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临近期末考试,同学们难免会对考试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具体表现为考前看不进书、失眠、上课难以集中精神、紧张烦躁等。 而考前家长的过分关注,不仅无形中给孩子增加了很多压力,甚至还可能引发亲子冲突!那么面对考试,孩子和家长该如何调整心态积极应对呢? 请收下这份应考心理调适指南!</p> NO.1 学生篇 <p class="ql-block">1.正确看待考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考试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性检验,绝非一锤定音的评判。我们的人生中会经历大大小小的考试,有些考试是为了帮助我们检验这一阶段的学习成果,查漏补缺,而有些考试是为了帮我们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p> <p class="ql-block">2.做好复习计划</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统筹复习总体情况,按学科划分、归类,再根据自己的能力情况做计划。规划出一个科学的复习计划,各科目的复习也就迎刃而解了。如果实在不知道应该先学什么,那从你最感兴趣的那门课开始学, 行动起来才是最重要的!</p> <p class="ql-block">3.常态作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充足的睡眠是保证精力充沛、心理宽舒与平衡的前提,所以同学们考前也要继续保持良好的作息。 一方面可以通过积极调整心态,减轻因失眠而带来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也可通过科学的安排生活,建立有规律的起居来克服失眠,同时在饮食上也可采取一些措施帮助入睡,如睡前喝一杯温牛奶。</p> <p class="ql-block">4.积极面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要告诉自己,考试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我们是否掌握了平常所学的知识,因此没有必要过分担心。只要我们的知识掌握得牢固并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认真复习,就一定能发挥出理想的水平。</p> <p class="ql-block">5.倾诉烦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了困惑痛苦等压力,可以向父母、同学或班主任、心理老师倾诉,听听他人的见解,通过交流能有效地缓解心理压力。</p> NO.2家长篇 <p class="ql-block">1.发现问题时不要过分指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有些家长到了期末一直催孩子复习,还时不时发现孩子的问题,然后指责孩子。这些指责都会进一步催化孩子的焦虑。当务之急不是指责与抱怨,而是想办法帮助孩子解决问题,改善方法,提高效率。</p> <p class="ql-block">2.肯定鼓励孩子,减少攀比</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家长要学会肯定孩子,多鼓励,让孩子保持乐观自信的学习态度,从而告别焦虑情绪。少说几句“别人家的孩子”,多关注“自己家的孩子”,用火眼金睛发现自家孩子的优势与兴趣,及时给予鼓励。</p> <p class="ql-block">3.不过度关注考试结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临近考试,家长们可能不知不觉在言语中透露出对考试成绩的关注,但过于强调考试结果,可能会增加孩子的压力。家长们应该帮助孩子淡化对成绩的关注,减少对考试结果的恐惧,专心于当下的复习。</p> <p class="ql-block">4.保持常态化家庭氛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家庭内弥漫的不安气氛往往会使孩子易忧易虑、易恐易躁,父母的蹑手蹑脚、小心翼翼,也会让其产生压抑、烦闷。父母异于日常的举动会加重孩子的心理压力,因此要保持家庭常态化的轻松、自由氛围,以平静、快乐的情绪感染孩子。</p> <p class="ql-block">5.和孩子真诚沟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家长可以和孩子进行一场真诚、坦白的沟通,让孩子明白相比于最后的成绩,家长更看重的是他在这个过程中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进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最后是无条件积极接纳,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与支持,知道父母只是怀着一份希望自己能够得偿所愿的祝福,但无论结果如何,他都是被爱包围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期末考试,可以是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一次点兵,也可以是漫漫求学路上一个停靠站。对于考试,我们心怀感谢,感谢考试帮助我们查漏补缺。对于考试,我们泰然处之,人生中有各种机遇和挑战。对于考试,我们笑对未来,迎接考后的再一次成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