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江西省博物馆。筹建于1953年,是全省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江西省第一批古籍重点保护单位。60 多年来,江西省博物馆历经八一广场老馆到新洲路馆到赣江北大道新馆。新馆为江西省文化中心三大馆之一,以方盒为建筑原型寓意为宝盒,共6层,建筑面积8.6万平方米,展陈面积2.8万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走进江西省博物馆,1分钟趣读文物,换个视角看文物讲文物,以小见大,带给您不一样的文物故事有趣博物馆,文物很有趣,了解更多文物的有趣故事,尽在江西省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青花釉里红楼阁式人物谷仓。专门的一处小展亭只展它一样。</p> <p class="ql-block">青花釉里红楼阁式人物谷仓。规格居然是单檐庑殿顶世之孤品。青花釉里红楼阁式人物谷仓 元代。1974年江西省景德镇凌氏墓出土。藏于江西省博物馆。引自展牌介绍:通高29厘米,宽20厘米,分上下两段两段及中间的活动式仓门可拆卸造型复杂。四周门廊上雕塑人物十八个,有舞俑、乐俑、侍女俑、侍卫俑等。仓门两旁书楷体七言对联,背面书正楷墓志。整座谷仓雕塑精微,栩栩如生,展现了一幅盛世丰年歌舞升平的历史画卷。谷仓烧造难度极大,集青白釉、红釉、青花釉里红四种高温釉、彩于一器,墓志内容丰富,是迄今所见唯一一件有明确纪年的元代青花釉里红器,也是研究陶瓷史和地方民俗史的珍贵实物资料。(墓志铭曰:夫人,故景德镇长萝书院山长凌颖山之孙女也,生而贤明,长而周淑,适同镇扬州路召伯大使刘文史男炳文。撼居仁都胡同,知女孙女璧挂。夫人生于前至元癸已年二月初九日戌时,段于后至元戊寅五月二十三日申时,享寿四十六岁。以戊寅六月壬寅之吉,安葬于南山。坐已向亥,大江阳朝。中峙葬跪,形如抚持。龙盘虎踞,山青水秀。火星宗庙,梅花单于。六秀八茸,件件帽合。后日,田连叶陌,未紫盈门。谨记)。</p> <p class="ql-block">江西省博物馆新馆。方国文明。夏商周三代出现了青铜器、文字、大型城垣、礼仪中心等为。代表的国家文明要素,开启了中国王朝文明时代。考古资料表明,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道共同构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赣鄱地区以樟树吴城新干牛城、大洋洲,九江,荞麦岭瑞昌铜岭,鹰潭角山为代表的文化遗存见证了辉煌的中国青铜文明。</p> <p class="ql-block">君宜高官”铭对鸟纹青铜镜西晋(公元265-316年)1976年江西省新建县昌邑公社出土。</p> <p class="ql-block">青白釉牡丹纹玉壶春瓶。应该是观音手上的瓶子玉壶春瓶又称玉壶赏瓶,是中国瓷器造型中的一种典型器形。流行地区广,沿用时间长,宋以后历代各地窑场均有烧制。它的造型是由唐代寺院里的净水瓶演变而来。基本形制为撇口、细颈、垂腹、圈足。它是一种以变化柔和的弧线为轮廓线的瓶类。其造型上的独特之处是:颈较细,颈部中央微微收束,颈部向下逐渐加宽过渡为杏圆状下垂腹,曲线变化圆缓;圈足相对较大,或内敛或外撇。这种瓶的造型定型于宋代,历经宋、元、明、清、民国直至现代。。。元(公元1271年一136江西省博物馆旧藏</p> <p class="ql-block">夔纹翘首青铜刀。商(公元前1600-前1046年)1989年江西省新千县大洋洲商墓出土。</p> <p class="ql-block">大洋洲商代大墓出土的三足提青铜卣。1989年发现的新干大洋洲商代大墓共出土青铜器475件。玉器754件、陶器139件,这是中国出土青铜器数量最多、种类。最丰富的商代大型墓葬,与殷墟妇好墓、三星堆祭祀坑并称为。商代青铜器三大发现。</p> <p class="ql-block">角山商代窑址。是中国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的商品性窑。场。首次揭示出陈腐池、练泥池、蓄泥池、排水沟、蓄水池、烧成坑、圆窑、马窑、龙窑、成品坑等反映完整窑业生产工艺流程的遗迹,为研究中国早期窑业技术和。