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岁月风雨人生路 一一我的美篇故事

野源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说在前面的话》</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暮然回首,青春已过万重山,人生之树已刻上了七十五圈年轮。75年前,一个呱呱坠地的婴儿,如今已是满头银絲的古稀之吾。岁月带走了青春韶华,时光沉淀了风雨人生。打开尘封的记忆,于泛黄的昨天与崭新的今天间铺一张时光留白的信筏,蘸几滴年轮辗转的香墨,用岁月的深邃撰写流年的故事。忆往昔,峥嵘岁月,无怨崎岖坎坷的历程,也无悔悄然逝去的青春。望今朝,锦绣山河,夕阳红里有我不变的初心,新征程上有我幸福的笑脸。</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一一作者</b></p> <p class="ql-block"><b>目录</b></p><p class="ql-block"><b>1、荣获“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感怀</b></p><p class="ql-block"><b>2、童年记忆一一过年</b></p><p class="ql-block"><b>3、童年记忆一一读小学</b></p><p class="ql-block"><b>4、怀念父亲母亲</b></p><p class="ql-block"><b>5、难忘的伤痛</b></p><p class="ql-block"><b>6、难忘母校拔山中学</b></p><p class="ql-block"><b>7、难忘当兵的岁月</b></p><p class="ql-block"><b>8、难忘484团通信连</b></p><p class="ql-block"><b>9、岁月如歌一一下南阳</b></p><p class="ql-block"><b>10、在商丘当兵的日子</b></p><p class="ql-block"><b>11、我们的红宝石婚</b></p><p class="ql-block"><b>12、我们迟来的婚妙照</b></p><p class="ql-block"><b>13、刻在心底的乡愁</b></p><p class="ql-block"><b>14、跟着书记“转田坎”</b></p><p class="ql-block"><b>15、参军暨工作50年自述</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一、《荣获“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感怀》</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b>在庆祝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前夕,我荣幸地收到了中共中央颁发的“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特别高兴特别开心。这是党中央给入党50周年以上老党员的一份崇高荣誉,当我戴上这枚金光闪闪的纪念章时,一种荣誉感,归属感,使命感油然而生,热血沸腾,54年前入党时的情景浮现在眼前。</b></p><p class="ql-block"><b>1969年7月15日,我在部队由162师机要科机要参谋赵顺银和162师484团一营三连政治指导员党支部书记刘延杰二同志介绍,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弹指间50年过去,回首50年在党历程,思绪万千,往事绵绵,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枚沉甸甸的纪念章,承载着一名老党员初心不变,信仰永恒!</b></p><p class="ql-block"><b>50年做党的人,党的光辉照我心。从青春韶华到古稀白发,从激情燃烧到夕阳如血,是党哺育成长的50载,不断奋进的50载,历练品性的50载,经受考验的50载。一路走来,人生路上既有鲜花盛开也有荆棘丛生,既有坦途也有陷阱,唯有谨慎清醒,心明眼亮,才能行稳致远。50年来,无论从戎卫国还是转战地方工作,无论从军还是从政,无论作党务还是干政务,无论军人还是百姓,无论为“官”还是为民。都始终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以一个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严于律己,对党忠诚,艰苦奋斗,负重前行,抵制诱惑,坚守底线,保持本色,为党增光。</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一枚闪闪纪念章,</b></p><p class="ql-block"><b>戴在胸前多荣光。</b></p><p class="ql-block"><b>光荣在党五十年,</b></p><p class="ql-block"><b>党的教导记心上。</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一枚闪闪纪念章,</b></p><p class="ql-block"><b>一颗红心永向党。</b></p><p class="ql-block"><b>光荣在党五十年,</b></p><p class="ql-block"><b>革命征途不迷向。</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一枚闪闪纪念章,</b></p><p class="ql-block"><b>初心使命永不忘。</b></p><p class="ql-block"><b>光荣在党五十年,</b></p><p class="ql-block"><b>永远跟党向前方。</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2021年6月20日于渝州</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二、《童年记忆——过年》</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b>光阴的时针拨回到72年前。</b></p><p class="ql-block"><b>1949年1月28日,农历戊子年(鼠年)腊月三十,除夕。新中国即将成立,红太阳的光芒已在东方破晓露出了曙光。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春节。</b></p><p class="ql-block"><b>除夕的我们家,一家人高高兴兴吃完团年饭,身怀六甲的妈妈已身不由己了,就去卧房歇息,不多会,一个男婴带着哇哇的哭声来到了这个世界上,爸爸笑着对妈妈说,这是赶来“过年”呢!</b></p><p class="ql-block"><b>这个赶来过年的男婴就是我。父母给我取名“镜”,我是“义”字辈,名义镜。镜,五行属金,根据周易取名镜为吉。镜,鉴也。意思是盼我健康成长,长大后象明镜一样做人。</b></p><p class="ql-block"><b>儿时,我是在妈妈的怀抱里,妈妈的背上长大了的。幼年时,没有幼儿园可上,父母下地干活去了,自己就在院坝里玩,后来有了妹妹,和妹妹一块在家门口等着爸爸妈妈收工回家。农忙季节,看到太阳都下山了,天色已暗下来了,爸爸妈妈还沒回家,心里有一种害怕的感觉,当看见爸爸妈妈扛着锄头、背着收获的作物回家时,心里充满了暖流。</b></p><p class="ql-block"><b>小时候,一到冬天,我的手脚都被冻的长冻疮,脚趾被冻红肿后,每到晚上睡觉在被窝里暖和后就痒的很难受,然后就破皮流血水,妈妈就用棉花和棉布把我的脚趾包起来,不能走路,爸爸妈妈就把我抱去抱来,白天抱到院坝里晒太阳。不光是脚趾生冻疮,手和耳朵也生冻疮,手背的关节处、耳朵被冻红肿破了皮,弄得人很难受,一直到第二年春天暖和了,冻疮伤口才会慢慢痊愈。</b></p><p class="ql-block"><b>过去,在乡村里有一句俗语,叫着“大人望种田,小孩望过年”。过年,对农家孩子是一个特别高兴的节日。所以,每到过年节都特别高兴,不仅因为我是过年那天出生的,而是过年吃得好玩的高兴,又特别热闹喜庆,每到过年大家都为我过生日,真是双喜临门,这事你说高兴不?</b></p><p class="ql-block"><b>每年一到腊月间,家家户户就要杀年猪,炕腊肉,磨豆腐,磨汤元粉,购买年货,准备过年。按习俗腊月二十三祭灶神“扫尘”,俗语“打阳尘”,清理房内的尘埃和坝前房后的杂草杂物,除旧布新,干干净净迎新年,一派浓浓的年味。</b></p><p class="ql-block"><b>除夕那天,家的大门上要贴对联,人们都穿上新衣服,家家都要煮好多好吃的菜肴。吃团年饭之前,家里的一个大人提着蓝子备上酒和肉菜,先去祭祖,回来后全家人才吃团年饭。饭桌上大碗的肉小盘的菜摆的满满一桌,很是丰盛,一家人围桌高高兴兴地吃饭团年。除夕晚上午夜燃放烟花爆竹,除旧迎新,庆贺新年。除夕晚上人们都不会早睡觉,会一家人坐在一块“守岁”拉家常,农村俗语叫做“坐田坎”,意思是盼望来年吉祥顺利,有个好收成。我们家除夕晚上坐在油灯下,烤着火笼听爸爸讲古时候的故事,讲他和妈妈一生辛勤劳作和在旧社会的不幸遭遇。</b></p><p class="ql-block"><b>大年初一早歺,家家户户都要吃自己做红糖芯的大汤圆,意思是吃了汤圆,团团圆圆。从正月初一开始就要走亲戚家拜年。这天,吃过早饭收拾一下,就准备出门,爸爸背着我,妈妈背着妹妹,和两个哥哥,带上一块腊肉等礼物去外婆家拜年。外婆家有两个舅舅,五个姨娘,我妈在兄弟姊妹中是大姐,所以逢年过节外婆家客人很多,吃饭摆两席桌,特别热闹,一般在外婆家住一天两天才道别回家。</b></p><p class="ql-block"><b>50年代,每逢过年(春节),我们村里在外读书的中学生放假回乡,都要积极排练一台文艺节目,正月初一上午在村里的董家大院里搭台演出,村里的男女老小都去看热闹。那时我们村里读中学的比较多,在我们一个队里就有四个中学生。我跟着哥哥学会了自制二胡、笛子,还学会了奏简单的曲子。</b></p><p class="ql-block"><b>那些年,是我们家幸福美满、最开心的日子。大哥已成家,爸爸妈妈和我们三兄弟一妹妹六口之家,爸爸妈妈辛劳持家,两个哥哥读中学,我读小学,妹妹年幼,虽说日子过的清苦,但也其乐融融。</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2020年10月于渝北</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三、《童年记忆:读小学》</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span></p><p class="ql-block"><b>1956年9月1日,我上小学读一年级,开启了朦胧的童年生活。</b></p><p class="ql-block"><b>在50年代,小学六年分为初小和高小两个阶段。初小四年在村小读,高小二年在完小就读。我们高乐村小学设在原村里一个小地主的院子里。学校有六间房屋,其中两间教室是土墙瓦房,另外四间为土木结构的瓦房,是老师的办公和住宿生活用房。教室前正面有一块比较大的泥土坝子,是学生的活动场地。</b></p><p class="ql-block"><b>村小学有两名老师,王一铭老师和颜明道老师,分别教语文和算术(那时不叫数学),还有体育活动课。颜明道老师有一个儿子名叫颜习才,跟我们年龄一般大,随父亲生活,也在我们村小学读书。他夏天穿着白色衬衫,冬天穿着昵子衣服,有点鹤立鸡群的感觉,让我们这些农家孩子很是羡慕。</b></p><p class="ql-block"><b>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上语文课,学习认字和写字。王老师教我们写字从一笔一划开始学。那首写字歌谣,至今还依稀记得几句:写字并不难,要领要记清,从上写到下,从左写到右,从外写到里面去……。再是学习拼音字母,我们早期学的是老版拼音,拼音字母是:ㄅㄆㄇㄈㄉㄊㄋㄌㄍㄎㄏㄐㄑㄒㄓㄔㄕㄖㄚㄛㄜㄝㄞ,共有23个字母,读音和现在相同:“波、坡、摸……”,这种拼音字母不易记,也不好写。在1958年就改为b p m f等26个字母为声母的新版拼音了。改革后的汉语拼音分为声母和韵母,便于学习拼读和掌握运用。</b></p><p class="ql-block"><b>我们村的小学,由于适龄入学的学生较少,一个年级一般只有十多二十个学生,学生太少的年份就隔年开班招生。学校实行复式班教学,一个教室里有两个年级班,分两边坐,当老师给左边的年级班讲课时,右边的年级班就写作业或预习。然后老师给右边的年级班上课,左边的年级班的学生就写作业或预习。</b></p><p class="ql-block"><b>那时候,一个星期上课时间有五天半,星期六只上半天课,下午就放假了。利用放学回家后的时间或星期天,响应学校号召,积极参加勤工俭学活动,去坡地里挖麻芋子(半夏,一种中药材),交给学校,不论多少,一次交半斤一斤都可以。</b></p><p class="ql-block"><b>读小学三年级时,我加入了少先队,戴上了红领巾,感到特别光荣。、\每天上学到校之前就要把红领巾戴上,放学回家把红领巾取下来叠好放在书包里。</b></p><p class="ql-block"><b>村小学在离我们家有三里远的岩沟下。我们去上学是往沟下走,走下坡路,放学回家就爬上坡了。这些路全是泥土路,若是遇上下雨天,有一段陡坡路,雨水把路冲坏了,特别难走,经常摔“坐巴斗”(摔倒或滑倒),弄得一屁股都是泥浆。</b></p><p class="ql-block"><b>初小四年读完后,升读高小,高小读二年后小学毕业。当时,我们新立乡(公社)有两所完全小学,一所是三洞完小,一所是双福完小。按就近的原则我们在双福完小读高小。双福完小设在双福寺,由寺庙改设而成为学校。我还清楚记得起学校的模样,学校是一个封闭的寺院,院落外有一石门,大门外右侧有一颗黄桷树,上几步台阶就进入院内,院内有一块几十平方米的石板内坝,正面是一道十多米宽的石阶梯,石阶梯大约有十多级,上去就是砖木结构的大厅。大厅及阶梯、院坝两边是教室和老师的办公及生活用房,其中院坝两边是一楼一底的砖木结构楼房,我们的教室就在左边的楼上。</b></p><p class="ql-block"><b>我们家离双福完小大约有八、九华里,每天在家吃了早饭去上学,与同村的王春怀同学,白马村的刘明焕同学,我们相约一块去学校。路途中要经过白马村、双柏村、进入双福村,经过白马村后要过一小石桥,然后沿着一条小河沟往上游走一段路后,经过一片树林爬坡上去,再走一段路就到学校了,一般需要走一个多小时。</b></p><p class="ql-block"><b>学校在上午9点钟才开始上课,我们高年级两个班,五年级一个班,六年级一个班。我们班有二、三十个学生,开设的课程有语文,算术和自然常识,以及体育活动课。中午老师学生都不休息,上下午接着上课,在下午三点左右就放学了。学生回家吃中午饭,老师自已煮饭吃。那个时候,小学只有老师,沒有工勤人员、炊事员等。</b></p><p class="ql-block"><b>双福完小的校长张富国,高高的个子,不胖也不瘦,有些文雅。我的班主任老师叫杨属凡,既教我们语文,也教算术。待学生很温和,是我的良师,对我特别关心。第一年高小毕业未能考上中学,在我一筹莫展时,杨属凡老师来通知我去继续读高小,我兴奋不已,更加努力学习,第二年就考上了拔山中学。读高小期间,我担任过少先队中队长,大队委、三道红杠的臂牌別在左手臂上特别自豪。被评为县优秀少先队员,获得县团委颁发的“优秀少先队员”奖状。我的名字本来是义镜,名为“镜”,这是父母给我取的名字。但在读高小的时候,杨属凡老师把我的名字“镜”改写成了“敬”,音同字不同,这事也沒告诉父母,我年幼不知事,没有在意,认为是老师改写的,改就改了吧,一直沿用至今,都60余年了。</b></p><p class="ql-block"><b>那时,我家比较贫穷,两个哥哥读中学,家里经济十分困难。爸爸妈妈很勤劳,每个星期都要把家里种的蔬菜和生的豆芽背到下湾中学(现新立中学)去买给学校食堂,把钱积攒起来,为我们几兄弟上学读书。</b></p><p class="ql-block"><b>冬天,我们也只是穿一条单裤,当寒风嗖嗖吹来,全身凉透了似的。遇上下雨天,上学时戴上斗笠遮雨,侧背着书包,从家里带上一个火灰笼去学挍取暖。刚出家门时,光着脚板踩在刺骨雨地上,感到钻心的凉,整个脚都冻红了,坚持走一阵后就适应了。到学校了,就在学校旁边的水田边把脚上的泥土洗净再穿上带去的布鞋,进教室后用火灰笼取暖。</b></p><p class="ql-block"><b>我们队里有一户人家,其父亲在梁平一个工厂上班,给家里的孩子买了细齿平底胶鞋,我们看见好羡慕。家里沒钱买胶鞋,就自已做下雨天可穿的防水防滑的“鞋爪”。这“鞋爪”和普通的鞋不一样,是特别做的布质鞋底和粗布鞋面,然后用桐油加热浸煮后凉干,再在鞋底上钉上特制的铁爪,一只鞋上钉两只铁爪,前后各一只。这就是自制的雨天防水防滑鞋,这种鞋爪一般只在冬天雨雪天出远门才穿用。</b></p><p class="ql-block"><b>读初小三年级至读高小两年这一阶段,正遇上三年自然干旱时期,也是我们家最艰难的时期。祸不单行,屋漏偏逢连夜雨,1958年夏天的一场大火把我们家住房烧得片瓦不留,接着1959年开始三年大旱灾造成的生活困难,对我们家更是雪上加霜……</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2020年7月23日于渝北</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四、《怀念父亲母亲》</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又是一年清明时,春风化雨寄哀思。今年,是父亲离开我们33周年、母亲离开我们32周年的日子。清明思亲,情意绵绵。我们无限怀念父亲母亲,爸爸妈妈那亲切慈祥的面容时常浮现在脑海里。</b></p><p class="ql-block"><b>我的父亲是一位善良、正直、勤劳、朴实的普通农民,一生靠勤劳的双手,与母亲一块风雨同舟,患难与共,含辛茹苦养育了5个子女,奋斗了一生,劳累了一生,辛苦了一生。</b></p><p class="ql-block"><b>宣统元年八月(公元1908年),父亲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有兄弟姊妹9个,父亲排行第四。小时候念过几天私熟,从小就学会了耕作农活。和母亲结婚后成家立业,爷爷奶奶分给了一间草房。父母亲没有田地,靠佃种潘鑑藩和潘绍岳家的几亩田地维持生活。除了耕种土地外,农闲季节,父亲还利用赶场天做点小生意。去一百多里之外的县城买一些盐油之类的小商品回来,逢赶场天便挑到拔山、新立场上去卖,赚得一点力气钱补助家里的生活开销,养家糊口。父母亲省吃俭用,经多年积攒,后来又挨着住的草房建了一间有板楼的土石墙瓦房。</b></p><p class="ql-block"><b>解放前的旧社会,穷人没有地位,并不是自己本分善良,辛勤劳作就能过上太平日子。我父母亲在旧社会吃尽了苦头,受尽了磨难。父亲多次被拉壮丁,四十年代后期,国民党为了打内战,穷人不愿去为他卖命,就采取强制手段“拉壮丁”。父亲第一次被拉壮丁送到万县关在一间房屋里,趁看守不在就逃了出来,后被抓回去,被国民党兵打得遍体鳞伤昏死过去,然后被丢到野外。父亲苏醒过来后爬到一户人家,忍痛喝下“童便”(儿童尿液),这户好心人家,给父亲疗伤救治,半个月后,父亲的身体稍恢复才慢慢回到了家。父亲被拉走后,母亲在家望眼欲穿,把两个年幼的哥哥送到外婆家,天天提心吊胆的盼望着父亲回来。父亲回家后养了几个月伤身体才好了。第二次又来拉壮丁,被送到保长李传直家中,母亲给父亲送饭去,对保长李传直说,让父亲去洗洗,借故从李传直家跑脱了。第三次,又来家里拉父亲去当壮丁,父亲坚决不去,誓死不从,当着拉壮丁的人,父亲让母亲用菜刀将自己右手食指的第二关节活生生地宰掉,十指连心啊!钻心的痛。当时父亲痛得在地上打滚,母亲含泪赶快用水烟包住父亲右手食指的伤口,抱着父亲痛哭。看到这种情景,拉壮丁的人才断了拉父亲当壮丁的念头。这是多么惨烈悲痛的一幕呀!小时候父亲经常给我们讲起这段辛酸的、痛切心菲的血泪往事。</b></p><p class="ql-block"><b>1949年12月,家乡解放了,穷人不再受欺负了,不再担惊受怕了。人民政府给我家分得了田地,父母亲勤耕苦作,过上了安稳的太平日子。父母亲勤劳持家,省吃俭用,送子女们上学读书。我们兄妹五人,只有大哥在解放前仅上小学读书,其他四人都读了中学或大学。为了给子女们积攒学费、生活费,父母亲起早探黑,不辞辛劳种植瓜果蔬菜,生豆芽去卖。我小时候看到,父母亲每年都在自家的一大块地上栽种黄瓜、南瓜、萝卜等蔬莱,在家里还生了几大缸黄豆芽,绿豆芽,早上天不亮,就背着菜送到下湾中学(新立中学),给两个哥哥上学读书筹书籍费和生活费。不论自己多么辛苦,也要送子女上学读书。</b></p><p class="ql-block"><b>解放后,父母亲积极参加互助组、合作社,积极上交公粮、卖余粮,支持党和政府的各项工作,支援国家建设。60年代初期县里组织修建黄钦水库,涉及后乡新立、拔山、马灌三个片区,层层落实修建任务,大队生产队把土方分到一家一户,50多岁的父亲身体又不好,一个人带上被褥背着粮食和锄头扁挑等工具,去到几十里外的水库工地上,不辞辛劳完成了分给我们家的土石方任务。父母亲一生为人忠厚,心地善良,勤劳朴实,让我们耳濡目染,使我们从小深受教育。</b></p><p class="ql-block"><b>常说好人有好报,但我们家却是多灾多难。解放后刚过了几年好日子,天有不测风云,农历1958年8月14日中午,我们在生产队的大食堂刚吃完午饭,灾难从天而降。因别人的过失,一场大火把我们家的房屋烧成了灰烬,家具及仅有的一点粮食都被烧光了,只抢救出了少量被褥衣物和一张小方桌及几根长板凳。年仅9岁的我亲眼看着熊熊大火吞噬了我家的房屋,害怕极了。大火燃烧了整整一个下午,父母亲一生的心血瞬间化为瓦烁炭灰,母亲哭干了眼泪,父亲欲哭无泪,伤心致极。没有了房屋,只有借住在生产队别人家的房屋中遮风避雨,一家四口晚上就睡在两条木櫈搭起的一铺竹帘的床上(凉铺),当时两个哥哥都在县城的学校读书【1】。一个月后,在邻居们的帮助下,父母亲把原大伯家无人居住的房子整修后,搬回了“家”。后来逐渐添置了床铺等家具,又将两间土墙草房盖换成了瓦房盖。坚强的父母亲历经磨难,却从不向厄运低头。</b></p><p class="ql-block"><b>在1959年至1961年间的三年自然灾害困难时期,父母亲又遭遇了失去一个儿子的打击。我上边的一个哥哥张义刚,在忠县二中(现忠县中学)高61级读书,因病于1960年下期休学回家。家里无钱治病,但他仍抱病去新立乡双柏村小学当代课老师,在贫病交加中倒在了讲台上,失去了年轻的生命。父母亲看着抬回家已失去生命的儿子,叫儿无应,眼含泪花心在滴血,年幼的我和妹妹看着去世的哥哥发呆。坚强的父母亲处理完义刚儿的丧事后,虽然家境十分困难,仍要送我和妹妹读书,在逆境中把我们养育成人。</b></p><p class="ql-block"><b>我母亲于宣统元年(1908年)腊月,出生在世代的农民家庭,是一位特别善良贤惠的女性。出嫁前在家里是大姐,下边有7个弟妹,从小就养成了善良、朴实、勤劳的品德。和父亲结婚成家后,任劳任怨,吃苦耐劳,养育子女,操持好一个穷人的家。不论是在解放前的旧社会,还是在1959年至1961年三年自然灾害困难时期,都能勤俭持家,度过难关。母亲心慈善良,叔伯家的孩子都给母亲喊妈,三伯家的一个哥哥从小失去母亲,我母亲把他当亲儿子一样照顾。母亲思想很开朗,经受了旧社会的苦难,对新社会、对共产党毛主席特别感恩。1968年3月,我报名参军体检政审合格后,部队首长来家访,当时父母亲都是60岁了。母亲对部队首长说,“儿子参军保卫祖国是光荣的喜事,我们家支持他去当兵。”部队首长听了我母亲这一番话后,非常满意和感动。</b></p><p class="ql-block"><b>母亲的身体很不好,在解放前,由于家里缺少劳力,在生孩子的月子里没有得到应有的休养,就下地干活,挑水做饭,这种重体力劳动活使母亲得了“暗疾病”,一直折磨着她的身体。</b></p><p class="ql-block"><b>60年代初天大旱,生活十分困难,父母亲都得了水肿病,70年代父亲又生了两场病,身体就更差了,但仍坚持劳动争工分养活自己。由于年老体弱不能和那些壮劳力一样干活,就给生产队养一头耕田的水牛,一年四季不论冬夏春秋、晴天雨天,都上坡割草喂牛。