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将帅碑林全称为川陕苏区将帅碑林,位于四川省巴中市南郊南龛山顶,碑林是为了纪念和缅怀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将士的丰功伟绩而建造的。将帅碑林有红四方面军主要将领纪念园、碑林长廊、标志碑、楹联长廊、红军将士英名纪念碑、刘伯坚烈士纪念像园、吴瑞林将军纪念像园、将帅碑林纪念馆、红军陵园、红色组雕、思源湖及兵器展场等景观,是中国最大的红军碑林。</p> <p class="ql-block">思源湖,总面积5000余平方米,内有碑林墙46.2米,整个景观呈椭圆形,象一只噙满泪水的眼睛与紧邻的红军陵园和西路军主题展馆融为一体,是个链接过去与未来的空间,唤起人们的追忆与沉思,深情地期待着西路军将士魂归故里……</p> <p class="ql-block">兵器展场</p> <p class="ql-block">“三七”高射炮</p> <p class="ql-block">红色组雕</p> <p class="ql-block">赤化全川:雕塑表现了川陕苏区的政权建设和土地革命。1933年12月12日印行的《怎样分配土地》和1934年12月30日出版的《平分土地须知》以及川陕省工农政府和红四方面军的有关土地革命的布告,真实地反映了苏区土地革命的历史。而组雕上面的标语“斧头劈开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横幅“工农专政”,表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和广大人民群众正积极的同反动势力作斗争,要砸碎万恶的旧世界,开创一个人人平等的新世界。</p> <p class="ql-block">保卫赤区:这组雕塑刻划了红军战士在地方游击队协助下向国民党军阀、地当反动武装展开了反围剿战斗。浮雕刻划战场阻击、冲锋的画面及女战士和百姓支前的场面。1932年红军四方面军进入川陕边到1935年撤离根据地,近两年半的时间,克服重重困难,开创了全国第二大苏区。在两年多的革命战争中,成千上万的红军战士和苏区人民,用鲜血浇灌了这块土地,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生命。</p> <p class="ql-block">北上抗日:这组雕塑反映了1935年1月22日,为了北上抗日,中央电令红四方面军:“……以群众武装与独立团,向东线积极活动,钳制刘敌,应集中红军主力向西进攻,……宜迅速集结部队,完成进攻准备,于最近时间实行向嘉陵江以西进攻”。红四方面军为执行中央命令,发动了陕南战役,调动敌人北移,随即回师川北,成功的取得强渡嘉陵江的胜利,并乘胜向西进攻,解放了涪江与嘉陵之间的大片土地,有力把策应了中央红军北进的作战战略,红四方面军踏上了艰苦曲折的长征征途。</p> <p class="ql-block">达维会师:雕塑形象地反映达维会师庆祝的场面。中央红军在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了终年积雪、人迹罕至的夹金山,红四方面军的西进部队也于1935年6月8日攻克懋功,6月12日,红一方面军先头部队在北进达维途中,同红四方面军一部胜利会师。18日,中共中央、中革军委和红四方面军主力到达懋功。21日晚,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的部队举行联欢会。</p> <p class="ql-block">川陕苏区红军将士英名纪念碑·公祭广场</p> <p class="ql-block"> 纪念碑碑名由李真将军、张志坚将军题写,碑体平面形状采用象征红军八角帽的八边形,碑体总高16米,碑顶至碑文龛上口1.932米,象征1932年红军近16000人进入川北通、南、巴开创革命根据地。碑身整体下大上小,造型简洁,挺拔庄重,除文字龛部分外雕刻红军头像,增加了整体碑身的厚重感。碑体四周的碑林墙雕刻13.8万名先辈英名,以圆环形围绕纪念碑,象征红军革命取得圆满成功。碑林墙在前后左右共开四个出入口,象征红四方面军及红四方面军以川陕革命根据地为中心向四面八方发展,壮大革命力量。</p><p class="ql-block"> 公祭广场面积1250平方米,是巴中市开展烈士公祭日活动的指定场所。</p> <p class="ql-block">主碑下方刻有张震、张万年、迟浩田、耿飚、秦基伟、童小鹏、廖汉生、刘志坚、肖克、万海峰、王平等领导的题词。