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收复战系列之(四)血战扣林山――记“扣林山战斗英雄营”

赵庆宝(物华天宝)

<p class="ql-block"><i>前言:</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扣林山位于云南省文川州麻栗坡县勐硐地区东南方向,与越南沙宣省河江地区的一处山脉相连。整个扣林山地区,拥有8座海拔超过1300米的山峰,其主峰海拔1705.2米,西接原中越11号界碑,绵延向北与1682.3高地、1574.7高地连成一片,犹如一道天然屏障,形成重要的边境骑线点,上扣林位于中越骑线点的我方一侧。</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扣林山山势崎岖险要,坡陡路窄,沟谷纵横,蒿草茂密。占据扣林山,即可俯瞰我国麻栗坡地区和越南河江地区纵深30公里的战略要地。</i></p><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18px;">扣林山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故有领土。自五代时交趾独立,中越边界便大体形成,但很多地段经常存在小幅度变动。清末中法战争后,法国取代中国成为越南的宗主国,双方开始正式确定边界。扣林山位于勐硐村境内,周围还有几个山村,生活的主要是苗民。这一地区在小赌咒河以南,清朝中叶雍正皇帝因安南“累世恭顺”便将这块地赐给了安南。由于世居这里的苗民相当的强悍,不愿意当外国人,不断要求回归中国,并不断的向安南地方抵抗。后越(安)南被法国占领,苗人仍然反抗法国的殖民统治,在1895年中法签订《续议界务专条附章》,法国向清政府提出交换土地,清政府看到扣林地区土地肥沃,便用“建外三勐”地区与其交换,并在西南侧立有曾被中国与越南双方共同认可的11号界碑。</i></p> <p class="ql-block"><i>1979年,中国对越自卫还击战之后,越南当局为了在其盟友(苏联)面前捥回失败的面子。派遣其越军尾随我完成反击作战任务后撤的部队北上,并越境占据了一批中越边界骑线点,频繁向我国境内进行武装挑衅与骚扰。并怀着更大得企图,狂妄的想要“消灭对方100公里境内的侵略据点”,(对中国)来一次反“反击战”。于是,在广西方向侵略了法卡山,在云南方向占据罗家坪大山、扣林山和老山等地,并控制了相当一段地方的边境纵深。</i></p><p class="ql-block"><i>1980年1月,越北第二军区所属步兵313师14团9营侵占并控制了扣林山。越军313师是1979年3月,中越战争时才重新组建的部队。下辖步兵14团、122团、266团、191团和炮兵457(重炮)团,总兵力14000人以上。该师师长为黎笋集团骨干成员阮雄良,设防于云南麻栗坡边境对面的越南同文、河江地区。越军313师的步兵14团9营,部署在勐硐上扣林地区当面。</i></p><p class="ql-block"><i>越军9营占据扣林山后,随即在主峰1705.2、侧峰1682.3高地、14号、15号、16号、18号、19号、20号、30号、无名高地等10多个大小山峰构筑阵地。其构筑了纵横交错的坑道、地堡、堑壕、掩体,组成支撑点式的环形防御,配置各种轻重火器,形成明暗结合,上下相随,正侧交叉的严密火力配系,并在阵地前沿埋设了大量地雷。仅主峰1705.2高地和西南7个小高地上,越军就构筑混凝土工事500多个,防炮洞600多个。工事内架设通讯电缆,并囤积了大量的武器弹药和作战物资,企图长期踞守并与我方为敌。</i></p> <p class="ql-block"><i>1981年初,越南当局无视联合国安理会作出的相关决议,不仅没有让越军撤离中国法卡山、扣林山、老山等地区,还变本加厉地在中越边境制造各种流血事件。扣林山地理位置处于罗家坪大山与老山之间,是越南控制一系列骑线点上的一处,其主峰海拔1705.2米,矗立着中国和越南交界的11号界碑。