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们对未来充满憧憬和改变,就像我们对孩子的期待一样。在对未来学校的憧憬中我们希望看到学校可以做到因材施教,把每个孩子引领成他们想成为的样子。这自然很好,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学校的社会功用。较未来学校,我更想聊一聊未来学习。未来的学习一定不是以在学校里学习为主,更好的因材施教我想不会是在学校里下功夫,而是在学习方式的多样性上下功夫。教育资源的开放性是想学习者根据自己兴趣爱好选取学习的基础。就像进入了一个无人的商超,每个人不但有购买的能力还要有选择购买什么的能力。这个选择能力我们这一代已经被商业促销给消磨掉了。而这个能力要重要于我们的消费能力。自决和独立是教育的终极目标的话,那么什么更能促进未来的个体化学习呢?</p> <p class="ql-block">关键术语</p><p class="ql-block">使命:一种强烈的动机驱使一个人不断做可以给自己带来内在满足的事情。比如,一个以教学为使命的人,会因为该工作可以带来自我实现,而非仅为了报酬而去教学。</p><p class="ql-block">发展性训练:一种基于依恋理论的尝试,旨在改变社会化过程,帮助与其首要照料者有非安全依恋的学生,与他们建立关怀和信任的关系。</p><p class="ql-block">积极学校教育:一种以关怀、信任和尊重多样化为基础的教育途径。在其中,教师为每一位学生量身设定目标,以促进学生学习,然后与学生一道制定达到这些目标的计划,并激发他们的动机。积极学校教育包括给学生逐渐灌输希望,并使其贡献于更广阔的社会。</p> <p class="ql-block">今天市场上的老年锣鼓队,精神抖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