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泽百家.至公天下(游览云大东陆校区)2024.1.4

WJ

<p class="ql-block">云南大学始建于1922年,为私立东陆大学,1938年改为国立云南大学。1946年,《不列颠百科全书》将云南大学列为中国15所在世界最具影响的大学之一。1978年,云南大学被国务院确定为88所全国重点大学之一。1996年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p> <p class="ql-block">截至2023年6月,学校有呈贡、东陆两校区,占地面积4367亩,(其中东陆校区的面积为535.8亩),校舍建筑面积133余万平方米,馆藏书400万余册;设有28个学院,本科专业84个;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4个,2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4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26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教职员工3000余人,全日制本科生近17000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近12000人,博士研究生1500余人。</p> <p class="ql-block">云大七景是指云南大学的七个具有代表性的自然景观或人文景点,它们分别是:</p><p class="ql-block">1、龙门仰止,2、崇楼眺翠,3、至公闻吼,4、钟楼接晖,5、旧院读松,6、银杏飘金,7、海棠映日。</p> <p class="ql-block">进入大门,便开始登九十五级阶梯,这是云大七景的第一景"龙门仰止"。因其逐层上砌的设计,给人以仰望壮丽的感觉,因此得名。这个台阶也象征着学生通过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如同鲤鱼跳龙门一般。</p> <p class="ql-block">唐继尧在创办云南大学(当时名为私立东陆大学)时,采用了他的别号“东大陆主人”来命名新成立的大学。因此,云南大学被称为"东陆大学"。</p> <p class="ql-block">1923年4月20日,东陆大学隆重举行新校舍奠基典礼暨大学开学典礼。奠基仪式后,唐继尧(左5)、董泽(左1)与英、美、法、日等国领事、河内大学代表、省议会议长、航空处处长等政府官员合影。</p> <p class="ql-block">唐继尧(1883年8月14日﹣1927年5月23日)又名荣昌,别号东大陆主人,又称唐会泽,字蓂(读音ming)赓,云南会泽人,清末秀才,中华民国时期滇系军阀首领、军事家、政治家。</p> <p class="ql-block">唐继尧领导的护国运动,顺应了历史的潮流,阻止了一次历史的大倒退。在唐继尧"教育救国"论的影响下,云南教育事业也有很大的发展。唐继尧著有《东陆大学缘起》、《会泽靖国文牍》等。</p><p class="ql-block">1927年5月23日,唐继尧病逝,年仅44岁,葬于昆明圆通山。1936年,在唐继尧病逝后的第八年,国民政府感念唐继尧护国之功,明令褒扬,改公葬为国葬,补行国葬仪式。</p> <p class="ql-block">唐继尧墓位于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昆明动物园内。</p><p class="ql-block">总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墓冢为石砌圆丘,高约6米,直径16米。墓前由14根欧式古典石柱,组成七个平顶墓厦,总宽达16.70米。正中墓厦凸出,墓厦廊柱浮雕具有欧式风格,极为精美。墓碑楷书"会泽唐公蓂赓墓"。两侧墓厦依次退缩,各嵌镶着4块碑刻。墓厦前为两层石筑平台,皆有石围栏。平台前两旁立有石狮、华表等,其气势壮观、豪华气派,为昆明地区墓葬之冠。</p> <p class="ql-block">王九龄(1880-1957),字竹村,号梦菊,汉族,云南云龙县人。1922年,唐继尧回滇主政,由王九龄、董泽积极筹备建校经费,筹备处选举王九龄为名誉校长,董泽为校长,在云南创办了第一所大学。</p><p class="ql-block">1950年,王九龄将毕生珍藏的文物古籍捐献给省人民政府,并以宗教界民主人士身份,参加云南省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1951年9月17日在昆明病逝,终年71岁。</p> <p class="ql-block">以创办人唐继尧籍贯会泽命名的“会泽院”。</p><p class="ql-block">“崇楼眺翠”景②:指的是云大会泽院(原明远楼)的建筑特色和地理位置,其依坡而建,周围是翠绿的树木,展现了学校的威严和西式风格的浪漫情怀。</p> <p class="ql-block">"会泽百家,至公天下"这句话出自《论语·卫灵公》,意思是将各家思想融会贯通,以公正之心治理天下,让天下的老百姓都能受益。这也是孔子一生的理想和信念,他提倡以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治理国家,让人民得到真正的福利和幸福。同时,他也强调兼容并蓄,尊重百家争鸣,倡导文化多样性,追求天下大同。</p><p class="ql-block">总的来说,"会泽百家,至公天下"是一种治理天下的理念,强调公正、公平、公开,尊重文化多样性,追求天下大同。</p> <p class="ql-block">会泽院大门</p><p class="ql-block">会泽院的位置原先是贡院时期的明远楼,古代来此参加科举考试的学子,必过此楼。这里"南临翠海,居高览下,势若据虎"为昆明城北面的一块风水宝地。