农耕时节,每天上午下午都要上坡割满满一大背篓青草给牛吃,多年后腰背都压弯驼了。为了给牛储备冬天的料草,每到夏季水稻收割完后,生产队里就要分给几百个鲜稻草,父亲每天顶着烈日翻晒稻草,待鲜湿的稻草晒干后,再把几百个干稻草背回家,在院子旁边的一棵柏树上围绕树干一层层垒成草垛,父母亲当天要干到深夜直到把稻草收拾完才回家吃晚饭休息,我读中学时在暑假期间也会帮助爸爸妈妈一块干。70年代末80年代初农村田地分到户后,父母亲仍然下地干活,维持基本的生活。农忙时,就拿钱请人帮助春种秋收。八十年代末期父母亲已80多岁,年老体弱多病,坚持在家养老。</b></p><p class="ql-block"><b>最遗憾的是父母亲临终时我没在他们身旁。父亲1990年8月去世时,我在万县开会。母亲1991年8月去世时,我在重庆二党校【2】培训学习。忠孝难两全,让我终身遗憾!</b></p><p class="ql-block"><b>“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父母亲辛劳一生,受苦受累一生。苦日子过完了,他们都老了。好日子开始了,他们却走了。父母亲生养了我们,含辛茹苦把我们养育成人,却没有享受到幸福生活,当儿子的非常愧疚啊!</b></p><p class="ql-block"><b>我们永远怀念父母亲,铭记父母亲的养育之恩。愿父母亲在天堂一切安好!保佑子子孙孙平安吉祥!</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span class="ql-cursor"></span>2023年4月5日清明节于渝北</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这就是父亲在旧社会被逼宰下手指示意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1968.3.参军入伍前全家合影。前排:左起父亲、母亲、大哥;后排:左起二嫂、二哥、妹妹、作者本人。</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五、《难忘的伤痛》</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b>60年前的今天,是我们家难忘的伤痛!是我永生难忘的日子。</b></p><p class="ql-block"><b>农历1958年8月14日,中秋节的前一天。当时我九岁,正在读小学。我清楚的记得,那天是晴天,人们在生产队的集体食堂刚吃完中午饭,我家大嫂在食堂厨房用稻草包火种去我们住家的院子里煮猪食喂猪,集体食堂与我们家住的院子有近50米的距离,她把火种拿到房里正煮着猪食,还不知道包的火种已把低矮的草房给点燃了,我家的房子紧连已着火的草房(共墙)。还是上边院子的人们看到眼前的房子在冒烟火,便大声呼喊:失火了失火了!快去救火呀!这时大概是中午一点多钟,那时也没有手表或时钟。爸爸妈妈看到房子着火了,心急如焚,赶快跑回家开门往外搬东西。正值夏天,天气炎热干燥,院子周边都是旱田,只是在院侧旁的田角边有一口水井,大伙拿来木桶、脸盆打水灭火,但根本无济于事,火势经风一吹越烧越猛,几十米高的灼热烟火烤得人们不敢靠近,大火很快就吞没了我家的房屋。妈妈抱出来了两条棉被和几件衣服,爸爸搬出来几个长板櫈和一张小桌子、两把锄头,其他什么都没搬出来。熊熊大火烧了一个下午,高温把瓷罐都烧融化了。眼巴巴看着大火无情地把我们家两间一楼一底的房屋(其中一间木板楼的瓦房),以及所有家具物资和粮食全都烧毁。祸从天降,倾刻间我家的房屋变成了断墙残壁、一片瓦烁炭木,父母辛辛苦苦操劳几十年省吃俭用积攒起来的家化为灰烬,爸爸欲哭无泪心如刀绞,妈妈流着泪哭肿了眼睛,我和妹妹看着熊熊烈火吞噬着我们家房屋大声痛哭,“我们没有家了”!无情的灾难从天而降,为我们挡风避雨的家就这样在倾刻间沒有了!</b></p><p class="ql-block"><b>“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接着从1959年下半年开始接连发生的三年大旱灾(三年自然灾害),对我们家更是雪上加霜,日子过得十分艰难。1960年,由于生活困难,爸爸妈妈得了水肿病,一个哥哥在重庆读大学,在忠县二中(现忠县中学)读高中的三哥生病休学在家,由于无钱治病加上饥饿,1961年春,倒在双柏村小学代课教书的讲台上,他才十七八岁呀,病魔就夺去了他年轻的生命,太残酷了!是对我们家又一沉重打击,爸爸妈妈伤心极了,真是无力回天啊!</b></p><p class="ql-block"><b>转眼间,60年悄然过去。现在生活幸福了,日子好过了,我们也住上了高楼大厦。但每当回想起那段煎熬的岁月,那些灾难中的苦日子;回想起我家房屋的样子,那个被烧毁的家;回想起我那青春早逝的哥哥。心里总是有些伤感,这种伤痛好似是刻在我心里的印记,抹之不去。小时候家里快乐生活的情景,每当秋天门前那棵挂满果子的柚子树,我那睡觉的木床,那吃饭的大方桌,常爬上木楼翻看两个哥哥读过的书籍,悄悄打开家里存放钱币的小木箱,里面虽然没有多少钱,但很希奇,箱盖里上还写着我的出生年月时辰……,这些都时常浮现在眼前。</b></p><p class="ql-block"><b>后记:这篇不到一千字短文我写了一个月零三天,写写停停,今天(10月26日)才落笔。童年,亲身经历了家里发生的那些事,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太深的印记,现在回想起来总是容易忆景生情,每次下笔写着写着,泪水就模糊双眼……</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2018年9月23于渝州</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六、《难忘母校拔山中学——致我们不朽的青春》</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少年拔中求学路,</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回首已是满头霜。</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古稀又逢开学季,</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往事历历忆寒窗。</b></p><p class="ql-block"><b>打开尘封的记忆,历历往事在眼前。在拔山中学读书五年时间,其中初中三年,接着升读高中,因为一场运动,高中未毕业就参军离开了学校。时光如流水,岁月的时光虽已过去五十多年,而那段在拔中求学的历程却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成了人生不可或缺的部分,今天回忆起来,真是感慨万千!</b></p><p class="ql-block"><b>半个世纪的岁月沧桑,虽然洗去了我们的天真烂漫和青春韶华,但洗不去学子对母校的那份深深的情思和怀念。这种情思和怀念就像一杯陈年老酒,越品味越浓郁,越品味越香醇。</b></p><p class="ql-block"><b>感恩时光,感恩岁月。同学们相遇在最美年华,相识在青春芳华。感谢拔中接纳了不谙世事的少年学子,为我们提供了读书求知的校园!感谢教给我们知识的老师们,是他(她)们用心血启迪我们稚嫩的心灵,教给我们成长的知识和做人的道理!感谢日夜相伴的同学们在学习上生活上给予的关心和帮助!这些美好的过往和友好情谊值得永远珍藏!</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一)悠久拔中</b></p><p class="ql-block"><b>拔山中学创办于1926年,距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b></p><p class="ql-block"><b>1926年秋,县人张序初、陈文宣、张化初、袁修伍、周介维、黄兴唐等一批开明士绅,怀着一颗“兴办教育,为乡里造就人才”的热心,共同捐资,在拔山镇东南三公里处的朝阳寺为校舍,创办了以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之名命名的忠县私立行知中学。自此,庙堂变成了学堂,香坛变成了杏坛。1929年春,改办为忠县拔山乡村师范班,另办朝阳小学。1934年改办为县第五完全小学。1941年8月,学校迎来了一个转折点,实业家沈芷人与县人陈文宣、沈骥良、刘光荣、陈丰九、张少房、黄芄生等有识之士共捐租田700余石,其中沈芷人独捐400石,现金一万元,在朝阳寺原行知中学旧址,开办私立大道中学,沈芷人任董事长,聘请罗宇涵任校长,王潜夫任教导主任,陈文宣任训育主任,招收初、高中各一个班,实行春秋两季招生。1942年秋,沈仕骅任校长,期间新修校舍、辟建操场、开凿饮水池,添置教学设施,办学条件得到改善。1944年时,学校师生员工计800人,号称“八百壮士”,至1949年忠县解放时,学校共招收高中班12届,初中班17届,女子班5届,高、初中学生共2100余人。1950年下期公推杨季陶任校长,沈汝元任副校长,发起义务办学。1951年上期,学校成立校务委员会,公推袁修伍任主任委员,代行校长职务。8月成立校董事会,刘辉武任董事长,9月陈怀基任校长,昌献臣任教导主任。1952年12月,县人民政府接管大道中学,相继更名为忠县第三初级中学,忠县第三中学。1959年定名为四川省忠县拔山中学校。现为重庆市忠县拔山中学,市(省)级重点中学校。</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二)幽香校园</b></p><p class="ql-block"><b>拔山中学,位于忠县拔山镇东南三公里的朝阳村,地处僻静的山乡,是一所典型的农村中学。它远离喧嚣的城镇,是一个读书学习的好地方,是忠县后乡众多学子向往的殿堂。蓝天白云下,微风轻拂,树叶婆娑,槐花飘香,一栋栋教室座落在绿树林中,绿荫环抱中的校园清香幽静。清晨,清脆的钟声唤醒寂静的校园,沸腾的校园生机勃勃,莘莘学子们开始一天的紧张学习。在教室里,在实验室一双双渴求的眼睛是那样的专注神往,讲台上老师讲课是那样的用心用情。傍晚,教室里灯光明亮,孜孜不倦的学子在书本里耕耘,放飞梦想,从这里出发,奔向远方。</b></p><p class="ql-block"><b>拔山中学,三面临壑,一面紧临拔山镇通往凌云场的一条青石板大路。没有气派的校门,只有矗立在大道两边两墩石灰粉刷的白色方柱示为校门。进入校园,是一条笔直的长约三百米用碎石拌煤碴和石灰铺筑条石镶边的林荫大道,两旁槐树成行,杨槐树下是四季常绿的万年青。每到春夏槐花绽放,一串串雪白的槐花清香迷人,沁人心扉,令人留念。</b></p><p class="ql-block"><b>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道左边的学校大礼堂兼学生食堂,简陋的白墙青瓦盖大礼堂可容纳近千师生,开学典礼,节日庆典,文艺演出以及一日三餐均在此进行。大道右边是一口学生食堂生活用水的用条石砌成的大水池。礼堂正对面石阶梯下是学生食堂的厨房和后勤生活物资及员工用房,总务处设在此处,负责的是刘志遥老师。生活物资用房与厨房成T字型分设,厨房分左右两间,左边一间里有两个圆木大地甄,右边一间里有两口大铁锅,这里时常热气腾腾,几百上千学生一日三餐的饭菜在这里烹饪蒸熟。</b></p><p class="ql-block"><b>沿大道往前行,大礼堂左边一坡石梯向上相连的高地上是初中部的教室。大道右边是一排平房,设有音乐教室及学校热水房和男女生浴室。再往前走,左边是槐树与柳树掩映下的上下两口水池,上边的长方形石砌水池是师生的生活用水池,主要供教师食堂生活用水,下边水池略小为一天然水池,紧挨大道路沿石边沿,是师生洗衣物及清洁用水池。两水池之间一条小道一端与大道相接,另一端通往教师食堂和内庭。小水池右边一条小路从大道通往中庭。小水池对面一块三角形平地上设有若干洗衣槽台,供师生洗涤使用,几棵高大的麻柳树紧护其边,向外就是悬崖深沟及农田了。</b></p><p class="ql-block"><b>走到林荫大道的端底,来到了校园的中心,学校的办公、教学区都在左侧的大院里。该建筑仍保留了寺院的模样,庭院前面是一块用青石板铺成的小广场,广场正面是一排两层木质楼房,青瓦飞檐,古朴淡雅,弧型大门上方“拔山中学”四个大字赫然醒目,大门两边各一尊石狮威然屹立。二楼房顶中央高高架起的钟楼上吊掛着一口铁钟,全校的司钟声从这发出。后来学校通电后,铁钟换成了电铃,挂大铁钟的地方装上广播大喇叭。</b></p><p class="ql-block"><b>从大门走进去,是一个长方形四合大庭院,正面是红色圆柱大厅(正殿),大厅中央有一乒乓球台,两端各有一间木房,右边的房屋是学校教导处,肖应成、沈婉莹二位老师在这里办公,紧挨着是杨通明主任的寝室,前面是一过道,往右边通往初中部学生宿舍楼。大院内坝用青石板铺成,两边分别是珠红色木质结构的物理实验室和化学实验室及理、化物资储存室。大厅正对钟楼,钟楼下的两层木楼房为教师宿舍房。</b></p><p class="ql-block"><b>大厅后面是内庭院,建造精致,古朴典雅。庭院正面中央是一间会议室,两边各一个天井小院,小院中央六边型花台里长着一棵飘香的桂花树。天井小院里除了办公用房外,钟应茂副校长(主持工作)和谢能均书记兼副校长分別住在里面。亭院内设有政治、语、数、理、化、生物等教研组室。</b></p><p class="ql-block"><b>紧挨大院右侧,是一栋一楼一底的通廊式初中部男女生学生宿舍楼(又称一宿舍),楼房墙体下半部分为条石墙,上半部分为青砖斗墙,内用石灰粉刷,宿舍楼与大院外墙之间有花池相隔。二层宿舍楼为木质地板,人在上面行走时用力过大会发出嘎嘎的声音。由于当时条件有限,沒有专门的女生宿舍,二楼以梯道为界,右边一半为女生宿舍,后来,学校修建了单独的女生宿舍楼。宿舍一楼走廊往左出去经过一晴雨廊道便是吊脚楼男女厕所,宿舍楼外有一片菜地,菜地外便是悬崖深沟。</b></p><p class="ql-block"><b>回到大厅,通过大厅左边的小门出去,门口右边紧贴内亭院的偏瓦房则是教师厨房和食堂,这是一间窄长比较简陋的偏房分隔而成,四五十名教师在这里就餐。那时,学校教师职员都是吃单餐,不是桌餐,每人一份饭菜打起就走,也可以在食堂吃。出门来正面的一条小道连接林荫大道,小道两边便是前述的两口水池。右边一条约五六十米的道路与初中部教室相连,道路右边是一蓝球场,蓝球场正上边就是初中部的教室,下边便是内庭院外墙。初中部共有两栋教室,均为平房。前面一排平房有5间教室,后面则是一L型的三间教室。附设有男女生厕所。当时学校没有设置围墙,厕所外就是农民的耕地了。</b></p><p class="ql-block"><b>林荫大道端底的右边,就是学校的大操场,正对钟楼,此块地比周边地平高出一台。操场的右下侧有一条小道连接高中部的教室和宿舍楼(又称二宿舍)。在操场与小道之间有一小块空坝,设有单、双杠,并利用杨槐树的粗枝设有一吊杆(斑竹杆练臂力的)。走上这条小道,左边是一排平房,依次是学校图书室、医务室和初66级3班的教室,平房正面就是悬崖。校医余永厚老师和谒可亲,师生们有个肚子痛、头疼脑热、碰伤等小毛病在学校医务室就解决问题,病重了的就送到拔山场上的医院。沿小道往前行,右前方的悬崖边上便是新修建的吊脚楼女生宿舍,再往前通往高中部。小道左边和平房的后面高一台地便是学校的土质大操场,操场右边一条道路与学校中心大院和高中部相通。大操场长约百余米,宽约五六十米,翠绿色的杨槐树环绕四周。操场内设有200米的环形三合土(即用烧过的煤碴、石灰、泥土混合铺垫)跑道,蓝球场,单双杠,吊杆等,操场的侧边便是坡沟,打蓝球、踢足球时,蓝球足球经常掉到沟里的农田里。每天15分的早操全挍都集中在大操场,由体育老师在台上领操锻炼。各年级的体育课均在此进行。</b></p><p class="ql-block"><b>通过大操场,走约三四十米的石子路,石子路左侧是一口干池子,一块三面临沟的台地上,就是高中部教学楼和宿舍楼。高中部是一栋一楼一底的走廊式红砖楼房,上下各三间教室。有高66级一个班,高65级一个班,高64级一个班。高64、65级毕业后是高67级一个班,高68级二个班。教室前面有一块石坝子,后面是吊脚楼厕所,斜对面是一栋中间走廊式一楼一底的师生宿舍楼。高中部的师生就住在这栋楼里,一层为学生宿舍,二楼为教师宿舍及女生宿舍,在未修建女生宿舍楼之前,上二楼的左边为高中部女生宿舍。</b></p><p class="ql-block"><b>在高中部、二宿舍的坡下与象鼻石的坡下之间有一条小溪流(就叫它朝阳河吧),流往千沟沟至长江。学校为了解决供水水源问题,自筹资金在朝阳河上修筑了拦河坝,蓄水后用水泵把河水抽到学生食堂的大水池,从而保障了全校师生的饮水之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三)入读初中</b></p><p class="ql-block"><b>1963年8月30日,我怀揣拔山中学的入学通知书,背负着父母为准备的衣食物品以及锄头扫把等劳动工具,高兴的踏上了入读中学的求学之路。我家离拔山中学有20多里路程,从家里出发经过二华里小路就上了忠垫公路,沿着公路走了近2小时到了拔山场,拔山场距离学校还有6、7里路。出了拔山场沿着一条青石扳大路,爬坡过梁,穿越村庄田间,经过长石村小学,来到了一个叫“象鼻石”的石梯坡上休息,传说卧在这里似象鼻一样的长石是用来镇妖的。抬眼望去,小河沟对面的绿树丛中,校园隐隐约约出现在眼前。下坡走过小桥沿着一斜坡上去就来到校园大门前。</b></p><p class="ql-block"><b>走进偌大的校园,让人目不暇接,“欢迎新生入学”的红色横幅挂在道路上方,给我们一种清新的感觉,愉悦的心情油然而生。来到学校办公区,按照新生入学提示指引,凭入学通知书报名注册,缴纳学杂费、书藉费,最后到班主任老师处报到,编入宿舍寝室,安置好行李物品。按照班主任老师的安排,与同学们一块打扫校园环境卫生及教室卫生,熟悉校园环境。8月31日下午同学们在教室集中编座位,分发书本等,9月1号正式上课。</b></p><p class="ql-block"><b>初66级共有5个班,一班班主任阳士虎老师,最初是谢藩祥老师的班主任,二班班主任先是贺永林老师,后来是罗长青老师,三班班主任汪增周老师,四班班主任王述文老师,我们五班的班主任是杨世荣老师。全班有52名同学,其中8名女生。教室在初中部的一排平房的第四间,从左至右依次是初66级1班、2班、4班、5班,3班的教室在另一地方。5班右边是初64级一个班,初64级毕业后是初67级一个班。我们教室后面是一L形的三间教室,初65级的三个班在此,初65级毕业后是初68级三个班。</b></p><p class="ql-block"><b>第一个学期,班里的同学们来自四面八方都不相识,班上的班委等学生干部由班主任老师提名同学们举手通过组成。印象中第一个学期的班长是周定清同学,第二个学期班委作了调整,以后张宜坤同学是班长,班委有学习委员、文体委员、生活委员、劳动委员等。我记忆中要好和印象比较深的同学有张宜坤、梁启雄、刘满承、欧思文、王家洪、肖朝煜、王一富、王家林、黄左元、谢树慈、潘宗海、周定清、刘明焕、刘平英、李兰香、王光淑、彭君琼、彭德辉、沈仕豪、张义蜀、王德用、刘于、陈道明、颜明镜、杨昌平、胡尔华、罗国松、陈前新、陈孟元等同学,班上八朵金花至今都能叫上名字。50多年后再看着毕业照,有近四分之一的同学叫不上名字了。教室里座次按身体高矮编座位,个子矮一点坐前面,个子高的依次往后坐。第一个学期我编在倒数二排,与李兰香同学同桌,与女同学同桌印象自然深刻。这李兰香同学可不一般,听说其父亲是县里的副县长,人才漂亮,校花一朵,印象中并不清高,只是同学们不敢“高攀”而已。记得七十年代初我回乡探亲时,在拔山汽车站远远地看见当年的同桌已名花有主并绽放结果了,自感惭愧。多年后又知道,李兰香同学是一位能干、贤惠,吃苦耐劳的女能人。以后与王家林同学同桌。</b></p><p class="ql-block"><b>初中三年,一千多个日日夜夜里,在一个教室里一同上课作业,在一个寝室里睡觉同眠,在一个饭堂里同桌吃饭,同学们从不认识到熟悉相知,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在生活上互相关心,情同手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2016.4五班同学毕业50周年重庆聚会</b></p> <p class="ql-block"><b>我们的教室只有一个门进出,门上方有初66级5班的牌子。教室两边各有两扇双门玻璃木窗,采光好。走进教室,前方靠墙中央是高出地面20公分的讲台,台上有一三面封闭的讲桌,讲台后面是一块掛墙黑板。讲台前边是横四张课桌为一排,竖四排课桌。中间两桌并排靠拢坐4人,两边是通道,靠墙两边各一张课桌坐2人,即横排座8人,教室共摆设了横七排课桌,最后一排只有中间两张课桌。那时都是两人一张的简易长条课桌和两人合坐的长条木櫈,课桌下学生自已搁上木板或用线绳织成网放置书本及学习用品,不象现在一人一桌一櫈的箱式课桌。</b></p><p class="ql-block"><b>教室的后墙上是班上的板报栏,班里的好人好事,同学们的学习心得体会在这里展示公布。左侧墙角放置打扫卫生的扫把。教室的地板是三合土地板(即用煤碴和石灰以及少量的泥土磨平而成)。进教室里门边墙上贴着由学校教导处制作的一周的课程表,基本上一个学期都按此表上课。星期一至星期五,每天上午四节课,下午前两节课都是上正课,下午后两节课一般是自习做作业或参加课外话动。星期六上半天课,下午学校分别安排各班级轮流去拔山场上背煤背粮,或参加其他公益活动,如菜地劳动、打扫环境卫生等,或放假回家拿下星期的粮菜。</b></p><p class="ql-block"><b>进入中学,我们求学读书开启了一片全新天地,打开了知识的天窗。使我们从小学的语文、算术转变为中学的语文、政治,数、理、化等多学科知识的学习,以及认知能力的教育培养。在学习时间、学习方法、学习要求和学习行为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b></p><p class="ql-block"><b>初中阶段,先后开设了语文、政治,英语、代数,平面几何、物理、化学、生物、生理卫生、历史、地理,美术、音乐、体育等课程。任课老师分别是任孟侯、陈永言、匡仁宇、杨世荣、余振金、张义平、江远南、罗金银、周殿臣、杨万遂、熊夏凡、王嘉华、袁子和、黄宗礼、吴永玖、施婉芳、范建民、陈伯良、张太华、叶曲、陈涌玲、刘祖贵、叶大泽、阳世虎老师等。</b></p><p class="ql-block"><b>新学期开学,手捧着沉甸甸的新课本,心中升腾起一种新鲜感和期盼感,同时又有一种负重感。这是对知识的渴求,又是赋予学习的动力。少年努力,未来可期,不负青春,不负自己。在老师们耐心地讲解辅导下,在同学们辛勤付出中,难题一道道被破解,知识在一点点累积,心智在一天天成长。花开花又落,冬去春又来,在一千多个日子里,老师们深夜挑灯写教案、批改作业的身影,同学们在教室里埋头作业的场面,在槐树下池塘边的欢歌笑语,在运动场上奋勇拼搏挥洒汗水。一个个难忘的故事,一幕幕难忘的情景,是美好与希望,是幸福与快乐,是心与心的交融,是情与情的升华。记得第一个学期上语文课,任孟侯老师戴着眼镜,有点沙哑的声音,给我们讲解文言文和古诗词时,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杨万遂老师身着布纽扣对襟衫,脚穿草鞋,象刚从庄稼地里归来的农夫,手里捧着教案和粉笔盒来到我们教室上数学课,同学们特别喜欢听他讲课。江远南老师给我们上英语课讲解英语单词发音要领,他那浑厚的英语单词发音印象特深。同学们听吴永玖老师上生理卫生课讲解男女生理解剖时,一幅挂图在黑板上,好多男女同学羞红脸不敢抬头的场景,历历浮现在眼前。</b></p><p class="ql-block"><b>作息时间,分为冬夏季,夏季早上6点起床,冬季早上6点30分起床,熄灯时间为晚9点或9点30分。早操时间15分钟,全校在大操场,由体育老师带领做广播体操,接着早自习。45分钟早自习后吃早餐。上午四节课,第一节课后休息10分钟,两节课后为课间休息20分钟。下午4节课,2节正课,其余2节课时为自习或课外活动。晚自习2节课时,做作业或班主任老师讲事情或课任老师辅导作业。由于学校未通电,上晚自习课是用透明玻璃罩煤油灯照明,晚自习时前后两张课桌合拢4人为一组一盏灯,煤油烟熏得鼻孔里都是黑的。1965年学校才用上了电,安上了电铃,不用打钟了。照明用上了电灯,晚上教室里特别亮敞,晚自习也不用搬课桌了。校园里有了路灯,走路不再摸黑了。这里,要感谢高66级等高中部的大学哥们,是他们抽课余时间或周末时间,义务去苏家场往学校搬电杆,拉电线,他们的劳动付出不仅为学校节省了经费,而且加快了建设进度,为全校师生早日享受光明作出了贡献。