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护理科普:清洁间歇导尿,告别长期留置尿管!

河池中医医院康复针灸推拿科

<p class="ql-block">什么是清洁间歇性导尿?</p><p class="ql-block">清洁间歇性导尿(CIC)是指在清洁条件下由非医务人员(患者或家属)定时将尿管插入膀胱内,使膀胱能够有规律地排空尿液,从而无需留置尿管的导尿方法,以减少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依赖性,提高患者的生活独立性。清洁导尿前进行膀胱容量测定。</p> <p class="ql-block">为什么要进行清洁间歇性导尿?</p><p class="ql-block">CIC的目的在于减轻膀胱内压力,从而减少肾脏排尿的负担以及膀胱输尿管反流的频率,达到保护肾功能、恢复膀胱功能、降低泌尿系感染率的目的,在尽量减少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情况下能使患者的病情处于长期稳定的状态。膀胱扫描测定残余尿量。</p> <p class="ql-block">清洁间歇性导尿术有适应症和禁忌症。</p><p class="ql-block">01它的适应症有:1.逼尿肌功能障碍:逼尿肌活动不足或张力不足,导致逼尿肌无法持久收缩,膀胱不能完全排空,产生残余尿量。2.膀胱口梗阻:前列腺增大、女性膀胱颈较高或尿道狭窄、术后引起膀胱流出道梗阻。3.术后:压力性尿失禁治疗手术、急迫性尿失禁治疗手术、其他手术操作</p> <p class="ql-block">02它的禁忌症有:1.绝对禁忌症:尿道破裂或撕裂;膀胱内高压,需持续引流以避免肾损害。2.相对禁忌症:手部功能障碍、无法触及会阴部、心理/精神障碍或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且无接受过IC培训的家属/照护者辅助导尿。</p> <p class="ql-block">导尿的频率和时机?</p><p class="ql-block">1. 导尿时机:间歇导尿宜在病情基本稳定、病人及家属配合同意、无需大量输液、饮水规律、无尿路感染的情况下开始。2. 导尿频率:间歇导尿频次的调整原则应该依据膀胱容量、充盈期逼尿肌压、输尿管返流和肾功能损害风险的充分评估。&nbsp; &nbsp; &nbsp; 每次患者应自排尿后进行清洁间歇导尿。导尿间隔时间取决于残余尿量,一般每日导尿次数不超过6次;随着残余尿量的减少可逐步延长导尿间隔时间。当每次残余尿量<100ml ,连续三天时,可停止间歇导尿。计划完成。</p> <p class="ql-block">导尿次数安排推荐:排尿100mL以上,且残余尿&lt;300mL,推荐6h导尿1次排尿 200mL以上,且残余尿&lt;200mL,推荐 8 h 导尿 1 次当残余尿&lt;100mL, 即为膀胱容量的 10%~20%,则可停止间歇导尿</p> <p class="ql-block">清洁间歇性导尿的患者如何护理?1、饮水指导&nbsp; &nbsp; &nbsp; &nbsp;正确的饮水计划至关重要,进食或进饮后,及时准确地记录水分量。饮水量包括水、汤、果汁、粥、麦片等所有饮品及米饭中的水份含量, 应根据体重摄入足够的液体(25ml-35ml/kg/d),每日总量不超过2000ml;患者尽量避免饮用茶、咖啡、酒精等利尿性饮料,尽量避免摄入酸辣等刺激性食物等。每天的进出量须保持平衡,如未能达到目标,需根据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并在排尿和饮水日记上详细记录。参考饮水计划:早餐:250ml—400ml 水分、流质或粥类09:00—10:00&nbsp; 200ml水分午餐:250—400ml水分、流质或粥类15:00—16:00&nbsp; 200ml 水分晚餐:250—400ml水分、流质或粥类20:00&nbsp; 200ml 水分</p> <p class="ql-block">1、饮水指导&nbsp; &nbsp; &nbsp; &nbsp;正确的饮水计划至关重要,进食或进饮后,及时准确地记录水分量。