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老上海:南京西路

金红卫

南京西路,东起西藏中路,西迄延安西路,全长3833米。清同治元年(1862年),由上海英租界跑马总会出资,强行越界辟筑一条从泥城浜(今西藏中路)到静安寺的跑马道,以静安古寺前涌泉浜取名涌泉路,亦称静安寺路。初为简陋的泥土路,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改为石子路面。翌年,马路两侧种植了悬铃木。1921年,往西筑至大西路(今延安西路)。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静安寺路更名为南京西路。<br>南京西路,黄陂北路至浙江中路段为上海64条永不拓宽马路之一。<br> 行驶在南京西路上的20路无轨电车 南京西路上的五卅运动纪念碑值得一看,纪念碑主体是由“五卅”两字组成的不锈钢雕塑,呈放射性,象征着振奋、腾飞向上的精神。纪念碑的碑体、基座等都是采用泰山一麓的花岗岩,代表着烈士的牺牲重于泰山。由陈云同志题写碑名,陆定一题写碑文。纪念碑中间由两个不屈不挠的工人形象组成的不锈钢雕塑,表现了中国工人阶级前仆后继,英勇斗争的革命精神。 五卅运动纪念碑背面的浮雕 南京西路2-68号(新世界城) 夜色中的新世界城 南京西路75号(人民公园北门) 南京西路108号(金门饭店):原为华安大楼,建于1926年,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一、二层用爱奥尼克柱廊,大门划为三间,多立克式柱,两侧凸出,形成横三段,券窗口七八层之间有挑檐,中央顶部有塔楼。 南京西路150号(体育大厦):原为西侨青年会旧址,建成于1932年,大楼内有更衣室、体操室、理发店、游艺室、阅览室、图书室、弹子房、体育馆、游泳池等,其中游泳池是上海第一个温水游泳池。 南京西路170号(国际饭店):原为四行储蓄会大楼,建成于1934年,建成时,是当时全国也是亚洲最高建筑,并在上海保持高度纪录达半个世纪。因楼高惊人,故有“仰观落帽”之说。外墙使用深褐色面砖,竖线条处理,顶部层层收进,底层至3层镶贴黑色花岗石,4层以上镶贴棕色泰山面砖,在第2、3层和14层以巨型圆角玻璃镶贴。 南京西路190号:创建于1950年代,是上海最大的工艺美术品专业公司之一,也是上海滩上最早经营黄金、钻石的第一家企业。 南京西路216(大光明电影院):原为大光明影戏院,始建于1928年,开幕主持是赫赫有名的京剧名伶梅兰芳先生。1929年,蒋介石夫妇同赴“大光明”,观看蒋介石演说“三民主义”的有声新闻片。1933年重建,改名为大光明电影院,由邬达克设计,典型的现代主义风格,外观采用横竖线交叉构图形式,乳黄色墙面,嵌以大面积玻璃窗。作为当时美国八大公司出品影片的主要放映地之一,“大光明”几乎做到了与好莱坞同步上映,并在每一个座位上都装有“译意风”,通过耳机向观众用中文来播讲剧情和对白。当时整个上海滩安装“译意风”的,仅有两家电影院,“大光明”就是其中的一家。 南京西路325号(上海历史博物馆):原为旧上海跑马总会,建于1933年的英式风格建筑。2018年改为上海历史博物馆。 南京西路445号(功德林) 南京西路455弄(裕和坊) 南京西路457-467号 南京西路473号(德大西菜馆) 南京西路479弄(同益村):建于1929年的新式里弄。 南京西路555号 南京西路成都北路口(东北角) 南京西路587号(东莱大楼):建于1927年的酒店式公寓,原属东莱银行所有。 南京西路587号(东莱大楼) 南京西路591弄(润康村):建于1926年的新式里弄。 南京西路612弄(静安新邨):建于1938年的新式里弄。 南京西路694号 南京西路702号(飞星公司大楼):建于1917年,西班牙伊斯兰式与新古典主义相结合,立面三层均采用马蹄形连续拱柱廊构图。 南京西路722号(犹太人总会):建于1911年,主入口有双柱拱券门廊,两翼楼层墙面后退,下为塔什干式券柱廊,上为大阳台,用汰石子花瓶栏杆作为装饰,立面用虎皮清水墙,底层用斩假石饰面。 南京西路722号(犹太人总会),隔墙远眺 南京西路778号(德义大楼):建于1928年的公寓,装饰艺术派风格,是上海较早设单身宿舍的大楼。解放后,底层曾为南京理发店和少年儿童书店。 南京西路789号 南京西路石门一路口(西北角) 南京西路801-803号(同孚大楼):又叫吴江大楼,建于1936年的现代式建筑,属于中国银行。现代派风格,下窗框都用连贯的横线条装饰,似一条条玉带围绕;外墙采用深褐色面砖;顶部还带有塔楼。 南京西路868-882号(大华公寓):建于1932年的现代派风格公寓。由前后四排多层公寓楼组成,弄堂口有过街楼。立面简洁,窗下墙及檐部作白色宽带状横向构图,两端以褐色面砖作宽带状竖向构图。 