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民

蔡文华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南园里有一处规模较大的博物馆,展出的专题为庶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庶民就是古代社会对平民、老百姓的称呼,是没有任何特权和身份的人,即普通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该展馆有别于传统文物展,以我们的历史为主题,展品为普通老百姓固有的、自然的体现其真实生活的文化和生活器物,根据衣食住行分厅布展,真实再现了人类生命文化的历史变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传统文物中,我们更多见到是帝王将相、卿大夫、珠宝玉器的印证。而老百姓的用品,无法埋藏于地下,随着时代的流逝,绝大多数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而恰恰就是这些不能称其为出土文物的生产和生活用品,却是人类生命文化的写照,是我们的历史、我们的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车船驿站,停满了待发的车船,就是历史的停发站。中国是最早使用车和船的国家之一,一部部样式各异的马车,虽然都是木质材料制造,但仍然是那个时代的财富与地位的象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手推的鸡公车、送媳妇回娘家的独轮车、马拉的轿车、飞奔的马拉车、毛驴车、蚂蚱车、勒勒车以及海船、河船、牛皮筏、竹筏等都是老百姓因地制宜的生产、生活条件而产生的交通、生产工具。</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鼓房,中国鼓文化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在古代鼓被用于军事、宗教、祭祀等方面,随着历史的演变,鼓逐渐成为了民间音乐的重要乐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绣房,是中国妇女的天地,主要展品为绣品、梳妆台、雕花的木床、床前的古琴、浅浅的铜盆、笨重的柜子、冰冷的花瓶、硬硬的脚踏板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书房,是读书学习的地方,也是修身养性的地方,在中国几干年的封建社会里,在男尊女卑的教育思想下,只有男人才有机会读书。因此,在未产生学堂前的近百年历史中,书房担负着教育的责任,象征着教育的殿堂。书房内有文房四宝、四书五经、奇石、玉石、名人字画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育儿房,展示了古代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的鞋帽衣服、生活用品及玩具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礼房,中国是礼仪之邦,厅内展出与礼品相关的用品及仪式场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度量衡,是古代商用量具,与数学、物理、天文、律学、建筑、冶炼等科学技术的发展起着相互促进的作用。主要展品是从清代至近代的实物,有400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箱房,箱子是中国古代容器家具,在古时原来指在车内存放物品的地方。后来箱子成了人们收藏物品最常用的家具之一,可分为衣箱、提箱、扛箱、书箱、药箱、首饰箱等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纺织房,集中展示了古代各民族、各地区的传统纺织器具,展示了各民族的服装文化。</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农家院,集中展示了各民族、各地区的耕作农具、生活用品,住宅院落等,体现了中华耕作文化的延续。主要展品从明代至近代,约500年历史。</p> <p class="ql-block">谢谢朋友们的关注和支持,敬请提出宝贵意见!再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