</p> <p class="ql-block">“红军魂”雕塑。它是似山非山,似景非景,似人马而非人马的雕塑。它以抽象和想象、动与静相结合的造型。</p> <p class="ql-block">红军石来历:这块“红军石”,祖籍四川旺苍木门河下,石龄万年以上。一九三三年六月,红四方面军召开木门会议期间,红军将士常下河戏水,发现河边有一万斤巨石,便在石上刻上“拥护红军”四个大字,落款红九军政治部。红军走后人们称它“红军石”。2002年6月,将帅碑林到此寻觅奇石,如获至宝,出资1600元购运至碑林奇石园,永作留念。真是:旺苍木门一奇石,万年宝物迁“户籍”,为何长眠碑园里,缘是当年红军石。</p> <p class="ql-block"> 标志碑,碑高10米,顶端是熊熊燃烧的革命火炬,下端由三棱六面的梭标头造型而成。</p> <p class="ql-block">标志碑一、二面是张爱萍上将题写的“川陕苏区将帅碑林”碑名和红四方面军的军旗组成。</p> <p class="ql-block">标志碑三、四面是江泽民总书记题词“长征·丰碑永存”和毛泽东对川陕革命根据地的评价“川陕苏区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第二区域”。而第五、六面是“红军四方面军战斗历程路线图”(1927—1937),包括从七里坪出发,到川北建立川陕革命根据地以及从1935年红军开始长征到星星峡所走过的路程。</p> <p class="ql-block">红四方面军主要将帅纪念像园</p> <p class="ql-block">红四方面军主要将领半身像是用红色花岗石雕塑的,每个塑像下面刻着当年的职务,背后刻有生平简介。</p> <p class="ql-block">张琴秋塑像: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主任、总医院政治部主任</p><p class="ql-block">李先念塑像:红四方面军第三十军军政委</p><p class="ql-block">徐向前塑像:红四方面军总指挥</p><p class="ql-block">陈昌浩塑像:红四方面军政治委员</p><p class="ql-block">王树声塑像: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p><p class="ql-block">倪志亮塑像:红四方面军参谋长</p> <p class="ql-block">周纯全塑: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主任</p><p class="ql-block">周光坦塑像 :红军总卫生部政委、中共川陕省委书记</p> <p class="ql-block">傅 钟、曾传六塑像 :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p> <p class="ql-block">张国焘塑像,张国焘的塑像单独放置在比上面十人塑像平台低一米多的地方,这表示他后来结局。但是,其位置却是在碑林长廊的始端,这又象征他曾是红四方面军的主要领导人。他的塑像下面刻着:红军总政委、中共一大代表</p> <p class="ql-block">刘伯坚烈士雕像</p> <p class="ql-block">吴瑞林将军雕像:共和国开国中将,巴中县化成乡人。</p> <p class="ql-block">飞霞阁,位于南龛山山顶。飞霞阁高9层,39.8米,古朴典雅,气势恢弘,宏伟壮观,是巴中城市地标。阁中展陈巴中历史文化名人的事迹、作品、故事和历史文人墨客赞美古巴州的诗词歌赋,彰显巴中钟灵毓秀,人杰地灵。</p> <p class="ql-block">登上飞霞阁,巴中市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 走进巴中将帅碑林,肃立在红军将士英名纪念碑前沉思,今天的中国,是这些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英勇捐躯的红军将士,这里镌刻的13.8万英名,将永垂不朽。历史不能忘记,也不会忘记!和平年代,我们如何不负先烈们的愿望和理想,应始终坚持初心,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踔厉前行</p><p class="ql-block"> 2024年1月6月</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