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之旅】天下第一陵

西子湾老G

<p class="ql-block">  7月5日早上,从延安火车站对面的客站坐大巴到黄陵,车程约2个小时。到站后大巴车师傅帮我将行李寄存在客运站,这里没有行李寄存的地方,付了5元钱。大巴车司机告诉我,黄陵景区离这不远,从客运站坐公交车少,还是打个车过去,起步价也就6~7元。</p><p class="ql-block"><b> 黄帝陵景区的穿过公园内印池(据传是皇帝洗皇印的地方)里的一座石桥,便是轩辕庙。</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黄帝陵位于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城北约一千米处的桥山,因此古时又被为称“桥陵”,黄帝陵所处的位置,也是子午岭向东延伸的部分,子午岭南北而行,北为“子”,南为“午”,故称“子午岭”。</p> <p class="ql-block">  黄帝陵景区主要由轩辕庙和黄帝陵两大部分组成。轩辕庙在桥山山麓,而黄帝陵则在桥山之巅。游客到黄帝陵景区,先游桥山脚的轩辕庙和祭祀大典,然后再到桥山上的黄帝陵。</p> <p class="ql-block">  走过这座轩辕石桥后拾级而上,就来到轩辕庙山门,穿过山门便进入轩辕庙内。</p> <p class="ql-block"><b>  陕西黄帝陵为《史记》正史记载的唯一一个黄帝陵。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为“古墓葬第一号”,号称“天下第一陵”。黄帝陵为全国首批确定的5A级旅游景区。黄帝陵古称“桥陵”,为中国历代帝王和著名人士祭祀黄帝的场所。</b></p> <p class="ql-block"><b>黄帝陵景区示意图。</b></p> <p class="ql-block"><b>轩辕庙前两幅大标语:"锦绣河山,國泰民安”。</b></p> <p class="ql-block">  轩辕庙。桥山脚下这座庙宇,被称“轩辕庙”,是后人为祭祀黄帝而建的。此庙始建于汉代,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进入轩辕庙大院内可以看到参天的古柏及黄帝手植柏、皇帝脚印,碑亭、碑廊等历史遗存和建筑,最后来到一座气势雄伟的大殿前,即轩辕殿。</p> <p class="ql-block"><b>黄帝陵轩辕庙导游图。</b></p> <p class="ql-block"><b>黄帝手植柏。</b></p> <p class="ql-block">  黄帝陵景区生长着10万余株树木,其中古柏8.6万余株、千年以上的古柏3万余株,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人工栽植最早、面积最大、树龄最长、保护最完整的古柏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黄帝陵前的“黄帝手植柏”树龄高达五千年以上,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柏树,见证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p> <p class="ql-block">  陵前的16棵“黄帝手植柏”,树高19.3米,下围11米,属于侧柏树种,距今有五千多年历史。树枝像虬龙在空中盘绕,苍劲挺拔、冠盖蔽空,四季常青、枝繁叶茂,是黄帝陵景区最有价值的文化遗产和历史见证!</p> <p class="ql-block"><b>夸父追日。</b></p> <p class="ql-block">  黄帝陵从春秋时期开始就是历史上历朝历代国家大祭的场所,成为历史上一项政治制度。历史上从汉代先后有历代皇帝亲临祭祀或者祭文,如汉武帝、唐代宗、宋仁宗、元世祖、朱元璋、明成祖、明宣宗、明英宗、明世宗、明武宗、明神宗、明穆宗、明熹宗、清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等等,近代有孙中山、蒋介石、毛主席、朱德、邓小平、江泽民等国家领导人的亲笔祭文和题词。以及连战、宋楚瑜、何厚铧等爱国人士。 </p> <p class="ql-block"><b>邓小平。