原始瓷产生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南方福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北长期对峙,中原地区战乱频仍,生产遭受严重。破坏。而南方地区相对稳定,北人南迁,为江西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文化。与此同时,江西因战略地位的增强带动了经济地位的提升,获得良好发展机遇,逐渐成为人们向往的“南方福地”。</p> <p class="ql-block">家给人足。豫章。嘉蔬精稻,擅味于八方:金鐵 篱,資給于四境。沃野疆碎,家給人足,蓄藏無精。故禾歲則供商旅之求,餓年不告臧孫之耀。南朝宋·雷次宗《豫章記》</p> <p class="ql-block">隋唐五代时期,制瓷业已成为江西重要的手工业,瓷窑遍布各地,“艺精娅填,制合规模”。以洪州窑为龙头的青瓷产业发展迅速,江西成为全国著名的青瓷产区,洪州窑成为中国六大青瓷名窑之一。</p> <p class="ql-block">隋场帝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推进了中国政治中心的东移,改变了中国东部地区的交通格局,促成了“运河一长江一鄱阳湖一赣江一北江一珠江”南北黄金水道的形成。江西从此“东通浙闻,南尽大庚,西连荆楚,北至大江,成为南北交通枢纽。</p> <p class="ql-block">漕粮天下富。宋元时期,江西是重要的粮食供应地。北宋,江西“赋粟输于京师为天下最”;南宋,输往都城临安的赋税,占各路总数的三分之一;元代,所交赋税仍位于各行省前列。</p> <p class="ql-block">青花龙纹罐。童宾。是中国民间信仰之一,为明末以来景德镇陶瓷业所崇拜的行业神祗之一。童宾,字定新,景德镇里村人,生于公元1567年,逝于公元1599年,明代烧瓷技师。童宾从小投师学艺,从事烧瓷行当。明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太监潘相奉皇命抵景德镇督造大龙缸,烧造许久,终不成功。潘相急煞,加倍逼迫和残害瓷工。童宾为抗议朝廷,一日纵身跳入烈火熊熊的窑内,以骨作薪。翌日开窑一看,龙缸竟出奇地烧成功了。瓷工们为纪念这位秉性刚直的英雄,称颂童公为"风火仙师",并在御窑厂的左侧建了一座"风火仙庙"。因为烧造瓷器,火借风力,风与火最为关键,因此,景德镇地区传统民间称之为“风火神”、“窑神”,“童公窑”也被称之为神窑。</p> <p class="ql-block">制瓷。宋代江西陶瓷业进入繁荣阶段,以湖田窑、吉州窑、七里镇窑、白舍窑为代表的名窑产品争奇斗艳,如玉似冰的湖田窑青白瓷名声大振,雅俗共赏的吉州窑瓷誉满天下。元代景德镇青花瓷的横空出世,开启了中国制瓷业的新时代。</p> <p class="ql-block">王阳明书《大学古本序》《大学古本》碑刻拓片。加行合王阳明王守仁(1472-1529年),号阳明,浙江余姚人,明代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阳明一生精神,俱在江右”其事业与学术巅峰在江西,构建并形成了以“致良知”“亲民”“知行合一”三大命题为核心内容的心学理论体系人称“阳明心学”或“王学”与陆九渊的学说并称“陆王心学”。</p> <p class="ql-block">文章宗师。宋元时期,江西在文学、史学等领域名家辈出、群英荟萃,涌现了一批创文体流派、领一代风骚的宗师,创作出不少流传千古的名篇巨著,造就了一个创造力大爆发的巨匠时代。杨万里与诚斋体杨万里(1127-1206年),吉水人,南宋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诗歌取材泛既描写自然风光、日常生活,也抒发爱国之情、悯民之思”作品不拘一格,富有变化,语言通俗浅近、自然活泼,后世称为“诚斋体”刘恕刘放与《资治通鉴》刘恕(1032-1078年),高安人,史学家。北宋神宗年间与司马光共定《资治通鉴》编纂体例,梳里纷乱史事,主编魏晋南北朝及五代十国部分。刘放(1023-1089年),樟树人,参编《资治通鉴》,主汉代部分:与弟刘敞、侄刘奉世合著《汉书标注》,并称“墨庄三刘”马端临与《文献通考》马端临(1254-1323年),乐平人,宋末元初史学家。