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渐寒,望春则暖——清丰县诚睦路小学“大美时节”二十四节气校本课程系列之小寒

清丰县诚睦路小学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雪尽南坡雁北飞</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初番花信小寒前</p> <p class="ql-block">  每年1月5~7日,太阳位于黄经285°时是小寒节气,转眼间冬天的倒数第二个节气来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由于小寒正值数九天中的“三九”隆冬,往往是天最冷、雪最多的节气。</p> <p class="ql-block">  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让学生更多地了解、热爱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节气文化,清丰县诚睦路小学六年级继续开展“大美时节”二十四节气校本课程——小寒综合实践活动。</p> 知由来 <p class="ql-block">  小寒,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三个节气,是冬季的第五个节气,这标志着季冬时节正式开始,也标志着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就要到来了。</p> 小寒三候 <p class="ql-block">一候雁北乡:古人认为,候鸟中大雁是顺阴阳而迁移,此时阳气已动,所以大雁开始往北迁移。</p> <p class="ql-block">二候鹊始巢:此时北方到处可见到喜鹊,并且感觉到阳气而开始筑巢。</p> <p class="ql-block">三候雉始雊:“雊”为鸣叫的意思,雉在接近四九时会感阳气的生长而鸣叫。</p> 小寒习俗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腊祭</p><p class="ql-block"> “小寒”是腊月的节气 ,由于古人会在十二月份举行合祀众神的腊祭,因此把腊祭所在的十二月叫腊月。腊祭为我国古代祭祀习俗之一,远在先秦时期就已形成。</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数九</p><p class="ql-block"> 小寒节气最初起源于黄河流域,据说早年黄河流域的农家每逢小寒,家家时兴用“九九消寒图〞来避寒养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吃黄芽菜</p><p class="ql-block"> 据《津门杂记》记载,旧时天津地区有小寒吃黄芽菜的习俗。黄芽菜是天津特产,它是用白菜芽制作而成。</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喝腊八粥</p><p class="ql-block"> 小寒之后不久的腊八节也是要喝腊八粥的,在寒冷的冬天,喝上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既可以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又可以驱赶寒冷。</p> 巧手绘小寒 <p class="ql-block">  执一笔纯真,画一隅烟火,赠一方生趣。小寒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寓意,同学们通过搜集调查,了解小寒文化,以手抄报或绘画的形式将探究成果呈现,一张张漂亮的手抄报,绘出了同学们对小寒的感情。</p> 品梅花 <p class="ql-block">  小寒时节,腊梅开放,正是人们踏雪寻梅赏梅的好时节。在宋代诗人王安石的笔下我们也领略到了梅花香自苦寒来的高尚情节,同学们创作出了一幅幅美丽的梅花,让人看着赏心悦目。</p> <p class="ql-block">  晓日初长,正锦里轻阴,小寒天气。文化需要传承,情怀需要塑造,主题活动的顺利开展,不仅让同学们加深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更收获了丰富的知识和实践经验,把一颗饱含传统文化情怀的种子潜移默化地播撒进心中。</p>

小寒

节气

黄芽菜

文化

腊八粥

时节

二十四节气

同学

清丰县

阳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