都未能来得及进去细细游赏,这也是随团游的最大遗憾。好在所摄景色竟也能对号入座,尚不失为另一番乐趣,随记录留存。</p> DQ:摄于广东·惠州·西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