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说二十四节气一小寒

秋天jy

<p class="ql-block">  小寒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二十三个节气,冬季的第五个节气。二十四节气是我们华夏先民根据春夏秋冬四季的天气变化确立的,现在通常采用的公历来自西方,并不考虑天气因素,和我国传统历法不吻合,因而自立春始至大寒止的二十四节气并不在公历的同一年内,小寒和前一个节气冬至就分属公历的两年。小寒一般在公历1月5日至7日交节,今年(2024)在6日4时49分9秒。</p> <p class="ql-block">  顾名思义,小寒标志着天气寒冷。元吴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小寒,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意思是小寒是我国传统历法十二月(即腊月)初的节气,天气寒冷,但还没到极致程度。我国国土辽阔,南北气温有差异,长期气象记录显示,南方地区确如吴澄所云,大寒时节最冷,小寒次之;但北方地区却是小寒冷过大寒,所以俗话说:“小寒时处二三九,天寒地冻冷得抖(后三字一作‘北风吼’)。”小寒时节整个北方大地常常是笼罩在白茫茫的积雪当中,银装素裹,别有一番风韵。</p> <p class="ql-block"> 银装素裹的大地(《美丽中国(第二组)》第1枚“牡丹江雪乡”,2016)</p> <p class="ql-block"> 大雪纷飞中的北京天坛公园里的双环亭(《中国名亭(二)》第4枚,2022)</p> <p class="ql-block">  小寒时节北方有一奇景,就是雾凇。雾凇亦称作“树挂”,它既不是雪,也不是冰,而是在低温条件下,空气中水汽直接凝华,或者是过冷雾滴直接冻结在树木等物体上的乳白色冰晶沉积物。一般出现在十二月底至次年的二月初,小寒节气正是最容易欣赏到雾凇的时候。雾凇以吉林雾凇最著名,人们将它与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三峡合称“中国四大自然奇观”。吉林市东南有一个松花湖,它是拦截松花江修建水电站形成的,曾称“丰满水库”。松花湖拥有近百亿立方米的湖水,即使冬季湖表面结冰,下层的水温仍然保持在0℃以上。加上水流通过水电站发电机组后温度还会有所升高,因此流经吉林的松花江几十公里江面能够保持严寒不冻。充沛的水汽遇上足够的低温,便在江两岸的树木草丛间形成玲珑剔透、仪态万千的雾凇,盛时厚度能达到40至60毫米,远超过国内其他地方,深受游客追捧。</p> <p class="ql-block"> 吉林雾凇(《吉林雾凇》,1995)</p> <p class="ql-block">  小寒物候三候都以鸟类活动为标识: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鸲。</p> <p class="ql-block">  “雁北乡”的“乡”乃“向”之意。“乡”的繁体字作“郷”,古时就有“朝向”的意思。“朝向”的“向”繁体字作“嚮”,是“朝向”意义的“郷”的后起区别字。小寒虽属于极寒天气,但物极必反,阴盛之极也就是阳生之始,大雁一类的候鸟凭借着对气候变化预判的本能,敏感到阳之萌生,性急者已经开始北移。先民注意到这一现象,将它列为小寒一候的物象。</p> <p class="ql-block"> 大雁(“大雁”邮票极限片,湖南衡阳雁峰所戳,2018。相传大雁南迁,至衡阳便不再前行,留栖待北归,衡阳有“回雁峰”。)</p> <p class="ql-block">  “鹊始巢”的鹊指喜鹊。喜鹊是留鸟,全身大部分为黑色,光泽铮亮;肩羽纯白,腹部以胸为界,前黑后白,形象很惹人喜爱。喜鹊的食物主要是危害农作物的昆虫,如蝗虫、蝼蛄、金龟子、夜蛾幼虫或松毛虫等,偶尔也吃谷类、瓜果类与植物的种子,是益鸟。喜鹊对筑巢很讲究,小寒时节即开始衔枝,先营造巢的外形,再进行内部加工,整个过程常常需要4个月左右。巢略呈球形,以枯树枝作外层,间杂草和泥土使之巩固,还有顶盖;内层为细枝条并垫有麻、纤维、草根、苔藓、兽毛和羽毛等柔软物质,甚是精巧。</p> <p class="ql-block"> 喜鹊(《喜鹊》,2017)</p> <p class="ql-block"> 小寒时节立在梅枝上的喜鹊(宣传邮戳,南京 2014)</p> <p class="ql-block">  “雉始鸲”的“鸲”音qú,指鸟类求偶的鸣叫声。雉俗称山鸡、野鸡。雄雉头部有黑色光泽,耳羽簇明显,体部羽毛鲜妍华丽,颈下有醒目的白色环纹,所以又称环颈雉。 小寒时节尽管天气寒冷,环颈雉也没有畏缩在巢中,而是雌雄啼鸣呼应于草丛间。</p> <p class="ql-block"> 环颈雉(《珍禽》第2枚,1997)</p> <p class="ql-block">  唐代著名诗人元稹有一首《小寒》诗,以诗的语言介绍了小寒物候:</p><p class="ql-block"> 小寒连大吕,欢鹊垒新巢。</p><p class="ql-block"> 拾食寻河曲,衔紫绕树梢。</p><p class="ql-block"> 霜鹰近北首,雊雉隐丛茅。</p><p class="ql-block"> 莫怪严凝切,春冬正月交。</p><p class="ql-block">诗用“鹰”而未用“雁”,有评论家认为是为了迁就律诗的平仄格式。</p> <p class="ql-block">  小寒时节鸟儿没有沉寂,花儿也不甘落后。古人有“二十四番花信风”之说。“信”本义为诚信,“花信风”意指传递准时开花音讯的风候。自然界中每种花都有固定的开放时刻,古人观察到了这一点,挑选一种花期最准确的花作为代表,称做这时期的花信风。二十四番花信风与二十四节气的七十二候呼应,不过只限于自小寒始,至谷雨终的八个节气二十四候。