</p> <p class="ql-block">现为历史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云南大学至今共有十七位校长,其中前七位校长为:</p><p class="ql-block">名誉校长:唐继尧、王九龄。</p><p class="ql-block">①董 泽:1922年﹣-1930年</p><p class="ql-block">②华秀升:1930年一1932年</p><p class="ql-block">③何 瑶:1932年一1937年</p><p class="ql-block">④熊庆来:1937年一1949年</p><p class="ql-block">⑤秦 琎:1950年一1951年10月</p><p class="ql-block">⑥周保中:1951年一1957年5月</p><p class="ql-block">⑦李广田:1957年5月一1960年。</p> <p class="ql-block">云南大学的第一个校长是董泽。他在1922年至1930年间担任云南大学的首任校长,期间致力于推动学校的建设和发展。董泽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他在东陆大学(现云南大学)的创建和初期发展阶段起到了关键作用。他还曾在1925年被授予"法兰西科学院院士"称号。</p> <p class="ql-block">董泽(1888年﹣1972年),字雨苍,云南省云龙县人,白族。</p><p class="ql-block">董泽于1907年入读云南省昆明贡院甲种农业学校;1908年考取留学日本公费生,入读于东京同文书院;1911年返回中国国,加入辛亥革命运动,参与进攻南京总督府之役,返回云南后,任云南军都督府秘书;1912年考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及教育。</p> <p class="ql-block">董泽1915年返回云南参加护国运动,任护国军都督府秘书、驻香港联络总办;1917年赴美国继续完成学业;1920年获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双项硕士学位,后返回中国;1922年7月任东陆大学筹备处处长;1922年12月一1930年任东陆大学校长;1923年任云南省教育司长、交通司长;1925年当选为法兰西科学院院士;1933年一1945年任云南省政府顾问;1972年因冠心病逝世,享年84岁。</p> <p class="ql-block">校园内塑像</p> <p class="ql-block">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福建侯官县人,中国清代后期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民族英雄。</p><p class="ql-block">林则徐是嘉庆十六年(1811年)进士,历官翰林编修、浙江杭嘉湖道、江苏按察使、东河总督、江苏巡抚、湖广总督等职。在江苏整顿吏治、平反冤狱、兴修水利、救灾办赈;在湖广大力开展禁烟运动。道光十九年(1839年),以钦差大臣赴广东禁烟时,派人明察暗访,强迫外国鸦片商人交出鸦片,并将没收鸦片于虎门销毁。该事件被认为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线。战争爆发后,令广东军民严阵以待,使英军在粤无法得逞。不久后被污陷革职,遣戍伊犁。</p> <p class="ql-block">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重获起用,历任陕甘总督、陕西巡抚、云贵总督等职,加太子太保。道光三十年(1850年),林则徐再任钦差大臣,奉命镇压拜上帝会起事,途中病逝于潮州普宁。</p> <p class="ql-block">林则徐在虎门镇塑像</p> <p class="ql-block">为国求贤</p> <p class="ql-block">至公堂</p><p class="ql-block">明清时期云南贡院的主体建筑,明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建。至公堂为大殿式建筑,南北向,各开一门,门两侧皆设窗棂,光照极佳。清嘉庆二十四年(公元1819年),林则徐任主考官,在此主持云南乡试。这里是明清时期云南和贵州的乡试场所,已有500年历史</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贡院的中心建筑是至公堂和衡鉴堂。“至公闻吼”景③位于云南大学至公堂,这是决定考生命运的核心建筑,也是历史上贡院中心的部分,以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而著名。</p><p class="ql-block">衡鉴堂为评卷之地。云大的至公堂为明清贡院的一部分,是国内同类建筑物中的仅存之一了。云大建校后,改衡鉴堂为图书馆,至公堂则作为大礼堂而保留下来。</p> <p class="ql-block">云大建校后,改衡鉴堂为图书馆,至公堂则作为大礼堂而保留下来。</p><p class="ql-block">抗战时期,西南联大校园中没有理想的学术活动场所,宽敞明亮的至公堂成了全国学术活动中心,各种全国性学术会议、高层次演讲和讲座频频在此举行,至公堂中活跃着冯友兰、金岳霖、汤用彤、梅贻琦、叶企孙、查良钊等大批知名学者的身影。</p><p class="ql-block">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期间,这里成为我国重要学术文化活动中心。李公仆、吴晗、杨杰等著名人士也在此做过演说。