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磨豆腐

若瑜

<p class="ql-block">  昨晚就交代妈妈拿出几升夏天栽在田垄、秋收时自晒的本地黄豆,洗净后浸在木桶里。今天周末回家,妈妈搬出家传老古董——一件据说是爷爷的爷爷手里留下的石磨,冲刷几遍,待阴干后开始磨豆腐。</p><p class="ql-block"> 用泉水浸泡发胀后的黄豆颗粒饱满、匀称,似一个个小精灵躺在水里面。我帮妈妈把石磨抬起放在一个方框木架子上,底下垫着木脚盆。搁置稳当后搬来小板凳,相向而坐,伸手握住石磨的把柄。妈妈用一个饭勺舀了一瓢黄豆,边和水一起倒进石磨的“钱眼里”,边逆时针推动石磨。随着“嗦嗦嗦”的石磨转动声,一线线奶白色的浆体从上下石磨的缝隙间汩汩而出,流到木脚盆里。</p><p class="ql-block"> “记住倒黄豆时一定要和水,不然推起来很吃力,也磨不出好豆浆。另外不能顺时针推磨,会推不动,因为石磨的碾槽纹路是相反的。”妈妈真不愧老师傅了,传统农家活的里手。</p><p class="ql-block"> 我和妈妈就这样周而复始的推动着石磨,一瓢瓢黄豆倒进去,黏糊糊还冒着气泡的豆浆慢慢的便盛满了木脚盆。偶尔石磨发出咔嚓咔嚓的声音,出现轻微的抖动,呵呵没事,碰到了一粒冒浸发的“石豆子”。</p><p class="ql-block"> 蒸酒磨豆腐,称不得老师傅,妈妈聊起悠悠往事。当年有一位浏阳西乡师傅,专门给人家錾石磨,因为那时几乎每家每户都有几口石磨,经常磨的话那个碾槽纹路会磨平,影响使用和出浆效果。这位手艺人戴着一顶草帽,穿了一双黄跑鞋,背着一副行头,里面装着錾子、榔锤、尺子等工具,挨家挨户去錾石磨。这可是个绝活呢,除了要将碾槽纹路錾深錾细,而且上下石磨之间一定要一碗水端平,不然坑坑洼洼的石磨倒推不动了,而且会毁了一口好磨。一般人不会錾,因为錾不平整。錾一户呢大概给几角、块把钱,到谁家吃饭时间了就在谁家吃。遥想若干年前,一位操西乡口音的汉子,头顶烈日,风尘仆仆,不辞辛苦走村串户,布满老茧的双手不知錾好了多少石磨。现在这位师傅已经蛮多年没来,地方上也没人需要更没人从事这个行当了,估计这门手艺都要失传了,妈妈“哎”的叹了口气。</p><p class="ql-block"> 那时老婆婆(妈妈的婆婆)生日,一家人就是磨盘豆腐,炸点糯米丸子庆贺一下。记得有次满八十大寿,破天荒搞了十几桌,亲戚朋友、左邻右舍都来哒,提的礼物呢都是些鸡蛋、挂面、茴饼之类,堆在那里像座小山,到最后只好把旧报纸包了、贴张小红纸做打发。回礼又不能回原物,不然送礼的人会觉得看人不起,必须要回其他的东西,这可是伤脑筋的事情哦。妈妈絮絮叨叨,继续陷入往事回忆。</p><p class="ql-block"> 那个时候的霉豆腐好下饭。磨完豆腐,家里基本上都还会做几瓶霉豆腐。把成块的白豆腐切成方方正正一小块,放在架子上置于阴凉地方,三天后不管生霉没有,用筷子夹了在谷酒里面“打下滚”,然后拌上盐、辣椒粉、茴香,撒点精贵的山茶油,装到瓷壶子或塑料壶中,等两三天就可以开吃了。不管是下田拌禾,还是上山捡茶籽,哪里有什么好饭菜哦,大家都是吃几坨霉豆腐下饭。不过那时的霉豆腐真好吃,比现在浸在油里的霉豆腐好吃多了。</p><p class="ql-block"> 不消半个钟头,黄豆磨完了。这时我老弟下班回来,有帮手了。妈妈吩咐弟弟烧开半锅泉水,接着把滚烫的开水往脚盆里一冲,豆浆立马热气腾腾起来。老弟拿出一个纱布袋子,把豆浆往里面一倒,然后用劲摁压,过滤后的豆浆重新流到木桶里面。直到最后,纱布袋子里面剩下的就是豆渣了。</p><p class="ql-block"> 老弟将过滤后的豆浆倒进铁锅,烧柴火煮沸,然后装桶。接下来就是最考验技术要领的关键了——点卤,也就是放石膏,放多了豆浆会变老,放少了又不凝固,真可谓“一物降一物”。老弟拿出一袋石膏粉,皑白如雪,然后小心翼翼地舀了一调羹,用少许冷豆浆泡发,然后猛地汆入桶中的豆浆,搅动几下后用木盖盖住。</p><p class="ql-block"> 不到一根烟工夫将盖子揭开,浮着一层泡沫的豆浆混合着热气,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豆香。还不晓得成功了没有。拿出一根筷子竖插在豆浆中间,立得稳稳当当,大家莞然一笑,豆腐成型了,不老不嫩刚刚好。</p><p class="ql-block"> 在乡下,豆腐打得好,也被认为是个好兆头。妈妈又忙开了,先用饭碗装了冒着热气的豆腐,放少许白糖,要家里人都趁热吃一碗,然后又盛了几碗送给左邻右舍。接下来做豆腐块,将豆腐倒入木框子里的纱布中,包紧后用木盖压住滤水,过夜后带着纱布纹路的豆腐块(又称白豆腐)就做成了。</p><p class="ql-block"> 其实,水豆腐,白豆腐,豆腐脑,豆腐块,不同的地方叫法不一样,但我们这里的理解和称呼就是如上赘文所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现在外面的豆腐一般是机子磨的吧,吃起来口感好像没那么细腻,也似乎缺少一股特有的豆香。</p><p class="ql-block"> 夫人加班回来,已经天黑了,我们就把这一盘白嫩嫩的豆腐当做生日素食蛋糕,给她唱了一首祝福歌。一家人齐动手,在芳香弥散的厨房烟火之间,这种安静的参与和期待,就像豆腐的优质蛋白一样,寻常朴素,却最是养人。</p><p class="ql-block"> 何处觅乡愁!</p><p class="ql-block"> (记于2024年元旦)</p><p class="ql-block">&nbs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