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中的天地(节选)

君子兰

<p class="ql-block"><b>作者:陆文夫</b></p><p class="ql-block"><b>诵读:君子兰</b></p> <p class="ql-block">  我也曾到过许多地方,可是梦中的天地却往往是苏州的小巷。我在这些小巷中走过千百遍,度过了漫长的时光;青春似乎是是从这些小巷中流走的,它在脑子里冲刷出一条深深的沟,留下了极其难忘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  三十八年前,我穿着蓝布长衫,乘着一条木帆船闯进了苏州城外的一条小巷。这小巷铺着长长的石板,石板下还有流水淙淙作响。它的两边都是低矮的平房,晾衣裳的竹竿从这边的屋檐搁到对面的屋檐上。</p> <p class="ql-block">  就在这图卷的末尾,我爬上了一座小楼。这小楼实际上是两座,分前楼与后楼,两侧用厢房联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伏在前楼的窗口往下看,只见人来人往,市井繁忙;伏在后楼的窗口往下看,却是一条大河从窗下流过。河上橹声咿呀,天光水波,风日悠悠。</p> <p class="ql-block">  河两岸都是人家,每家都有临河的长窗和石码头。那些单桨的小船,慢悠悠地放舟中流,那船上装着鱼虾、蔬菜、和瓜果。只要临河的窗内有人叫卖,那小船便箭也似的射到窗下,交易谈成,小船又慢慢地随波漂去。</p> <p class="ql-block">  在我后楼的对面,有一条岔河,河上有一顶高高的石拱桥,那桥栏是一道弧形的石壁,那桥洞十分宽大,洞内的岸边有一座古庙。有月亮的晚上可以看见桥洞里流水湍急,银片闪烁,月影揉碎,古庙里的磬声随着波光向外流溢。“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小巷的后面也颇有些诗意。</p> <p class="ql-block">  翻身再上前楼,又见巷子里一片灯光,卖馄饨的敲着竹梆子,卖五香茶叶蛋的提着带小炉子的大篮子。茶馆店夜间成了书场,琵琶叮咚,吴语软侬,苏州评弹尖脆悠扬,卖茶叶蛋的叫喊怆然悲凉。我没想到,一条曲折的小巷竟然变化无穷,表里不同.栉比鳞次的房屋分隔着陆与水,静与动。一面是人间的苦乐与喧嚷,一面是波影与月光,还有那低沉回荡的夜磬声,似乎要把人间的一切统统遗忘。</p> <p class="ql-block">  我也曾住过另一种小巷,两边都是高高的围墙,这围墙高的要仰面张望,任何红杏都无法出墙,只有那长春藤可以爬出墙来,像流苏似地挂在墙头上。这种巷子里行人稀少,偶尔有卖花人托着长声叫卖,其余的便是麻雀在门楼上唧唧喳喳,喜鹊在风火墙上跳上跳下。  </p> <p class="ql-block">  面对着大路你想驰骋,面对着高山你想攀登,面对着大海你想远航。面对着这些深邃的小巷呢?你慢慢地往前走啊,沿着高高的围墙往前走,踏着细碎的石子往前走,扶着牌坊的石柱往前走,去寻找艺术的世界,去踏勘生活的矿藏,去倾听历史的回响……</p> <p class="ql-block"><b>陆文夫:江苏省泰兴县人。1948年在苏州中学毕业后投身革命,做过记者,专业作家。历任江苏省作家协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1955年开始发表作品,主要著作有中篇小说《美食家》《井》,短篇小说《小贩世家》《围墙》等。因他对苏州市景风情的熟谙,人称“陆苏州”《梦中的天地》,述说苏州的小巷风情。本文摘自《苏州散文选》</b></p> <p class="ql-block"><b>朗读者简介:君子兰,河南省演讲与口才学会会员、河南省朗读协会会员,喜爱读书、朗诵,音乐。始终相信声音是作品的第二次创作!通过朗诵让声音插上翅膀,用真情实感诠释文学艺术的真谛!愿在声音的世界里感悟人生,净化心灵。</b></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4zo6o9qr" target="_blank" data-link="create">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a></p> <p class="ql-block">图片部分来自网络,致谢原作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