</b></p><p class="ql-block"><b>1964年上学期,成都飞行滑翔学校来校招收滑翔学员,我也被推荐去县城的县医院参加了选拔体检,记得坐那个旋转椅转得头晕眼花,绝大多数同学都未能选上,初66级2班的盛家银同学和4班的张清曲同学体检、政审合格,被录取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学会独立生活•</b></p><p class="ql-block"><b>生活上,开启了离开父母离开小家的独立生活,开始了与同学们的集体生活。第一学年由学生自带粮菜,学生交代蒸费,由学校食堂统一蒸煮。周末回家背粮背菜,主粮是大米,红苕,蔬菜有南瓜,萝卜等。每天吃上顿就带上下顿的米菜装在饭盅里,作上记号,按班级放好由厨房负责蒸熟,开饭时,在自己班的地方取蒸熟的饭盅。饭盅里面装上大米和南瓜块或萝卜块或红苕,再放一点用莱油炒的盐,这样饭、菜都有了。在大食堂里各吃各的,有的同学或带回寝室里吃。家庭条件好的同学,饭盅里的内容也丰富一些,比如有肉之类的食物,但也不常有。我家里比较困难,家里用菜油把盐炒了装在一个玻璃瓶里带到学校,每顿蒸饭时放一点在里面,饭菜的油也有了咸味也有了。</b></p><p class="ql-block"><b>1964年的秋季,随着国家经济条件的转好,政府对普通中学的在校学生实行自产粮食补差的办法,即学生家所产粮食(按大米)每月不足27斤的,国家补足到27斤。其操作办法是,学生把家所在生产队分给的人平口粮(其中红苕按5斤折合一斤原粮)买给国家粮站,然后由所在大队(村)、粮站出据证明,学生把证明交给学校,再由学校统一去学校所在地的粮站衔接,补足差额部分。记得我当时每月只有19斤,国家补助8斤。从这以后,家里就少分一个人的口粮,中学生就不自带口粮了,由学校统一购买粮食,统一蒸饭,学生再也不用吃了上顿蒸下顿了。则由学校厨房统一按每人每顿3两大米的标准,用铝盆四人一盆把饭蒸好,开饭时在大食堂按班级8人一桌,每桌两盆大米饭,一盆汤菜(南瓜、萝卜或青菜),学生只带碗筷。开饭时,四方形饭桌上标明有班级姓名,8人一桌,按序入席,四人一盆饭,由一同学用筷子将盆饭十字划成四等份,每人一块。每人再舀一瓢菜和在饭里吃,饭、菜盆轮流转着洗。个别同学耍小心眼,为了自己能吃一块大的,在划十字时筷子不垂直而斜着划,上面看似一样而下面就不一样了。因此,值周的贺永林老师曾形容:筷子举得高高的,眼睛瞪得大大的,咔嚓一声,这墩(块)是我的,那墩是你的。成了当时的笑话。</b></p><p class="ql-block"><b>每到周末,按照学校总务处统一安排,各班级轮流去拔山场上背米背煤,有时也去苏家场粮点背米。每个同学根据自己的能力,能背多少就装多少。拔山场距离学校有六、七里路,是一条石板路,要爬坡上坎过沟过桥,同学们累的汗流夹背,肩背磨红了,走一段要停下来歇一会,去来需要两个多小时。老师和学生一样,也参加背煤背米劳动。在这条乡村大路上,长长的背粮背煤队伍成了一道风景线。</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宿舍就是“家”•</b></p><p class="ql-block"><b>第一个学期开始一段时间,我与班上的同学一块住集体宿舍。宿舍就象同学们的家,同学们的衣食物品,背挑锄头等劳动工具都放在宿舍里。宿舍也是同学们轻松愉快之地,一天学习的紧张在这里得到放松缓解。在冬天,晚自习下课后就去热水房打来热水洗脚好睡觉,熄灯钟响后躺在床上几句私语之后便进入梦乡。初中部的宿舍是一长排一楼一底的木楼房,我们新生住在底楼,每间寝室住10至12人,双层木床,学生的木箱子、背挑等物品放在床底下。地板是煤碴石灰地板,比较潮湿,床上滋生了臭虫,钻到床巴节和竹席的逢里,睡觉时咬得身上发痒。夏天,室内气味杂陈。幸运的是,入读初中那年,我的二哥义平正好从达县高中调回拔山中学任教,我的学杂费书籍费都由哥哥替我交上,生活上只带口粮衣物,减轻了父母的负担。在集体宿住了一段时间后,我就住到二宿舍哥哥的寝室了,哥弟俩同睡一个大木床,同盖一条被。感谢哥哥对我的帮助和关心照顾。</b></p><p class="ql-block"><b>初中期间,我的身体比较健康,未曾生过大病。此时正值长身体的时候,由于生活上营养不足,有一次,大概是在一个星期天吧,上厕所时晕倒在二宿舍厕所的木地板上,不知道过了多久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厕所里,赶快爬起来拍拍衣服上的脏物,回到寝室里洗洗,换了衣裤,休息会就好了。</b></p><p class="ql-block"><b>从那以后,哥哥时不时在教师食堂买扣碗给我吃,补充营养,让我很感动,同胞兄弟之情血浓于水,以后直到离开学校参军入伍,再也没有发生过晕倒的事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懵懂的学习•</b></p><p class="ql-block"><b>初中三年,总的感觉是懵懵懂懂过来的,是在自觉和不自觉中度过的。自感性格偏内向,不擅言辞,不多交往,老实守纪,没有违规言行。学习成绩中上,对物理、化学、英语、平面几何等学科的兴趣浓厚,成绩也不错。政治、英语、平面几何以及理化成绩90分以上。语文成绩80多分,主要是作文写不好,所以分数上不去。现在回想起来,觉得有一种遗憾,其实也正常,那就是那时的我,一个懵懵懂懂的初中生。</b></p><p class="ql-block"><b>1965年下期我加入了共青团,介绍人是本班团支部副书记颜明镜同学。学校的团委书记是汪增周老师。班的团支部负责人是谁已模糊了。我与同学们的关系比较好,没有什么恩怨情仇。全班52名同学,各有特点,各有所长。有的同学学习用功,方法得当,成绩比较好。有的同学喜欢活动,爱打乒乓球,球拍随时带在身边,课余时间打打乒乓球。有的同学喜欢静,喜欢看书,书不离手,经常在教室里用功,其它活动参加的少。班上有一陈姓同学,象个老夫子,文皱皱的,成天在教室里读读写写,集体活动公益活动除必须参加的外,很少参加,也不喜欢与同学们交流,只管埋头读书。在学校,有的同学在毕业时谈恋爱了,感到好奇。那时不象现在这么开放,人们比较封闭保守,学生谈情说爱在当时是比较新鲜的事儿。</b></p><p class="ql-block"><b>三年初中学习生活过的真快,转眼间就到了毕业期。三年时间里同学们既学习文化知识,园满完成了学业,又收获了友好情谊,亲如兄弟姊妹。毕业分别时难舍难分,互相签名、互赠照片作为留念。</b></p><p class="ql-block"><b>初中毕业后,刘满承、刘平英、王一富、谢树慈、王家洪、王家林、彭君琼等同学升入中等专业学校;梁启雄、黄左元、欧思文、彭德辉、胡尔华、胡从华、杨昌平、黄复炎和我等同学升入本校高中。虽因那场运动中断了学业,但有鸿鹄之志的同学们并没有因此放弃梦想,而是矢志不渝,努力拼搏,为理想奋斗。梁启雄同学考上福州大学,毕业后分配在国防科研单位,研究员职称,为国防科研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王一富同学考上了重庆大学,毕业后在科研单位工作,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欧思文同学从戎海军,参加西沙海战荣立战功,成为部队的团职干部。肖朝煜同学初中毕业后就参加了工作后参军提干。刘满承、王家洪、肖朝煜、黄左元、谢树慈等同学无论从军或转业地方工作,都是单位的中坚骨干。王家林、王德用、罗国松等同学曾参加修建襄渝铁路,战斗在国家建设第一线。刘平英、王家林、潘宗海、刘明焕、彭君琼等很多同学从事教育工作成为光荣的人民教师,李兰香、周定清等同学先后参加了工作。祖国的各条战线都有同学们拼搏奋斗的身影,为祖国建设和改革开放贡献力量,是无愧于时代的一代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初夏,校园里雪白的槐花飘香</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1979年春节回乡探亲与义平哥合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四)升读高中</b></p><p class="ql-block"><b>1966年秋季,我在拔中升读高中。我们高69级一个班共50名同学,其中9名女生,41名男生。分别是:毛昌琼、彭德维、潘学瑶、袁淑维、彭德辉,钱爱琼、陈述兰、张富琼、钟吉翠、余永伦、梁启雄、刘明生、张官胜、李世模、刘宗泽、杨显荣、周玉杰、邹维华、张义敬、陈世福、黄左元、张承群、冉启华、徐其银、胡尔华、罗辉祥、徐朝兴、孙宗凤、黎顺明、谢宝发、谢宝伦、钟吉清、古之权、刘立忠、胡从华、李家烈、冉隆密、郭应树、杨昌平、饶先华、刘志、黄复炎、毛昌生、余朝信、欧思文、黄传民、刘立生、王学芹、谢正木、严和林(录自拔中70周年校庆纪念册)。高69级教室在高中部二楼左边第一间,班主任是张义平老师。同学们走进教室,满怀希望,追逐梦想。遗憾的是一场风暴让我们的学业嘎然而止。</b></p><p class="ql-block"><b>1966年下半年开始,全国的“文革”运动逐渐展开。我们的整个高中阶段都处在“文革”中。开学后,上了一个月多时间的课,运动就漫延到了我们学校。运动来得太突然了,刚刚翻开的新书课本还飘着墨香就合上了,全班50名同学都还没有来得及相互了解熟悉,就停止了上课,同学们就散了,太遗憾了!我的心中感到一种失落和茫然。从此,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处于停滞状态,学生外出串联,至1967年2月中旬上级发出通知,要求学生返校复课。但我们返校后学校仍然不能上课读书。在学校住了一段时间后,我便回家干农活,每天参加生产队的集体劳动,为家里争工分。1968年3月,在老家所在地新立区应征入伍当兵去了解放军大学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五)我的老师们</b></p><p class="ql-block"><b>1960年代初、中期,拔山中学的师资力量是很强的。钟应茂副校长(主持学校行政工作)、谢能均书记兼副校长、杨通明副教导处主任等都是拔中德高望重的校领导。据拔中《大事记》记载,钟应茂(师生们都尊敬地叫他钟校长)于1953年9月就调到拔中任副校长。谢能均于1960年5月调到拔中任学校党总支书记兼副校长。杨通明主任于1956年9月调到拔中任副教导主任(1981年初调任县人大副主任)。教师队伍一流,很多老师都是老一代的资深教师。如教语文的任孟侯老师、谢藩祥老师、陈永言老师、张成高老师、陈时先老师、姜维兴老师;教英语的曹成均老师、江远南老师、王述文老师;教数学的罗金银老师、陈伯良老师、杨万遂老师。据说杨万遂老师是高中毕业当中学老师,他教数学教的好,学生们很喜欢听他讲课。以及教地理的张太华老师、教历史的范建明老师、教物理的熊夏凡老师、教化学的袁之和老师、教美术的叶曲老师、教体育的叶大泽老师等。再是一批从川大、川师、西师、重师等大专院校毕业分配来拔中的年轻教师,象教高中物理的刘天林老师,教语文的贺永林老师、汪增周老师、匡仁宇老师、邓学楷老师。教政治的杨世荣老师、余振金老师、张义平老师(张义平老师在达县高中教物理,调回拔中后临时改教政治课)。教数学的罗长青老师、周殿臣老师、余腾海老师、刘仕岗老师。教化学的黄宗礼老师、欧阳仕虎老师、陈涌玲老师。教物理的刘虞生老师、王嘉华老师,教生物的吴永久老师、施婉芳老师,教音乐的刘祖贵老师。等等。还有几位分来学校不久的年轻老师,现在记不上姓名了。</b></p><p class="ql-block"><b>李长煜老师1964年8月调拔中任教导副主任,教政治。1966年6月李长煜升任教导主任,杨世荣老师任教导副主任。</b></p><p class="ql-block"><b>拔中的老师们和谒可亲,平易近人,坚守山乡,甘于清苦,乐于奉献,鞠躬尽瘁,传经授道,教书育人,是我们尊敬的师长,我们永远铭记在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六)拔中情缘</b></p><p class="ql-block"><b>我与拔山中学有着特殊的情感,因为我们家三兄弟都是拔山中学的学生,都曾在拔中求学读书。</b></p><p class="ql-block"><b>二哥张义平是拔中初55级的学生,初中毕业后被保送读忠县师范学校,中师毕业后保送读重庆师范学院(现重庆师范大学)。1960年大学毕业后分到达县地区高级中学任教,1963年夏调回拔山中学任教。</b></p><p class="ql-block"><b>三哥张义刚是拔中初58级的学生,初中毕业放弃保送读中师,考入忠县二中(现忠县中学)高61级,曾任校团支部书记。因病于1960下期休学回家,在家乡的新立公社双柏小学当代课老师,当时正值三年生活困难时期,饭都吃不饱,家里根本无钱为他治病,于1961年春病倒在讲台上痛失青春生命。</b></p><p class="ql-block"><b>我是拔中初66级的学生,初中毕业升入拔中高69级。我们与拔山中学有着一份深深情缘。</b></p><p class="ql-block"><b>1996年6月拔山中学举办建校70周年校庆时,在离别拔中近30年后第一次回母校参加校庆。后来因工作关系曾去过几次拔中,至今又有20年没有去母校了,期盼再回拔中看看新校园。</b></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弹指间,一转身已过去半个多世纪。拔山中学已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矗立在忠州大地。50多年前的校园模样多已不见踪影,校园扩大了,变美了。漂亮的教学大楼、科技大楼,图书舘、学校大礼堂,学生专用食堂、宽阔的彩色塑胶运动场,环境优美的师生宿舍楼,林荫下纵横交错的道路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建好了柏油公路与拔山镇相连,并连接高速公路,运输有了汽车,师生们不再肩挑背磨了。办学条件改善了,为师生们创造了优越的教学环境,百年前的庙堂已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的育人殿堂。是先贤们创办学校的远见卓识,是一代又一代拔中人的努力拼搏和无私奉献,铸就了今天的辉煌。</b></p><p class="ql-block"><b>今天的拔山中学,是全县教育三驾马车之一,是市(省)级重点中学,巴渝名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成绩斐然,为国家和家乡建设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为母校引以为傲!乐见拔山中学在未来的日子里,在历史的长河中,永立潮头,更加灿烂,耀眼于世。</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2022年9月于渝州</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注:(文写于2022年9月初开学季,原名《难忘在拔中读书的日子》,参加美篇同城重庆美友会《重庆散文天地》征文活动,荣获三等奖。此篇为修改版。)</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附件:</b></p><p class="ql-block"><b>《难忘母校拔山中学——致我们不朽的春》,原名《难忘在拔中读书的日子》在美篇平台发表以来,经微信朋友圈,微信同学群、校友群、战友群、好友群转发后,受到了拔中同学、校友以及美友、微友的大量关注留评留言,引起了同学们和校友们的共鸣,牵动了对母校的怀念之情,对拔中、对母校的贊美益于言表,给予了许多深情的留评留言。</b></p><p class="ql-block"><b>为了便于同学们、校友们相互交流,特将部分留评留言辑录于此。</b></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美篇《重庆散文天地》蒋明才老师评语:</b></p><p class="ql-block"><b>作者描写的就是一部拔山中学的历史,他用详细的资料,诉说了拔山中学的前世今生。如数家珍般地对拔山中学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描写,可见用情之深,从文中可以看出拔山中学历史悠久,人才辈出,而且承载着浓厚的历史。</b></p><p class="ql-block"><b>初中同班同学刘满承留言:《难忘在拔中读书的日子》,把我带进了青少年时代,也勾起了我的拔中记忆。老同学的回忆很详细,三年的拔中生活,历历在目,令人回味,也令人留念。因为,那里有我们太多的故事……</b></p><p class="ql-block"><b>初、高中同班同学欧思文留言:点赞欣赏义敬老同学精彩之作,离校几十年未曾去过,遗憾!老同学这篇文章把我带入当年初高中时的情景,似乎历历在目,记忆犹新!我从这知识的摇篮里,走向社会,走向如今满意的晚年生活,得感谢我崇拜的拔山中学!</b></p><p class="ql-block"><b>校友傅金鹏留言:对母校拔山中学我也同样怀着一份特殊的感情,我是初六八级一班的,1965年8月底入学,1968年12月底“修业期满准予毕业”(因文革原因,毕业证书已无“成绩合格”字样),在拔中度过了难忘的近三年半时间。但随着岁月的流逝,当年拔中的很多记忆已经模糊。今天拜读你的美篇,感觉写得太好了,文笔细腻,情感真挚,描述生动,真实准确,内容详实,层次清楚,娓娓道来,不忍释卷。具有很强的史料性、可读性和正能量,一口气读下来,重修勾起了每个拔中学子对母校的美好记忆。你真是个有心人,50多年过去了,当年的毕业证书、毕业照都保存得如此完好,确实非常不易。我毕业比你晚,但几次搬家,毕业证书早已不知所踪。为你的美文点赞!</b></p><p class="ql-block"><b>初66级3班、高69级同班同学杨显荣留言:读张义敬同学之《拔中情缘》:</b></p><p class="ql-block"><b>七尺男儿亦柔肠,</b></p><p class="ql-block"><b>任职卸甲恋故乡。</b></p><p class="ql-block"><b>同窗共烛手足情,</b></p><p class="ql-block"><b>魂牵梦绕古朝阳。</b></p><p class="ql-block"><b>初66级4班、高69级同班同学李家烈留言:我与作者是初中同级、高中同班同学。至今仍对拔中读书的学生生活非常怀念,也感谢当年关心并谆谆教诲的各位恩师和学长。后来从1979年到2011年有幸在拔山中学工作,虽待遇不高,工作任务繁重,仍不敢稍有懈怠。虽不能说业绩突出,但对社会和师长报恩之心常存不泯。在七十多岁了,身体多有不适,希望有一天能够同学相聚于拔山中字!</b></p><p class="ql-block"><b>校友“大自然”留言:一颗深情的学子心,一部悠远的回忆录,一篇精华的美篇文!朝阳寺、象鼻石、长石小学,虽是一路走远,却是我们人生旅途中深深的记忆……</b></p><p class="ql-block"><b>高八一级学弟,在此向老学长们致敬!!!</b></p><p class="ql-block"><b>初中同班同学刘平英留言:义敬同学写得太好了!有如身临其境的感觉。给人温暖的回忆,真佩服你的那种孜孜不倦的写作精神,每个细小的地方都写到了的。可贵可敬!</b></p><p class="ql-block"><b>初66级4班同学“吉祥”留言:张义敬老同学写的这个美篇是非常清晰的回忆录,值得永久收藏。我是初66.4班,少年学子有亲历的同感!后来我也于68年3月2日参军从事测绘任务,完成了西藏高原无图区的空白,部队被中央军委授予“丈量一世界屋脊的英雄测绘大队"称号。而现今的年轻人是难以想象和相信的。</b></p><p class="ql-block"><b> 写得细致透切!非常辛苦,给予点赞!</b></p><p class="ql-block"><b>校友“忠县云帆艺社”留言:拜读了《难忘在拔中读书的日子》,仿佛走进了那令人陶醉令人神往的校园。我也忝为拔中的学生,但对母校的眷恋之情没齿难忘!</b></p><p class="ql-block"><b>初66级2班“真诚”同学留言:义敬同学学富五车、文采飞扬,记忆非凡,令我钦佩之极。我对拔中印象已经朦朦胧胧,拜读大作,激发部份拔中记忆,一些情节仍想不起来。比如,印象中初六六级二班开始的教室是在红砖房的二楼,宿舍就在楼下对面的平房;我也参加过挖电杆坑,还抬过电杆。拔中通电电灯亮起的瞬间,学校一片“哗”声,仍在耳际。毕业合影照片弥补了我的缺失。不知为啥我只有本班毕业照,高、初中66级合影照我一直没有。很欣赏拔中现今鸟瞰图。</b></p><p class="ql-block"><b>校友“宏文”留言:感谢野源作者:你的"美篇"把我们带回到忠县拔山中学那个年代,真是历历在目,永远难忘!我是初68级3班的,我的班主任老师是施婉芳……</b></p><p class="ql-block"><b>微友“大将黄克诚”留言:@野源 好文,读得眼水拔洒的,岁月悠悠,人生一带而过,更多了几串涕零。</b></p><p class="ql-block"><b>校友“秀水如兰”留言:拔山中学校是我读书的母校。留念少青的活跃。那时才18岁。现在如今65岁。让青春永驻!</b></p><p class="ql-block"><b>美友“嘉陵中秋”留言:我是重庆第十九中初63级的学生,64年到丰都三元公社幸福大队插队当知青。天气晴好时,在我们幸福五队的山梁上就能看见忠县拔山那一壁白色的山崖,从三元经飞龙到拔山估计不过六七十里山路,我虽从来没有去过,当然我们就更不可能谋面,但那两年我们曾隔山相望,算是有时空并不遥远的交集,这也就是缘分吧!</b></p><p class="ql-block"><b> 你是初66级,后来成为高69级的学生,尽管因为文革的原因整个高中都没有上课,但有高中的学籍。而重庆就完全没有高69级这个概念,初66级和老三届一共六个年级的学生一样一直到69年2月全部上山下乡。这是重庆有别于忠县的地方。</b></p><p class="ql-block"><b> 读了一篇深情讲述拔中厚重历史的文章,足见拔中在笔者心目中的份量。</b></p><p class="ql-block"><b>微友“龙大张宜均”留言:一个让满怀梦想和理想的青少年向往的地方,而我遗憾的是没能进入,有幸的是我的孩子到那里面去学习生活过。满满的回忆,同时祝愿值得我们忠县人骄傲的拔山中学越办越好,为祖国培养更多的栋梁之材。</b></p><p class="ql-block"><b>校友“梅俏寒崖”留言:真是美好的回忆,真真切切的青春记忆,实难忘,记心间。</b></p><p class="ql-block"><b>校友谭华川留言:张老前辈,仰的这一篇,写🉐️极好,可以放到微信公众号里推送吗?好让更多的校友知晓,仰浓厚的校园情怀!</b></p><p class="ql-block"><b>初中、高中同班同学黄左元留言:再读义敬同学《难忘拔中读书的日子》,描述细腻,深动感人,仿佛又回到了童贞岁月!这是送给拔中初六六级五班同学们的一顿精神大餐!感谢义敬同学的辛苦奉献!文中也简述了毕业后的部分情况和他所知少数同学的近况,让我们回忆和追朔更多想念⋯⋯,比如初中毕业的分配情况(王光淑等同学升入中师,彭君琼等同学升入万县幼师……,肖朝煜同学毕业后就进入供销合作社工作,后参军提干,转业至成都市国土局,现定居成都,罗国松等同学参加襄渝铁路建设,至今定居在云南昆明……。因文革运动同学们或被中止了 阶段性学业。或随当时当地情况的变化而各散四方,限于当年通信联络的困境,多数同学至今仍未能联系上,这是我们每位同学的惦念和遗憾。还有我们尊敬的斑主任杨世荣老师和陈孟元,刘尔梅,李科忠同学夙愿未了,近年因病离世,也是我们一致的追忆和怀念。亲爱的同学们,初中三年的同窗之谊,艰苦岁月朝夕相处,真是情深意切,时隔多年仍令人念念不忘,我期待和老师同学们多多见面叙旧,我真诚地祝福老师和同学们健康平安,幸福美满!</b></p><p class="ql-block"><b>校友姚达龙留言:在拔中读书虽然过去五十几年了,那段生活确实难忘!</b></p><p class="ql-block"><b>校友“宸醉颐和袁”留言:我属于后生了,高98级1班,班主任杨寿江,后来的校长,我们上学时校长是王万成校长!20多年过去了,好怀恋高中学习生涯,是我一生的财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b></p><p class="ql-block"><b>校友王张林留言:看后,感觉又回到了拔中的校园生活!!!</b></p><p class="ql-block"><b>初66级4班“吉祥”同学留言:张义敬老同学:仔细欣赏了你的"难忘在拔中读书的日子"美篇,是一篇极隹的作品。