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家公主细君、解忧远嫁西域,给伊犁历史留下一段 千古佳话 2023年新疆自驾游之旅(十三)

蓝色的水57📷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023年7月5日至8月15日我们一行八人开启了为期42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地的自驾之旅,途经青海、甘肃、宁夏、内蒙、陕西、山西、河北等地,游览了61个景区 。其中5A级景区8个;4A级景区18个;3A级景区及以下35个。共行走了13355公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行走在新疆蓝天白云风景如画的大草原上,行走在G217国道游览了风景如画独库公路、昭苏公路、S101省道,虽然我们一行八人的平均年龄68岁,已近古稀之年,但精神矍铄,体力不减当年。此行交结新老朋友,增进了友谊。三年疫情过后,更珍惜出游的不易和难得的出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新疆的美,是一种让人醉心的美,似乎不需要语言来展现。是一种被深深记忆的美,令人流连忘返。是一种赋予了心灵力量的美,让人拥有无限的希望和力量,你会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伟大。虽然于近期回京城,它依旧在心中萦绕。此行意犹未尽是一次愉快地难忘之游!</span></p> 20日出行第十六天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7月19我们一行继续入住伊宁金都大酒店,20日第十六天一早行驶10公里到新疆汉家公主纪念馆、伊犁林则徐纪念馆<span class="ql-cursor"></span>游览。</span></p> 新疆汉家公主纪念馆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伊宁市汉家公主纪念馆免费开放参观须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一、免费开放时间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夏季上午:10:00-13:00 下午:16:30-19:00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冬季上午:10:00-13:30 下午:16:00-18:00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二、免费开放方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1)免费开放入馆前应进行登记,根据工作人员安排有序参观。(2)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部队、学校、旅行杜等社会团体参观,应提前2天预约,根据实际情况分批参观,参观预约电话:0999-8235361。</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三、注意事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1)衣冠不整者、醉酒者和精神病患者谢绝参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2)禁止携带宠物、易燃易爆、管制械具等法定危险品以及其他不必要物品入馆参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3)请勿吸烟、大声喧哗、攀爬躺卧、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爱护花草,听从工作人员的指挥,自觉维护参观秩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4)学龄前儿童,小学生须有成年人陪同方可入馆参观;高龄老人、行动不便者须有亲友陪同方可入馆参观、并有工作人员优先安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5)请自觉爱护文物展品、展览设施,禁止对展品进行拍照或拍摄、禁止触摸陈列文物、展品及设施、如有损坏,照价赔偿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6)服从馆内工作人员的安排和引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四、监督投诉电话:0999-8235361</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font-size: 20px;">伊宁市汉家公主纪念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伊犁河⾕,地处西天⼭北部。这⾥⽓候温润,⽔草丰茂,素有“塞外江南”之美誉。在伊犁河⾕中央的新疆伊宁市,有⼀处占地约7000平⽅⽶的仿古建筑群,是为纪念西汉时远嫁乌孙的公主细君和解忧⽽建的汉家公主纪念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新疆山川壮美,景观瑰丽,历史人文荟萃。在5000 多年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新疆各族儿女以勤劳质朴、热烈奔放、勇猛刚健的特质和禀赋,在经济上相互依存,在情感上相互亲近,在文化上兼收并蓄,共同开发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建设了我们赖以生存发展的美丽家园。