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是一次长途跋涉

红嫣然

<p class="ql-block">  我上中学的时候,学校在距离家15公里以外的镇上,林场上中学的子弟都在镇上的中学住校。周五下午,我们坐林场接送职工上下班的班车回家,换洗衣服,周日再带上些便于存放的食物,搭乘同班车返校。</p><p class="ql-block"> 记得有一年学校放假,恰逢那天班车不通,同学们集体商议后决定步行回家。我所在的学校位于镇上最西北的位置,回家的路却在镇子最东南的方向,穿越这个小镇要走上3公里,这样一算回家的路就是18公里。</p> <p class="ql-block">  林区的孩子从小就跟大山打交道,十一二岁就跟着大人跑山采猪菜、采蘑菇、采野果,十四五岁就跟着大人春种秋收、上山拉烧柴,从小摔打出来的孩子,都比较皮实,回家的这段路对他们来说也都不在话下,偏偏我从小身体孱弱,是那极个别中的一员,所以当我得知要步行回家的那一刻,心里就充满了忐忑不安。</p> <p class="ql-block">  吃过中午饭,我们就出发了,我和同住一个宿舍的另外3名女生结伴而行,没走多久,我们这一行30几人的距离就渐渐拉开了。</p><p class="ql-block"> 林区的公路就修在大山之中,由一座座延绵的群山和草甸连接而成,爬上一个上坡,走下一段下坡,再经过一片草甸,脚下的路就在这样的重复中延伸。当我们再一次气喘吁吁地爬上一段上坡时,就远远看见走在前面的同学正聚在坡下面的一条河边,他们有的在休息,有的在河边嘻笑打闹,下坡的路走起来明显轻松了许多,我和同伴也加快了脚步,来到河边洗手喝水,坐在河边的沙滩上小憩。</p><p class="ql-block"> 在这条河下游的不远处,是林场的一个作业点,这个作业点也叫“七公里半”,这个距离也正是小镇和林场的中间地段,也就是说,到此我们已经走完了这段路的前半程。</p> <p class="ql-block">  再次上路后,我明显感到体力不支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脚掌已经磨出了水泡,腿也像灌了铅一样抬不起来了,走在前面的同学早已消失在我的视线里,我们一行四人落在了最后面。又不知走了多远,太阳已经偏西,此时的我早已饥肠辘辘、精疲力尽,但前面的路还是望不到尽头。 </p> <p class="ql-block">  就在此时,一位同学的姐姐骑着自行车来接她,她姐姐告诉我们,已经有同学到家了,通知了还在路上的同学家长,这时陆续有家人骑车来路上接人,我是在身心俱疲、无助又绝望的时候,远远看到了哥哥用力蹬车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  一晃这件事已经过去近40年了,今天,当我回忆起当年走过的那一段路时,心里生出很多的感慨。那天哥哥驮着我,只绕过一个弯,透过路边的树丛,我就隐约看见房屋了,如果当时我知道柳暗花明的转机,就在那个转弯处,我就不会那么绝望了,原来绝望是因为看不到希望。</p><p class="ql-block">  时至今日,我也完全不记得当时是夏天还是秋天,因为害怕自己在途中掉队,我只顾低头赶路,走的气喘吁吁,身心俱疲,竟完全没注意过路上的风景。其实让我疲惫不堪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累,更有心理上的忐忑和焦虑,坏情绪影响的不只有心情,还有做事的效率。所以当我们决定上路时候,一定要先调整好心情,记得带上自信和微笑,心里装着快乐,路上就是欢声笑语;心里装着愁云,路上就是泥泞和坎坷。</p> <p class="ql-block">  其实人生就是这样一段长途跋涉,路上有平坦、有曲折,走上坡路时,我们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汗水,而每爬上一段陡坡,就完成人生中的一个小目标。走在人生的路上,我们还要学会坚持和隐忍,因为越接近目标,就会越困难,正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但无论道路有多遥远、多曲折,只要坚持走下去,就一定能到达终点。</p> <p class="ql-block">撰稿:李春红</p><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