回忆了我们的那个年代的艰苦岁月,历历在目!你非常辛劳的记录了下来,给予点赞!</b></p><p class="ql-block"><b> 另外,请添加另外一个与盛家银同时考上飞行滑翔学校的張清曲同学。他与我同班(66.4班)。</b></p><p class="ql-block"><b>初中同班同学刘满承留言:这是一篇拔山中学的简史,也是一段同学情缘的记忆,值得同学校友学习收藏!</b></p><p class="ql-block"><b>微友“丰子”留言:丰行者前来拜访美友老师,拜读佳作,文采斐然,字字珠玑,美词留芳,墨宝飘香,诗音盎然,构思巧妙,笔丰之健,诗情画意,栩栩如生,分享精彩,点赞学习。</b></p><p class="ql-block"><b>校友“武中之声”留言:好一部拔中校史册!大赞!!</b></p><p class="ql-block"><b>微友“牛角湾”留言:精彩之作,不可多得的校史,全篇洋溢着个人奋斗成长史,师生情.同学情.兄弟情。拔山中学是后乡众多乡镇学子的最高殿堂,也是我心目中的行知中学.大道中学.三中……。</b></p> <p class="ql-block"><b>△新拔山中学鸟瞰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美篇《难忘母校拔山中学——致我们不朽的青春》一文在“拔山中学百年华诞校友畅聊群”转发后,引起了校友们的母校情结共鸣,热心的校友谭华川先生将此文在他的微信公众号《华川心路》里推送,并为此撰写了一篇热情洋溢的精彩前言《说在前面的话》,不失为点睛之笔,表达了学子对母校的深情留念。现将谭华川校友《说在前面的话》一文辑录于后,与校友们分享交流。</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在此向校友谭华川先生深表谢意!</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说在前面的话》</b></p><p class="ql-block"><b>真是,“归来仍是少年!”</b></p><p class="ql-block"><b>这是我读了拔山中学高69级老校友张义敬老前辈写在2022年秋季开学的一首诗后所发出的感慨。</b></p><p class="ql-block"><b>“少年拔中求学路,回首已是满头霜。古稀又逢开学季,往事历历忆寒窗。”张老先生把这首诗放在自己原创的“美篇”自媒体的篇首。随后,我阅读了近一万字的饱含深情的文字和年代详实又映现历史痕迹的照片。</b></p><p class="ql-block"><b>万言书,万般情。我从张老校友的《难忘母校拔山中学》的长文中,知道了拔山中学的历史与变迁,体会了一位老校友的母校情结。</b></p><p class="ql-block"><b>时光不语,却解答了所有困惑;岁月不言,却见证了所有真心。张老校友的文字朴实叙事平和,却道出了他挂念母校已久的真诚与急切。</b></p><p class="ql-block"><b>为此,我特地@张老校友:“可否将您的这一篇图文美篇放到微信公众号里推送?好让更多的校友知晓拔山中学的历史与发展。”</b></p><p class="ql-block"><b>“华川,完全可以。只是文章有些冗长,文中难免还有错别字或漏字,麻烦你再编辑一下后再推送。”张老校友及时@我。</b></p><p class="ql-block"><b>我与张老校友素未谋面,但是我从他的回复中知道他是一个谦逊有礼的人。这也印证了谭亚三哥跟我说起的“张义敬老先生是善良仁义的人”。</b></p><p class="ql-block"><b>因为对母校的关注,我与张老先生结识于“拔山中学百年华诞校友畅聊群”;因为对文字的热爱,我与张老先生成了微信好友;因为对生活的热爱,我佩服张老先生的人文情怀满满。</b></p><p class="ql-block"><b>青春停止的地方,文字出现了。所以,就有了张义敬老校友的《致我们不朽的青春》。该文里有校园情,同学情,师生情。可谓,字字现情,情情倾心。</b></p><p class="ql-block"><b>岁月不歇,百年流转,拔山中学的前世与今生,都足以吸引每一个离开校园的母校学子。青春的岁月像母校悬崖外千沟沟里的那条小河,流着,流着就成了深情浓郁的营养高汤,滋润我们日益枯竭的灵魂。</b></p><p class="ql-block"><b>青春是一场远行,我们可以回头想念,但是永远回不去。所以,老校友才有了“致不朽的青春”;所以,一届届校友才用自己的笔墨去描绘母校,去晕染回不到青春的遗憾。</b></p><p class="ql-block"><b>不负此生,不负校园。张老校友曾亲力亲为地关心和支持母校茁壮发展,为母校的优秀教育教学业绩贡献了自己的心血与力量,为山乡教育开创了一片新天地。他值得我们历届校友敬佩和学习。</b></p><p class="ql-block"><b>发展才是硬道理。张老校友替历届校友们不仅表达了对母校辉煌教育历史的关切,还对母校的未来寄予新的期盼。</b></p><p class="ql-block"><b>如果您是拔山中学的历届校友,《难忘母校拔山中学》连载就值得您去追忆母校的美好时光。</b></p><p class="ql-block"><b>用一个心灵震撼另一个心灵,感谢张义敬老校友对拔山中学母校浓墨重彩地塑造!</b></p><p class="ql-block"><b>“愿你走出半生”。但愿校友们历经岁月淘换后依然拥有感恩母校的赤子之心。</b></p><p class="ql-block"><b>谭华川</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2023年6月 上海虹口</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2000年陪同西南大学宋乃庆校长(中)在拔中考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1999.10.18有关领导在拔中视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1999.10.18有关领导在拔中视察</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七、《难忘当兵的岁月》</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p><p class="ql-block"><b>穿过军装的人,都忘不了生命中有一段当兵的岁月。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是一段值得引以为荣的人生历程。</b></p><p class="ql-block"><b>1968年3月12日,是一个难忘的日子。在经过严格的体检和审查后,我应征参军入伍,穿上崭新的绿军装走进军营,成为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此时此刻,激动的心情好似一团燃烧的火焰,感到无比的自豪和荣耀!</b></p><p class="ql-block"><b>清晨,当军营嘹亮的军号声第一次把我从梦中叫醒,才真正明白:我是一名解放军战士了,新的征程从此开始了!</b></p><p class="ql-block"><b>时光飞逝,岁月如梭。弹指间参军50年过去,离开部队已经36年了。回首那一段当兵的岁月,回忆十四年的军营生话,我思绪潮涌!那闪光的帽徽、鲜红的领章、绿色的军装、亲爱的战友、嘹亮激越的歌声、铿锵有力的步伐、还有兄长一样的首长,历历在目,如在昨天,让我魂牵梦萦,回味不尽。</b></p><p class="ql-block"><b>当兵的岁月里,忘不了三个月新兵训练,开启了军营火热生活的序章。当兵为什么?什么是军人?是新兵训练上的第一课。“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作风贯穿在每天学习、训练和生话的始终。严格纪律,严格训练,严格要求刻在每个战士的心中。学习政治,学习军纪条令,训练列队走步,齐步走、正步走,训练军姿军容;训练雷厉风行、整齐划一,改变自由散漫。从清晨听到号声翻身起床到晚上息灯睡觉,都有明确的规范要求,天天如此。遵守纪律,服从命令,一切行动听指挥,是从老百姓转变成为一名军人的基本要求。记忆最深的是第一次紧急集合,一天紧张的学习训练下来,息灯后躺在床上刚睡着一会,突然被一阵急促的哨声惊醒,班长在喊:“紧急集合,赶快起床打好背包,背上背包和挎包到操场集合”。要求不准开灯,在三分钟内穿好衣服,打好背包,背包里包括有换洗内衣的小包袱,背包上别上一双备用军鞋,背上水壶和挂包,军挂包里装有牙膏牙刷牙缸和洗脸毛巾。这下可是花样百出,大家手忙脚乱,有的战友背包捆了一半抱着被子来了,有的战友把鞋穿反了……。再是,每天早操后15分钟打扫营区卫生、洗漱、整理内务。早操训练一结束,首先是争先恐后去打扫营区卫生和室内卫生,扫地擦门窗桌櫈。洗漱后全班的牙缸、牙膏、牙刷要摆放成一个样一条线,洗脸毛巾挂在床头的小绳上。被子要求叠成豆腐块一样四棱上线,端放在床头。叠被子看似简单并不容易,有的战友三个月下来,还是叠来不方正,被子好象缺钙似的,软不塌拉,方正不起来。</b></p><p class="ql-block"><b>当兵的岁月里,忘不了为时半年的无线电报务训练。新兵训练刚结束,就马不停蹄转入了紧张的无线电通信报务训练。来到长江边上的师报训队,面对新鲜而繁重的训练任务,是毛主席的题词:“你们是科学的千里眼顺风耳”给了我和战友无尚的荣光和力量,鼓舞着我们战胜困难完成任务的勇气。在训练队里,认识电码,抄写数码,训练收报发报技能,抄报练习到手指疆直发麻,发报练习到手指打上茧巴。直到带上耳机抄报、手握电键发报达标后,才能成为一名无线电通信战士。</b></p><p class="ql-block"><b>当兵的岁月里,忘不了第一次冬季千里野营拉练。1970年冬天,为贯彻落实毛主席“11.24”批示,部队从营地出发,向着太行山区行进。千里行军路上,我们背着背包和沉重的电台,脚板上磨起连个的水泡,一走一步钻心疼的时候,唱起了“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歌声,就忘记了疼痛,坚持走到目的地。忘不了在夜行军的路上,严寒使口罩结冰、眉毛结霜,心中却有一团火在燃烧,不叫一声苦和累。为了保证通信畅通,每到宿营地,第一件事是立马架设发射天线,打开电台与上级勾通联络。忘记了白天行军的疲劳,通霄守在电台旁,戴上耳机在杂乱的电磁波燥声干扰中细心收寻上级电台发出的电波信号,无数遍的收寻抄写,凌晨时刻终于将上级的行军命令送到团首长的手上,部队才有了前进的方向。</b></p><p class="ql-block"><b>当兵的岁里,忘不了第二次野营拉练末期,在师部组织的冬季夜间作战演习中,要求我们团必须在规定的时间里急行军30华里赶到目的地,大部队摸黑跑步前进。我们顾不得汗水湿透了棉衣裤,背上电台跟随团司令部指挥员跑步往前赶,在规定的时间佛晓之前冲上阵地制高点,把我部准时完成演习任务的报告电文发给了上级电台后,累坐在地上不想动弹了。</b></p><p class="ql-block"><b>当兵的岁月里,忘不了在军队这所大学校里学习政治理论,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学习毛泽东思想。学习毛主席《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纪念白求恩》等著作。学习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雷锋、王杰、欧阳海等革命英雄人物。树立革命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树立“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以英雄人物为榜样,争当五好战士。</b></p><p class="ql-block"><b>当兵的岁月里,忘不了在解放军这座革命大熔炉里锻造锤炼。学习共产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把革命理想与实际行动联系起来,培养积极进取的思想作风。每到周末,早早起床,打扫营区卫生,去连队菜地翻地锄草、浇水施肥,去伙房帮厨,帮战友洗衣服;业余时间里去刻苦练习业务技术,总有一股子使不完的劲。最难忘星期天晚饭后的班务会上,战友之间思想交锋“刺刀见红”,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不留情面脸红发烫。火热的军营,青春年华,激情燃烧,追求进步是不竭的动力。1969年7月,在执勤的一营三连驻地云南昭通,由三连指导员刘延杰、师机要科机要参谋赵顺银介绍,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b></p><p class="ql-block"><b>当兵的岁月,是永远难忘的岁月,是青春铸就的岁月,是无愧无悔的岁月。正象那首《当兵的历史》歌词里写的:生命里有了当兵的历史,一辈子都不会懊悔;生命里有了当兵的历史,一辈子都感到快慰;生命里有了当兵的历史,一辈子都感到珍贵!</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2018年3月于渝北</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1972年9月王文学老连长(前排左三)回484团通信连与部分战友合影</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八、《难忘484团通信连》</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span><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484团通信连,是我成长的摇篮,我在通信连服役四年整。人生的历程从这里起航,青春的心灵在这里启迪。这里,是温暖的家,有欢乐,有甘苦。在这里,虽平淡,但难忘;虽短暂,却永恒。通信连让我魂牵梦萦。</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打开记忆的闸门,思绪如潮涌。在通信连当兵的日子,是一段激情燃烧的火红岁月。军营里嘹亮激越的歌声,练兵场上铿锵有力的步伐,亲密战友和兄长一样的首长,历历在目,如在昨天。特别是那清脆悦耳的电码声音,时常在脑海里回荡,铭刻心间。</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一)参军入伍</b></p><p class="ql-block"><b>1968年3月12日,是我人生中最高兴最难忘的日子。这天,经过征兵体检和政审合格后,我荣幸地穿上了橄榄绿军装,军服上虽没有红领章、红五星,但已经是一名新兵了。</b></p><p class="ql-block"><b>这天黎明,天刚蒙蒙亮,我们区的全体新兵集合排队在区公所院坝内, 举行欢送新兵仪式。新立区的领导人和接兵部队首长王文学,区武装部长邹孝炳等军地领导站在主席台上,区里领导和接兵部队首长讲了话,对全体应征入伍的新兵提出了希望和要求,特别是对当天的行程提出了严格的纪律,确保一个不少的安全到达目的地。我作为新兵代表走上主席台,代表全体新兵发言,当时我的心情特别激动又紧张,壮着胆子说了几句表决心的话,其中一句话记得最清楚,“我当兵是为了保卫祖国,到了解放军大学校要好好学习军事本领,为保卫祖国贡献力量,为家乡父老乡亲争光!”</b></p><p class="ql-block"><b>欢送仪式结束后,接兵部队的首长就带领我们一百多名新兵出发了,给我们带队的是王排长,后来才知道他叫王茂生。从新立至县城有65公里,我们沿着公路徒步行走,一路高歌前进。经过拔山,行进到永丰后,途中休息吃午饭(干粮),然后继续沿着公路行走,下白石,爬巴营山,转九道拐。这是很长的一段连续Z字形上山公路,为了少绕弯道,我们在小路与公路之间穿插行走。翻过巴营山,经过巴营场到大风门后,然后改为走小路(山路),这是祖祖辈辈走的一条去县城的老路,比走公路要择近一些。下梅坝,过黄家沟,到秦家坝(秦良玉的家乡),沿长道河(鸣玉溪)进县城,行走了近10个小时,下午四点多到达县城集合地。虽然从未走过这么远的路,但大家都不觉得累。接着,在县农训班集中休息换装,县人武部给每个新兵发了一床军被加背包带、一套军服、军帽、军鞋、白布衬衣、内裤、白色毛巾、军挂包加绿色瓷缸。全身上下从里到外全部换新装,当穿上崭新的油绿色军装、军鞋,戴上军帽的时候,人人都变了个模样,一个个高兴得脸上乐开了花。</b></p><p class="ql-block"><b>下午六点吃过晚饭,待命出发。当晚,全体新兵背上背包和挂包,整队去长江边上的码头,等候乘船去重庆。当时正处在文化大革命中,情况复杂,没有象现在这样群众敲锣打鼓的欢送新兵仪式。到了江边码头,登陆艇已停泊在长江岸边,我们排队依次通过闸板登船,上船后就进入船仓(就象货仓一样),一排一排背包当座垫,也可垫着睡觉。兴奋激动得好象也没有睡着觉似的,在船上度过了一夜,第二天上午到达重庆朝天门码头。</b></p><p class="ql-block"><b>下船后我们通信连的几十号新兵,乘车直接来到了通信连驻地一一江北区工商联,嘉陵江大桥北桥头下嘉陵江边的一座一楼一底小院。文化大革命中,我们团在重庆执行“三支两军”任务(简称“支左”,下同),连队借住地方机关单位的房子作为营房。小院底楼右边还住着工商联一户四口之家。</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二)新兵训练</b></p><p class="ql-block"><b>到通信连就到了家。连长王文学【1】,东北辽宁人,1950年入伍,身体有些发福,有着军人的威严,战士们特别尊敬他,亲切地称呼他老连长。政治指导员王洪义,1956年入伍,山东大个,说话带着微笑。</b></p><p class="ql-block"><b>通信连的三十多名新兵,多数是新立公社的,还有石宝区和城关镇的,统一编成新兵排,由王茂生当新兵排长,负责我们的学习训练。我们连队代号是7804部队93分队,部队营房在泸州。由于文化大革命中执行“支左”任务,通信连分成了两块,分为“前指”和“后指”,以保障部队的通信联络。在重庆执行“支左”任务的为“前指”,也是主要部分,连长、指导员都在重庆。留守营房的部分为“后指”。在重庆的人员都分散在外执勤。八一台,七一台,总机班的人员都随团部住在峨岭公园执行任务。七一台配属到各个营里执勤。</b></p><p class="ql-block"><b>来到连队后,给我们新兵颁发了领章“两面红旗”,帽徽一颗红五星和军腰带。当绿军装上有了红领章,军帽上有了红五星,穿戴在身上,再扎上军腰带这才有了军人的样子。但光有军人的样子还远不是一名真正的军人,合格的军人必须具有军人的素质和本领。</b></p><p class="ql-block"><b>真正的军人生活,从新兵训练开始。新兵训练,是把一个老百姓变成军人的过程,从最基本的一个军人的言行举止、生活习惯开始训练,做到“严格训练、严格纪律、严格要求”。我们新兵排编成了三个新兵班,班长由老兵担任。部队最基本的生活学习训练单位是班,除了连排集体活动外,多数时间都以班为单位活动,班是一个最基本战斗集体,有班长和副班长。</b></p><p class="ql-block"><b>新兵训练时间三个月,主要任务是政治学习和队列训练。政治学习:一是学习毛主席语录和毛主席著作,以及有关书刋。学习英雄人物,学习部队的优良作风。结合思想实际讨论发言,谈学习心得体会,提高思想觉悟,达到统一思想,消除杂念。二是学习军队的《纪律条令》和《队列条例》。了解知晓军队的纪律规定和军人的行为准则,严明纪律,统一行动,遵章守纪。队列训练:主要是按照《队列条例》规定,学习训练军人的行为举止和队列规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既是对军人的基本要求,也是军队的光荣传统。</b></p><p class="ql-block"><b>新兵训练第一课,是连长给我们讲当兵为了什么?如何当一合格的解放军战士?给我们讲了部队的优良作风和光荣传统,使我们明确了为什么当兵,怎样当好一名合格解放军战士。增强了当兵的荣誉感和使命感。</b></p><p class="ql-block"><b>解放军这所大学校,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改变着每一个战士。按照“严格训练、严格纪律、严格要求”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纪律作风,每天早上从听到起床的哨声开始,到晚上熄灯睡觉,都有明确的规范要求和纪律约束,不能自由行动、拖拉散慢,必须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立说立行。早上起床后,首先是早操,然后是洗漱整理内务,打扫室内外卫生。早餐以班、排为单位集合排队,全连统一集合唱一支歌,有时连首长讲有关事项,然后进餐厅吃饭,吃饭不讲话,不浪费,并有时间要求,三顿饭都是如此。中午、晚餐后休息一定时间,有时也要搞队列训练。星期天晚饭后召开班务会,由班长召集,总结上一周的学习训练情况和存在的不足,部置下一星期的任务。人人都要发言讲收获体会,对每个人都是一种学习锻炼。</b></p><p class="ql-block"><b>队列训练,从军姿训练开始,立正、稍息,向左转、向右转。列队向右看齐,一个班站成一条直线,横要平,竖要直。站姿,两眼平视前方,挺胸,小腹微收,两肩平行两手下垂贴于大腿上部。走步训练,齐步走,正步走,向左向右走,立定。每步大约75公分,必须要整齐一致。训练中时常进行会操,会操是检验队列训练效果的一种形式,看那个班、排的训练搞得好不好,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白天学习训练,晚上要轮换站岗,一班岗一小时轮换,新兵开始由老兵带着站岗。我记得第一次晚上跟着老兵站岗,看见江北区十九中学的红卫兵造反派,把炮弹打到嘉陵江对岸的第六中学的楼房上一个红火球,红卫兵武斗的炮弹从我们哨位上空嗖嗖飞过,老兵就给我们壮胆,别害怕!</b></p><p class="ql-block"><b>军人的天职就是服从命令,一切行动听从指挥,做到令行禁止。平时不得外出,周末有事外出必须请假,轮流外出,需两人同行,并有时限要求,返回后销假。那时大街上比较乱,我们新兵一般都不外出,需购物或寄书信都由连队通信员统一办理。周末休息,如无集体活动,可自行安排,自己可以看书学习,写日记,写家信。也可以打蓝球、打乒乓球等文体活动。</b></p><p class="ql-block"><b>三个月的新兵训练,我们在思想认识上有了很大提高,行动上有了行为准则。克服了自由散漫的习气,养成了遵守纪律,服从命令,听从指挥良好习惯,培养了“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好作风。</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三)无线电报务训练</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三个月的新兵训练结束后,马上转入无线电报务训练。在30多名新兵中挑选了13人组成无线教导班,由王茂生班长带队,来到长江边上的师无线通信教导队参加训练,集中学习训练无线电收发报技能。无线电报训班还有其他团和师无线电连的学员,分为两个教学班,我们编为第一教学班,由师无线连的教员授课。第一堂课是学习训练动员会,师首长和通信科领导给我们作了学习训练动员报告。要求全体学员牢记毛主席对通信兵的题词:“你们是科学的千里眼顺风耳”的教导,刻苦学习掌握无线电通信技能,努力完成训练任务,为部队战备建设贡献力量。为期半年的无线电报务训练拉开了序幕,一项光荣而繁重的学习训练任务使我们压力倍增。我们全体学员,以高涨的热情投入到学习训练之中。从认识什么是电码,到练习抄写电码,练习发出电码。电码从0至9,十个数字用电码符号和声音表现出来,即嘀哒、嘀嘀哒,嘀代表点,哒代表划,嘀:•,哒:—。1用电码表示为嘀哒•—,2是••—,3是•••一一,4是••••—,5是•••••,6是一••••,7是一一•••,8是—••,9是—•,0是—。几天下来,弄得我们头都晕了。熟悉电码后,先练习抄写电码,四个数字为一组电码,比如,2586,7790,0665。结业时要求耳听抄写电码在100至120个/分钟以上。同时,学习训练发报技能,右手的母指、食指和中指握住电键键柄(中指第一关节弯曲跪在键柄上即跪姿发报),把电码符号发出来,比如,1、嘀哒•—,用电键发出来。