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最温暖的地方,它不仅仅是一座房子,而是凝聚在每个人心里的那份亲情,那份大爱。<br> 我这一生中,不知搬过多少次家。老了,不想搬了,可还是又搬了一次。<br> 退休后到大城市生活,还是挺好的。二十年前,儿子大学即将毕业,不愿意回到小县城生活,我们只好凑钱给他在这座城市里买了一套小房子。他成家立业后,就没有在这套房子里居住了,我与老伴退休后便来到这里居住,也慢慢地适应了这里的环境,感觉是很好的,心想房子虽小,也够我们老两口居住了,住房旁边还有一条河,步道上绿树成荫,鸟语花香,街道对面还有一个开放式的大公园,居住地也是这座城市其中的一个文化旅游区,在此养老也是不错的选择。我们虽这样想着,可儿子儿媳却有他们的想法,认为这房子已经老了,所在小区也是老小区了,要换一下,改变一个环境,于是,老了,又来了一次搬家。<br> 搬家,是很麻烦、很辛苦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个家总有一些锅锅碗碗、盆盆瓢瓢,吃的、用的,穿的、盖的,读的、看到,这样的、那样的一些物品,犹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于是一件件地只好打包装箱,交由搬家公司运输。更为麻烦的是,旧的住房出售后,新的住房还未装修,虽与新房东讲好多住一年,待我的新住房装修好后即搬,不料新房东家中发生一些事,急需住房,我们也能理解,便只好搬家,搬到儿子家暂住,家中的物品放不下也只得放在另外的地方。这一放,就放了半年多时间。<br> 新的住房装修好后,我们随即搬进。清理物品也是很费心、劳累,要放置有序,使用方便,拆开包装后就得一件件地认真思考,这个东西应放在这里,那件物品应放在那里,来来回回地在房子里忙碌了一个多星期,还是感到不十分满意,这也许是打乱了原来的放置秩序和生活习惯吧!<br> 比较麻烦的,是搬运我在几十年工作中积累的几千册图书。我虽不是一个读书人,但在闲暇之余也爱翻一翻书,给自己充一充电,增加一些新的知识,以适应工作与生活的需要。于是搬家前要打捆,书比较沉,打捆大了搬不动;打捆小了又费事;搬到新住房后又拆开,一册册的分类(图书类别,书的大小)、登记、放置,颇费一番周折。<br> 梁实秋先生曾说:“搬一次家如生一场病,好久好久才能苏息过来,又好久好久才能习惯下来。”的确是这样的。要搬之前需整理打包装箱,搬之又要拆开重新放置,辛苦不说,日常需用的东西放置的秩序也发生了改变,很久都未适应过来,去拿一件东西时,好像思维短路,不知所措。<br> 当然,新家的环境比原来的更好,背靠大的生态公园,有森林,有湖泊,更适宜居家,特别是对老年人来说,更适宜养老,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晚辈对我们的那份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