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歌曲背后的故事 一一《鸿雁》

随缘

<p class="ql-block"><b>2005年,一曲《鸿雁》唱遍了大江南北,这首歌曲的旋律来自于乌拉特民歌,是在清朝乾隆55年(1790年),乌拉特西公旗莫日更庙的活佛,在一次宴会上即兴创作而成,当时歌曲的名字叫《鸿嘎鲁》,即“白天鹅”的意思。</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它描写的是广袤无垠的草原上,《鸿嘎鲁》在呼勒斯太湖或鸣或飞,嬉戏畅游。</b></p><p class="ql-block"><b>主人请宾客留下来,共享美味佳肴,开怀畅饮的情景,这首歌一直在草原上传唱,成为蒙古族著名的宴会歌曲。</b></p> <p class="ql-block"><b>由于《鸿雁》这首歌曲,曲调优美,极具传唱性,因此被人们所喜爱,也被许多音乐爱好者,使用其曲谱填词演唱,如今人们熟悉的这个版本,是由著名的作曲人张宏光进行了重新编曲,吕燕卫先生填词,额尔古纳乐队呼斯楞演唱的,曾经作为热播剧《东归英雄传》主题曲,同时也是思念家乡的主题代表作之一。</b></p> <p class="ql-block"><b>《鸿雁》属于蒙古族长调歌曲,字少腔长,代表着悠扬辽阔,磅礴激昂等很多神情感。由其是歌曲的最后一句,酒喝干,再斟满,今夜不醉不还,更是体现了蒙古族人民的豪爽与洒脱。</b></p> <p class="ql-block"><b>当我们听到呼斯楞清澈的嗓音演绎下的《鸿雁》,前奏一起就与听者产生了共鸣,他的歌声里,有乡愁有成长,同时这也是一位寄情于草原男人的自语。</b></p><p class="ql-block"><b>一个人,一杯酒,独对苍天,</b></p><p class="ql-block"><b>那里是不是真的有彩虹</b></p><p class="ql-block"><b>挂在天上。</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