点就是撬一下,划就要压长一点。发报是难点,要做到点划流利自然不脱节,难度较大,不好掌握。教员耐心讲解示范,学员们认真学习,仔细体会手臂、手腕、手指的用力要领,掌握正确的发报姿势。我们以毛主席的教导为动力,下定决心,克服困难。抄报训练抄到手酸疼,发报训练,练得右手中指第一关节磨破了皮,用胶布包上继续练,磨成了茧疤。经过6个月的刻苦训练,我们基本掌握了收发报技能,圆满完成了训练任务。在报训队,我生了一次病,患重感冒,发高烧四肢无力躺在床上,班长和战友们很关心我,去炊事班做了病号饭——一碗面条送到床边,一股暖流在心头。去师卫生所看了医生吃了药,两天就恢复了。九月份一天下午,接到上级命令,我们报训队去执行了一次紧急任务,主要是协助保护一个军械仓库的武器弹药安全。这个军械库在一座山上,当我们训练队的战友们乘车到达军械仓库后,天色慢慢暗下来,在山上往下看,山下有几十辆卡车沿着盘山公路往山上开来,顿时,我们都有些紧张。班长告诉我们,这是造反派来军械库抢武器弹药,用去搞武斗。正值文化大革命中,四川重庆地区武斗比较严重。当晚,造反派群众一百多人,直接向军械库冲了上来,我们几十个人加上军械库守护人员根本阻止不了,又不准鸣枪。眼看着造反派群众把一箱箱武器弹药扛走,我们就追上去从他们手中把武器弹药夺回来。当时,一个造反派群众扛着一箱手榴弹,我就上前拦住夺回手榴弹箱。这个人说了一句让我很有印象的话:“解放军,让我们把武器拿走吧,要不,我们要被对方打死的”。这样持续了一个多小时,造反派群众抢走了一些武器弹药而结束,军械库没有遭受大的损失。深夜了我们才返回营地。在师通信教导队学习训练这段时间,是我成长进步的重要时期。总有一种精神引领我,总有一种力量推动我。一方面刻苦学习训练无线电报务技能,领会收发报要领,除了课堂练习外,还利用休息时间和节假日学习训练,争取好的成绩。一方面积极学政治,学习毛主席语录,学习“老三篇”,《反对自由主义》等毛主席的经典著作文章,以英雄模范人物为榜样,积极学习雷锋精神,在思想上、政治上积极进取,政治学习、班务会和组织生活会,认真思考,积极发言,查找不足,明确努力方向。积极参加公务劳动,周末时间主动去训练队菜地帮助施肥除草,早起床打扫营房公共区域卫生,多做好事,不断地锤炼自己,报训结业被评为先进。并向连队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四)调防云南,昭通执勤</b></p><p class="ql-block"><b>1968年12月下旬,我们报训结业回到重庆连队驻地。根据中央军委的命令,部队调防云南。我们军自1958年从朝鲜回国后,一直驻防重庆十年,要离开重庆,离开四川,很多老兵都有些不舍,不少军队干部在重庆安了家。当我们乘坐的军车从驻地至九龙坡火车站集结出发时,沿途大街两边站满了欢送的群众,人群如潮的场面,让我们感动得热泪盈眶。</b></p><p class="ql-block"><b>从重庆九龙坡火车站出发后,我们乘坐的铁皮车经过一天一夜的行程,第二天中午到达昆明。之后兵分两路,一路继续往西行,军、师、团分别驻大理、下关、巨甸。我们在昆明改乘汽车往滇东北的东川、以礼河方向行进,去执行“三支两军”任务。背包当凳子,每辆解放牌卡车竖着坐三排,沿着山区公路越往前走山越大,沟越深,至东川一带,山上是红土,没有绿草树木,十分荒凉,我们的心都有些发凉,不知去的地方是啥样子。汽车一直往山里行进,天色已暗下来,看到前方有点点灯光,直到晚上才到达目的地以礼河发电厂(干沟)。先遣人员已安排好了部队住房,我们通信连随团指挥部住在电厂办公区。第二天早上起来一看,住地四面都是大山,头顶一片蓝天。</b></p><p class="ql-block"><b>以礼河发电厂位于中国大西部的滇东北高原,是我国第一座高水头、跨流域开发的梯级水电站,国家"一五"期间的重点建设工程之一。以礼河四座电站厂房均为地下式,四座水电站共利用水头1413.2米,总装机容量32.15万千瓦。</b></p><p class="ql-block"><b>连队到云南以礼河后,我被分配到八一台。两天后,我和战友黄永华离开连队,带上一部15瓦电台以及天线、手摇发电机等设备,与师机要科译电人员赵顺银参谋,我们三人乘坐一辆解放碑汽车去昭通执行通信联络任务。以礼河距离昭通100多公里,当天早餐后出发,沿着山区公路颠簸行进,那天我有点着凉感冒,晕车呕吐特别厉害,难受极了。经过三个小时多的跋涉,中午12点过终于到达昭通。</b></p><p class="ql-block"><b>昭通县,是昭通专署所在地。我们团一营三连驻防昭通,担负着昭通地区的“支左”任务,住地在昭通军分区民族独立营营区。我们电台就安置在独立营营部楼房一楼,一间机房,一间宿舍,机要参谋住二楼。当天下午我们及时架设好发射天线,安置好电台,与团指电台勾通了联络,开始值守。</b></p><p class="ql-block"><b>昭通,现为云南省下辖地级市,位于云南省东北部,地处云、贵、川三结合部的乌蒙山区腹地,金沙江下游沿岸,坐落在四川盆地向云贵高原抬升的过渡地带,东侧紧邻贵州省毕节市,南侧紧邻云南曲靖市,西侧紧邻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以金沙江为界相邻,北侧紧邻四川宜宾市以金沙江为界相邻,辖区面积23021平方公里,2017年人口553.7万。</b></p><p class="ql-block"><b>六十年代昭通比较贫穷,群众生活比较困难。当地有一句顺口溜:“昭通昭通四季如冬,吃的是土豆,喝的是西北风。”由于地处云贵高原乌蒙山区,冬天下雪,干燥寒冷,室内炉火取暖。夏天相对凉爽,气温适宣。我在昭通生活工作了一冬一夏、一春一秋,十个月时间。</b></p><p class="ql-block"><b>在昭通执勤期间,我的组织关系转到了三连,生活上在三连食堂就餐,参加三连的一些集体学习活动,主要工作任务是保障通信联络。因为昭通是专暑所在地,部队“支左”实际上就是保障一个地方的社会稳定。如有紧急情况,通过部队渠道及时反映处置。我一边保证完成执勤通信联络任务,两人轮流值班;一边抓紧练习收发业务技能,不断提高自已的业务水平,圆满完成了通信联络任务。1969年7月15日,三连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讨论通过了我的入党申请,162师机要科机要参谋赵顺银同志和162师484团一营三连政治指导员党支部刘延杰同志是我的入党介绍人。在党的“九大”后,我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b></p><p class="ql-block"><b>在昭通执勤的日子,工作比较单纯,生活上轻松愉快,在营区的草坪上休闲晒太阳非常惬意,摘一个树上的苹果尝尝香甜可口。周末,常和三连连部的几位战友走出营区,去城里逛街,公园里散步,照个相作留念。在昭通执勤是一段难忘的日子。</b></p><p class="ql-block"><b>这一年,通信连发生了一些变化。1950年入伍的老连长王文学调任云南省弥渡县人武部副政委,副连长安学庆任连长,指导员王洪义,副指导员王孝渠。八一台严英柏调师通信营任职,后任师通信科长。罗志勤和七一班黄世凯两位老兵调昭通军分区任参谋。</b></p><p class="ql-block"><b>1969年10月份,部队根据上级指示,我们完成了在昭通的执勤任务,返回通信连,接着一部分同志撤回到巨甸大本营。我们带上行装乘坐一辆解放牌军车,从以礼河出发,经东川、昆明、大理、下关一路往西行进。沿途的风光从我们的车后一愰而过,当我们行至大理,来到了阿诗玛的家乡,这里风光迤逦,一边是青翠美丽的苍山,一边是波光粼粼的洱海,公路边上不时有穿着艳丽民族服装的白族姑娘在眼前闪过,我们沿着绵长的洱海走了一个多小时后到了下关。驾驶员专注地开着车,我们在车厢里自由地欣赏着从未见过风景,倦了又眯一会,好不惬意。这一天我们几个战友从滇东走到滇西,经过一天的长途行军,终于来到了大山深处金沙江畔的巨甸营房驻地。</b></p><p class="ql-block"><b>巨甸镇位于云南省玉龙县西北部,属丽江地区,四面环山,金沙江从镇边流过。南接黎明乡,西接鲁甸乡,北接塔城乡,东与香格里拉县上江乡隔江相望,面积407.6平方千米,人口20661人(2017年)。</b></p><p class="ql-block"><b>我们营区所在的巨甸村,海拔1860米。境内居住有纳西、汉、傈僳、藏、白族等多个民族,是一个民族杂居的,集干热河谷坝区、山区、半山区,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等农作物。纳西族的风俗是女人干地里活,耕田种地、栽秧收割都是女人干,男人在家带娃干家务活。这种风俗的由来:纳西族是“茶马古道”中最重要的运输力量,千百年前,纳西族的女人们在家干农活,男人们都长期在外跑运输,不但很辛苦还很危险,一年之中也回不了几次家。辛苦赚钱回家后,女人们就不会让他们干活了,时间久了也就成为了当地的风俗传统。</b></p><p class="ql-block"><b>部队营区住地,在金沙江畔的一块平地,是原十四军的营房,四面都是大山,山里是原始森林,部队煮饭都是烧木材,我们曾进山伐木,运回木料当柴火。在巨甸住了近一个月,部队即调防河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无线电发报视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五)移师中原,转入正规</b></p><p class="ql-block"><b>1969年11月份,我们部队按照中央军委的命令,调防河南,移师中原。</b></p><p class="ql-block"><b>11月下旬,我们离开巨甸营房,乘汽车到楚雄县的广通火车站乘火车,大部队搬家,浩浩荡荡,人马、枪炮、粮草一应随军运走。在广通站登上军车,实为闷罐铁皮车,背包就是凳子,困了就打开被子睡觉,每到兵站就下车方便,弄饭吃,兵站备有饭菜。接着上车又出发,车上万一有的战友尿急了,把门拉开一个逢直接往外放。一路经昆明、贵州、广西、湖南、湖北,北上进入河南。走走停停,经过三天三夜长途行军,我们终于到达目的地——岳飞故里汤阴县,营房就在县城边上,军部驻新乡,师部驻安阳。</b></p><p class="ql-block"><b>我们住的营区是一军部队原住地,通信连住在营区大门前左边的一栋青砖瓦房,中间走廊式平房,后面就是一营营部及一连住房,房子比较老旧。后来连队宿舍又调整到大操场右边与82炮连相邻,前面隔着一片菜地与团后勤处相望。有线班、无线电台的值班机房仍在原处。此时已进入冬天,比较寒冷,刚到一新地方,取暖设施也没有,床上就是自带一条褥子,连草垫都沒来得及添置,晚上睡觉冻得背都痛了,只好把绒衣穿上睡觉,四斤重的被子加棉大衣棉衣棉裤全部盖上,才能度过寒冷的夜晚。七十年代初,冬天下大雪,气温零下10多度,对于我们这些南方兵,从未受过如此寒冷。后来,住宿条件逐渐改善,室内添置了取暖炉,机房工作室铁炉取暖,大寝室是烧煤块的砖砌炉灶,安上排烟管防煤气中毒。</b></p><p class="ql-block"><b>驻防河南后,军队除留少数干部参与加强地方工作外,主要工作不再担任“三支两军”任务,全员归队。部队学习、训练转入常态,部队建设进入规范化。通信连的人员也在不断地变动,老指导员王洪义、连长安学庆卸任离开连队,组织上另有安排。连队提拔了一批新干部,1970年初,68年兵八一台的黄永华提干任通信股收发,彭德咸提干任通信排长,杜一祥提干任司务长(此人因自身问题复员返乡)。同时,1971年初从复员退伍的战士中选调了一批人员去了北京铁路丰台机务段工作。</b></p><p class="ql-block"><b>据连史记载,在1969年至1970年安学庆任连长,1970年至1971年刘朝义任政治指导员,但我从未见过这两位连领导,没有印象,所以不认识他们。</b></p><p class="ql-block"><b>1970年3月王茂生任通信连连长,1971年5月蒋明德任通信连政治指导员,吴再作、龚尚志任副连长,王孝渠、程开荣任副指导员,技师陈立厚,司务长谢合尧。(以上这些连队干部后来的变动不一一赘述)通信连由连部,无线电通信:八一台(八一班)、七一台(七一班又叫两瓦班);有线通信排:总机班、架线班;通信排:骑兵通信班、通信班以及后勤给养等几部分组成。八一台主要负责团与师的对上联络,收发机要电报。八一台原先编制有台长和报务主任(排长级别),台长陈巨贵,报务主任喻再富。后改为八一班,取销台长和报务主任编制,原台长陈巨贵调通信股任职,主任喻再富1972年3月调南阳军分区。68年以前的老兵都调离八一台,68年兵成为主力,八一台5人其中4人为68年兵,分别是我和钟代发、潘宗成、伯维海,69年兵陶述尧。1970年下半年连队任命我担任八一班班长。七一班(台)是个大班,人员电台比较多,主要担负团对营的无线电通信联络,战时人员随机配置到各营,既可直接喊话也可收发密码电文,自已熟记密码,自收自发自译。无论是八一班,还是七一班都要求熟记密码表,为了保密,上级定期更换密码表。平时轮流值班,不值班的参加训练和连队的集体活动。早操队列训练,内务卫生,参加连队公益劳动浇地种菜,分区域打扫环境卫生,八一班(台)心齐团结,积极进取,圆满完成通信联络和训练等各项工作任务,年终评比争当先进。</b></p><p class="ql-block"><b>连队有菜地,各排班台安排时间轮流去菜地翻地种菜施肥锄草,到伙房帮厨。连里还饲养有肥猪,用于改善连队生活。逢年过节和周末,部队都有吃饺子的传统习惯,以班为单位,去厨房领回白面和白菜肉馅,战友们人人动手,和面擀面皮包饺子,每个班煮一大锅,美美地吃一顿。既改善了生活,学到了厨艺,又增进团结合力的氛围。</b></p><p class="ql-block"><b>1970年底,为贯彻落实毛主席“11.24”批示,提高部队的实战能力。全军部队开展了千里野营拉练,时间大约半个月至二十天,行程1000华里。训练科目包括普通行军、急行军、强行军、夜行军、作战演习等战术训练,以及驻训。我们通信兵主要是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都能保障部队上下通信联络畅通和指挥。12月末,我们通信连随团指从汤阴出发,经鹤壁、林县、辉县进入太行山区,在王屋山下的济源县驻训后,继续行进至河北涉县、邯郸,进入安阳、淇县等地返回汤阴营地。</b></p><p class="ql-block"><b>从营地出发,第一天行军至鹤壁境内,在一个村子宿营,我们顾不得休息,立马爬树架设天线,安好电台,一人负责手摇发电,一人打开电台,收寻师电台信号,由于宿营地处在矿区,电磁波干扰非常大,好不容易勾通了与上级电台的联络,发出了我团一天行军报告电文。轮换着吃饭或把饭给值机人员带回来吃。当晚在接收上级关于第二天行军命令的电文时,遇到了很大的困难,杂乱电磁波,干扰特别强,耳机里一片噪杂声,上级台的电波信号极其微弱飘移,细如游絲,时隐时现,经过几个小时的反复收寻抄写,在天亮前终于收完了上级的电报,送给了译电员。我和另外一战友整夜未休息睡觉,第二天照常行军。第二站宿营林县,印象最深的是,烧的开水喝着特别苦,因为碱大重了。不少战友的脚上磨起了水泡,用热水洗脚后卫生员给消毒,然后用钢针把水泡挑一个小孔,挤出泡里的水,第二天又继续行军。</b></p><p class="ql-block"><b>冬天,比较寒冷,夜行军至深夜12点后才宿营,口罩冻硬了,眉毛上结了霜,脚上磨起了水泡,但大家不叫苦和累,唱着“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歌声,坚持走到目的地。这天晚上行军在太行山区,没有派出先遣人员联系,走到一个村庄宿营,老百姓都已经睡觉了,我们挨家挨户敲门,找老乡给我们安排房屋休息宿营。以班为单位,找到老乡的房屋后,让老乡拿来一些干草铺在地上,我们铺开雨衣,垫上褥子,打开背包就睡觉。其中,我们遇到一户老乡打开院门,女房东对我们说,“我家没有男人”,就把院门关上了,我们只好继续寻找房东,这可能是一个地方的风俗吧。</b></p><p class="ql-block"><b>在野营拉练行军路上,太行山革命老区,老百姓象战争年代一样,对部队对当兵的都特别好,老乡们给了我们很多帮助支持。在河北涉县的一个村庄,老乡们把院落打扫得干干净净,让我们宿营,还把刚结婚的新房热炕让给我们住宿睡觉,把地窖里的水给我们做饭洗漱,让我们非常感动。这里冬天少雨缺水,老百姓就把冬天下的雪收集起来装在地窑里溶化后饮用。在河南淇县,临近春节了,老乡家里蒸了很多白面馍馍,有豆沙包、大枣馍馍,房东送给我们吃,但我们不能接收,这是部队的纪律。我们在千里野营拉练行军途中,每天借住老百姓的房屋宿营后,都要把房屋和院落打扫得干干净净才离开,这是部队的纪律和优良传统。</b></p><p class="ql-block"><b>1971年底至1972年初进行了第二次野营拉练,并于拉练末期师里组织了一场实战演习,我们团在安阳的滑县境内参加演习。八一电台担负着团指与师指的通信联络,其重要作用不言而喻,我们电台圆满完成了演习中的通信联络任务。</b></p><p class="ql-block"><b>千里野营拉练,不但训练了我们的实战技能,锻炼了我们的意志,还受到了一次深动的革命传统教育,密切了军民关系,加强了军民团结,加深了军民鱼水情谊。</b></p><p class="ql-block"><b>“革命战士是块砖,哪里需要往哪里搬。”1972年3月,我受命调往河南省南阳军分区。一同调往南阳军分区的还有文书杜永康和报务主任喻再富。王茂生连长与在连队的几位连领导为我和杜永康送行合影留念。我带着几多不舍与留恋,怀着几分希冀与梦想,离别通信连,走向新的远方……</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2020年5月28日于渝北</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注【1】王文学连长,辽宁人,长期从事通信工作,1969年部队调防云南后,调离野战部队由连长升任云南省弥渡县人武部副政委。</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连长王茂生和几位连领导与我和杜永康合影留念</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2016年6月通信连老战友安阳聚会回连队合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2016年6月通信连老战友安阳聚会回连队与新战友合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2016.6.通信连老战友安阳聚会回连队时的合影留念</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2016.6.25.回通信连时与新战友合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1974年在南阳卧龙岗</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九、《岁月如歌——下南阳》</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b>岁月如歌,人生如茶。歌有抑扬顿挫,茶有清淡韵瑕,人生亦如此。在人生的征途上,不可能一帆风顺,一蹴而就。岁月沧桑风雨路,踏平坎坷大道来。古人云,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b></p><p class="ql-block"><b>“革命战士是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今年3月,是我和战友们从野战部队转战河南省军区南阳军分区50周年的日子。50年前的3月28日,我们来到了南阳……</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一)南阳是个什么地方?它在哪里?</b></p><p class="ql-block"><b>南阳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南阳,古称宛,河南省辖地级市,位于河南省西南部、豫鄂陕三省交界地带,因地处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而得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南阳有2000多年的建城历史,为楚汉文化的发源地。夏朝初,禹把今南阳境内邓州作为都城。商朝、周。朝时,现南阳境内有申、邓、谢等诸侯国。春秋时楚设宛邑,楚国属地,全国冶铁中心,屈原扣马谏王地,秦楚丹阳之战发生地,秦设南阳郡治宛城,西汉时为全国六大都会之一,曾孕育出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商圣范蠡、智圣诸葛亮、谋圣姜子牙、名相百里溪等历史名人。三国时期,南阳是诸葛亮躬耕之地、刘备“三顾茅庐”发源地。南阳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在我国古代历史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卧龙岗•</b></p><p class="ql-block"><b>卧龙岗是南阳有名的园林式风景区。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河南省南阳市城西4公里处。卧龙岗南濒白水,北障紫峰,遥连嵩岳,山水相依,景留四时。这里岗峦起伏,曲折回旋,势如卧龙,其源发端于嵩山之南,绵延数百里,连接南阳古城西北紫山继续南下,至此岗地势隆起,截然而住,回旋如巢,古南阳人为了纪念诸葛亮,选此为卧龙岗,建武侯祠,供后人敬仰。</b></p><p class="ql-block"><b>南阳武侯祠依岭就势坐落在卧龙岗上,初建于魏晋,盛于唐宋,有1800多年历史。当时官方为了纪念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 而建,是历代官方祭祀诸葛亮的地方。是一座历史悠久、驰名中外的文化古迹。</b></p><p class="ql-block"><b>刘禹锡有《陋室铭》:“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李白《南都行》:“谁识卧龙客,长吟愁鬓斑。”早在唐代时期南阳卧龙岗已成为著名的人文景观,明世宗皇帝朱厚熜曾钦定南阳卧龙岗为诸葛亮躬耕地,国务院1986年12月8日公布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单,南阳武侯祠作为南阳的代表符号被列举。</b></p><p class="ql-block"><b>南阳卧龙岗武侯祠1963年被列为首批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荣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08年被国家文物局评为首批国家二级博物馆。2014年南阳卧龙岗景区荣获“河南十佳旅游景区”。</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二)去南阳</b></p><p class="ql-block"><b>1972年初,根据中央军委的部署,为了加强地方部队建设,决定在野战部队中抽调一批骨干充实加强省军区部队建设,主要去省军区各军分区和人民武装部。3月份,我们师从师直和各团选调了50名干部战士去南阳军分区工作,其中干部17名,战士33人。干部有484团通信连八一台报务主任喻再富、484团一营书记杨世界、486团副连长郭彦武、师炮团副连长萧继贵、师炮团副指导贺德志等。33名战士都是班长一级的连队骨干,我们484团通信连有我和连部文书杜永康,我是通信连八一台班长,其他31名战士从师直和各团选调。离开连队之前的前三天宣布命令,連长给我传达了上级的决定并谈了话,希望我们到新的单位后要发扬野战部队的好思想好作风,踏实工作,不断进步。连长王茂生和程开荣、彭德咸、陈立厚和陈开禄等连队领导与我和杜永康一起合影留念。</b></p><p class="ql-block"><b>从1968年3月入伍开始,我在通信连生活战斗了四年整,转战南北,与战友们练兵川渝,战斗在滇东北高原,千里拉练于太行山区,驻守在岳飞故里,与首长和战友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分别时情深难舍,恋恋不舍的与首长和战友们告别,于3月27号傍晚背上背包去汤阴火车站乘车南下,与从安阳师部出发的战友们汇合,坐了一夜的火车,经新乡、郑州、洛阳,3月28日早晨到达豫西南的南阳火车站。