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海宁诗人徐志摩故居

張学武

<p class="ql-block">  徐志摩故居,位于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硖石街道,是徐志摩与陆小曼婚后短暂居住地,故居建成于1926年,是一幢中西合璧式的小洋楼,为海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级旅游景点。故居主楼底层两侧有徐志摩家世、生平及思想和文学活动陈列,展示诗人短暂而绚丽多彩的一生。</p> <p class="ql-block">徐志摩是一位中国现代诗人和散文家,他的作品代表了新月派的风格。他的原名是章垿,字槱森,后来在美国留学期间改名为志摩。徐志摩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并在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完成了学业。他在1918年到美国克拉克大学学习银行学,仅十个月后就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随后转入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攻读政治经济学。</p><p class="ql-block">在剑桥大学的两年时间里,徐志摩受到了西方教育和欧美浪漫主义及唯美派诗人的深刻影响,这奠定了他后来的浪漫主义诗风。1921年,他前往英国继续深造,并在剑桥大学担任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那里,他与新月社的其他成员一起活动,并于1923年成立了新月社。</p><p class="ql-block">徐志摩在新月社和新月诗社中有重要地位,他的诗歌作品包括《再别康桥》和《翡冷翠的一夜》等,这些作品以其清新、和谐的句子、新颖的比喻、丰富的想象力、优美的意境以及富有变化的诗风而著称。他的文学成就和对艺术的追求使他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p><p class="ql-block">除了作为诗人和作家的身份,徐志摩还曾在北京大学教授英文,并在1926年至1930年间兼任光华大学、大夏大学和南京大学的教授。然而,他的生命在1931年11月19日因为乘坐邮政飞机北上时遭遇空难而结束,当时他只有34岁。尽管英年早逝,但他的诗歌作品仍然被广泛传颂,成为后世读者和研究者的重要文献。</p> <p class="ql-block">再别康桥</p><p class="ql-block">现代-徐志摩</p><p class="ql-block">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p><p class="ql-block">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p><p class="ql-block">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p><p class="ql-block">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p><p class="ql-block">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p><p class="ql-block">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p><p class="ql-block">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p><p class="ql-block">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p><p class="ql-block">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p><p class="ql-block">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p><p class="ql-block">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p><p class="ql-block">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p><p class="ql-block">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p><p class="ql-block">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