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的特性: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

东说西说

<p class="ql-block">原创 lxd34842 东说西说 2024-01-04 23:59 发表于北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3年6月,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为中华文明“精准画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深入推进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郑重宣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中华文明的强大生命力,激发亿万人民对文化文明的绵长记忆和创造伟力,推动中华文脉绵延繁盛、历久弥新,促进文明交流互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习近平总书记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坚定的文化自信,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思想指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中国文明的连续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华文明的连续性是中华文明最为鲜明且最为基础的特质,涵盖了多个方面的内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首先,中华文明在发展历程中,自夏、商、周以降,政治实体衔接有序,未因外力打击而中断,后一个朝代都是前一个朝代的继承者,都强调本朝和前朝的联系,这种联系的叠加,形成了一个一脉相承的政治谱系。即使在分裂时期,许多割据政权也多是沿用此前出现的朝代名称,体现了一脉相承的连续性意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次,中华文明在地理疆域上也具有突出的连续性。自上古时期以来,中国的疆域虽然有所变化,但总体上保持了一定的稳定性和连续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三,中华文明在社会结构、国家治理模式等方面也表现出连续性。几千年来,中国基本的政治制度、社会结构和国家治理模式一以贯之接续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政治文化和社会传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最后,中华文明的连续性还体现在文化传承上。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其文化传统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得到传承和发展。无论是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哲学思想、科技成就等方面,都体现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和创新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总之,中华文明的连续性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特征之一,它使得中华文明能够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得到传承和发展,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中华文明的创新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华文明的创新性是其重要特征之一,它深刻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价值理念和精神追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历史文献记载来看,中华民族向来崇尚创新创造,主张革故鼎新,主张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种创新精神活跃于中华民族各个历史时期,体现在中华文明各个方面。无论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还是制度文明,中华文明都展现出了突出的创新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物质文明方面,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斐然,如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等,这些创新成果对推动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在精神文明方面,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道德伦理、文学艺术等,这些都在不断创新中得以传承和发展。在制度文明方面,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社会管理制度等也都有很多创新之处,如科举制度、行省制度等,这些制度创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中华文明的统一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华文明的统一性体现在多个方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是中华文明的地理基础。中国处于欧亚大陆的东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西面有喜马拉雅山和帕米尔高原为屏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东部是漫长的海岸线,太平洋一望无涯,波涌际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北方则“幕北地平,少草木,多大沙”。戈壁沙漠以及天山、阿尔泰山、昆仑山、葱岭等雪峰横亘,“山路艰危,壁立千仞”,古人视为畏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整体来看,中国地理条件有其统一性。从北、西、南向中原辐辏而自成一个自然区。中国地理条件整体的统一性和政治形势有密切的联系,它是维系国家统一的自然基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是中华文明的历史传承。中华文明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从夏商周到秦汉唐宋元明清,经历了多次民族融合和政权更迭,但始终保持着连续性和稳定性。这种历史传承不仅体现在文化、制度等方面,也渗透到了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精神之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是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中华文明是由56个不同的民族共同组成的,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和传统。但是,这些民族的文化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融合的。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个民族逐渐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元一体的格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四是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观念。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观念包括仁爱、诚信、正义、自强等,这些价值观已经深深地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和文化传统中,成为了中华文明的重要精神支柱之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总之,中华文明的统一性是中国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之一,也是中华文明能够成为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重要原因之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中华文明的包容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包容性是中华文明起源过程中形成的内在特质。以稳定的农业为基础的文化与社会,因其生态和人文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而面临诸多方面的压力与挑战,更加注重协作、组织、管理,重视和谐、合作、顺应自然,必然形成族群的强烈内聚、凝聚、包容以及稳定与持续的特质。“画九州,启九道”是我国农耕社会面对压力与挑战的应对之术,其结果必然是“九州咸同”、“万邦协和”。中华文明自其起源与形成的早期就自带了相合相生的生态理念与和谐包容的人文情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5、中华文明的和平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华文明的和平性,是中华民族和谐哲学的根本体现,“和”在中国文化中是一个意涵深刻的汉字,表达了中国人在身体状态、音乐节奏、精气神色、社会建构、精神信仰等不同层次的理想状态和价值追求,蕴含着绵延数千年的中国人所独有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协和万邦的外交观以及人心和善的伦理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华文明的和平性源于中国人感性的人伦秩序观与族群结构论。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具有天下情怀和大同理想。在中国的传统社会结构里,存在一个“家—国—天下”的秩序体系。中国人以自我为体认,从自我的生命情感出发,自觉而自然地延伸至家、国和天下的秩序框架。中华文明的和平性突出反映了中国人的辩证思维。</p><p class="ql-block">(全文完)</p><p class="ql-block">lxd34842</p><p class="ql-block">个人观点,仅供参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