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北海永安寺白塔是现存清代北京最早的藏传佛教皇家寺院建筑,其目的是为迎接五世达赖的到来,供奉其守护神吉祥天母。修建白塔是满清王朝向新兴的格鲁派政权塑造自身形象,表达认同的一个政治举措。塔尔寺第一世巴珠活佛金巴嘉措在其中起了关键作用。</p> <p class="ql-block">白塔位于北京北海公园琼华岛上 ,建于清初顺治八年(1651年),是一座藏式喇嘛塔。 </p> <p class="ql-block">据建塔石碑记载,当时"有西域喇嘛者,欲以佛教阴赞皇猷,请立塔寺,寿国佑民",得到皇帝的恩准,于是修建了永安寺和白塔。</p> <p class="ql-block">塔高35.9米,上圆下方,富有变化,为须弥山座式,塔顶设有宝盖、宝顶,并装饰有日、月及火焰花纹,以表示"佛法"象日、月那样光芒四射,永照大地。</p> <p class="ql-block">塔身正面有一盾形小龛,内有红底黄字藏文的图案,是"吉祥如意"之意。此门俗称"眼光门",又叫"时轮金刚门"。</p> <p class="ql-block">这种象征神权的建筑物--白塔和永安寺,设置于琼岛的重要位置上,具有主宰全园的气势,以体现"君权神授"的封建思想,此是帝王宫苑的一大特色。</p> <p class="ql-block">北海白塔矗立在琼岛顶峰,殿阁耸拥,绿荫环簇,巍峨壮美,成为人们心目中整个北海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北海白塔,不仅庄严肃穆,而且具有她天人合一的强大亲和力。从山脚仰望白塔,迢递山路怀着一种朝觐礼佛的虔诚,拽拉着层层殿宇直至山顶,白塔就在这层层叠叠、逐级上攀的建筑群的不断升华中成为辉煌壮丽的顶点。</p> <p class="ql-block">而这顶点正处于南北、东西两条轴线的正交点,成为琼华岛的中心,同时也成为围绕琼华岛四面展开的北海的中心,那种气指颐使、主宰全园的气派尽在悄无声息的高屋建瓴中,“君权神授”、至高无上的镇摄力自然也就威仪自生了。</p> <p class="ql-block">站在塔下仰望白塔,白塔直指蓝天,白云缭绕,长天似洗,那种庄严肃穆,让人感到置身于佛门的极乐净土世界。</p> <p class="ql-block">环顾四下,南向是楼阁峥嵘的紫禁城,花团锦簇的中南海,北面则是一湖天光水影,接天莲叶,映日荷花,掩映无限生机;画船笙歌,风播水应,欢声笑语,时时入耳。</p> <p class="ql-block">放目纵驰西山黛色,隐约可见,十里京华,尽入眼底。白塔登临使人胸襟开阔,而抚今思古,更能感受一种来自心底的震撼。</p> <p class="ql-block">塔身正面有一盾形小龛,内塑红底黄字的藏文图案,含"吉祥如意" 之意。此龛俗称“眼光门”,又叫时轮金刚门。</p> <p class="ql-block">1976年唐山地震波及北京,塔顶被损。在修复时,发现塔内主心木中藏有一个二寸见方的金漆盒子,盒盖绘有太极图,盒内藏有两"舍利",证明此塔是一座舍利塔。</p> <p class="ql-block">该塔矗立于琼岛顶峰,绿荫拥簇,巍峨壮美,引人瞩目。</p> <p class="ql-block">这种象征神权的建筑物--白塔和永安寺,设置于琼岛的重要位置上,具有主宰全园的气势,以体现"君权神授"的封建思想,此是帝王宫苑的一大特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