</i></p><p class="ql-block"><i>根据中央军委关于“中越边境问题,要取得边境斗争主动权”的指示。根据攻打罗家坪大山的经验,军委认为边防部队步炮协同较差,不擅长围歼作战,又担负着长距离的边境守备工作,所以指定由野战部队第14军42师126团主攻。</i></p><p class="ql-block"><i>1980年12月,解放军昆明军区决定采取军事行动,拔出扣林山地区的越军据点,收复被侵占的中国领土。</i></p><p class="ql-block"><i>1981年1月,昆明军区下达了歼灭上扣林以东越军据点的预先命令,作战任务由陆军第14军42师126团担负。作战时间选定在广西方向部队打响收复法卡山作战之后,以牵制越军可能实施的反击行动。这一战也是云南方向继1979年之战后实施的又一次规模较大的自卫还击作战。</i></p><p class="ql-block"><i>4月27日,原14军42师126团接到上级命令,做好战斗准备。当天下午就在126团大操场上,召开了作战誓师大会,会上42师师长王润成到会并作了动员讲话,会议上强烈指出,这次拔点作战要求所有解放军官兵们人人英勇杀敌,个个立功受奖,战斗中宁愿前进一步死,不愿后退半步生”。而在这个战役中,我军从始至终都做到了这句话。</i></p> <p class="ql-block"><i>为了全歼扣林山阵地上的越南守军,42师师长王润成故意示强,加强了麻栗坡县边防部队、民兵的巡逻兵力,增加冷枪冷炮作战的兵力。而主力部队则在越军重炮射程外开展高地攻防演习,目的就是为了震慑越军313师,使其继续向扣林山各高地增兵,进而将炮火射程内的所有越军一网打尽。</i></p><p class="ql-block"><i>师长王润成、副师长袁玉昌等人制定的作战计划非常的简单粗暴,那就是尽量逼迫越军向扣林山地区增兵,然后,动用整个14军的火炮封闭越军退路,将其围困在阵地上,再用少量步兵一个个地摧毁越军工事,进行拔点作战。</i></p><p class="ql-block"><i>扣林山地区毕竟是中国固有领土,越军占领了此地,就意味着自身陷入了中国军民的三面包围中,若是被炮火隔断了退路,那就是瓮中之鳖,因此,军区指挥部很快赞同了42师的作战计划。</i></p> <p class="ql-block"><i>此次126师的作战力量是,作为主攻部队的126团在内,共组织了8000人左右的作战部队。其中包括14个步兵连,450余台车辆,师属炮兵团及第14军辖下的所有炮兵部队,计100余门82毫米以上口径火炮的混合炮群的强大战力。</i></p><p class="ql-block"><i>4月30日,主攻部队从云南省蒙自秘密向勐硐地区集结。云南省独立师为配合此次军事行动,出动了六个巡逻分队,两个伏击组,五个二线机动连,三个一线连,以进行拉练,战术演习等形式活动掩护参战主力部队的展开(这是因为边境上民情复杂,有很多跨境世居的民族,通婚现象也非常普遍,所以必须采用佯动)。</i></p><p class="ql-block"><i>5月5日,42师第一梯队秘密到达勐硐地区,占领进攻出发阵地,开设师前线指挥所,并封锁边境。</i></p><p class="ql-block"><i>5月6日20时30分,第42师126团(团长姚双龙)派遣1、2、4、6步兵连切断了扣林山1705.2高地和1682.3高地越军的退路。3、8连则包围了1461.0高地的越军,并占据了高地东侧一处海拔高度为500米的无名高地;5连则作为3、8连的预备队。</i></p><p class="ql-block"><i>此外,42师各步兵团以及麻栗坡地区民兵各就各位,完成了对扣林山地区的包围。42师直属炮兵团、军部配属给42师的炮兵部队也调整好了射击诸元;当地群众争先恐后帮解放军运送弹药,一切准备就绪。</i></p> <p class="ql-block"><i>5月7日早晨6时30分,战区上空晨雾散去,42师混合炮群突然以猛烈炮火覆盖了扣林山各高地上的越军阵地,处在2个122毫米榴弹炮营,2个107毫米火箭炮连,和1个85毫米加农炮连的炮火猛烈轰击。15分钟后的炮火延伸射击,从山腰向山顶推进,扣林山越军阵地上顿时硝烟弥漫,火光冲天。