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什邡烈士陵园始建于1950年,陵园占地3980平方米,为纪念被起义部队16兵团302师的叛乱分子杀害的军事代表孙路平、陈文高等革命烈士而修建的。</p><p class="ql-block">园内还安葬有1953年我军2733部队飞机失事牺牲的革命战士。</p><p class="ql-block">1969年在我市隐峰镇抗洪抢险中牺牲的革命战士。</p><p class="ql-block">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中为抢救、保护学生生命安全牺牲的教师。</p><p class="ql-block">以及其他在执行国家任务中牺牲的烈士。</p> <p class="ql-block">1991年被德阳市人民政府命名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什邡市人民政府列入什邡市级烈士纪念设施管理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什邡烈士陵园里安葬有十四位殉难烈士,其中一位烈士名叫孙路平。他生于1914年,1949年4月参加解放太原的战斗,随后入川,任改造国民党起义部队——16兵团302师军代表。1950年3月12日,302师叛变,孙路平不幸牺牲于四川省安县桑枣园,时年36岁。</p><p class="ql-block">孙路平烈士牺牲后,西南军区司令员贺龙、政治委员李井泉等领导派人专程送了花圈、挽联、挽词。1950年四川省什邡市为孙路平建了革命烈士陵园,树立起了“孙路平、陈文高诸多殉难烈士纪念塔”,以慰藉忠灵,教育后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孙路平烈士墓</span></p> <p class="ql-block">孙路平(1913~1950),原名孙桂馨,字芳轩,号铁夫,赴延安参加革命时改名孙若平,后又易名孙路平,1914年6月14日出生于安徽省利辛县张村区三里湾乡张庄。</p><p class="ql-block">凌云报国志</p><p class="ql-block">孙路平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父亲孙廷焕、母亲梁氏、弟弟孙桂福、大妹孙桂杰、小妹孙桂兰,六口之家就挤在两间房子里生活。他家租了地主的一亩地,收的粮食不够吃,全靠母亲不分白天黑夜地印染土布挣钱买些粮食糊口。父亲为生活所迫,曾含泪将小妹抱出家门丢弃荒野。孙路平于心不忍,哭着将小妹抱回。</p><p class="ql-block">1925年秋孙路平入张村小学读书,1931年9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涡阳乡村师范(又叫初级师范)。在涡阳乡村师范读书时,他一面学习,一面给附近的一所小学代课。这时,他开始接受革命的熏陶,秘密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地下革命活动。</p><p class="ql-block">涡阳乡村师范有一位姓邹的老师,是共产党的地下工作者,介绍孙路平加入了共青团。1934年元旦,在孙路平的组织下,十几名青年学生夜里在涡阳县城的大街小巷贴满了宣传共产党领导穷人翻身闹革命的传单、标语,惊动了国民党涡阳县政府,县长令涡阳乡村师范校长武继昌立即把此事追查清楚,给予严惩。为此,孙路平受到开除学籍的处分。当时有的同学关心地问:“开除学籍不发毕业证怎么办?”孙路平斩钉截铁地说:“穷人翻不了身,就是要一大车毕业证书又有啥用?!”</p><p class="ql-block">孙路平深深体会到,知识给了他力量,使他懂得了很多道理,渴望能继续学习。1934年秋,孙路平再次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颍州师范。这时他虽不是共产党员,但思想很进步,充满了爱国之心。他和同学们经常谈论国家大事,反对蒋介石的独裁统治。他说:“蒋介石不是什么民族英雄,而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民族败类、卖国贼。不打倒蒋介石,中华民族就没有希望!”他还经常用陶行知的“我是小牛顿,让人说我笨,我要用我的头脑向大自然追问”来勉励自己,争当一名改造社会的英雄。在孙路平的启迪下,颍州师范毕业的同学,后来有不少都走上革命的道路。</p><p class="ql-block">踏上革命路</p><p class="ql-block">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国难当头,孙路平发出“老死寒窗不算奇,要投身到社会洪流中去”的誓言。同年秋师范毕业,孙路平只身到上海寻找共产党的组织。在上海,他参加了以陶行知名义创办的青年抗日工作团,经过两个月的培训,由党组织介绍,通过武汉八路军办事处,11月到达革命圣地延安。</p><p class="ql-block">孙路平积极要求进步,努力学习马列主义,到延安第二年的3月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担任抗日军政大学的教员。