新疆众多绚丽多彩的文化宝藏,实证了中华民族开发新疆、建设新疆、保卫边疆的光辉历程;见证了各民族共同铸就的恢弘历史;诸多文物瑰宝,记录着各民族文化波澜壮阔的交流和交融,诉说着丝绸之路历史的风华和魅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如今,巍峨天山、莽莽昆仑、富饶金山、壮美大漠,多姿多彩的民族和民俗风情,尤其是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地理和资源禀赋,已成为新疆的靓丽标签。新疆历史文化的岁月年轮,清晰地铭刻和昭示:新疆各族人民同全国人民一道共同创造了悠久的中国历史和灿烂的中华文化,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新疆各族人民手足相亲、守望相助,休戚相关、荣辱与共,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谱写了华美篇章;精彩纷呈、博大精深、兼收并蓄的中华文化,始终是各族人民的情感寄托、心灵归宿和精神家园,也是各民族文化蓬勃发展的动力源泉;在新疆大地上,各民族文化繁荣之花,竞相绽放;各族文化交相辉映,中华文化历久弥新。大美新疆,惠风和畅。新疆各族人民正在谱写社会和谐、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的时代新篇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汉家公主纪念馆位于新疆伊犁州伊宁市境内景点,由江苏省援建,位于伊宁市江苏大道旁,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791平方米,主展厅500余平方米。整个建筑群是鲜明的汉代建筑风格,平面布局分主展厅和四个副展厅,并建有汉阙、亭阁、长廊和雕塑。</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公元前118年左右,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乌孙国国王昆莫向汉朝廷求婚,江都(今扬州)王刘建的女儿细君与楚(今徐州)王刘戊的孙女解忧先后嫁给了乌孙国国王。汉家公主细君、解忧远嫁西域,给伊犁历史留下一段千古佳话。两千年后,汉家公主纪念馆可以让世人一睹两位汉家公主的风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伊宁市汉家公主纪念馆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市江苏路25号,占地面积6600平方米,建筑面积1780平方米。该馆创建于2004年,在2005年6月20日正式对外开放。</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伊宁市汉家公主纪念馆举办有《汉家公主——细君公主、解忧公主生平事迹展览》长期展览,并设有两个临时展厅 。展示出汉代文物12件、高分子硅胶雕像3座、文物复兴制品63件、喷绘壁画8幅、文字展板38块、背景展板20块,其他类有汉白玉碑记、漆器条屏等8类,汉家公主塑像为重要的特色展品。截至2019年末,伊宁市汉家公主纪念馆有藏品数量189件/套,其中珍贵文物37件/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伊宁市汉家公主纪念馆举办有《汉家公主——细君公主、解忧公主生平事迹展览》长期展览,并设有两个临时展厅 。馆内陈列采用了全封闭灯光照明、通透式玻璃展柜、复原场景、高分子硅胶塑像等先进陈列手段,利用500平方米的陈列面积展示出汉代文物12件、高分子硅胶雕像3座、文物复兴制品63件、喷绘壁画8幅、文字展板38块、背景展板20块,其他类有汉白玉碑记、漆器条屏等8类,汉家公主塑像为重要的特色展品。</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陈列以细君、解忧公主远嫁乌孙为主线,全面反映汉王朝在西域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纪念馆的陈列设计,从布局、结构、材料运用等方面,追求简练大气、张弛有度。设计力求新颖,赋予创新。进入展厅,凝重庄严的汉白玉碑记用哈汉两种文字记载了兴建汉家公主纪念馆的意义;</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另外还有汉武帝、张骞、猎骄靡、军须靡、翁归靡画像以及专门为纪念馆制作的美术作品:“细君公主出嫁图”则用江苏传统工艺制作,几十个人物活灵活现、形神兼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陈列的几十件文物复制品中更是不乏江苏文物中的精品,乌孙古墓半景模型形象地再现了当代伊犁的人文景观;汉西域地图、丝绸之路示意图则直接地告诉游客汉家公主的历史功绩。所有这些文字、雕塑、地图、美术作品、文物复制品等形象地反映西域纳入祖国版图的历史过程,用历史事实说明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由西安超人雕塑研究院制造的高分子材料塑像更是镇馆之宝,弹奏琵琶、吟唱“黄鹄歌”的细君公主,身着古代乌孙服装的解忧公主,飒爽英姿的冯夫人等栩栩如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纪念馆⾥汉阙⾼耸,亭阁林⽴,回廊曲折,带着鲜明的汉代建筑风格。最引⼈注⽬的,是细君和解忧公主的雕像,其中⼀尊头戴珠钗,⾝着汉服,怀抱琵琶是细君公主雕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公元前105年,倾慕汉朝“⼈众富厚”的乌孙王猎骄靡主动提出与汉和亲,细君成为正史记载第⼀位远嫁乌孙的汉家公主。</span></p><p class="ql-block"><br></p> 细君公主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据史书记载,细君公主出嫁时,汉武帝“念其⾏道思慕,故使⼯⼈裁筝、筑,为马上之乐。欲从⽅俗语,故名⽈琵琶。”细君公主将中原乐器琵琶带⼊西域,加强了中原与西域的⾳乐交流,因⽽,纪念馆⾥细君公主被塑成了头戴珠钗,⾝着汉服,怀抱琵琶的形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刘细君(?