惊慌失措的越军守军,不断向后方发出求援电报,8个高地全都乱了套。炮击过去,就是高射机枪封锁越军作战工事的射击孔,各个阵地同时被我军发起攻击,中越扣林山战斗打响。</i></p><p class="ql-block"><i>担任1705.2高地主攻任务的是126团1营1连2排和2连1排的两个尖刀排,其面对的是越军313师14团9营9连。在我军炮火的掩护下,随着炮火的沿伸,1连2排和2连1排分别从主峰的东西两侧进行攻击。1连2排在连长刘宪的率领下,3人一组,交替掩护前进,动用火箭筒、火焰喷射器、轻机枪等火力,势如破竹一般,不到30分钟就摧毁了1705.2高地半数以上的越军工事,并连续攻克3个阵地。因受阻于16号高地,2连1排首先攻占越军主峰阵地。</i></p><p class="ql-block"><i>越军14团9营9连残部在绝望之下,撤腿就跑。越军素来是狡兔三窟,其14团9营9连已经崩溃,于是,剩下的人争先恐后的从1705.2高地,设在半山腰的坑道口钻出来,试图逃回越南境内。</i></p><p class="ql-block"><i>解放军观察哨发现了1075.2高地残余越军逃跑的企图后,立刻告知我后方炮兵部队,紧接着大雨一般的火箭炮就直接吞噬了这股逃跑的越军。1营1连战士们很快就控制了1705.2高地表面阵地。</i></p> <p class="ql-block"><i>与此同时,126团1营2连按计划发起了全面进攻。2连1排率令冲击,顺利拿下20号高地,然后马上以火力压制主峰之敌,掩护工兵排雷开辟通路,1排3班战士搜索前进,在碉堡和雷区炸开一条前进通道。前面的战友倒下了,后面的战士踏着战友的鲜血继续前进“宁愿前进一步死,不愿后退半步生”,我们倒下的战士都是迎着敌人的子弹倒下的。</i></p><p class="ql-block"><i>随后,2连主力迅速通过雷区直插主峰。当冲至距敌堑壕30米处时,突然遭到暗堡内越军火力点的疯狂扫射,进攻受阻。危机时刻,率领尖刀1排的副连长王光俊挺身而出,率领1排发起决死冲锋,连续毙敌2名,然而一枚手榴弹在他身边炸响,副连长光荣负伤,但他不顾自身伤势,继续坚持指挥战斗,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光荣牺牲。</i></p><p class="ql-block"><i>2连连长发现1排进攻受阻后,马上组织火力对越军进行压制,并呼叫后方炮火进行火力支援。在步兵和火炮的密切协同下,终于占领了第一道堑壕。越军虽拼命抵抗,却遭到了我军炮火的定点清理,损失惨重。2连则越战越勇,一鼓作气拿下了主峰1705.2高地的表面阵地。夺取主峰后接着又夺取了16号高地。</i></p><p class="ql-block"><i>在此战中,1营2 连勇猛顽强,歼敌中尉连长以下37人,缴获枪支弹药若干,火炮2门,可惜的是英雄的副连长王光俊光荣的牺牲了。</i></p> <p class="ql-block"><i>1营3连则向1705.2高地侧后进行穿插分割,沿途闯过敌人的多道火力封锁线,进至敌侧后1442.0高地,这里是敌人后方的重要支撑点,控制了这里可防止敌人逃跑。防守越军立即以交叉火力阻击了3连,并出动小股兵力向3连进行反击,我军指战员不怕伤亡,前赴后继,终于攻占了1442.0,又攻占了69号高地,并先后打退了主峰方向越军的5次突围。</i></p><p class="ql-block"><i>2连攻占主峰阵地后,展开搜剿残敌。搜索中发现敌人的一个大型的隐蔽部,先后用爆破筒进行了6次爆破,终于将这个工事给炸塌了。</i></p><p class="ql-block"><i>拿下扣林山主峰后,42师将士们居高临下,逐一收拾各处高地的越军。战至下午2点左右,解放军完全收复扣林山地区,全歼了盘踞在扣林山各高地上的越南步兵,他们俢筑的工事成了他们的坟墓;狠狠地打击了越南霸权主义者的嚣张气焰。</i></p><p class="ql-block"><i>后来战士们进入掩蔽部打扫战场时,发现了9具越军的尸体,其中就包括守军越313师14团9连连长阮孟光中尉和副连长黎庭寿少尉。