所著《文献通考》取材广泛,既有历朝正史、会要,也包括历代私家史书、传记及官员奏疏、名流议论,对研究中国古代尤其是宋代典章制度具有重要意义,与杜佑《通典》、郑樵《通志》合称“三通”姜—与《白石道人歌曲》</p><p class="ql-block">郸美姜 (1154-1221年),鄱阳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多才多艺,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菩称。所著《白石道人歌曲》是研究宋词乐谱的珍稀资料,在中国音乐史上具有重要价值。周德清与《中原音韵》周德清(1277-1365年),高安人,元代音韵学家、散曲家。工乐府,善音律,酷爱元曲。所著《中原音韵》是中国第一部全面论述北曲体裁、技巧和音韵的专著,使当时广为流行的中原语音成为作曲用韵标准,描写并保存了14世纪中原地区语音原貌,被称为“北曲准绳”“国音鼻祖”朱思本与《舆地图》朱思本(1277-?)临川人,元代地理学家。以十年之功游历诸省,页诸蕃府,博采群言,随地为图”,以“计里画方”之法最终而成《舆地图》,刻于龙虎山上清宫三华院。编撰元代全国总志《九域志》80卷,为重要方志学著作。</p> <p class="ql-block">朝士半江西。明代科举以江(西)、浙(江)、闽(福建)及南直(江苏、安徽)为盛,明前中期以江西独盛,在相当长时间里形成“人才甲天下”的盛况。明代江西的进士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名次上也长期居于全国前列,创造了科举史与政治史上的奇迹。从建文到永乐时期内阁建立,历洪熙、宣德、正统、景泰天顺、成化各朝,内阁首辅者几乎皆为江西吉安府人,有“翰林多吉水,朝士半江西”之说。</p> <p class="ql-block">藩王世家。明太祖朱元璋为“藩屏王室,以安万姓”,效法前朝实行分封制,“分封而不赐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明代先后有三位皇子封藩江西,即南昌的宁藩王系鄱阳的准藩王系、南城的益藩王系。藩王及其子孙锦衣玉食,生活奢靡同时,以宁献王朱权为代表形成的藩王宗室文化又为江西增添了别样风采。</p> <p class="ql-block">“世界瓷都”景德镇。明清时期,景德镇瓷器生产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御窑设立,民窑繁盛,“列市受尘,延袤十三里许,烟火逾十万家,陶户与市肆当十之七八”“工匠八方来,器成天下走”,景德镇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瓷都。</p> <p class="ql-block">青花瓷鸭吻。清(公元1644-1911年)</p> <p class="ql-block">冰丝馆增图重梓《玉茗堂还魂记)清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江西省博物馆旧藏。东方莎士比亚-汤显祖,汤显祖(1550-1616年),临川人,明代戏剧家、文学家。所著《牡丹亭》《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皆“因情成梦,因梦成戏”并称“临川四梦”“临川四梦”歌颂真情,抨击礼教,演绎人性,既有现实的深度,又闪耀着理想的光辉,四百年来盛演不衰。汤显祖作品和戏曲理论对后世戏曲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p> <p class="ql-block">伏鸟双尾青铜虎是商代时期文物,属于国际一级文物。文物规格:通长53.5厘米,通高25.5厘米,体宽13.0厘米美。伏鸟双尾青铜虎是先秦时期出土最大的青铜虎。有着“虎王”之誉。伏鸟双尾青铜虎是商代青铜艺术的辉煌之作,长江中游商代文化的代表性器物。</p> <p class="ql-block">商双面神人青铜头像。是商代时期的青铜器文物,属于国家一级文物。文物规格:高53.0厘米、角距38.5厘米,重4.1千克,双面神人青铜头像是目前为止唯一一件商代双面青铜面具,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p> <p class="ql-block">商兽面纹鹿耳四足青铜甗。