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五年战友石楼聚会

文/刘石喜

<p class="ql-block">战友联宜会开场白</p><p class="ql-block">各位战友大家好!</p><p class="ql-block">今天,我们战友在这里隆重集会,庆祝,纪念我们入伍四十五周年。首先,作为此次参加聚会的普通一员,向前来参加聚会的战友表示真诚的问候!向此次聚会的筹办人和发起人,致以衷心的感谢。感谢你们为大家搭建了友谊平台,让战友们再次相聚在一起,尽情享受战友相聚的开心与快乐。</p><p class="ql-block">一九七八年那是我们终身难忘的一年,至今已四十五年了。</p><p class="ql-block">四十五年前,我们这些热血男儿,响应党的号召,从石楼应征入伍。从此我们75名新兵,穿上军装,就跨入了兵的行列,成为国防建设的普通一兵,在茫茫的戈壁沙漠。国防科委二十训练基地,(现在叫洒泉卫星发射中心),投入到了火热的军营生活。</p><p class="ql-block">回望戈壁军营,忘不了三个月的新兵连生活,我们山西籍战友和甘肃、天津籍一百多战友同训练同学习,同劳动同休息。我们一起相处的日子,怎能让人忘记。训练场上,有我们铿锵的操练声,饭堂前和操场上有我们燎亮的军歌声,还有那半夜三更紧急集合的哨声。艰苦、严格、紧张而又活泼的新兵连生活,给我们每个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也由此结下了我们深厚的战友情宜。</p><p class="ql-block">忘不了我们曾经在部队有同一个番号,89720部队。</p><p class="ql-block">忘不了下连队后,我们在洒泉发射架下,维护国防设施,遇到每次基地发射任务完成后。我们连续一周晚上在发射团看电影的欢乐情景。</p><p class="ql-block">忘不了许多年后我们在石楼再聚会,依然是那么亲切和热情。</p><p class="ql-block">我们曾经是一名军人,为国防建设我们奋斗过,奉献过。我们把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国防。我们为有这样一段光荣的经历而自豪。</p><p class="ql-block">最后,让我们共同举起酒杯,为我们的相聚,为我们的友谊长存干杯!</p> <p class="ql-block">为了欢庆八一建军节96周年暨七八战友入伍45周年纪念活动,退伍老兵马晋平,刘保平,周应亮,张东生,刘光,王兴平,苏志荣等发起,并筹建退伍老兵联宜会组委会,搭建战友相逢平台,使时隔45年后的退伍老兵欢聚石楼树德宾馆,重温兵营好时光,共叙战友情宜,祈福快乐安康!</p> <p class="ql-block">四十五年前艰苦的军营生活浮现在我们的面前。当年作为石楼的热血青年怀着参军报效祖国的满腔热情,告别了家乡父老,穿着新兵装,戴着棉帽子,穿着大头鞋,从县招待所出发,踏上挺进大西北远征。</p><p class="ql-block">军列(曾经军列又称为闷罐车)从临汾站出发,满载着数千名新兵不分白天昼夜奔驰在三晋大地,跨越黄河,爬过了黄土高坡,又穿过了河西走廊向西行进在茫茫的大漠戈壁。途经运城、风陵度、渭南、西安、宝鸡、天水、定西、兰州、武威、张掖、酒泉、最后军列在到达甘肃的一个名叫清水的火车站停留下来。我们下车在接兵干部率领又转换坐上了开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唯一军用铁路线专列。</p><p class="ql-block">军列在大沙漠里奔驰,我们坐在绿皮车箱里遥望窗外,只见茫茫戈壁沙漠,看不见村庄和烟火。火车经过十多个小时的行程到达目的地,下车后被几辆运兵车直接送到新兵连营房驻地。我们新兵连营房住地是在一处名叫四号的地方,这座新兵营房泥坯矮土房,没有厕所,自来水,没有食堂和暖气,生活环境十分艰苦。这里被称为“天上没有鸟,地上不长草。黄沙漫天飞,风吹石头跑,”的死亡沙海。夏天酷暑炎热,冬天滴水成冰,我们这些刚入伍的新兵,大多一下子不适应这里的气候,有些人出现了嘴唇干裂,鼻孔流血,手脚冻伤。新兵连杨连长对新兵的军事训练,政治学习,思想作风教育抓得紧,管得严。三个月的新兵生活,使我们从一个普通百姓转化为一个合格的军人。艰苦的生活环境磨练了我们的革命意志。新兵连的训练生活也是我们军旅生涯中一段难忘的记忆!新兵连训练结束后,我们被分配到营部所属连队。下连队后战友们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奋发进取,为国防建设做出了自已的贡献!</p><p class="ql-block">退伍回到地方,战友们在地方各条战线上发扬“两弹一星”精神,为国家建设和家乡繁荣做出了奉献。