</b></p> <p class="ql-block">  1942年冬天,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题写“黄帝陵”三个大字,匠人勒石成碑,置于黄帝陵墓之前。自此以后,黄帝陵一名沿用至今。黄帝陵所在地的县名也随之由中部县改称为黄陵县。</p> <p class="ql-block"><b>碑亭。</b></p> <p class="ql-block">孙中山。</p> <p class="ql-block"><b>《毛泽东祭黄帝陵文》。</b></p> <p class="ql-block"><b>李鹏。</b></p> <p class="ql-block"><b>黄帝脚印石。汉代文物。</b></p> <p class="ql-block"><b>人文初胜大殿。</b></p> <p class="ql-block">  “人文初祖大殿”系供奉黄帝的正殿,“人文初祖”匾额为爱国将领&nbsp;程潜所题。内有&nbsp;墨玉刻制的黄帝浮雕像,设有神龛,神龛四周饰以&nbsp;青龙、白虎、朱雀等物。</p> <p class="ql-block">  黄帝是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他帝在位期间,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作《黄帝内经》等。</p><p class="ql-block"><b></b></p> <p class="ql-block"><b>庙前烧香膜拜者络绎不绝,香火缭绕,长盛不衰。</b></p> <p class="ql-block"><b>碑林。</b></p> <p class="ql-block"><b>  远处就是祭祀广场和轩辕殿,这里是每年清明节举行公祭大典的地方。相对于刚才的古老传统的建筑,这里就显得非常宏伟肃穆且开宽了。</b></p> <p class="ql-block"><b>九五至尊,这步阶都有讲究的。</b></p> <p class="ql-block"><b>到大殿去。</b></p> <p class="ql-block"><b>远望广场两旁的黄旗迎风招展。</b></p> <p class="ql-block"><b>大殿门外有一尊世纪大钟,以及一组青铜大鼎。</b></p> <p class="ql-block"><b>世纪大钟。</b></p> <p class="ql-block"><b>大殿。</b></p> <p class="ql-block">  轩辕殿是一座新建的现代建筑,雄伟、宽阔,大殿里面是一个空旷的大堂,中间挑空,没有一根立柱支撑。</p> <p class="ql-block"><b>庄严肃穆。</b></p> <p class="ql-block"><b>左右龙柱。</b></p> <p class="ql-block">  大殿的中间有一座现代雕刻的石碑,上面有黄帝的图像和纪文。</p> <p class="ql-block"><b>曾遨游过太空的黄帝手植柏种子。</b></p> <p class="ql-block">  走进轩辕殿,这里由36根高达4米的石柱围合成,殿内只有一座巨大的轩辕黄帝像石碑,简朴而庄严。屋顶中央还开着一个直径14米的圆形天光,阳光可以直接映入殿内,承天接地,显得恢宏而又神圣。</p> <p class="ql-block">大殿穹顶。屋顶上还有一个直径14米的圆形透空的穹顶,可以看见天空。</p> <p class="ql-block">上圆下方,象征“天圆地方”、“天地相合”的寓义。</p> <p class="ql-block">别有洞天。阳光透过圆圆的穹顶照射在轩辕大殿上。</p> <p class="ql-block">在大殿中找到合适的站位,就能拍到顶天立地,单手托月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双手擎月。</p> <p class="ql-block">  黄帝陵从春秋时期开始就是历史上历朝历代国家大祭的场所,成为历史上一项政治制度。2014年,国家文物局决定将黄帝陵保护上升为国家法规,由国家文物局牵头制定黄帝陵保护行政法规。目前正准备申请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b>祭祀文化展室。</b></p> <p class="ql-block">  图片展示。 民间祭祀一般在清明节前后和重阳节期间,北宋以来,民祭则多在农历九月初九的重阳节举行。传说这一天是黄帝乘龙升天的日子,故举办“民祭轩辕黄帝逸仙盛会”。