1946年7月11日李公朴先生被特务暗杀,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朴的大会上,斥责国民党暗杀李公朴的罪行,在此作了《最后一次演讲》,当日下午被国民党特务暗杀逝世,时年47岁。</p> <p class="ql-block">东号舍</p><p class="ql-block">云南贡院的建筑之一,为考生居住、考试之处所。</p><p class="ql-block">明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始建。号舍又称文场,建于至公堂东西两侧,东文场有号舍900间,现仅存云南大学校园内一排建筑。</p> <p class="ql-block">“钟楼接晖”景④</p><p class="ql-block">理科试验楼建成后,1955年兴建配套工程水塔兼作钟楼。塔共7层,高26米,连塔顶钢架高共30米。塔顶层挂着一节废弃的氧气瓶当钟敲,师生上下课都能听到钟声,后来便习惯称水塔为钟楼。</p><p class="ql-block">由云南大学土木系主任姚瞻教授设计。钟楼在今天的云大建筑群中,高标独树,钟声悠扬,寓意无穷。</p> <p class="ql-block">熊庆来、李广田旧居</p><p class="ql-block">建于1938年。土木结构,两层建筑。熊庆来、李广田俩位先生任云南大学校长期间,先后在这幢楼居住,生活和工作过。</p> <p class="ql-block">熊庆来(1893年9月11日一1969年2月3日),字迪之,出生于云南省弥勒县。</p> <p class="ql-block">无党派民主人士,中国数学家、教育家、中国现代数学先驱、华罗庚老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p><p class="ql-block">熊庆来于1920年获得马赛大学理科硕士学位;1933年,获得法国国家理科博士学位;1934年﹣1937年,回国后任国立清华大学算学系教授兼系主任;1937年﹣1949年,任云南大学校长;1957年一1969年,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函数论研究室主任;熊庆来主要从事函数论方面的研究工作。</p> <p class="ql-block">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熊庆来被扣上了"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打成了"熊华黑线"人物,1969年2月3日,熊庆来在北国白雪寒风中含冤于北京逝世,享年76岁。</p> <p class="ql-block">青年熊庆来</p> <p class="ql-block">龙云赠予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熊庆来全家福照</p> <p class="ql-block">李广田(1906-1968),山东邹平县人。著名的教育家、文学家。先后在西南联大、南开大学、清华大学任教。1952年起任云大副校长、校长。</p> <p class="ql-block">在他主持工作的几年里,云南大学建立了新的教学制度、教学组织、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教学质量逐年提高,学校事业得到了全面发展。1959年,在"反对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中,由于李广田说了几句真话而被打成右倾机会主义分子。1961年和1962年,云南大学党委根据中央和省委的指示,对李广田的"右倾"问题先后两次进行甄别,撤销原错误决定,<span style="font-size:18px;">摘掉"右派"帽子,</span>恢复了他的职务。</p> <p class="ql-block">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李广田重新整理修订了撒尼人叙事长诗《阿诗玛》并担任同名影片的文学顾问。《阿诗玛》是中国第一部音乐电影片,震动了中国也震惊了世界文坛,"阿诗玛"成了云南最闪亮的一张名片。</p> <p class="ql-block">1962年,李广田获得甄别平反右派,但在接下来的十年运动中,他再次遭受重大劫难。《阿诗玛》成为李广田"反党、反社会主义"的罪证。</p><p class="ql-block">比如说李广田把阿诗玛和阿黑的兄妹关系改为男女的情爱关系,被认为是"宣扬腐朽的资产阶级思想"</p><p class="ql-block">比如说"男主角阿黑射了一箭,高山就崩裂,岩石就让路,河水还要倒流,骏马还会衔着花去报信",被认为是"宣扬超人"。</p><p class="ql-block">那个年代中国是没有超人的,只有一个伟大领袖。</p><p class="ql-block">这些罪名下,李广田被红卫兵拉上台批斗,被拳打脚踢,还要游街示众。</p> <p class="ql-block">"文化大革命"中,李广田受到了非人的迫害,横遭批判、侮辱甚至毒打。1968年11月2日深夜,李广田在云南大学附近的莲花池投水自尽,次日早晨才被人发现尸体。他头部被击伤,脖子上有勒痕,而腹内无水,其家属一直认定是他杀,但是一直没有正式结论,时过境迁,这又成了历史之谜。</p><p class="ql-block">1978年,中共云南省委给李广田平反昭雪。1982年5月,李广田的骨灰被安葬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p> <p class="ql-block">熊庆来李广田故居是抗战时期保留下来重要的近代建筑,它记载着云南大学悠久历史和独特办学精神。</p><p class="ql-block">故居是云南大学校园里的一道独特风景,它昭示着的故事与精神给人的是心灵的震撼。走进故居,了解他们创造的辉煌成就的同时,感受他们的理想、信念、精神。