</p> <p class="ql-block">商兽面纹鹿耳四足青铜甗。是商代时期的青铜器文物,是国家一级文物。文物规格:高105厘米,重78.5千克,商兽面纹鹿耳四足青铜甗最为难得的是一次浑铸成形。体现了商代时期南方的青铜器铸造高超技艺。商兽面纹鹿耳四足青铜甗也是目前发现的最大的青铜甗。被誉为“甗王”。</p> <p class="ql-block">元青花松竹梅纹梅瓶。是元代时期瓷器文物,属于国际一级文物。文物规格:高 17厘米,口径 5.7厘米,底径 5.8 厘米,青花松竹梅纹梅瓶是元朝存世不多的青花瓷中珍品。青花松竹梅纹梅瓶体量大,器型完整,绘画精美的元代瓷器更是难得。</p> <p class="ql-block">北宋御仙花金带板。是北宋时期文物,属于国家一级文物。文物规格:金带板共13块,其中方形9块、桃形銙1块、尾1块、带扣2块。方形銙:长7厘米、宽6.3厘米、厚1.8厘米;桃形銙:长5.8厘米、宽5.8厘米、厚1.6厘米;尾:长13.5厘米、宽7.5厘米、厚2.6厘米。北宋御仙花金带板是目前所见的等级最高、时代确切、物主清楚,最为精美的宋代金带板。北宋御仙花金带板也被誉为“宋代第一带”</p> <p class="ql-block">熊氏十七娘买地券。年代:唐代。这件江西南昌晚唐熊氏十七娘墓出土的买地券,就是很好的证明。在中国古代,讲究事死如事生,即便是往生西方极乐,家人同样要为逝者安排好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墓室是逝者在阴世的住宅,营造阴宅要征得土地神的同意。买地券就是与土地神订立的买地契约,为墓主阴宅所有权的凭证,以供冥府公验墓室建造合法,从而保证墓室不被阴府拆除或逝者被驱逐,同时也起作镇邪的作用。“买地券”也称为“地神券文”、“符券”、“地契”。唐宋时期买地券这一葬俗在江西地区十分盛行。</p> <p class="ql-block">炼形神治瑞兽纹青铜镜。唐(公元618-907年)1975年江西省九江县狮子公社采集。</p> <p class="ql-block">蝉纹玉琼。商(公元前1600-前1046年)1989年江西省新千县大洋洲商墓出土。</p> <p class="ql-block">目雷纹方内青铜钱。商(公元前1600-前1046年)。</p> <p class="ql-block">弦纹折肩陶尊。商(公元前1600-前1046年)1974年江西省清江县(今樟树市)吴城遗址出土。</p> <p class="ql-block">人类历史发展的里程碑:制陶之源陶器是人类早期文明划时代的创造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出土的约2万年前的陶器,是迄今所见世界上最早的陶器,也是中国早期陶器中数量最多、种类最丰富的,具有里程碑意义。</p> <p class="ql-block">凤钮青铜器盖。商(公元前1600-前1046年)1974年江西省清江县(今樟树市)吴城遗址出土。</p> <p class="ql-block">陶面具范。商(公元前1600-前1046年)1974年江西省清江县(今樟树市)吴城遗址出土。</p> <p class="ql-block">粉彩开光花卉纹盘。清(公元1644年-1911)2005年法国东方陶瓷学会凯罗铃·贝纳多女土赠。</p> <p class="ql-block">青花花卉纹海星形汤盆。清康熙(公元1662年一1722年)江西省高安市收购。</p> <p class="ql-block">康熙款五彩镂雕西厢故事图方瓶。清光绪(公元1875年—1908年)1957年江西省南昌市余厚基捐赠。</p> <p class="ql-block">乾隆款粉彩塑龙万花纹瓶。清光绪(公元1875年一1908年)1959年上海市物资分局移交。</p> <p class="ql-block">乾隆款粉彩堆塑八宝九龙纹盒。清光绪(公元1875年-1908年)1952年江西省物资局移交。</p> <p class="ql-block">素三彩花鸟纹如意云头摆件。清乾隆(公元1736年一1796年)1989年南京大学程干帆捐蹭。</p> <p class="ql-block">程门浅绛山水人物纹圆形瓷板?