</i></p> <p class="ql-block"><i>另一路实施穿插的3营8连边冲边吸引越军火力,掩护1连、3连向各自指定目标推进,支援兄弟部队攻占了16号高地,自己先后攻下30号、28号高地及附近几个高地,摧毁了越军在这一带的防线,完成了预定的穿插分割守敌的任务。</i></p><p class="ql-block"><i>与此同时,126团2营仅用了40分钟就夺取了主峰东北侧的1682.3高地,歼敌313师14团9营11连大部。部队随后转入清剿,至当日15时,经过近8小时的浴血奋战,最终战斗胜利结束。</i></p><p class="ql-block"><i>126团1营在此次作战中,歼灭越军步兵313师14团9营9连、 11连大部,共毙敌170人,缴获各种火炮6门,各种枪支52支(挺),攻击部队牺牲42人,负伤119人。</i></p><p class="ql-block"><i>由于扣林山地形险要,丛林密布,后勤保障比较困难,继续作战准备不足,当天并没有继续攻击1574.2高地。随后因暴雨连降,从5月9日开始,部队转入防御作战,故暂时停止进攻行动。</i></p><p class="ql-block"><i>陆军第14军42师126团1营,在扣林山收复战中,克服了扣林山主峰1705.2高地山高林密、谷深坡陡、草深无路等困难,先攻后守,仅用8小时的时间便一举夺回扣林山主峰1705.2高地,而后坚守阵地66个昼夜,以较小的代价粉碎了越军的300多次的偷袭和反扑,先后共毙敌230余名,缴获大量的武器弹药和军用物资。此战被中央军委誉为“创造了在山岳丛林地作战的典范”,被中央军委授予该部“扣林山战斗英雄营”荣誉称号。</i></p> <p class="ql-block"><i>此次指挥收复扣林山作战的是,42师126团团长姚双龙。他曾于1979年参加过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收复扣林山战役任命为主攻团第14军42师126团团长,率部执行拔出扣林山敌骑线据点的任务。在这场战斗中,解放军42师126团取得歼灭越军313师14团9、10、11连及824特工团一部的胜利,共歼灭越军621人,并毙越军军官3名,缴获的武器弹药数不胜数,而驻守在扣林山上的越军14团,仅余小股队伍逃离。</i></p><p class="ql-block"><i>我军在占领阵地后,越军组织了多次的反扑,但均被我防御部队击溃并牢牢的守住了阵地,126团战士们浴血奋战,其后越军数百次的反扑和偷袭都被我军打了回去。</i></p><p class="ql-block"><i>从5月9日开始,战斗进入防御阶段,在这段时间越军组织了上百次的反攻。30号高地驻守的是126团1营3连7班,一共9名战士。6月11日,越军向30号阵地发起猛攻,在越军的第三次反扑中,班长韦力仕、副班长韦国吕、战士李明刚、何云胜光荣牺牲。</i></p><p class="ql-block"><i>最后阵地上只剩下了5名战士,他们在受伤的情况下,依然守住了阵地,打退了越军多次的疯狂进攻,没有后退一步,战后他们被授予“九勇士英雄班”的荣誉称号。</i></p><p class="ql-block"><i>经过66天的战斗,到7月10日战斗终于结束了,我14军126团共伤亡415名,其中102名战士为国捐躯。</i></p><p class="ql-block"><i>最终,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完成了对国家的责任,和作为一个军人的使命,他们都是牺牲在了冲锋的路上,和抵抗敌人进攻的阵地中,他们都是中华的好儿女,是人民的骄傲,是永远值得尊敬的老兵!</i></p> <p class="ql-block"><i>战后,防御扣林山阵地上的126团战士们,在座落在扣林山主峰国界上的扣林副碑,原中(大中华民国云南)法(大法国越南)11号界碑处拍照合影。