他们是时代的精神象征,其德其行其事其言影响着一代或几代人。</p> <p class="ql-block">李广田和熊庆来都在"文革"期间去世。1978年春,全国科学大会召开前夕,中国科学院为熊庆来平了反,为他举行了骨灰安放仪式,对他予以高度评价。这年8月,云大为李广田举行了平反大会和骨灰安放仪式,各界人士和老校友如潮水般涌进大礼堂(今庆来堂),挽联、挽诗挂了满墙,花圈沿着礼堂四周摆放了一层又一层。</p> <p class="ql-block">图书馆</p> <p class="ql-block">怀周院是1955年周恩来总理到访云南大学视察后,在他的关怀下建造的,最初用作云大的图书馆。后以"怀周院"命名,以缅怀周总理对云大的牵挂与关心。怀周院没有采用华丽的建筑元素和古典式的装饰,更倾向于庄重、实用、简朴的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科学馆</p> <p class="ql-block">庆来堂</p> <p class="ql-block">校园广场</p> <p class="ql-block">文渊楼:“旧院读松”景⑤,云大东学楼旁的雪松林,是云大的又一景。东教学楼周围是大片的雪松林,楼前雕塑再现了"旧院读松"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云南第一天文点是中国早期大地测量定位标志,始测于清康熙四十九至五十七年(1710年~1718年),首测处为云南第一天文点,并立石标为志,石标为圆柱体,直径0.6米,高0.17米。该石标是中国第一次新法测绘最早、最准确的昆明经纬度基准,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历史价值,是珍贵的科技文物。1993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映秋院</p><p class="ql-block">由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的夫人顾映秋捐建的女生宿舍,"映秋院"现在是历史与档案学院。</p> <p class="ql-block">"映秋院"的名字源于龙云的夫人顾映秋,她也是民国云南风云人物顾品珍的侄女,在修筑过程中,因物价飞涨,工期一拖再拖,建筑过程很不顺利。</p> <p class="ql-block">泽清堂</p><p class="ql-block">是民国云南省政府主席卢汉的夫人龙泽清捐建的女生食堂,"泽清堂"现在是多功能厅。</p><p class="ql-block">映秋院和泽清堂的设计者,正是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妇。</p> <p class="ql-block">宽大、整洁的餐厅。</p> <p class="ql-block">特意去食堂吃饭,体会一下如今天之骄子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①酸菜雪花鱼6元.②香辣鸡排5元.</p><p class="ql-block">③蚝油杏鲍菇3元.④莲藕汤2元</p><p class="ql-block">⑤玉米白米饭2元;共计18元。</p> <p class="ql-block">云南大学校徽图片</p><p class="ql-block">云南大学徽志是双圆套圆形徽标,环形带书以"云南学"的中英文字样和建校时间,云大中文标准字体为毛体,内圆正中是"会泽院"线描图案,该图像标志下方是"1923"字样,代表学校最初创建年份。</p><p class="ql-block">会泽院线描图案一因会泽院乃云大标志性建筑,几与云大同龄(东陆大学开学之日即会泽院奠基之时),故最可象征云大。会泽院线描图案中之梯级,长条为"十",短条为"一",以九长条为"九十",五短条为"五",点明"九五"之数。整个图案为海蓝色,寄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之意。校徽为题有校名(毛体)的长方形证章。教职工的校徽为红底白字,本科生的校徽为白底红字,研究生的校徽为蓝底白字。</p> <p class="ql-block">校旗图片</p><p class="ql-block">学校的校旗:海水蓝的长方形旗</p><p class="ql-block">帜,长宽比例为3:2,中央印有白色校名(毛体),左上角配有校徽。</p> <p class="ql-block">2023.4.20云大百年校庆在呈贡院区举行庆祝活动。</p> <p class="ql-block">庆祝建校100周年</p> <p class="ql-block">无人机表演现场</p> <p class="ql-block">为纪念建校百年,发行纪念邮票1套1枚。全套邮票面值1.20元,计划发行数量为785万套。云南大学成为全国第21家发行建校题材纪念邮票的名校。</p> <p class="ql-block">银杏大道:“银杏飘金”景⑥</p> <p class="ql-block">云南大学的银杏道是一条位于云南大学东陆校区内大约300来米长的校园路,位置居中,年复一年,银杏道边的银杏叶,绿了黄了起伏翻滚,这里早已成为中国高校知名景观。</p> <p class="ql-block">“海棠映日”景⑦,每年的3月份正逢海棠花期,海棠花争奇斗艳,小松鼠穿行其间,吸引了不少游人驻足欣赏、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游东陆大学感言</p> <p class="ql-block">云大的美,不止于此,有人爱她的,四时皆景,步步如画,也有人爱她的历史人文、古今往事。</p><p class="ql-block">本篇完,谢谢分享!</p> <p class="ql-block">本篇完,谢谢分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