1942年2月调晋冀抗大三分校任主任教员。个子修长的孙路平,性格开朗、活跃;他博学多才,善于演说,爱讲故事,爱说笑话,吹拉弹唱都行;讲课深入浅出,理论联系实际,生动活泼,很受学员们的欢迎。</p><p class="ql-block">孙路平在冀中扩军工作中,同群众打成一片,吃住在老百姓家中,使扩军工作顺利开展。在定县大李后郢村,他住在共产党员刘凤金老大娘家里,挑水、扫地、烧锅、做饭,啥事都干,不分彼此,刘大娘把他看成亲生的儿子。一次,孙路平对刘凤金说:“大娘,让您女儿跟我到部队去吧?”刘大娘说:“我就这么一个姑娘,孩子年龄还小,又在上学,我不放心啊。”孙路平笑着说:“对解放军您老人家不放心吗?”刘凤金大娘原来在区里工作,曾被敌人抓去,受到敌人残酷折磨,后来是解放军把她救了出来,回到村里当上妇委会主任,她对解放军的搭救十分感谢,深知没有解放军就没有自己。经过思想斗争,刘大娘便欣然答应让女儿吴家兰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临行前,年仅15岁的吴家兰又在学校秘密动员了几个同学和她一道走上了革命的道路。</p><p class="ql-block">1946年3月,孙路平完成了组织上交给他在冀中的任务,带领一批新战士向晋北行进。途中,孙路平对新战士就象对待自己的弟妹一样,关心、爱护他们。向他们讲革命故事,讲革命理想。每天晚上住下,他还为他们烧洗脚水。最后,在查看了大家都入睡后,他自己才去休息。在孙路平的鼓励下,大家顶风冒雪,不怕苦,不怕累,经过一个月的徒步行军,翻过太行山,于4月中旬胜利到达晋北解放区。</p><p class="ql-block">孙路平对党无限忠诚,对自己严格要求,对同志关心爱护。在艰苦的环境下,部队规定战士发给大衣就不再发给被子,发给被子就不再发给大衣。按职位,孙路平既可以享受发大衣,又可享受被子同时发给的待遇。而他只要了一件大衣,白天御寒,晚上当被子用。1949年4月,孙路平参加了运城、临汾、晋中的战斗后,又要参加解放太原的战斗。当时,其爱人康桂景已怀孕,妊娠反应厉害,团部决定分两匹马,一匹照顾康桂景。结果他硬是不要,坚持和部队一起徒步行军。枪自己扛,行李自己背,连警卫员也不带。临行前还把一只崭新的金星钢笔和一双新鞋送给警卫员,祝他学习进步,走上新的征程。他看到有些同志没衬衣没袜子,便将自己新发的衬衣和袜子送给他们穿。</p><p class="ql-block">英名垂青史</p><p class="ql-block">1949年4月21日,中共中央向人民解放军发出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孙路平参加了解放太原的战斗后,随贺龙所率部队沿川陕公路,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向四川长驱直入。11月,重庆解放,12月,驻守成都的顾祝同、胡宗南相继逃窜,成都一片混乱。驻川的国民党部队15兵团司令罗广文、24兵团司令陈克非、7兵团司令裴昌会、16兵团司令董宋珩等接连宣布起义。为迅速对起义的国民党部队进行教育、改造,使其成为人民的军队,西南军区司令贺龙指示:立即整编部队,裁去空番号,把官兵集中起来学习。1950年1月29日,贺龙司令员在新津县亲自主持成立了改造国民党起义部队的工作团。</p><p class="ql-block">孙路平在部队长期从事理论教育、宣传工作。1948年他在西北军政干校担任理论教员时,曾主讲过如何改造起义部队的问题。他听说我军要成立改造国民党起义部队的工作团,便主动向组织提出参加工作团,并要求到任务艰巨的部队去工作,结果他被分配到16兵团。</p><p class="ql-block">16兵团下属41军、47军、49军、,分别驻什邡、安息、绵竹。其中,47军的302师是16兵团起义后,在工作团到前新成立的部队,官兵来自各方,特别是对蒋介石比较忠诚的国民党交警第三师部队最多。加之新任师长张子完既没有在部队带兵的历史,也没有自己的一批人作基础,女匪赵洪文国(注)又在安阳、绵竹、什邡一带山地与302师部队内部的反革命分子互相勾结,使302师变得十分复杂。因此,给302师的改造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p><p class="ql-block">根据孙路平的要求,组织任命他为302师军事代表,和副军事代表陈文高一起来到302师部队驻地——安县桑枣园乡龙家院,肩负起改造302师的艰巨任务。遵照上级指示,孙路平等军事代表,没有携带任何武器,以示对起义部队开诚相待,坚决执行我党教育、改造的政策。302师师长张子完比较进步,他一看正副军代表没有警卫人员,就各派两名战士照顾他们的生活和负责保卫工作。为使部队迅速进步,成为真正的人民解放军,一个多月时间里,孙路平怀着一颗赤诚的心,日以继夜地艰苦工作,谆谆善诱,耐心教育,与各级主官密切配合,使改造工作进展尚为顺利。</p><p class="ql-block">1950年3月9日,中央军委发布命令,嘱16兵团开赴华东正式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命令到达后,302师参谋长贾绍谊、参谋主任刘竞生、906团团长彭守知、副团长行藏、军辎重团团长徐静波等,顽固坚持与人民为敌的反动立场,利用多数官兵不愿远离家乡的心理,散布“第三次世界大战已经打起来了”、“美国已出兵从青岛、上海登陆了”,“南京收复了”,“成都又反了”等各种反革命谣言,煽动军心,于3月12日午夜集合部队,发动叛变,迅速包围了军代表的驻地,子弹雨点般地射向用竹笆子作墙的孙路平的房间,致使孙路平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身中数弹,壮烈牺牲。