南京西路931-941号(中央公寓) 南京西路931-941号(中央公寓) 南京西路934号(泰兴大楼):旧时叫麦斯塔德公寓大楼,晋隆洋行地址。建于1934年,现代派风格,立面中高两低对称造型,中间主体后退形成主入口前场;中间竖线条构图,两翼横线条构图。 南京西路962号(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原系前中国垦业银行总经理王伯元的住宅,房屋采西式造型,中、西合璧装饰。王伯元后出任伪上海市银行公会理事长、敌占工部局公共租界的“联保长”而成为汉奸。抗日战争胜利后为逃避国法制裁,潜逃国外,国民党高等法院对其留沪财产扣押代管。1952年由市文化局接管改名为上海市少年儿童图书馆,1980年6月由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提写馆名。 南京西路962号(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 南京西路972弄:建于1934年的新式里弄。 南京西路1010号(美琪大楼) 南京西路1010号(美琪大楼) 南京西路1025弄(静安别墅):建于1932年的新式里弄住宅,由南浔富豪、革命党元老张静江家族投资建造。弄堂内居住的大多是商人和文化人,蔡元培曾在此从事革命工作和教育事业;于右任曾在此研究编辑《两陋木筒汇编》、《标准草书》等著作。1932年“一二八”事变中,商务印书馆被日军炸毁,只得租赁弄内174号作为临时书库,存书十二万册,至1952年移交给人民政府。 南京西路1078号(梅龙镇广场) 南京西路1081弄(重华新村):建于1937年由临街公寓房和新式里弄住宅组成,由上海滩大亨虞洽卿投资建造。著名女作家张爱玲和她姑姑曾经居住在南京西路弄内9号(原11号)二楼,小说《色•戒》就写于这段时间。 弄内22号原为虞洽卿的住宅,现为创世于1936年的梅龙镇酒家(红色的英国式古老三层建筑,宽敞的半圆型台阶通向正门,6扇高大的落地窗一字排开,红色的六角型柱子与白色的徽徽外凸的阳台)。 南京西路1129弄(安乐坊):建于1927年的新式里弄住宅,共90幢房屋。当时受聚居的广东人偏爱,成了出名的广东弄堂。 南京西路1147号:建于1926年的花园公寓,是上海最老牌的英国百货公司惠罗公司的物业,共有4排连体公寓,楼与楼之间有花园、人行道和汽车道。 南京西路1173弄:建于1930年,由四幢四层公寓楼组成。建筑立面沿用欧洲古典主义三段式构图,基座仿石砌筑,二层和三层中段用水泥砂浆粉砌,并用爱奥尼克壁柱装饰,腰线和门窗的装饰线脚考究。1950年代中期,12岁的程乃珊(著名女作家)举家返沪,曾在此居住。 南京西路1175-1185号(南洋大楼):原名南洋公寓,建于1933年的公寓大楼。 南京西路1175-1185号(南洋大楼):原名南洋公寓,建于1933年的公寓大楼。 南京西路1213弄(沧州别墅):建于1900年的新式里弄,现名华业公寓,主楼与配楼由3个单元楼房组成,中间采用车库、拱廊相贯通。 南京西路1333号:友谊会堂,属于上海展览中心。 南京西路1400-1418号:建于1926年的花园住宅,法国文艺复兴时代建筑风格。香港永安百货公司、上海永安百货公司创始人郭乐、郭顺兄弟住宅。 南京西路1550号:建筑年代不详,中西合璧风格,一座外围封闭,内绕游廊主屋,配房前门楼,双狮拱卫格局的花园洋房。 南京西路常德路口的对角线人行道 南京西路常德路口(东北角) 南京西路1649号:静安公园北门。门口正在举行“城市暖冬计划”展会。 南京西路1686号:大名鼎鼎的静安寺。 南京西路1728-1730号(百乐门大都会) 南京西路1799号:原为创办中华电力有限公司的英籍犹太人嘉道理爵士住宅,现为上海市少年宫。建于1924年。典型的古典主义风格。主入口为爱奥尼式白色大理石柱门廊,两旁有通长的游廊。室内多为大理石装饰。底层大厅高三层,长方形穹顶,布满细腻的花饰,两侧壁炉饰三角形山花和装饰线脚。 南京西路乌鲁木齐北路口(西北角) 南京西路1875号 南京西路1892弄(愚谷邨) 南京西路1892弄(愚谷邨)弄内 南京西路1910号 南京西路1915弄(世德坊):建于1912年的旧式里弄。 南京西路1915弄(世德坊) 南京西路1917号:建于1941年,略带西班牙建筑风格特征的花园住宅。 南京西路1955弄(百乐坊):现名百禄邨,建于1927年的旧式里弄。 南京西路1955弄(百乐坊) 南京西路1984弄(蝶来新村):建于1933年的新式里弄。 南京西路1984弄(蝶来新村)弄内 南京西路1984弄(蝶来新村),弄内居然有一幢三角形楼房。 南京西路2004号(乐义饭店):原励志社上海第一招待所。蒋经国1948年下榻于此,并在此组织召开金圆券会议,与会者是当时各大银行的首脑及赫赫有名的上海滩三大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