一前101年),西汉宗室江都王刘建之女。公元前108年,汉武帝钦命刘细君为公主。公元前105年,为联合乌孙抗击匈奴,刘细君被派出塞与乌孙昆莫猎骄靡和亲。《汉书》载:"汉元封中,遣江都王建女细君为公主,以妻焉。"细君公主到了乌孙后,深受乌孙百姓的尊敬和喜爱,她是史上第一位载史册的和亲公主,拉开了西汉与乌孙友好交往的序幕。</span></p> 香消玉殒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汉书·西域传》曰:“天子闻而怜之,间岁遣使者持帷帐锦绣给遗焉。”细君公主的悲歌传到了汉武帝的耳中,汉武帝不禁同情她的境遇,每隔一年,便下旨派遣使者带着锦绣帷帐前去慰问细君公主,但转嫁后的细君公主心绪难平,忧伤悲愁,在嫁到乌孙的四五年后,便与世长辞,终生未能再回中原故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细君公主嫁到乌孙后,不通言语,饮食、生活习惯一直不适应。但细君公主始终不忘自己的使命,“岁时一再与昆莫会,置酒饮食,以币帛赐王左右贵人”,在乌孙内广泛交友,上下疏通,为汉朝做了大量的工作,且作《黄鹄歌》表达孤苦悲伤。</span></p> 青史留名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细君和亲乌孙比王昭君嫁南匈奴呼韩邪单于早72年,比文成公主嫁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早700多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细君和解忧两位公主,是中原与西域和亲之旅的开拓者,加强了中原与西域各地的交往与联系,不仅是双向的友好发展,在为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中华民族大一统中有着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span></p> 悲愁歌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悲愁歌</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汉·刘细君</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吾家嫁我兮天一方,</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远托异国兮乌孙王。</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穹庐为室兮旃为墙,</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以肉为食兮酪为浆。</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居常土思兮心内伤,</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愿为黄鹄兮归故乡。</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细君公主去世后,汉武帝再次封楚王刘戊的孙女解忧为公主嫁乌孙王军须靡。解忧公主以卓越的政治才能活跃在乌孙的政治舞台上,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在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两位汉室公主:刘细君、刘解忧,公元前105年至公元前51年,她们作为乌孙国昆莫(弥、王)夫人生活在今伊犁一带,为各民族融合,新疆疆域的形成,丝绸之路的发展,西域都护府的建立都做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她们和亲乌孙缘于西汉初期,北方匈奴不断南下侵扰汉朝边郡,当时活动于今伊犁河流域的乌孙国,在西域诸国中最为强大,汉武帝刘彻为联合乌孙共同抗击匈奴,封江都王刘建之女细君为公主,嫁乌孙王(昆莫)猎骄靡。细君公主成为丝绸之路历史上第一位远嫁西域的汉家公主。她与乌孙王共同治理国家,同时也将中原地区先进的农业文化,金属冶炼和建筑技术传入乌孙,推动了乌孙的经济发展。</span></p> 解忧公主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解忧公主嫁到乌孙后,经常到各个部落视察民情,每逢发生山洪等自然灾害,她都和牧民一起抵御灾难,赢得了乌孙贵族和百姓的拥护。解忧公主在乌孙的政治舞台上发挥了重大作用,主动积极地展开活动,忠贞不渝地贯彻执行自己的政治使命,并使自己的活动超出乌孙的范围而达于西域各城郭,是传播汉代先进文化的友好使者,为促进汉与乌孙和西域的友好关系作出了重要贡献。解忧公主完成了张骞联合乌孙共击匈奴的历史使命,实现了汉武帝“断匈奴右臂”的策略,是汉代杰出的巾帼英雄。作为和亲公主,解忧公主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成功、贡献最大的和亲公主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使汉朝与西域各国的关系不断得到巩固和加强,最终促成了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府的设立。同时解忧公主为方便在西域积极开展外交活动,令其侍女冯嫽持汉节出使西域各国,加强了汉与西域各国的联盟关系。并获得西域各国的尊敬和信任,尊称为“冯夫人”。由此看出汉家公主在西域归汉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西域成为祖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新疆各少数民族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都与她们有密切联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刘解忧(公元前121年-前49年),出生皇族,第三代楚王刘戊的孙女。