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哈尔滨一平房区老工厂家属楼及731侵华日军部队宿舍遗址

一米阳光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一半是吸取,一半是开拓!</b></p><p class="ql-block">说到“大厂文化”,哈尔滨是老牌的重工业基地,哈尔滨电机厂、哈尔滨汽轮机厂,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1956年动工兴建,1958年投产。哈尔滨锅炉厂、 哈尔滨轴承厂、哈尔滨伟建机器厂(原哈飞)、.哈尔滨东安机械厂、哈尔滨东北轻合金厂(原哈尔滨101厂)、哈尔滨量具刃具厂、电碳厂、电表仪器厂一五”时期,苏联援建的156个重点建设项目有13个建在哈尔滨。</p><p class="ql-block">这些工厂里的人们的精神世界是在厂的庇护下,工作、荣誉、家族传承…这些工厂在黑土地上书写过辉煌的一页,并且也在老人们的回忆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p> <p class="ql-block">1月6日,跟随刘贺老师的脚步,走寻平房老工业区活动,感受城市历史,树立文化自信,哈尔滨既有异域文化的风花雪月,又近现代工业《钢的琴》的忧伤。走寻哈飞家属区(731士官公寓),哈飞俱乐部,东轻招待所,东轻俱乐部,242医院老建筑,行走哈尔滨现存最大筒子楼社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侵华日军731部队遗址:给水塔是负责供应七三一部队及宿舍区用水的建筑设施。&nbsp;&nbsp;</p><p class="ql-block">&nbsp;给水塔旧址位于本部旧址西南,平房区新疆大街15号,为一处砖混结构三层楼,平顶,平面呈方形。</p> <p class="ql-block">东轻厂招待所</p> <p class="ql-block">1952年,101厂(东轻前身)作为新中国第一家铝镁合金加工企业在哈尔滨破土动工,开启了我国铝加工业的先河。其后的70多年里,东轻不辱使命、不负重托,谱写了我国铝加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起步到腾飞的光辉篇章。一代代“国之重器”上,都有东轻印记。</p> <p class="ql-block">它是国家“一五”期间156项重点工程中的2项,1956年正式投产,1998年正式改制为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是国家“特大型一级企业”。</p><p class="ql-block">在高新材料和国防军工领域每年承担着60%以上国防、军工等重点轻合金材料的生产和研发任务。国产第一架飞机、第一座原子能反应堆、第一枚导弹、第一颗人造卫星、原子弹、氢弹,第一艘远洋巨轮、核潜艇以及运载火箭上使用的全部轻金属材料,“神舟”号载人航天飞船上的重要轻金属部件等皆由东轻公司提供。</p> <p class="ql-block">文化宫侧面象征中苏友谊的设计图案。</p> <p class="ql-block">原苏联专家楼</p> <p class="ql-block">在当年,要是说起自己是工厂里的,人们的优越感遮都遮不住。毕竟有个铁饭碗,父母退休了,孩子还可以直接入职,完全不愁没工作。</p><p class="ql-block">各种社团活动,让非厂子弟简直是羡慕嫉妒恨。同时也培养出了许多在音乐、体育等文化领域杰出人物。</p> <p class="ql-block">很喜欢的阳台,让人想起钩织的沙发扶手装饰、亦或挂在窗、门的精巧织物等。图案对称且充满温馨。</p> <p class="ql-block">幼儿园</p> <p class="ql-block">原东轻厂职工医院</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个以厂子为中心的封闭“独立王国”,医院幼儿园、学校、职工医院是厂里建的。</p><p class="ql-block">工厂奠定了国家工业基础;而对一个普通家庭来说,这是一个特殊的生活空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三角楣的红砖下,依稀可辨的主席像。</p> <p class="ql-block">在蓝天白雪的掩映下,房屋的外立面设计如此脱俗。</p> <p class="ql-block">楼内的栏杆在水磨石与水泥的坚固把持中,依然毫发无损地存在,可见设计之用心。</p> <p class="ql-block">从大厂走出的人们,是否还怀念曾经的旧时,那里有负责但刻板的老师,有一起玩耍的小伙伴,有楼里亲切却又八卦的叔叔阿姨们…从“孤岛”走出,打破文化壁磊,在其他城市融入、飘零,也许对于他们,黄昏时的云霞是他们的梦之托付,一层层蕴染着思念之情。</p> <p class="ql-block">那段时光却是所有厂子弟一生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仿佛进入欧洲的某座城堡。松树掩映,建筑美感十足。</p> <p class="ql-block">哈飞文化宫。造型对称,极具秩序感。</p> <p class="ql-block">中午的阳光透过光秃的树枝,散在红砖墙上,光影斑驳,似一幅胶片上的斑点,总想告诉人们这里曾发生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七三一部队宿舍区遗址”。地址位于哈尔滨市平房区新疆大街和友协大街交叉口处。</p> <p class="ql-block">登上残破的楼梯,向四周望去。白雪覆盖的现小区己少有人住。</p> <p class="ql-block">建筑建于上世纪30年代,一片群体砖木结构,三层人字形屋顶建筑,现存房屋共十五栋,占地面积一万六千平方米。前排是普通士兵跟士官楼,后面为高级军官住宅,曾作为哈飞家属楼。</p> <p class="ql-block">做为哈尔滨市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的辅证建筑,这些房屋理应得到保护。</p> <p class="ql-block">不知为何,踏上平房区的这片土地,心里总是百感交集,为大厂们在国家建设做出的贡献而自信,为731部队种种恶行带来的仇恨不能自已,也为转角处的小馆中的吊炉饼的香软而欢喜…</p><p class="ql-block">一次次坚强,一次次成长。蜕变与进步,只有国家的强大,才能使百姓安居乐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