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1958年江西省南昌市文教局移交。</p> <p class="ql-block">程门浅绛山水人物纹瑞式浙瓶。清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1958年谢景云捐赠。</p> <p class="ql-block">五彩锦地开光花卉纹葫芦形盖罐清光绪(公元1875年-1908年)1952年江西省南昌市文教局移交。</p> <p class="ql-block">青花海涛纹炉。明万历(公元1572年一1620年)1972年江西省新干县荷埠公社征集。</p> <p class="ql-block">青花缠枝花卉纹贯耳方瓶。清乾隆(公元1736年一1796年)江西省博物馆旧藏</p> <p class="ql-block">雍正款青花釉里红花蝶纹瓶。清道光(公元1821年一1850年)1975年江西省吉安市文物商店移交</p> <p class="ql-block">黄地粉彩堆贴博古图缸。清(公元1644年-1911年)1954年江西省财政厅移交</p> <p class="ql-block">仿汝窑弦纹八棱瓶。清乾隆(公元1736年一1796年)江西省博物馆旧藏</p> <p class="ql-block">祭红釉玉壶春瓶。清乾隆(公元1736年-1796年)江西省博物馆旧藏</p> <p class="ql-block">黄地粉彩寿桃纹渣斗。清光绪(公元1875年-1908年)1984年国家文物总店拔交</p> <p class="ql-block">黄釉莲花形盘。清雍正(公元1723年-1735年)江西省博物馆旧藏</p> <p class="ql-block">釉里红锦纹罐。清乾隆(公元1736年一1796年)江西省博物馆旧藏</p> <p class="ql-block">斗彩十二月花卉诗文杯。清康熙(公元1662年-1722年)江西省博物馆旧藏</p> <p class="ql-block">黄地青花云龙福寿纹碗。清康熙(公元1662年-1722年)江西省博物馆旧藏</p> <p class="ql-block">黄地绿彩龙风纹碗。清康熙(公元1662年-1722年)江西省博物馆旧藏</p> <p class="ql-block">青白釉刻划缠枝牡丹纹盖瓶。元(公元1271年-1368年)1963年江西省抚州市桥东黄泥岗元至正八年(1348年)墓出土</p> <p class="ql-block">青白釉褐色点彩连座瓶。元(公元1271年-1368年)江西省博物馆旧藏</p> <p class="ql-block">青白釉堆塑龙虎纹瓶。宋(公元960年-1279年)1990年江西省南昌铁路公安处移交</p> <p class="ql-block">青白釉莲瓣形注碗。北宋(公元960年一1127年)1981年江西省整源县征集</p> <p class="ql-block">釉里红四灵塔式盖罐。通高22.5厘米。颈部以青花料楷书“大元至元戊贵六月王卖吉置”即后至元四年(1338年):肩部书“刘大使宅凌氏用”盖口为喇嘛塔形钮,盖面外周堆塑有灵芝、夹板和双角等杂宝:颈部饰莲瓣纹:肩腹部四方雕塑四灵: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其间云纹相衬,青龙与白虎翘首仰望,是一件汉藏传统文化元素相融合的艺术精品。</p> <p class="ql-block">青白釉堆贴梅纹带座梅瓶。元(公元1271年-1368年)江西省博物馆旧藏</p> <p class="ql-block">青白釉刻划缠枝莲纹环耳瓶。元(公元1271年-1368年)1931年江西省贵溪县上清宫出土</p> <p class="ql-block">叠烧青釉碗。随(公元581年-618年)1979年江西省丰城市洪州窑遗址出土</p> <p class="ql-block">青釉鸡首壶。西晋(公元265年-316年)1972年江西省新建县樵舍西晋墓出土</p> <p class="ql-block">大口折肩原始瓷尊。商(公元前1600年一前1046年)1989年江西省新干县大洋洲商墓出土</p> <p class="ql-block">米字纹釉陶坛。</p> <p class="ql-block">米字纹釉陶坛。