虽然离开部队几十年了,我们依然怀念着第二故乡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每当看到祖国西部卫星发射,仿佛又回到当年的部队。我们可以自豪地说,生命里有段当兵的历史,此生无憾!</p> <p class="ql-block">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又称中国民解放军第二十训练基地(中国人民解放军89720部队)、东风基地、东风航天城。是中国导弹与卫星发射基地之一,是我国最早建成的运载火箭发身试验基地。</p><p class="ql-block">退伍回到地方,</p> <p class="ql-block">两张跨度四十五年的照片,从风华正茂的青年到两鬓斑白的老者,岁月飞逝,芳华不在,唯有初心不变,军旅情怀依旧!在纪念入伍四十五周年之际,把老照片拼在一起,记录一些生活的往事,怀念一下那激情燃烧的岁月,重温一下那些年朝夕相处的战友情谊。</p> <p class="ql-block"> 贺七八战友聚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青春年华结战友,</p><p class="ql-block"> 戈壁滩上情深厚。</p><p class="ql-block"> 发射架下汗水流,</p><p class="ql-block"> 国防建设显身手。</p><p class="ql-block"> 时光穿梭四五秋,</p><p class="ql-block"> 昔日小伙皆向首。</p><p class="ql-block"> 七八战友聚石楼,</p><p class="ql-block"> 再唱军歌壮志留。</p> <p class="ql-block"> 二连战友留影</p><p class="ql-block">薛元平 任石生 薛鹏军 许俊升 刘海界</p><p class="ql-block">薛元峰 高俊保 梁根应 成俊祥 王水旺 温智平</p><p class="ql-block">郑志勇 刘石喜 苏志荣 辛交元 张福福</p> <p class="ql-block"> 加工连战友留影</p><p class="ql-block">王平儿 王中元 贺明军 贺贵祥 陈记元 高三虎</p><p class="ql-block">马书平 刘保平 韩俊雄 寇成平 刘乃照 贾柱虎</p> <p class="ql-block"> 机械连战友留影</p><p class="ql-block">前排 闫洪波 李其珍 李保平 宁毛儿</p><p class="ql-block">后排 陈有强 贾挨光 宁保平 张东生</p> <p class="ql-block">裴沟公社应征入伍</p><p class="ql-block">前排 薛鹏军 王水旺</p><p class="ql-block">后排 刘乃照 高贵元 吕志平</p> <p class="ql-block">王兴平 李其珍 刘石喜</p> <p class="ql-block">马晋平 刘石喜 成俊祥</p> <p class="ql-block">贾柱虎 马晋平 刘石喜 刘保平 冯晋生</p> <p class="ql-block"> 城关公社应征入伍的</p><p class="ql-block">一排左起任石生 徐石平 中洲腾 许俊升 李其珍 宁毛儿 解元峰 解玉伟</p><p class="ql-block">二排左起 郑志勇 宁保平 刘保平 王新平</p><p class="ql-block">张永生。</p> <p class="ql-block"> 龙交公社应征入伍</p><p class="ql-block">马书平 贾柱虎 马晋平 冯晋生 刘石喜 辛交元 张福福 李保平</p> <p class="ql-block">二连一排二班战友</p><p class="ql-block">王水旺 刘石喜 任石生</p> <p class="ql-block"> 一连战友留影</p><p class="ql-block">一排左起 解玉伟 周应亮 冯成应 牛洲腾</p><p class="ql-block">冯晋生 刘 光 徐石平 宁毛儿</p><p class="ql-block">二排左起 高贵元 王建平 李泽富 高洪泽</p><p class="ql-block">强东生 刘文忠 闫洪波</p> <p class="ql-block">营部战友留影</p><p class="ql-block">左起 张永生 马晋平 刘保平 王新平</p><p class="ql-block"> 马书平 苏炳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