南阳军分区干部科贾干事到车站接待我们。接着在南阳地区军人接待站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培训。培训班开始,军分区干部科领导向我们介绍了南阳地区的基本情况,介绍了军分区和人武部的基本情况和工作任务,希望我们发扬野战部队好思想、好作风。要求我们提高认识,端正态度,服从组织安排。培训中我们学习了有关文件,同志们在讨论发言中都表明了积极的态度。培训结束后,我们50名干部战士分别分配到军分区机关、分区独立连、以及各县市人武部机关和市县中队。喻再富分到军分区通信科任参谋,萧继贵先分到军分区独立连任连长,后调任分区司令部作训科任参谋,杨世界分到分区政治部干部科任干事,黄现荣分到分区宣传科负责放影,我分到司令部电台,杜永康分到了唐河县人武部。17名干部无论是在军分区机关、独立连和人武部仍是干部身份,都明确了职务。33名战士无论在什么单位仍然是士兵。</b></p><p class="ql-block"><b>初来乍到军分区,环境和情况都发生了变化,人生地不熟,既感到陌生又感到新鲜。同志之间从不认识到逐步认识,从不熟悉到逐渐熟悉,从不了解到逐渐了解。包括我们一同去南阳的50名战友大多数原来都不相识,是去南阳后在工作中才相互了解熟悉的。过去在连队是战士多,干部少。而在军分区机关是干部多,上到军分区司令员、政委,下到科长、参谋干事都是干部。战士很少,只有警卫班、总机班、打字室、电台和卫生所等单位有少数战士。自己来到一个新的单位,首先要尽快适应新的环境和情况,要保持一个兵的常态,摆正位置,从零做起。保持在野战部队的思想作风,谦虚谨慎,虚心好学,思而进取,严格要求自己,勤练业务技术,工作上勤奋努力,主动积极,尊重领导,同志之间团结和谐。我和台里的领导和战友们相处非常融洽,互帮互助,亲如兄弟。工作中与通信科和机要科接触较多,通信科是直接上级领导,关系更为密切。虽与司政后机关各科室人员在工作上接触不多,但都在一个锅吃饭,在一栋楼里办公,一起开会学习听报告,一起集体活动,关系都尚好,得到了他们的认同。通过近两个月的实际工作,我们去南阳军分区的50名战友保持和发扬了野战部队的好作风,好思想,得到了军分区和人武部领导的好评。经军分区政治部干部科考察,5月份,在军分区机关和直属连队,以及各县(市)人武部(含县中队)工作的31名战士都分别提升为军事参谋、政工干事或后勤助理员等干部职务。军分区机关黄现荣被提拔为宣传科干事,我被提升为军分区电台干部报务员。只有2名战友未被提拔。</b></p><p class="ql-block"><b>我工作的军分区电台,包括我全台共有干部战士7人,其中台长一名、报务主任一名,战士5人。台长老翟是一名60年入伍的老兵,报务主任趙安民和我都是68年兵,其他分别是70年兵2名,71年兵2名。73年初又增添了一名新兵后台里共有8人。我们电台住在分区办公大楼三楼,和机要科共住半层楼房。宿舍和电台机房紧相连,我们5名战士住在一间大房间,一米二宽的单人床。台长住在机关干部宿舍,主任住单间宿舍,与我们一块住在办公楼。电台实行24小时轮流值班,值班中尽心尽责,保守机密,确保与省军区的通信畅通。我和战友们和陸相处,互相帮助,互相照顾,主动干一些勤务工作,不以老兵自居。提干后仍与当战士时一样,住在集体大宿舍,工作积极主动,不分份内份外,大事小活一样干,受到了领导和战友们的好评,与战友们结下了深厚的不解之缘。</b></p><p class="ql-block"><b>根据工作需要,1975年7月,省军区通信处调我去商丘军分区电台工作,当通信科领导和台长告诉我这一决定时,我有些诧异,在南阳工作时间不长,刚刚熟悉,又换一个新单位,确实是对一个人的考验,也是对一个人适应能力的锻炼。军人以服从为天职,“革命战士是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我愉快的服从了上级的决定。军分区司令部马副参谋长还特别给我谈了话,对我几年来在南阳军分区电台的工作给予了肯定,并对调我到商丘军分电台工作给予了鼓励,首长的关心,让我倍感亲切,增添了去商丘军分工作的信心。</b></p><p class="ql-block"><b>”文革”后期,各级地方虽然已建立了“革命委员会”以下简称“革委会”,但由于派性影响,矛盾比较多。所以,部队担负着稳定器的作用。“文革”十年,群众运动,有些地方比较乱,但军队始终保持稳定,实行“三支两军”,部队首长参与各级地方政权“革委会”,并担任一把手革委会主任,有效地保证了地方稳定,保证了国家重点单位、重要行业的稳定和正常运转。</b></p><p class="ql-block"><b>因此,鉴于工作需要,从省到各地市一级的军分区担负着重要的任务,省里的重要信息都是通过军队内部的无线通信网络传送,上情下达,下情上报,因为电台是密码电报传送,比较保密。所以在70年代80年代初,从省军区到军分区电台技术人员配置都比较强。象我们军分区电台在70年代就有干部战士8人,其中干部4人,战士4人,属正连级单位。这种情况在1985年军改中作了调整。</b></p><p class="ql-block"><b>从野战部队到地方部队,是一 个大的转变。有人说,在军分区、人武装当兵就是穿着军装的“老百姓”,确实是没有了野战部队的紧张状态。因为军分区、武装部是师、团级军事机关,所担负的任务主要是国防动员,兵员输送,民兵预备役训练等任务。军队有纪律,军分区机关建立有完善规范的工作制度。机关政治学习、党团组织生活、周一至周五的早操制度、打扫机关公共区域卫生和定期的基本军事技能训练。工作上司政后各管一方,各负其责。机关生活,一日三餐实行饭票制,干部是自己掏钱买饭票,战士是按月发给饭票,统一在机关食堂就餐,愿吃多少买多少。早餐一般有稀粥和馒头或包子,中晚餐主食有馒头或大米饭,有时是面条,菜肴一般两晕两素任选。我们电台,作为一个基层机要通信单位,有比较严格的纪律和制度,自觉遵守。工作时间,不值班的同志就是业务训练和定期政治学习、组织生活。休息时间自由活动,打羽毛球,打蓝球等,或几个战友一块在梅溪河畔散步闲谈。周末邀约几个战友逛街、逛公园、游卧龙岗公园,业余生活比较充实。</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三)参加通信业务训练</b></p><p class="ql-block"><b>1973年9月,我参加了省军区通信教导队一个半月业务训练。省军区通信教导队位于郑州市登封县城。全国闻名的英雄女公安局长任长霞就出自登封县,登封县是闻名的嵩山少林寺景区所在地。</b></p><p class="ql-block"><b>在登封省军区通信教导队培训时间一个半月,主要是收发报技能提高训练,电台操作及抗干扰条件下的技能训练,以及电台常见故障排除等基本业务知识。收发报技能基本要求:发报电码点划自然顺畅,发报速度每分钟必须在100至120个数码以上,收报每分钟必须抄写120至140个数码以上,才能适应上机操作的基本要求。除业务训练外,另有两大收获:一是参观了少林寺佛教文化,二是体验了登封的饮食文化“臭豆腐”。</b></p><p class="ql-block"><b>少林寺是中国佛教禅宗祖庭和中国功夫的发源地,现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嵩山五乳峰下,因坐落于嵩山腹地少室山茂密丛林之中,故名“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是孝文帝为了安置他所敬仰的印度高僧跋陀尊者,在与都城洛阳相望的嵩山少室山北麓敕建而成。少林寺常住院占地面积约57600平方米,现任方丈是曹洞正宗第47世、第33代嗣祖沙门释永信。</b></p><p class="ql-block"><b>少林寺是世界著名的佛教寺院,是汉传佛教的禅宗祖庭,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刹”。因其历代少林武僧潜心研创和不断发展的少林功夫而名扬天下,素有“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之说。</b></p><p class="ql-block"><b>2010年8月,包括少林寺常住院、初祖庵、塔林在内的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b></p><p class="ql-block"><b>在教导队的第二大收获最难忘。就是有幸品尝河南登封有名的“臭豆腐”。这“臭豆腐”可不是人们想象中的臭豆腐,形状跟一般的豆腐乳相似,一小块一小块,但它的颜色和味道你很难想象是什么样了?这“臭豆腐”有两大特点:一是颜色特别黑,二是气味特别臭。它的颜色黑如污泥,就是那种臭水沟的污泥那样黑,气味让你闻到就打干yue,反胃,想呕吐。一般是早餐拌馒头吃,每张歺桌一盘。整个饭堂都臭熏了。初次吃这臭豆腐的人都受不了吃不下去。看到别人能吃,吃的还怪香似的,在战友的带动下,我也试着把那黑如污泥的臭气熏人的臭豆腐夹一小点拌在馒头中间囫囵咽下去,第一次少一点,第二次多一点,吃了后也没拉肚子发肠炎等,一个多月吃下来终于熬出了头,吃出了香味的口感,有越吃越香的感觉。从吃“臭豆腐乳”这件生活小事,终于让我明白了什么叫“闻着臭吃着香”的道理。不过,我敢肯定地说没有忠州豆腐乳香。登封臭豆腐是怎酿制的我没去考究,因为以后我再不会去吃它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1975.7南阳军分区电台战友合影留念</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四)参加政治理论学习班</b></p><p class="ql-block"><b>“九.一三”事件后,毛主席号召全党要学习马克思列主义。部队兴起了新一轮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热潮。1973年6月份,我参加了军分区举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班,时间15天。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基本理论:即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第一次参加这种理论学习班,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思想上很重视。在学习中认真听课,认真作笔记,学习期间,在课堂和课后,我抄写了400多页的学习笔记。通过这次理论学习,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有了初步认识和了解。</b></p><p class="ql-block"><b>《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是列宁在1913年为纪念马克思逝世30周年而写的一篇文章,收入《列宁全集》第2版第23卷。中文名: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b></p><p class="ql-block"><b>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是: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b></p><p class="ql-block"><b>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b></p><p class="ql-block"><b>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捍卫了哲学唯物主义 ,用德国古典哲学的成果、特别是辩证法丰富了哲学,把唯物主义对自然界的认识推广到对人类社会的认识,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指明了被压迫阶级摆脱精神奴役的出路,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工人阶级。</b></p><p class="ql-block"><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论证并发展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阐明了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制度中的真正地位,科学地论证了资本主义灭亡和社会主义胜利的必然性。</b></p><p class="ql-block"><b>科学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批评资本主义社会,幻想有比较好的制度出现 ,但它不能指出摆脱剥削制度的真正出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作了科学的分析,说明无产阶级才是创立新制度的社会力量,得出了阶级斗争是划分为对抗阶级的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这一结论。</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简略介绍):</b></p><p class="ql-block"><b>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b></p><p class="ql-block"><b>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b></p><p class="ql-block"><b>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马克思主义哲学•</b></p><p class="ql-block"><b>包括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唯物史观。任何学科的发展都应当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思想,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任何活动中都应当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关原理。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好更快的发展。</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b></p><p class="ql-block"><b>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基础的各个时代的生产关系,尤其是着重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创立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其前身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深刻、最详细的证明和运用。</b></p><p class="ql-block"><b>它阐明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上支配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产品分配的规律。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商品生产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生产的重要特点是自由雇佣劳动制,工人的劳动力成为商品。</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科学社会主义•</b></p><p class="ql-block"><b>其前身是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唯物史观的发现,使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成为可能。剩余价值的发现,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性质及其运动规律。</b></p><p class="ql-block"><b>这为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奠定了理论基础。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它的任务是研究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历史条件以及这一事业本身的性质。它是最直接又全面指导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斗争的行动科学。</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五)难忘的南阳情结</b></p><p class="ql-block"><b>我在南阳军分区工作生活了三年半,虽说时间短暂,却对南阳产生了浓厚情结,与分区首长和战友们结下深情厚谊。特别让我深深感动难忘的是我从南阳军分区电台调往商丘军分区电台时,军分区司令部马副参谋长亲自给我谈话,给我鼓励,并说他已与商丘军分区的战参谋长介绍了我的情况,让我十分感动。军分区机关风清气正,人与人之间关系是友善的,南阳人比较纯朴真诚,这是由南阳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传统文化而形成的。</b></p><p class="ql-block"><b>2007年9月,我与夫人回访南阳军分区老战友时,受到了家住南阳市的萧继贵、黄现荣、陈联碧三位老战友和原军分区电台赵安民、赵振立、刘新华、杨书振等老战友的盛情接待。分别30多年后相见重逢,亲切相拥,热泪盈眶。30多年前都是年轻小伙,30多年后变成了中老年人,月岁沧桑,物是人非。原电台战友李玉伦和机要科战友李明轩已不在人世,深感遗憾。在南阳期间,萧继贵、黄现荣、陈联碧、刘新华等战友陪同参观南阳市新貌和白河湿地风景区,重游了卧龙岗、武侯祠,参观医圣张仲景纪念馆,参观内乡县县署等历史文化名胜景点,我非常感激。改革开放30多年来,南阳市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街道变宽了,城市变美了,当年我们常在河边漫步的梅溪河水清景美了。南阳市现已成为豫陕鄂区域性中心城市、河南省域次中心城市。豫西南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交通、金融和商贸中心,城市规模位居河南第三。先后荣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月季之乡、首批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中国十大最具创新力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等荣誉称号。2015年南阳入选中国新兴城市投资吸引力排行榜20强。2017年6月南阳市被命名国家卫生城市。2018年10月,获得“2018年国家森林城市”荣誉称号</b></p><p class="ql-block"><b>南阳还是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起源地。源起南阳淅川县是世界最大调水工程南水北调中线陶岔渠首枢纽工程所在地和重要的核心水源区之一。</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2019年10月28日于渝州</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2007.9.回南阳与电台战友合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2007.9.与南阳战友合影</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十、《岁月如歌——在商丘当兵的日子》</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b>时光荏苒,日月如梭。弹指间,离开商丘,与战友们分别已经38年了。打开尘封的记忆,38年前在商丘的情景一幕幕浮现眼前。我在商丘当兵六年半,商丘成了我的第二故乡。在商丘的日子,是我军营生活中最长的一段时间,是一段极不平凡的日子,是一段很难忘怀的日子。国之大事、家之常事、战友情谊,事事难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一)奉命赴商丘。</b></p><p class="ql-block"><b>“革命战士是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b></p><p class="ql-block"><b>1975年的夏天,我奉命从南阳军分区调往豫东的商丘军分区。当南阳的战友送我上火车的那一时刻,不舍的泪水湿红了双眼,我用微笑与战友们挥手告别!</b></p><p class="ql-block"><b>随着火车的行进,沿着铁轨从伏牛山区北上,在洛阳折转向东经郑州、开封、兰考、民权到商丘,夏季的豫中平原景色如画,绿油油的田园和绿树环抱的村庄农舍,在行进的火车窗前一晃而过。途经兰考时,看到焦裕禄当年带领群众种下的泡桐树一片片一排排长大成林。</b></p><p class="ql-block"><b>火车到了商丘站,我背着背包提着行李刚下火车,在站台等候的商丘军分区电台胡寿斌战友迎上前来,接过我的背包和行李放在自行车后架上,他推着自行车,我俩边走边摆谈,不一会就到了军分区的北大门,进门是一条大道,径直走了差不多200米,就到了电台住的一排平房,我们住房的前面就是军分区司政后机关办公大楼,说是大楼其实就是一搂一底的红砖红瓦坡屋顶楼房。第二天,电台的战友带我到通信科去报到,与通信科领导见面,正式成为商丘军分区电台一员,开始了我在商丘六年半的生活工作历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二)认识商丘。</b></p><p class="ql-block"><b>商丘,简称“商”,现为河南省地级市,商丘位于河南省东部,北临山东荷泽、济宁,东望江苏徐州、安徽准北,南襟本省周口、安徽亳州,西接本省开封。商丘市区域面积10704平方公里,地形主要为黄河冲积平原。</b></p><p class="ql-block"><b>商丘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商部族的起源和聚居地、商朝最早的建都地、商人商品商业的发源地、商文明的诞生地,有“华商之源”的美誉。</b></p><p class="ql-block"><b>七十年代的商丘市为商丘地区行政公署所在地,县级市。陇海铁路成东西穿城而过,把市区分为北南两块。北边为老城,火车站,汽车站和多数商业、学校、医院等服务设施都在北城。南边为新城,多为党政机关所在地。商丘地委、行署在南城,军分区也在南边,军分区与商丘地委一街之隔,挨着还有驻军部队的营区。也有新建的商业服务设施百货大楼,邮电大楼在南城。再往南行十几公里,一条柏油路直达商丘县城,是商丘的古城所在地,我与战友们曾骑自行车去商丘县城游览过。</b></p><p class="ql-block"><b>改革开放40年来,商丘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已发展成为一座美丽城市。据百度刊载,截至2017年底,商丘市辖2区、6县、1县级市;商丘市总人口921.01万人,常住人口729.86万人,商丘市生产总值2217.89亿元,商丘市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684元。