</p> <p class="ql-block">  每年农历九月九日清晨,黄陵方圆数百里成千上万的群众,端着贡物、抬着祭品,翻山越岭,齐聚桥山脚下。时辰一到,击鼓鸣钟,古乐齐奏,民众将牛、羊、豕三牲和各种供品敬献在陵前的供桌上,祭奠祖先,祈福祈祥。祭祀活动规模宏大而肃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改革开放以来,海外炎黄子孙回国拜谒黄帝陵的人数日益增多。他们千万里寻根问祖,不忘家乡故土,反映了炎黄子孙血脉相连、同根同祖的赤子情怀。</p> <p class="ql-block"><b>离开轩辕庙及祭祀大殿,前往桥山黄帝陵景点。</b></p> <p class="ql-block"><b>桥山上黄帝陵游览路线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8px;">  到桥山黄帝陵观光车站。</b>黄帝陵景区内的黄帝陵园位于桥山的半山坡,距离轩辕庙有一段山路,可以乘坐景区内的电瓶车前往,也可步行上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坐观光车至桥山→黄帝陵。</b></p> <p class="ql-block"><b>黄帝陵景区。</b></p> <p class="ql-block">  在黄帝陵园门外200米处,立有一块石碑“文武百官至此下马”,游客必须步行参观。</p> <p class="ql-block">  下马石。明朝嘉靖年间竖立,上刻“文武百官到此&nbsp;下马”八个大字,令人&nbsp;肃然起敬。古代山路崎岖,谒祖祭陵者多骑马坐轿,但行至此处,均下马&nbsp;落轿,整理衣冠,平静心情,恭行至陵前。现代人虽不骑马坐轿,多为步行上山,但接近陵园,亦须恭敬肃然;乘车上山者,同样也须在此下车,以示敬意。</p> <p class="ql-block">  桥山上(黄帝陵)古柏成林,郁郁参天,毓秀钟灵。山体浑厚,气势雄伟,沮水三面环流 。山上林木茂密,古柏覆盖面积达到89.1公顷,计有古柏81600多株,其中千年以上古柏有3万多株,是中国最古老、覆盖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柏群。</p> <p class="ql-block"><b>沿山路步行上山。</b></p> <p class="ql-block"><b>黄帝陵景区门前。</b></p> <p class="ql-block"><b>黄陵·谒拜·祈福。</b></p> <p class="ql-block">景区门。</p> <p class="ql-block"><b>黄帝陵导游图。</b></p> <p class="ql-block">“&nbsp;汉武仙台”,为明代嘉靖七年闰七月所立,落款为“滇南唐琦书”。此台始建于汉&nbsp;元封元年(前110年)。祈仙台距陵墓45米,两条石砌曲径通向台顶,土台边缘由古柏环抱。台顶高达林表,登临其上,四周景色尽收眼底,云蒸雾绕,恍如仙境。</p> <p class="ql-block">  越过汉武仙台,登上 桥山之巅,便是黄帝陵冢。陵冢位于桥山山顶正中,坐北面南,高3.5米,周长48米,面积约200平方米。陵冢为土冢,扁球状,直径为16米。土冢下部筑方形墓台,以烘托陵墓的神圣感。</p> <p class="ql-block"><b>黄帝陵。</b></p> <p class="ql-block"><b>黄帝陵。</b></p> <p class="ql-block"><b>前往龙驭阁。</b></p> <p class="ql-block"><b>上面为祀福台。</b></p> <p class="ql-block"><b>龙驭阁。传为黄帝升天之地。</b></p> <p class="ql-block">  “ 桥山龙驭”四字,意为黄帝驭龙升天之处。落款为“大明嘉靖丙申(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十月九日滇南 唐琦书”。传说 轩辕黄帝就是在这里乘龙升天的。升天时,人们从他身上拽下衣帽、靴子、宝剑等埋葬此处,修成陵墓,以示永久怀念。</p> <p class="ql-block">下山了。</p> <p class="ql-block">  在黄陵风景区游览了近3小时。下午约2吋打车回至黄陵客运站,坐黄陵→西安的大巴。结束到延安的五日红色之旅。2021.7.5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