《汉书》载:“岑陬尚江都公主,生一女少夫,公主死,汉复以楚王戊之孙解忧为公主,妻岑陬。”公元前101年,细君公主在乌孙病逝,汉武帝为巩固与乌孙的联盟,封刘解忧为公主,年仅二十的她嫁给乌孙昆弥军须靡,继续完成汉朝“断匈奴右臂”的任务。刘解忧个性开朗,适应能力极强,她嫁到乌孙后很快适应了乌孙的生活习惯,也学会了乌孙的语言。</span></p> 大破匈奴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翁归靡即位后的数年间,翁归靡对待解忧公主关怀备至,两人感情甚好,乌孙与汉之间书信、人员往来不断,相近相亲,与匈奴则日益疏远。在这期间,汉朝与西域各城邦的交往日益频繁密切,汉朝的威仪和影响进一步远播天山南北,西域诸城郭都争相与汉交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解忧公主逝世48年后,乌孙大昆弥伊秩靡和匈奴单于乌珠留若鞮一并入朝。伊秩靡是解忧公主三儿子大乐将军的孙子,乌珠留若鞮是王昭君与呼韩邪单于生的儿子。一个是解忧公主的后代、一个是王昭君的后代,大汉一并安置在上林苑蒲陶宫,可谓汉代和亲史以及中华民族大一统的一件盛事。</span></p> 赐还长安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年老土思,愿得归骸骨,葬汉地。”解忧公主年老上书给汉宣帝陈述思乡之苦,请求把自己的遗骨埋葬在故国,汉宣帝对此深表怜悯,同意了她的夙愿。《汉书》载:“公主与乌孙男女三人俱来至京师,是岁甘露三年也,时年且七十,赐以公主田宅奴婢,奉养甚厚,朝见仪比公主后二岁卒。”甘露三年即公元前51年,解忧公主年逾七十之时,回到汉朝,天子亲自出城迎接,以极高的规格接待和安置这位大汉功臣。回汉两年之后(公元前49年),解忧公主就与世长辞了。</span></p> 解忧公主的侍⼥冯嫽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解忧公主的侍⼥冯嫽,有着杰出的政治才华,她持汉节代表解忧公主遍访西域各地,增进了各地对汉朝的了解,⼈们尊称她为“冯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解忧公主的侍⼥冯嫽,有着杰出的政治才华,她持汉节代表解忧公主遍访西域各地,增进了各地对汉朝的了解,⼈们尊称她为“冯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细君和解忧两位公主远嫁西域,使汉朝的威仪远播天⼭南北,西域各地都争相与汉交好,为汉朝统⼀西域作出了重要贡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当我们透过历史的重重帷幕,回眸一串串被风尘侵蚀的出使足迹,一首首荡气回肠的诗歌,一个个永难忘怀的文化遗产,心生感慨与敬畏。在汉武帝的才智与谋略之下,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汉家公主刘细君、刘解忧远赴西域和亲,冯嫽夫人出使西域友好外交的历史都厥功甚伟,影响深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回眸历史,心向未来。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走进新时代的舞台,汉家公主纪念馆的建设,牢牢把握历史事实,秉承爱国主义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的精神,在坚定文化自信、传承文化基因中具有重要影响。用历史事实证明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span></p> 新疆伊犁林则徐纪念馆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伊犁林则徐纪念馆,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市福州路885号,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建筑总面积2000平方米。伊犁林则徐纪念馆是1992年中共伊犁地委决定筹建的纪念馆,于1994年8月18日落成开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他的爱国主义、民族正气和清廉刚正的风范,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中国和世界禁毒史上,林则徐永远是一面飘扬的旗帜,赢得世界人民的普遍尊敬。林则徐不仅属于全中国,而且属于全世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伊犁林则徐纪念馆从六个单元来介绍林则徐光辉的一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一、优良家风,清白做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二、清廉爱国,精神永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三、虎门销烟,世界壮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四、流放伊犁,奋发有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五、南疆勘地,劳苦功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六、获释入关,英名长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前有英雄,后有来者,让我们将林则徐所体现出来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永远继承,发扬光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伊犁林则徐纪念馆的藏品来源以征集为主,截至2019年末,有藏品数量1374件/套,其中珍贵文物145件/套。