东周(公元前770年一前256年)1979年江西省鹰潭市龙虎山崖墓出</p> <p class="ql-block">佛像。北宋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1966年江西省吉安市江仕澄塔佛出土</p> <p class="ql-block">天下状元”铭诗词人物图臺金银盘。宋(公元960-1279年)1957年江西省南昌市青云谱出土</p> <p class="ql-block">唐大历五年铜钟。唐大历五年(公元770年)1957年江西省遂川县移交</p> <p class="ql-block">四系盘口青艺壶。唐(公元618-907年)1956年江西省贵溪县文化馆移交</p> <p class="ql-block">三彩骆驼俑。唐(公元618-907年)1986年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军山茅栗岗村唐墓出土</p> <p class="ql-block">三彩镇墓兽。唐(公元618-907年)1986年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军山茅栗岗村唐墓出土</p> <p class="ql-block">宽尾鸟形陶灶。三国·吴(公元222-280年)1973年江西省南昌市东昊墓出土</p> <p class="ql-block">绿釉陶仓。东汉(公元25-220年)1960年江西省南昌市青云谱东汉墓出土</p> <p class="ql-block">于阑家青铜钾。西汉(公元前202-公元8年)1956年江西省九江市征集</p> <p class="ql-block">绿釉陶井。东汉(公元25-220年)1960年江西省南昌市青云谱东汉墓出土</p> <p class="ql-block">云雷纹兽形陶鼎。东周(公元前770-前256年)1979年江西省鹰潭市龙虎山董墓出土</p> <p class="ql-block">马蹄金。麟趾金。西汉(公元前202-公元8年)2016年江西省南昌市西汉海香侯刘贺墓出。</p> <p class="ql-block">云雷纹兽首提梁黑陶蓋。东周(公元前770-前256年)1979年江西省鹰潭市龙虎山崖墓出土</p> <p class="ql-block">十三弦筝。东周(公元前770-前256年)1979年江西省鹰潭市龙虎山崖墓出土</p> <p class="ql-block">勾云纹青铜镜。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1962年江西省新余市界水主龙山出土</p> <p class="ql-block">虎钮青铜。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1956年江西省合作社移交</p> <p class="ql-block">蟠纹青铜盥盘。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1974年江西省清江县(今樟树市)临江镇出土</p> <p class="ql-block">方孔青铜炭铲。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1979年江西省靖安县水口公社李家头山出土</p> <p class="ql-block">应监作宝尊彝铭青铜瓶。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1958年江西省余千县黄金埠中学出土</p> <p class="ql-block">伏虎耳虎形扁足青铜鼎。商(公元前1600-前1046年)1989年江西省新干县大洋洲商墓出土</p> <p class="ql-block">浮雕羊首青铜票。商(公元前1600-前1046年)1989年江西省新干县大洋洲商墓出土</p> <p class="ql-block">仪仗俑。明嘉靖(公元1522-1566年)58年江西省南城县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益庄王夫妇墓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