</b></p><p class="ql-block"><b>商丘是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之一,商丘位于豫鲁苏皖四省结合部,G105与G310、连霍高速与济广高速、陇海铁路与京九铁路、郑徐高铁与商合杭高铁等国家重要的交通动脉在此交会,其综合性交通综合枢纽优势显而易见,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前景更美好!</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三)难忘的军营生活。</b></p><p class="ql-block"><b>在商丘军分区服役,是我军营生活最长久的一段日子,长达六年半,与军分区首长和战友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留下了许多难忘的记忆。如军分区首长战景武副司令员(1975年任分区参谋长)、蒋连臣副参谋长,和谒可亲,十分关心电台工作。通信科的徐科长、杨科长、孙参谋,机要科黑占科长、小史,作训科苏参谋、李远锋参谋,电台里朝夕相处的小王、小崔、小赵。虽然岁月已过去了38个春秋,但总忘不了那段日子里的点点滴滴,首长和战友们的身影时常浮现在眼前。</b></p><p class="ql-block"><b>商丘军分区电台,当时(1975年)有四名战友,台长龚秀清、报务员胡寿斌、方定国、王宁,我去后共五人。战友们来自东西南北,在一块相处和谐愉快,生活上互相帮助,工作上相互支持,积极参与集体活动,主动打扫环境卫生,是一个团结战斗的集体。电台住在一排老平房,共有六间房,其中有机房、学习训练室和杂物间等三间工作用房和三间寝室。我和胡寿斌战友共住一间寝室。</b></p><p class="ql-block"><b>随着时间推移,人员的变动,老兵转业、复员,新兵入伍,龚秀清台长转业,胡寿斌、方兴国二位湖北籍战友先后转业复员。崔河川、赵建州等新战友入伍来到电台,给电台注入了新生力量和活力,我被任命为台长。</b></p><p class="ql-block"><b>电台工作,主要是值班和业务训练,保持与上级省军区电台的通信联络。为了保障通信联络畅通,实行24小时不间断轮流值班。白天上下午两个班,夜晚三个班,分别是18.30一00.30、00.30一03.30、03.30一06.30,早上06.30一12.30、12.30一18.30,全部实行坐班值守。最难受的是凌晨零点半至3点半这个班,当你刚睡着一会就被叫醒起床值班,还不能打瞌睡,有时候上班正在抄收上级电台发来的电报,就洗一帕凉水脸,使头脑迅速清醒,接着抄收电报或发出电报。密码电报分为急电、加急和特急三个等级,凡加急和特急电报,必须及时发出和及时接收,接收校对无误后及时送给机要科(译电),即便是半夜也必须将电报及时送给译电部门,不得延误。由于长期这种工作影响,我患了失眠症,经常去卫生所看医生。</b></p><p class="ql-block"><b>工作之余,业余生活间单不单调,只要不是值班,每天早晨都坚持去毗邻的一军部队营区里跑步锻练。每到周末或节假日,邀约战友骑上自行车逛街,田间郊游,看绿树麦浪,观晚霞夕阳,十分惬意。遇上春节放假,食堂停伙放假过节。炊事班备好了包饺子的白菜肉馅和白面,我们电台几个战友买回一大盆白菜肉馅和半袋白面,天天包饺子吃。一天吃两顿,上午9点左右吃一顿,下午三点钟大家又一齐动手和面擀皮包饺子,包好两顿的饺子,边包边煮着吃,吃饱了剩下的是第二天上午的饺子,谁饿了随时可以煮着吃,每天如此,直至假期过完食堂开伙。我和战友们就是这样过年的。</b></p><p class="ql-block"><b>1976年7月28日,当我们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报中知道唐山发生大地震后,十分震惊,心情十分沉重。按照上级的通知,商丘属于地震波及地区,必须加强防震工作,确保人员生命安全。为此,分区院内各个单位和住户,都统一在住房外用木料、芦苇席、油毛毡等物资搭起了防震棚。夜晚,人员要住在防震棚里。我们电台住的是老旧平房,抗震能力极弱,更是不能侥幸麻痹。必须加强值班,保证上情下达、下情上报,保持与省军区通信联络畅通。由于室外潮湿和保密等原因,电台没有搬到防震棚里,仍坚持在机房里值班,时常警惕震情,确保人机安全。防震棚内又潮湿又闷热,油毛毡的味道刺鼻难闻,我们仍在棚内住了两个多个月,直到国庆节后才解除,回到房内睡觉。接着,按照统一部署,分区机关对院内的所有房屋进行了防震加固,以加强防震抗震的能力。</b></p><p class="ql-block"><b>电台工作,比较单纯,空闲时间相对宽余。1977年恢复高考后,随着“知青”返城,社会上开始掀起一股自学热潮,各种补习班、夜校应运而生,特别是“老三届”学习的积极性更高。象毗邻商丘的开封市,就有夜校补习班,为自学者提供帮助。而商丘相对滞后一些,当时还没有夜校补习班之类的学习条件。没有外部条件,自学也是一种方法。我一方面结合实际,学习了无线电知识和电工学知识,订阅了《无线电》、《科学实验》等月刋,购买了《电工学》等书籍,学习了解无线电及电工基础理论知识,学习了解有关科技知识。另一方面,订阅或购买文学刋物阅读,例如《小说月报》、《芙蓉》等刋物。文学是社会现实的反映,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那个年代的文学作品,主要是描写在“文革”中的人和事,多是“伤痕”文学,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再是练习硬笔书法,到书店买来庞中华字贴,练习钢笔书法。利用空余时间自觉学习这些知识,对自己后来所从事的工作无疑是一种帮助。</b></p><p class="ql-block"><b>八十年代初,军队开始精简裁员,部队第四批干部转业工作正进行中。为此,我响应号召,申请转业地方工作,蒋副参长在听取了我的情况回报后,表示同情和支持,组织上批准了我的转业申请。军队干部转业到地方,安置工作是个复杂的过程,正常的需要几个月至半年时间,有的则更长。我的安置比较顺利,于1981年底转业回乡,结束了14年的军营生活。当脱下戍装,走出軍营的那一时刻,一股不舍的恋情涌上心头,当火车徐徐开动的那一瞬间,离别的泪水挂在眼角,战友,再见了!軍营,再见了!商丘,再见了!我又从军人回到了老百姓中,人生征途又走到了一个拐点,去迎接新的工作和生活,去开启新的未知的天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四)人生“大事”。</b></p><p class="ql-block"><b>在商丘期间,我完成了美好人生大事——恋爱结婚。1976年初,与热恋了两年的未婚妻准备结婚。申请结婚的报告交到了军分区政治部干部科,经组织审查,近两个月后,批准了我的结婚申请。于4月中旬在家乡忠县城关镇革命委员会登记结婚。我们的新婚非常简单,没有鲜花,没有酒宴,没有举办结婚仪式,一切都简化了,剩下的只有情和爱。我们买了些水果糖,妻子给她上班单位的同事们和亲戚朋友散发了喜糖,就表示告知亲朋好友、单位同事我们结婚了。婚房是妻子单位的职工宿舍,同宿舍的另一女同事主动另寻住处让出房间,就是我和妻子的婚房。我们住的房间是一栋老式土木结构青瓦房三楼,中间通道,两边是一间一间的职工宿舍房,房间十分简陋,床是一米二宽的木架架单人床,要是睡觉打呼噜过道上都能听到。我们的新婚虽然平淡简单,但我们的感情是纯洁的深厚的,新婚把两颗火热的心连在一起,充满了喜悦和幸福,憧憬着希望和美好,我们从此并肩携手把幸福的小家之舟划向远方……</b></p><p class="ql-block"><b>1978年7月中旬,我们的儿子出生了。我请探亲假一个月,回家乡照顾妻儿。儿子的到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希望和快乐,炎热的夏天,没有避暑的条件,一把竹扇带给我们些许凉意,让坐月子的妻子和我都休息不好,但看到儿子红扑扑的小脸一天天长大,心里甜滋滋的充满了喜悦。儿子出生后,妻子两次带着儿子来部队探亲休假,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无比乐趣,释放了思妻念儿的情怀。我每年一次一个月休假探亲,似牛郎与织女定期鹊桥相会一般。每逢春节或探亲回乡,我总要扛着大包小包的东西,乘坐拥挤的火车和轮船,真可谓舟车劳顿。由于两地分居,牛郎织女般的日子,无形中给小家生活增添了繁琐和负担。</b></p><p class="ql-block"><b>最难忘的一次春节回乡探亲。那是1979年的春节,提前托省军区电台的战友帮我买火车票,仅买到了年三十的火车票。上午从商丘到郑州,当天傍晚在郑州转乘北京至重庆的九次特快列车,那天虽然是年三十,但乘火车回家过年的人仍然特别多。排队检票进站后要上一坡梯道过天桥,再下一坡梯道来到站台,火车已经到站,中停15分钟,人多拥挤从车门根本上不去车,眼看开车时间快要到了,这时车内的军人战友看到我也是军人,从车窗伸出来援助之手,先把我带的行李放进车内,然后又把我从车窗外连拉带爬才上了火车,虽是寒冬腊月,累得我满头大汗。车内挤满了乘客,我只能在过道上站着过了两夜晚一白天,第三天早上8点零8分钟到达重庆菜园坝火车站。由于赶不上当天的轮船,只有在重庆朋友家滞留一天一晚,第二天早上再由重庆乘坐轮船到忠县,好在妻子工作在县城,到县城即到家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五)国之大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略)</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2019年4月28日</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1978年在商丘市人民公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1978年在商丘与龚秀清战友合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商丘军分区电台战友王宁、崔河川、赵建州。</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十一、《我们的红宝石婚》</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b>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不知不觉我们已牵手走过了40年的历程,迈进了红宝石婚的殿堂。</b></p><p class="ql-block"><b>1976年4月13日,那是一个难以忘怀的日子。这天,阳光明媚,春花绽放,我和未婚妻在忠县城关镇人民政府登记结婚了。当我们手捧结婚证书那一时刻,心中充满了喜悦和幸福,我们是多么的高兴!</b></p><p class="ql-block"><b>当时,我是一名现役军人,部队驻河南,1974年的夏天,部队准假半个月让我回乡找对象。经“红娘”牵线认识了“絲妹”钟定琼,我们虽说不上一见钟情,却也是相识有缘,一次相亲,情定终身。缘份把我们拧在了一起,我们相识不到一星期,确定了恋爱关系,怀揣着对方的一张照片,就恋恋不舍地在长江边上分别了。</b></p><p class="ql-block"><b>相聚不易别亦难,接下来是两年的恋爱期,漫长的岁月,心路的熬煎。远隔千里,手捧一张照片,心中藏着思念,既没有花前月下,也没有耳语斯守。每个月四封书信传情,把我们的心紧紧连在一起。两年中,我们不曾相聚(部队规定婚前两年一次探亲假),天各一方,相隔千山万水,但我们的爱恋热烈而深情,经受了时间的考验,感情在时空里磨练和升华,冬去春来,花落花开,经过600多个日子的辛勤浇灌,我们的爱情之树终于迎来了花好月圆时。</b></p><p class="ql-block"><b>1976年初,我向组织递交结婚申请报告后,组织上便发函至未婚妻所在地单位进行调查(函调),在女方单位回函并无问题后,部队政审通过,这是第一关。再是结婚年龄关,要符合当时国家《婚姻法》规定的结婚年龄男22岁女20岁,这是第二关。第三关还必须符合当时河南省的计划生育晚婚政策,即男女双方年龄相加达到50岁才允许结婚。经过以上审查条件全都合格后,于1976年3月军分区政治部批准我结婚,当时我已是27岁。</b></p><p class="ql-block"><b>1976年4月上旬,部队准假一个月我回家乡结婚。4月9号上午9时,我怀着激动的心情登上了从商丘开往郑州的列车,当天傍晚转乘途经郑州的北京至重庆的9次特快列车,经过两夜一天近40小时的长途跋涉,于11号早上8点零8分到达重庆。重庆的朋友在菜园坝火车站接我去他家住了一天一晚(那时,重庆至我们县的轮船都是早上开船,赶不上当天的班船,只有等到第二天),次日12号早上7点送我到朝天门码头,乘坐东方红号客船顺江而下。我站在甲扳上,眺望着长江两岸的美丽风景,心情象江中翻起的浪花……。下午3点半客轮抵达忠县港,未婚妻已早早的在长江码头迎接我。</b></p><p class="ql-block"><b>13号上午,我和未婚妻带上各自单位出据的证明,去忠县城关镇革委会登记结婚。登记并不复杂,承办人看了我们的证明,查阅了未婚妻单位的户籍,就填写了结婚证,盖上了鲜红的印章。结婚证一式两份,夫妻各持一份。当时也不需要结婚照片,因为奖状一样的结婚证没有设计贴结婚照片的位置,在“5.1”节我们才去照相馆照了两人合影的结婚照。</b></p><p class="ql-block"><b>我们的新婚非常简单,没有鲜花,没有酒宴,没有结婚仪式。我们买了些水果糖,妻子给她上班单位的同事们和亲戚朋友散发了喜糖,就表示告知亲朋好友、单位同事我们结婚了。婚房是妻子单位的职工宿舍,同宿舍的另一女同事主动另寻宿处让出房间,就是我和妻子的婚房,床是一米二宽的木架架单人床,要是睡觉打呼噜过道上都能听到。我们的新婚虽然平淡简单,但我们的感情是纯洁的深厚的,新婚把两颗火热的心连在一起,充满了喜悦和激情,憧憬着希望和美好,我们从此并肩携手把幸福的小家之舟划向远方……</b></p><p class="ql-block"><b>结婚后,我们两地分居近六年,过着牛朗织女般的日子。每年一次一个月探亲假,你来我往,一年团聚两个月。我们格外珍惜这团聚的宝贵时间,都想为对方多做一些事情,多给对方一份关心和体贴,每次探亲都觉得时间过得特别快,相聚时高兴,分别时心里总是沉甸甸的。短暂的相聚,长久的别离。远隔千山万水,恋人的相思全靠鸿雁传书,爱人的深情全凭心相守望。1981年底,我响应国家的号召申请退役,转业回到家乡工作,结束了六年牛郎织女般的分居生活,方便了家庭生活上相互关照,真正有了一个温馨家。接下来的十多年,是我们事业爬坡上坎、生活上比较艰难的一个时期。工作的紧张,生活的拮据,上有老下有小,日子过得比较穷窘。但我们迎难而上,艰苦奋斗,走出了家庭的困境期,迎来了向好的日子。回首以往,四十年走过了多少坎坷,四十年经过了多少风雨。生活的艰辛使我们坚强,事业的历练使我们成熟。</b></p><p class="ql-block"><b>时光恍如流水,弹指间四十年过去。寒来暑往风霜染白了我们的鬓发,冬去春来岁月见证了我们的爱情。四十年相濡以沫,四十年患难与共,四十年风雨同舟,四十年相亲相爱,四十年儿孙绕膝,四十年家庭温馨,四十年幸福美满。</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2016年10月20日</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孙女一周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孙女七周岁全家福</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十二、《我们迟来的婚纱照》</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b>今年,是我们结婚45周年纪念日,为此,晒晒我们这迟来的婚纱照,回望我们牵手走过爱情婚姻历程。缘份让我们相爱在一起牵手同行,风风雨雨走过了四十五年。四十五年相亲相爱,四十五年风雨同舟,四十五年相濡以沫,四十五年患难与共。四十五年,一路走来不容易,岁月的沧桑已印在了我们脸上。我们虽已霜染两鬓,我们要把心贴得更紧,手牵得更牢,把夕阳当朝阳,走向永远……</b></p><p class="ql-block"><b>1976年4月13日,我和定琼经过600多天的恋爱长跑,终于领到了我们的爱情“奖状”——结婚证书。当我们各自手捧一张鲜红的结婚证,蹦蹦跳动的心让我们激动又兴奋,幸福甜蜜的日子从此开启,两颗心共同把爱情的小舟划向远方。</b></p><p class="ql-block"><b>那年代,我们的新婚没有婚礼仪式,没有宴席,没有鲜花,更没穿婚纱,剩下的只有爱情,只有两颗青春火热的心。结婚照还是在“5.1”节才去相馆照的。领结婚证的当天,新娘定琼给她单位的同事们送去了喜糖,以示我们结婚了,一男一女可以同室而居同床共枕了,这之前是绝对不可以的。婚房是定琼单位的职工宿舍,同室的一姐妹另寻住处让出房间,一米二宽的木架床,掛上白色的新蚊帐,铺上粉红色的崭新床单和一床红缎被面的新被子,一对新枕头,这就是我们的新婚婚房。现在看来有些寒酸,但那时的我们却简单清淡而幸福温馨。</b></p><p class="ql-block"><b>当时,我是一名现役军人,一个月的休假很快就到期了,幸福而甜蜜的新婚生活是那么的短暂。军人以服从为天职,新婚妻子依依不舍地送我到码头,我也恋恋不舍地离开妻子登上了返回部队的舟车,开始了牛郎织女的生活。</b></p><p class="ql-block"><b>冬去春来,花开花落。一幌二十二年过去,我已转业回乡工作。藏在心底深处那份愿望,强烈地在脑海里浮现出来,我们也去照一份婚纱照吧。1998年9月,趁我在重庆市委党校学习的机会,周末妻子休假赶来重庆,我们去解放碑龍摄影影楼补照了婚妙照。虽然没有新婚尔燕那种激情,但也不失情深恩爱。这迟来的婚纱照了却了一份心愿,弥补了一份遗憾,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幸福和欢乐。</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2021年5月19日</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1998年9月于重庆解放碑龍摄影拍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1998年9月在重庆解放碑龍摄影拍摄</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十三、《刻在心底的乡愁》</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b>乡愁是一座山,乡愁是一条河,乡愁是家乡那山那水,乡愁是家乡那一草一木,乡愁是对生我养我的那片土地深深的眷恋。</b></p><p class="ql-block"><b>我离开家乡已经54年了,半个世纪多的岁月沧桑,家乡已物是人非,家乡已成了记忆中一种永恒的符号。家乡的山还是那座山,但已不是那座山;家乡的梁还是那道梁,但已不是那道梁;家乡的河还是那条河,但已不是那条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我家的小院•</b></p><p class="ql-block"><b>我家的小院座落在一片背斜坡土地上,后高前低,座南朝北。小院两边分别各有一道梁,清晨,太阳从东边那道梁上冉冉升起,傍晚,太阳从西边那道梁上缓缓落下。日出日落,觉得这两道梁好高好高。两边梁上是层层梯田,成V字形向下延伸交汇。春天是翠绿的秧苗,夏天是金黄的稻谷,冬天是明镜般的汪汪水田。远处是广袤的田野和绵绵起伏的山丘,一条通往县城的公路横穿而过,再远处是一脉大山,大山上面就是天边了。</b></p><p class="ql-block"><b>从我出生到19岁离开家乡远行,就是在这个小院里长大的。对这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芳香的泥土,都有着特殊的感情。院坝里有两棵柚子树正对着家门,一棵白柚子树,一棵红抽子树,还有一棵杏子树,院坝边的地里有一棵红橘树,地边上长着一棵李子树、栀子树和芙蓉树。春天,燕子飞回来了,欢快的在屋梁下衔泥筑巢。白色的柚子花橘子花李子花栀子花清香扑鼻,粉红色的杏子花特别艳丽,招来蜂蝶飞舞。到了夏秋果子成熟的季节,树上挂满了红的黄的果子,爸爸妈妈总要摘下来让我们吃个够。长大些后就自个爬上杏子树摘杏子吃。柚子、橘子、杏子、李子那甜甜的、酸酸的、涩涩的味道,就是儿时的幸福和快乐。到了冬天,院坝里还有成井字形架起的木柴垛,有一米多两米高。一座美丽的乡村农家小院,一派甜蜜温馨的生活景象,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袅袅升起的炊烟在小院上空随风飘动,在翠竹与田野环抱中的院落是那样的恬静清幽,勃勃生机。</b></p><p class="ql-block"><b>冬去春来,寒来暑往,时光流逝,那柚子树、杏子树、橘子树……没有了,那清香的花没有了,柴垛也没有了,后来,我家遭遇了一场大火灾房子也没有了。再后来,年老的父母也相继离开了我们。剩下的是永远的怀念,我每次回老家都会触景生情,总有一种失落和莫明的伤感。</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家乡那座山•</b></p><p class="ql-block"><b>儿时,上学读书了。到了星期六星期天和寒暑假回到家里,都会帮助爸爸妈妈干活,上山割柴草。背上背篓拿上镰刀邀约伙伴走两三里路,来到一个叫敞老壳的山坡上,这里居高临下,视野开阔,下面是一片宽阔坡地连着深沟里的小河,对面远处是绵长的山梁,梁上居住着人家。站在这座山嘴的岩石上,左边是从罗善桥(后叫光明桥)流来的一条小溪河,右边是从广水桥流来的一条小溪河,两条小溪河在李家沟汇合一直流入长江。每次到这地方心情轻松畅快,无比兴奋,总要站在这块石崖上,对着前面的山河大开嗓门放声歌唱,唱那首我最喜欢的《祖国颂歌》[1]:“歌声震荡着万里山河,山河也唱起欢乐的歌。这支歌献给亲爱的党,献给我亲爱的祖国,献给我亲爱的祖国……”。唱着这支歌的时候有一种激情奔放、宽广敞亮的感觉。唱罢歌然后才去割柴草,背着满满一背篓柴草回家去。</b></p><p class="ql-block"><b>退休后,总想再去这个地方回味一下,找回唱这首歌的感觉。儿时,这地方遍地都是绿油油的庄稼、花草和森林,可现今已是一片荒野森林,无人问津,连过去的路都被淹沒在茂密的杂草丛中找不到了,我只能站在山崖上远远地眺望。</b></p><p class="ql-block"><b>读中学时,放了寒假,仍然要去山上割柴,与山有不解之缘。而是要去远处的何家沟、仰马坪的山上割柴。头天晚上爸爸就把捆柴的篾条和扦担准备好,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就吃了早饭,带上妈妈准备的用手帕包好的饭团,和叔伯家的哥哥们一块出发了,经过两三个小时的路程,来到一处叫双柏树的山上,再往左走到半山坡,全是原始森林,柏树松树从小长高都未有人修剪过,树上很多干枝,我就爬上树采集干枝,爬了十多棵树杆,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采集,然后收拢用篾条捆成两小捆,有四五拾斤重吧,穿上扦担,停下来边歇息边吃带去的饭团,吃完后挑上柴担与哥哥们一起返回。挑着柴担,一会换右肩一会换左肩,肩膀被磨红了,压痛了,走着走着肚子也饿了,腿也有些发软了,还是坚持跟着大人们继续往回赶路。这时爸爸吃了午饭后从家里出发来接我,要接到三分之一的路程或更多,当爸爸接过我肩上的柴担时,我感到好轻松和温暖啊!回到家已是半下午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家乡野菜香•</b></p><p class="ql-block"><b>小时候,我们农村的孩子,采野菜是一种常活儿。家乡的野菜特别香,按现在的说法,特别环保,纯绿色食品。</b></p><p class="ql-block"><b>春天来了,万物春生。田坎地边的折耳根冒出了红红的嫩芽,长出红红的叶片,我拿着镰刀一根一根的刨出来,用不了多少时间就能采摘一小篓,拿回家洗净后加入盐和拌料,就是一盘鲜香的凉拌折耳根,吃起来特别爽口清香。</b></p><p class="ql-block"><b>在小麦抽穗的时候,也是清明菜生长的季节,这时采摘的清明菜很嫩,我们也少不了去采摘回来,妈妈做成清明菜粑或者是和着面粉清蒸,吃着都特别香甜可口。