伊犁林则徐纪念馆年平均接待观众约12万人次。1999年,伊犁林则徐纪念馆被评为自治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5年,伊犁林则徐纪念馆被命名为自治州禁毒教育基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西面有一辆林则徐遗戍 赴伊乘坐车辆的仿制品,还有一个清代惠远城的模型。展览部分以照片、绘画、图表等形式,反映了林则徐青少年时代、步入仕途生涯、禁烟抗英、遗戍新疆和永恒的纪念四个部分内容,主要突出林则徐在新疆、在伊犁时期所做出的贡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伊犁林则徐纪念馆院内矗立着的林则徐塑像,是由厦门大学美术系李维祀教授雕塑的,曾获得中国第二届城市雕塑作品展优秀奖。林则徐像下的大理石底座上镌刻有“民族英雄林则徐”7个字,是伊犁已故书法家廖华渭的遗作。由弓形的大门进入,看到北面是一座中西合壁的现代建筑,为纪念馆主体建筑,用作展厅。南面为中国传统建筑式样的房屋,用作办公室。</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纪念馆陈列大厅面积800平方米,正中有一道屏风,上写着“林则徐伊犁事迹展”。屏风前的鲜花中摆放着林则徐半身像。大厅的东面有一个林则徐垦复伊犁阿齐乌苏地亩的沙盘。</span></p> 第二单元精神永传清廉爱国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林则徐作为中华民族的英雄,离不开中华传统文化的培育,他汲取思想养料,讲求经世致用。心系国计民生,体恤百姓,获得人民的称颂爱戴。在外来侵略危及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领导了禁烟抗英斗争,他的爱国主义思想,是中国古代爱国主义的延续,中国近代爱国主义的开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林则徐主持的虎门销烟,从1839年(道光十九年)6月3日至25日,历时22天,共销毁鸦片2376254斤,按四吨卡车计算,可装载297辆,在世界禁毒史上,是空前绝后的!</span></p> 第三单元虎门销烟世界壮举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则徐主持了震惊世界的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凛然正气。联合国1987年第42届大会通过决议,把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即6月26日定为"世界禁毒日"。国际天文学会于1999年2月将新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命名为“林则徐星”。这既是对林则徐历史功绩的充分肯定,也是在世界范围内弘扬林则徐的禁毒精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伊犁林则徐纪念馆设有1个展览大厅,展览内容分“林则徐的一生”“世界禁毒先驱”“林则徐在伊犁”“浩然正气”四个部分。利用陈列面积800平方米,陈列实物千余件。陈列以林则徐生平、禁烟抗英及谪戍伊犁事迹为主题,采用了全封闭灯光照明、通透式玻璃展柜、复原场景等先进陈列手段。</span></p> 第四单元流放伊犁奋发有为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林则徐继轰轰烈烈的虎门销烟之后,又在新疆的流放三年中,埋头苦干,风尘仆仆走遍天山南北,为各族人民大办好事,默默无闻地做出了杰出的历史贡献:一是报国之心不移;二是关注新疆边防;三是伊犁开垦修水利,南疆七城勘地;四是业余文学活动的深化与完善。他在人生落难时能如此奋发有为,更显出英雄本色,送治河。</span></p> 第五单元南疆勘地劳苦功高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伊犁垦荒见成效,天山以南各城也奏请开垦。道光帝传谕林则徐前往,勘丈地亩,兴办水利,招民安户。1845年(道光二十五年),林则徐七城勘地60万亩,代拟奏稿;在伊拉里克推广坎儿井,坚持合理分配垦地。他还提出充实武备,预防外患。对于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节省国家财政,都有积极进步的意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伊犁林则徐纪念馆的藏品来源以征集为主,截至2019年末,有藏品数量1374件/套,其中珍贵文物145件/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伊犁林则徐纪念馆的重要藏品有蜡像、对联、奏折、书籍、毒品实物及林则徐生前复制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林则徐一生遍历地方,治绩卓著。虽在两广抗击西方入侵,但对于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贸易则持开放态度,主张学其优而用之。由他主持编译的《四洲志》及魏源编撰的《海国图志》,对晚清的洋务运动乃至日本的明治维新都具有启发作用。</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font-size: 20px;">未完待续</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font-size: 20px;">感谢各位亲朋好友的关注与分享!</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span style="font-size: 20px;">2024年1月9日23点30分</span></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