</i></p> <p class="ql-block"><i>中央军委和昆明军区发布命令,授予在扣林山区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战功卓著的英雄模范单位和个人以荣誉称号:</i></p><p class="ql-block"><i>中央军委授予陆军第14军42师126团1营“扣林山战斗英雄营”荣誉称号</i></p><p class="ql-block"><i>昆明军区授予陆军第14军42师126团3连“穿插英雄连”荣誉称号</i></p><p class="ql-block"><i>昆明军区授予陆军第14军42师126团7连“能攻能守英雄连”荣誉称号</i></p><p class="ql-block"><i>昆明军区授予陆军第14军42师126团1连2排“英雄排”荣誉称号</i></p><p class="ql-block"><i>昆明军区授予陆军第14军42师126团2连1排“英雄排”荣誉称号</i></p><p class="ql-block"><i>昆明军区授予陆军第14军42师126团3连7班“九勇士英雄班”荣誉称号</i></p><p class="ql-block"><i>昆明军区授予陆军第14军42师126团7连5班“英雄班”荣誉称号</i></p><p class="ql-block"><i>昆明军区授予陆军第14军42师126团8连2排长熊晴烈士“英雄排长”荣誉称号</i></p><p class="ql-block"><i>昆明军区授予陆军第14军42师126团7连副连长李桂林“智勇双全的副连长”荣誉称号</i></p><p class="ql-block"><i>昆明军区授予陆军第14军42 师126团3连1排长谭显愉“战斗英雄”荣誉称号</i></p><p class="ql-block"><i>昆明军区授予陆军第14军42师126团3连7班长韦力仕烈士“战斗英雄”荣誉称号</i></p><p class="ql-block"><i>昆明军区授予陆军第14师42师126团7连5班长周京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i></p><p class="ql-block"><i>昆明军区授予陆军第14 军42师126团1 营机枪连班长韦建勇烈士“能文能武的好战士”荣誉称号</i></p><p class="ql-block"><i>昆明军区授予陆军第14军42师126团1营2连5班战士余仁华“爆破英雄”荣誉称号</i></p><p class="ql-block"><i>昆明军事授予云南省军区边防12团工化连排长吴宗臣烈士“排雷英雄”荣誉称号</i></p> <p class="ql-block"><i>1999年,中越陆地边界条约重新签订后,扣林山恢复了原来的面貌,国界线从主峰顶部和山脊通过,中越各得一边,再无争议。今日的扣林山,早已是一片和平安宁的景象。新俢的公路直达山顶部也新建立了238号界碑。1700多米高的主峰,仅爬石阶就让人爬得上气不接下气,可以想象30多年前,我军突击队官兵沿着流水沟小路向上攀爬,还要顶着越军的枪林弹雨,那该是如何的艰难危险了!</i></p> <p class="ql-block"><i>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仪式上,伴随着“钢铁洪流”进行曲,全军一百面鲜红的荣誉战旗高擎飘扬,浩浩荡荡通过北京天安门广场,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习主席及全国人民的检阅。这其中“扣林山战斗英雄营”的战旗光芒耀眼,赫然在列!</i></p> <p class="ql-block"><i>美篇编辑:物华天宝</i></p><p class="ql-block"><i>图文制作:源于网友</i></p><p class="ql-block"><i>背景音乐:亮剑 军魂</i></p><p class="ql-block"><i>(免责声音:本篇摘选于收狐历史、网易新闻、红色老山及E网公众号的文章题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