小寒三候的花信分别为梅花、山茶花和水仙花。</p> <p class="ql-block">  梅花原产我国,迄今至少已有三千年的栽培史。梅花小寒时节傲雪初放,为百花之先。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就喜爱梅花,赋予它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将它列为十大名花之首,与兰、竹、菊并称“四君子”,又与松、竹合称“岁寒三友”。爱梅、赏梅、颂梅是流传千年、经久不衰的社会习俗。1985年我国发行了一套“梅花”邮票,介绍了八个名贵品种:绿萼、垂枝、龙游、朱砂、洒金、杏梅、台阁和凝馨:</p> <p class="ql-block"> 绿萼</p> <p class="ql-block"> 垂枝</p> <p class="ql-block"> 龙游</p> <p class="ql-block"> 朱砂</p> <p class="ql-block"> 洒金</p> <p class="ql-block"> 杏梅</p> <p class="ql-block"> 台阁和凝馨</p> <p class="ql-block">  我国明清小说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里四次出现踏雪寻梅故事,2020年发行的《红楼梦》邮票第四组第2枚描绘了其中的第四次——“宝琴立雪”:薛宝琴身披贾母送给她的凫靥裘,在丫鬟的陪伴下,站在雪地里欣赏红梅。白雪、红梅、美人,整个画面美轮美奂,反映了古人的梅花情结。</p> <p class="ql-block">  山茶为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植物,因“其叶类茗,又可作茶饮,故得茶名。”(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部第三十六卷•木之三•山茶》其花艳丽,虽花期较长,但盛花期在1-3月份 ,故古人将它作为小寒节气二候的花信风。山茶原产中国,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各省。以云南为最盛。我国1979年曾发行一套《云南山茶花》邮票,全套10枚,以山茶花的生态环境为背景,展示了不同花形的10种盛开着的山茶花:</p> <p class="ql-block"> 菊瓣</p> <p class="ql-block"> 狮子头</p> <p class="ql-block"> 金花茶</p> <p class="ql-block"> 小桂叶</p> <p class="ql-block"> 童子面</p> <p class="ql-block"> 大玛瑙</p> <p class="ql-block"> 牡丹茶</p> <p class="ql-block"> 紫袍</p> <p class="ql-block"> 六角恨天高</p> <p class="ql-block"> 柳叶银红</p> <p class="ql-block">  水仙也是我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素雅芬芳,与兰花、菊花、菖蒲并称花中“四雅”。水仙只需一碟清水、几粒卵石,就能立身其间,绽放于寒冬腊月。国人据其花期,称它与梅花、茶花、迎春花为“雪中四友”。水仙花有单瓣、复瓣之别,我国1990年发行了一套《水仙花》邮票,3枚画面上是单瓣水仙,1枚是复瓣水仙:</p> <p class="ql-block"> 单瓣水仙“金盏银台”</p> <p class="ql-block"> 复瓣水仙“千瓣素影”</p> <p class="ql-block"> 单瓣水仙“瀑布迎春”</p> <p class="ql-block"> 单瓣水仙“玉蕊满堂”</p> <p class="ql-block">  因为地冻,小寒时节我国北方地区农事活动基本停歇,南方也不多,民间称之为“歇冬”。但东北吉林此刻却有一项渔业生产活动备受人重视,甚至成为一景,这就是著名的“查干湖冬捕”。查干湖位于吉林省松原市境内,蒙语为“查干淖尔”,意为白色圣洁的湖,渔业资源丰富。早在辽金时期,当地渔民就在小寒开始为期两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在湖上凿冰捕鱼,后来逐渐形成一套具有完备程序的民间习俗:祭湖、醒网、凿冰、撒网、起网。网起之后,几万斤鲜鱼蹦跳出冰,不由人不为之震撼。2020年我国发行的《查干湖》邮票第3枚“冰湖腾鱼”描绘的就是这一壮观场面。</p> <p class="ql-block">  小寒节气十五天中还包含有我国传统节日腊八节。腊八即腊月(农历十二月)初八,此刻离春节已经不远,“过年”的序幕正式拉开,民间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吉祥和来年丰收。北方地区还要喝腊八粥,其用料不同时期、不同地域有所不同。宋周密《武林旧事》:“用胡桃、松子、乳覃、柿、栗之类作粥,谓之腊八粥。” 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去皮枣泥等,和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腊八粥来自佛教,后来完全世俗化了。北方地区流传一则民谣:“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我们仿用一下:小寒小寒天虽寒,迎接新年心里暖!</p> <p class="ql-block"> 腊八节宣传邮资戳(山东淄博,201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