随后,叛匪们又极其残忍地将他的遗体用铡刀砍碎。在这起叛变中,除正副军代表孙路平、陈文高被杀害外,还先后杀害、活埋我工作人员12名。</p><p class="ql-block">西南军区司令员贺龙得知302师叛变后,立即命令18兵团所属554团、555团和556团分别火速到达什邡、绵竹、安县等地参加平息叛乱。经过10余天的战斗,平息了叛乱。祸首被我活捉后处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陈文高烈士墓</span></p> <p class="ql-block">陈文高1935年10月17日加入红军,四川雅安人,党员。生前是18兵团副团长。1950年初被派到什邡。</p> <p class="ql-block">川西北解放前夕,国民党十六兵团在兵团司令员董宋珩、副司令员曾苏元率领下起义。1950年初,西南军区派孙路平、陈文高组成工作团,帮助该兵团驻扎在什邡地区的三○二师学习整训,为其改编国民党起义部队作准备。</p><p class="ql-block">三○二师少数反革命分子,怙恶不悛,继续与人民为敌,该师参谋长特务反革命分子,与当地土匪勾结,发动武装叛乱。他不幸落入敌人手中,面对敌人的诱降,他坚贞不屈,义正辞严,并不断高呼“中国人民胜利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等口号。叛乱平定之后,孙路平、陈文高同十四位殉难烈士遗体归葬于什邡烈士陵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纪念碑上的祭文</span></p><p class="ql-block">敬爱的烈士们:一个多月前,你们怀着一颗赤诚的心,从这里——罗汉寺走上了工作岗位,全心全意为部队服务,领导教育部队使之真正成为为人民服务的人民解放军。可是暗藏在部队里的少数反革命特务分子,丧尽天良暗下毒手将你们残害。今天你们静静的躺在这里,与你们亲爱的同志永别了!</p><p class="ql-block">十六兵团司令员董宋珩、军事代表李夫克、副军事代表傅传作率全体指战员及工作团全体同志,在你们的灵前,敬致深切的沉痛的哀悼!</p><p class="ql-block">敬爱的烈士们,你们的鲜血,暴露了丧心病狂的匪特危害人民的滔天罪恶。</p><p class="ql-block">你们的鲜血,又一次深深地教育我们,对匪特反革命分子任何姑息就会造成对我们和人民的灾难。</p><p class="ql-block">你们的鲜血警醒了我们,土匪、特务、恶霸就是我们最凶恶的敌人。我们要毫不动摇的坚决站稳人民立场,为肃清匪特反革命分子而斗争。</p><p class="ql-block">你们的鲜血啊没有白流,他唤醒了成千上万的革命同志和广大人民。</p><p class="ql-block">敬爱的烈士们,你们在反革命分子面前丝毫没有畏惧,临难时你们高呼中国人民胜利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你们英勇刚强,坚贞不屈的精神,使反革命分子发抖,你们不愧为中国共产党的党员;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团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士;中国劳动人民的优秀子弟。你们死的伟大,死的光荣!</p><p class="ql-block">敬爱的烈士们,我们告慰你们,叛军已被强大的人民解放军消灭,残害你们的凶手已被拿获,此仇此恨一定要报,一定要雪。首恶必办以慰英灵。</p><p class="ql-block">敬爱的烈士们,我们一定要接受你们血的教训,更加团结一致坚决彻底肃清匪特反革命分子,继承你们的遗志,不怕困难,不避艰险,继续完成你们没有完成的事业。</p><p class="ql-block">烈士们安息吧!人民将永远的纪念你们,为人民除害,为同志报仇,剿匪中英勇牺牲的烈士们永垂不朽!</p> <p class="ql-block">2022年改建后的烈士陵园由地下停车场、休闲休息区、英雄广场、烈士墓区、烈士纪念馆等部分组成,将实现烈士陵园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满足市民在休闲中受教育的需求,为红色教育搭建平台,在全社会叫响烈士名字、唱响烈士精神。</p><p class="ql-block">英烈广场的建成能充分发挥烈士纪念设施在党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国防教育中的重要作用。</p><p class="ql-block">缅怀先烈,铭记历史 ,致敬英雄 ,牢记担当,传承红色基因。</p> <p class="ql-block">注:资料来源网络和纪念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