饮水量包括水、汤、果汁、粥、麦片等所有饮品及米饭中的水份含量, 应根据体重摄入足够的液体(25ml-35ml/kg/d),每日总量不超过2000ml;患者尽量避免饮用茶、咖啡、酒精等利尿性饮料,尽量避免摄入酸辣等刺激性食物等。每天的进出量须保持平衡,如未能达到目标,需根据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并在排尿和饮水日记上详细记录。参考饮水计划:早餐:250ml—400ml 水分、流质或粥类09:00—10:00&nbsp; 200ml水分午餐:250—400ml水分、流质或粥类15:00—16:00&nbsp; 200ml 水分晚餐:250—400ml水分、流质或粥类20:00&nbsp; 200ml 水分2、膀胱训练1)行为训练(1)盆底肌训练:在不收缩下肢、腹部及臀部肌肉的情况下自主收缩盆底肌肉(会阴及肛门括约肌),每次收缩维持5~10s,重复10~20次/组,每日3组;指导患者呼吸训练时,嘱患者吸气时收缩肛门周围肌肉,维持5~10s,呼气时放松;在桥式运动下做收缩肛门的动作,这时可用一些引导式的话语帮助患者维持收缩肛门的动作(约5~10s);患者坐在椅子上,由后向前缓慢地把肛门、阴道、尿道周围等盆底肌收缩上提, 感觉想阻止肛门排气, 从1数到10,然后缓慢放松。(2)排尿意识训练(意念排尿):每次放尿前或间导前5分钟,指导其全身放松,想象自己在一个安静、宽敞的卫生间,听着流水声,准备排尿,想象过程中,强调利用全部感觉。适应症:间歇导尿前;留置尿管的患者放尿前。(3)定时排尿: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内排尿,养成定时排尿的习惯,训练应在餐前30分钟、晨起或睡前,一般情况下,日间2小时排尿一次,夜间4小时排尿一次,每次尿量小于350ml。适应症:认知或运动障碍导致尿失禁者;大容量、膀胱感觉减退者首选训练方法(4)延时排尿:白天开始每1-2小时排尿一次,以后逐渐增加到每3-4小时排尿一次,夜间2次。适应症:因膀胱逼尿肌过度活跃而产生的尿急症状和反射性尿失禁的患者(5)肛门牵张技术:牵张肛门使盆底肌放松,再用屏气法排空膀胱。适应症:盆底肌痉挛的患者。2)辅助排尿&nbsp; &nbsp; &nbsp; 由于辅助排尿可能导致膀胱压力超过安全范围,容易导致膀胱输尿管逆流,导致上尿路损害,临床上不推荐常规使用。&nbsp; &nbsp; &nbsp; 禁忌证:膀胱输尿管反流、膀胱出口梗阻、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肾积水、 盆腔器官脱垂、症状性泌尿系感染、合并疝气。(1)扳机点排尿:通过叩击耻骨上膀胱区、挤压阴茎、牵拉阴毛、摩擦大腿内侧、刺激肛门等 ,本质是刺激诱发骶反射排尿,其前提是具备完整的骶神经反射弧。不是一种安全的排尿模式,仅适用于少数骶上脊髓损伤的患者。(2)代偿性排尿:Crede手法排尿:用拳头于脐下3cm深按压,并向耻骨方向滚动,动作缓 慢柔和,同时嘱患者增加腹压帮助排尿;Valsalva排尿:指排尿时通过屏气、收紧腹肌等增加腹压将尿液挤出只适用于骶下神经病变患者,已有膀胱输尿管反流的病例除外。应在尿流动力学检查允许的前提下才能施行,并严密随访观察上尿路安全状态。</p> <p class="ql-block">3、注意事项(1)严格按照饮水计划控制入量,严格按照导尿时间点排放尿液,并严格记录。(2)如在导尿过程中遇到阻力, 切忌过度用力加压,应缓慢 、稳定的持续加力,深呼吸或调整体位,经短暂时间的等待。传统的方法不可取(先暂停5-10s并把导尿管拔出3cm,然后再缓慢插入),会诱发尿道外括约肌痉挛。(3)在拔出导尿管时若遇到阻力,可能是尿道痉挛所致,应等待5~10分再拔管。(4)阴道填塞会影响导尿管的插入,因此,在导尿前应将阴道填塞物除去。(5)插尿管时宜动作轻柔,嘱患者缓慢深呼吸,慢慢插入尿管,切忌用力过快过猛致尿道黏膜损伤。(6)如遇下列情况应及时报告处理:出现血尿;尿管插入或拔出失败;插入导尿管时出现痛苦加重并难以忍受;泌尿道感染、尿痛;尿液混浊、有沉淀物、有异味;下腹或背部疼痛,有烧灼感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