一次我在用刀切清明菜时,不小心把左手大母指根处切开一块肉皮,妈妈心疼地赶快刮来锅烟墨灰给我抹在伤口上止血,并把切破的肉皮敷回原处,然后用布条把伤口包上,不红不肿,几天后伤口就癒合了,留下了一道黑色的伤巴和永恒的记忆。</b></p><p class="ql-block"><b>六十年代初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地里的庄稼长的不好,但山地里的野油菜长的特别多,绿油油一朵一朵的,好年景时是作为猪草采摘,可这灾年就成了人吃的好食物了。在秋冬的假期里,我背上背篓和妹妹一块去坡地里,不用半天就可以采摘一背篓嫩嫩的野油菜,背回家后妈妈会细心地将野油菜去根洗净凉干后拌上少许盐,用瓦罐装上倒立在装有少量清水的瓦盆里,过一段时间后,取出炒着当菜吃或者与面粉一块煮菜羹吃,还是很好吃的一道食品。上天总会给人们一条路,关掉一扇门,打开一扇窗。地里长不好庄稼,长出了野菜,缺少粮食,野菜也能充饥。现在生活好了,什么都不缺,我时常在想,也告诉家人,有时当作无时想[2],不要浪费,粮食来之易,幸福生活来之不易。</b></p><p class="ql-block"><b>现在,我已是古稀之年。每次回乡祭祖后返回时,总要回头再望望,家乡的山山水水依然是那样熟悉亲切,儿时的小院、房子,柚子树、橘子树、杏子树、李子树、那花那果,那柴垛,还有那层层梯田,那绿油油的秧苗、黄澄澄的谷穗,象放电影似的浮现在我的眼前。它们留在了我的记忆里,刻在了我的心底。割舍不了的乡愁,是那样的浓烈,挥之不尽,抹之不去。</b></p><p class="ql-block">注:[1]《祖国颂歌》为国庆十周年主题曲。[2]引申自《增广贤文》"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2021年3月19日于渝北</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1987年12月登银书记(中)在蓉开会期间看望参加省文秘培训班的人员</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1988.7.调离县委办公室全体同志合影</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十四、《难忘乡愁——跟随书记“转田坎”》</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b>乡愁是一座山,乡愁是一条河,乡愁是一本书。家乡那山山水水是我成长的摇篮,常常在眼前浮现。家乡这本书是哺育我成长的乳汁,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每当我打开这本书时,行行文字如清泉涌流,浸润心田……</b></p><p class="ql-block"><b>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在县委办公室当秘书,经常跟随领导下乡“转田坎”。我们的领导是一位勤恳务实,忠于职守,一心一意工作的好书记,人们亲切地叫他“田坎书记”。这位领导八十年代初上任县委书记,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县域经济发展滞后,财力极其薄弱,人民群众生活比较贫困……,各项工作纷繁复杂,千头万绪。但书记心里明白,作为一个有着百万人口的农业大县,其工作重点,毫无疑问是农业农村工作,中心又是粮食生产,解决农民的吃饭温饱问题。书记除了去省、地开会、学习和县里开会以及处理日常工作之外,多数时间都是下乡走基层,调查研究,了解农业生产情况,指导农村工作,推广科学种田技术。我县的主要农作物是水稻、小麦和玉米。为了提高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八十年代开始推广种植杂交水稻。杂交水稻的优点是杆矮抗倒伏、抗病虫害能力强,适当密植,秧苗分蘖旺盛,结籽率高产量高。县里由农业局牵头,农技站派出技术人员,首先在官坝区的碾盘乡进行试验种植。这项工作成了领导关注的重点,经常去碾盘乡察看了解杂交水稻种植、生长情况,与农技人员一起研究解决疑难问题。晚上住官坝区公所的客房,我们俩同住一房间。所谓客房就是两张单人木床,一张条桌,夏天床上是竹席加薄被(毛巾被),冬天是床单被褥。晚上起夜的话,得带上手电筒照明下楼去三十多米外的过风木楼厕所解决问题,有点让人“闹心”。</b></p><p class="ql-block"><b>领导的特点是白天工作在田间地头,或走访农户了解情况。晚上召开座谈会,听情况汇报,与区、乡干部一起研究工作至夜晚十点十一点钟。这种工作节奏有时让我们年轻人都跟不上。</b></p><p class="ql-block"><b>碾盘乡的杂交水稻试点试验种植很成功,单产从最初每亩400公斤、500公斤逐步提高到每亩1200斤以上,效果很好。为在全县大面种植杂交水稻做了技术准备,接着召开现场观摩会,进行种植技术培训,在全县推广开来。与此同时,在官坝、马灌等地建立杂交水稻种子制种基地,开展制种种植,解决杂交水稻种子自给问题,为大面积种植创造条件,提供保障。几年来,全县推行科学种田,杂交水稻得到全面推广种植,提高了水稻的单位面积产量,水稻总产量稳定增长,解决了农村的粮食问题,全县的农业上了一个新台阶,使我县成为了全省乃至全国的产粮大县,受到了上级的肯定和表彰。</b></p><p class="ql-block"><b>在杂交水稻试验种植中,有一个人对我的印象特别深,让我特别感动,他就是县农业局的副局长、农艺师谢能成老同志。每年春夏,四、五十岁的他长期住在试验点上,以试验点为家,以稻田为伴。我们每次去碾盘乡试验点上,看到他都是亲自在育秧棚,在稻田里,与农民一起干活,一身汗水一身泥,视杂交水稻为心肝宝贝,精心呵护,仔细观察分析稻田的肥水情况和杂交稻的生长情况。夏天,当看到稻田里黄灿灿沉甸甸的谷穗时,他的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靥和满满的喜悦,让我对他的尊敬油然而生。</b></p><p class="ql-block"><b>水稻春种夏收,由于我县处于川东伏旱中心区域,几乎年年都有几十天的伏旱天气,直接影响水稻的收成。如何让水稻生长期躲过伏旱,成为我县粮食生产的关键。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书记与农业部门的技术人员和区、乡基层干部一起,摸索出了“以早制旱”的办法,即改革常规的种植栽培育秧方法,在春上早育秧早栽秧。为躲避倒春寒对秧苗的影响,从浸种开始,推广温室两段育秧和地膜育秧技术,解决了秧苗适当早栽的问题,从而使水稻生长在伏旱到来之前已完成灌浆发育期,保证了稻谷颗粒饱满果实,从而躲过伏旱对水稻的危害。并在马灌区召开现场会,布置在全县推广应用“以早制旱”的农业技术,以确保水稻稳产高产。</b></p><p class="ql-block"><b>这一“以早制旱”的水稻种植办法,由我整理写成县委办公室《工作简报》下发上报,受到了地区、省农业部门及省、地领导的肯定,并作为经验在全省推广。</b></p><p class="ql-block"><b>水稻生产的另一障碍是病虫害的影响。为了解决稻瘟病和稻飞虱对水稻的侵害,从种子浸泡开始,用药物对种子浸泡消毒防治稻瘟病等病虫害。为了解水稻病虫害的情况,每年夏天书记都要顶着烈日到田间察看。有一年夏天,上午一早跟随领导从县城出发,车过天池山来到善广乡政府,书记在听取了善广乡水稻等夏季农业生产情况后,便头戴一顶草帽,徒步从善广出发,沿途察看稻田里水稻生长情况,吉普车折返去两河乡等待。途中,当看到稻田中不时有一块被稻飞虱侵害的稻谷时,书记十分心疼,要求隨行的乡干部及时采取措施,喷洒药物灭虫。进入两河乡界后善广乡干部返回。我们继续顶着烈日前行沿途察看,徒步行走了两个多小时到了两河乡,已过中午12点。在乡政府食堂简单午餐后,与两河乡的同志研究了水稻虫害防治措施,下午经白石返回县城。</b></p><p class="ql-block"><b>当晚,及时召开县、区、乡三级电话会议,部署全县夏季水稻病虫害防治和防伏旱工作,要求县属相关部门和各区、乡迅速采取措施,逐块逐片检查,杀灭稻飞虱等病虫害,同时做好防伏旱田间保水工作,确保水稻丰产丰收。</b></p><p class="ql-block"><b>书记工作雷厉风行,作风朴实无华,下乡工作,基层调研,轻车简从,一车三人(书记、秘书、驾驶员),从不多人随行。在他的日程上从没有节假日,经常在假日或周末去区、乡检查调研,有时还不打招呼,因为县里有规定,节假日基层政府必须有领导值班。特别是在农忙时节,或遇有干旱、洪水等灾情,更是时不我待,不分昼夜。下乡调研工作,只能在机关食堂就餐,不喝酒,不去食店餐馆吃饭。记得有一次去一个地方调研,基层领导一番好意,午饭时在外面餐馆炒了两份浑菜加在了机关食堂的餐桌上,书记知道后坚决不吃,并让退回去,基层领导只好将这两份菜让工作人员退给了餐馆。</b></p><p class="ql-block"><b>书记忘我工作的敬业精神和好思想好作风让我们耳濡目染,深受教育和启发。好作风需要时时处处、人人自觉养成践行,不能只在嘴上讲,而要体现在行动上。</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2022年6月于渝州</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1993.4.出席万县市第一次党代会忠县代表团合影</b></p> <p class="ql-block"><b>△1993年5—7月,参加四川省委组织部四川干部赴江苏省掛职培训班,时任泰州市兴化市人民政府市长助理,掛职结束兴化市五大班子领导同志送别合影。</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十五、《悠悠岁月风雨路,洗尽铅华当风流》</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参军暨工作50年自述</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一九四九年春天,我和祖国同年生;</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父母给了我生命,党的光辉照我心。</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一九五六去上学,小学六年分段读;</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初小四年在村小,两年高小读双福。</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小时家境显清贫,兄弟姊妹都上学;</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政府扶助免学费,父母操劳度年月。</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一九五八中秋夏,无情大火把家毁;</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父母心血化灰烬,顷刻之间无家归。</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一九六三年九月,朝阳寺去读中学;</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六五年入共青团,懵懂三年读毕业。</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六六秋季升高中,文革开始乱哄哄;</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校园不能把书读,回乡种地学务农。</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一九六八年三月,祖国召唤去参军;</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走进军营通信连,当上光荣通信兵。</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千里眼又顺风耳,主席教导记心间;</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刻苦学习练技术,训练场上比先进。</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部队调防军令下,离别川渝奔云南;</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以礼河畔饮战马,纳西村寨扎营盘。</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报训结业回连队,受命分到八一台;</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执行任务去昭通,光荣入党不懈怠。</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六九年的十一月,电波传来上级令;</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部队北上到中原,岳飞故里安军营。</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连队生活规律化,严格要求训练忙;</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上级任命当班长,通信联络保通畅。</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千里拉练行军路,练就铁脚为实战;</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白天行军夜值班,保障指挥不中断。</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二次拉练再出发,夜间演习如战场;</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急速行军三十里,汗如雨下湿衣裳。</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一九七二年三月,服从调令去南阳;</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连队首长送别离,战友难舍欲断肠。</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宛城军营三年半,积极进取兵升干;</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七五之夏调商丘,任职台长重任担。</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商丘军营六年余,人生大事到面前;</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千里姻缘一线牵,两年恋爱结良缘。</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日历翻到八一年,响应号召退现役;</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脱下戎装当百姓,难舍十四军营情。</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一九八二年一月,转业地方再上岗;</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新的岗位新工作,迎着困难勇担当。</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七年履职县委办,工作勤奋苦中甘;</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文秘工作连上下,历练之中增才干。</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八八年调县纪委,一干就是整十年;</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服务中心助发展,执纪监督为党健。</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九三年初任书记,纪监合署挑一肩;</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团结班子心力合,纪检工作创新篇。</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监督寓于发展中,参与重点抓交通;</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担任項目指挥长,现场监督质量控。</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九零九壹连两年,父母相继离世去;</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为儿未能与送终,忠孝之间难两全。</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九八换届到政府,分管教卫文广旅;</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人民选任副县长,开启一片新天地。</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忠县教育一面旗,担子在肩增压力;</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全县上下一齐干,渝东片区名前列。</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卫生防疫保健康,文广体旅新绩创;</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城市管理任务重,双创开启第一章。</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零叁换届到县委,专职常委任在肩;</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再把城市双创抓,移民国土和城建。</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零柒改非任副巡,担子减轻退二线;</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联系民营造船业,干到壹零退休闲。</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从军从政四三载,历经世事红尘中;</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正派做人是本分,任它东西南北风。</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悠悠岁月风雨路,风霜雨雪不言愁;</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酸甜苦辣腹中味,洗尽铅华当风流。</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平生已是近古稀,知足常乐享安平;</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修身养性常人心,夕阳红里看美景。</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2018年7月于重庆</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1988年7月调到县纪委时县纪委全体同仁合影</b></p> <p class="ql-block"><b>注释:一九五六,即一九五六年(以下相同)。双福,即双福完小。一九五八中秋夏,即农历1958年夏天中秋节的前一天(8月14日)。朝阳寺,拔山中学前身校址,代指拔山中学校。宛城,河南省南阳市简称宛。千里眼顺风耳,即毛主席在1941年为《通信战士》刋题词:“你们是科学的千里眼顺风耳。”报训,即收发报技能训练。拉练,即军队从1970年冬季开始,为贯彻落实毛主席“11.24”批示,在每年冬季开展的千里野营训练。十四军营情,即当兵14年对部队的那份深厚感情。纪监合署,即中共中央决定:从1993年开始,各级党的纪律检查机关与政府的监察部门实行合署办公,一套班子两块牌子。九八换届,即1998年换届。教卫文广旅,即教育、卫生、文化(含体育)、广播电视、旅游。双创,即创建卫生县城、文明县城。七五之夏,即1975年夏天。四三载,即四十三年。零叁,即2003年。零柒,即2007年。壹零,即2010年。改非,改任非领导职务。副巡,即副巡视员。<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1997年县纪委全体同志合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1997.7.全市区县纪委书记合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2003年初县政府班子全体成员</b></p> <p class="ql-block"><b>△2003年2月换届后的县委常委(前排)、委员、候补委员合影</b></p> <p class="ql-block"><b>△2013年10月在巴黎卢浮宫</b></p> <p class="ql-block"><b>△2023年国庆节在荣昌万灵古镇</b></p> <p class="ql-block"><b>△2023年9月黄水大风堡</b></p> <p class="ql-block"><b>△2013年3月在长寿湖</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编后语:</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在迎来75周岁生日之际,为自己献上一份礼物《悠悠岁月风雨人生路一一我的美篇故事》。</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美篇故事》是自己退休后进入“美篇”以来撰写的部分回忆片断,并被美篇分别予以“精选”,特辑录成集。既是对自己的馈赠,更是对美篇和广大美友、朋友关心支持厚爱的一份谢意!</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此时此刻,感慨万千,七十五载人生路,风雨兼程,一路走来,人生不易,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感恩。首先,感恩父母给了我生命,母亲在痛苦中把我带到了人世。父母亲千辛万苦养育我长大,节衣缩食送我读书成人。第二,感恩我遇上了一个新时代,生活在一个伟大祖国的怀抱里,与亲爱的祖国一起共苦乐,祖国培育我健康成长,给我安全生活和工作环境。再是,感恩生命中所有遇见的一起走的每个好人,我的兄妹,我的领导,我的同事,我的朋友,是他们给我关心、帮助和支持,让我闯过道道难关,平安顺利的生活和工作,让生活充满了更多阳光和欢乐。特别要感谢生命中的另一半——我的妻子,给了我一个温暖的家,与我风雨同舟,患难与共,同苦同乐,同福同享,共度日月长。儿女成家立业,孙辈健康成长。愿我们在未来的日子里家和事兴,健康快乐,幸福美满!</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2014年1月于重庆渝北</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