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十七孔桥“金光穿洞”探秘

李世愚

<p class="ql-block">金光穿洞是颐和园十七孔桥在冬至前后的神奇现象,被称作北京市冬至的三大奇观之一(另两个出现在故宫和天坛)。</p> <p class="ql-block">十七孔桥(Seventeen-Arch Bridge),又称长桥,位于北京市颐和园内,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是连接东堤与南湖岛的石桥,也是中国皇家园林中现存最长的桥梁。</p><p class="ql-block">十七孔桥是一座联拱石桥,东西向(从正午12点的栏杆柱的影子来看,不完全是正东西向,走向似乎是东偏南约10度),长150米,桥面下宽14.6米,桥面上宽6.56米,高7米,横卧在东堤与南湖岛之间。桥身由十七个发券孔组成,正中一孔最大两侧依次渐小。桥正中额栏上北刻“灵鼍偃月”,南刻“修蝀凌波”。桥栏望柱共62对,望柱柱头雕有石狮540余只,形态各异。桥东西两端有4只石刻靠山兽,威武勇猛,形态生动。十七孔桥是古代园林建筑的艺术杰作。(百度百科)</p> <p class="ql-block">颐和园十七孔桥·金光穿洞</p><p class="ql-block">每年冬至前后,落日光辉穿过颐和园十七孔桥,照亮全部十七个桥洞,呈现出壮丽景观,俗称“金光穿洞”。每年只有在冬至前后的几天里,才会出现如此奇观美景,金黄色的余晖将17个孔洞全部穿透照亮。一年之中,能看到此景的时间仅仅几天。</p><p class="ql-block">十七孔桥“金光穿洞”产生机理</p><p class="ql-block">“金光穿洞”现象的出现,简单来讲:日落的方位随着季节是在不断变化的,好比冬天的日落方位在西偏南,在冬至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的日落点上,阳光恰好照射在了十七孔桥所有桥洞的侧壁上,形成了美景。</p><p class="ql-block">金光穿洞的现象,一年仅有冬至前后这一段时间,这个角度的光线来源于地球围绕太阳的公转和地球自转的角度。冬至前后,太阳的位置最接近南回归线,光线角度最小,位置最靠南。</p><p class="ql-block">金色光线则是由太阳光的辐射光谱决定的。冬至时分,每当落日,太阳光波会以最低角度抵达地面,在这个过程中还会被空气中的尘埃、水滴等物质吸收、散射,其中的红光橙光波长较长,穿透力较强,而蓝光紫光波长较短,大部分被吸收。因此这个时候的光就是由红光和橙光混合而成的,类似于“金光”的光线,因此我们看就可以见到不同凡响的金光穿洞了。(百度百科)</p> <p class="ql-block">2023年的冬至时间是在12月22日,由以上资料,拍摄时间应选择在这前后5天之内。</p> <p class="ql-block">照片选:下午15:50,拍摄地点:颐和园南湖岛。</p> <p class="ql-block">照片选:下午16:02,拍摄地点:颐和园南湖岛。</p> <p class="ql-block">以下视频,是用12月25日各次拍摄的影集制作而成的。</p> <p class="ql-block">影集制作的视频之一。手机拍摄时间:2023年12月25日(冬至后第三天)下午15:28~16:36,拍摄地点:颐和园南湖岛。由于人群拥挤遮挡,不得不采用自拍杆。</p> <p class="ql-block">12月27日,拍摄地点位于万寿山顶佛香阁院墙外东侧。拍摄用的是相机。优点是视野比较开阔,可以拍摄到全部的十七个孔的光线,缺点是位置偏中,空洞成份较多,致使侧壁金光不夠饱满。另外,场地狭窄,不被树枝遮挡的地方只能容一两个人,其余地方都被树枝遮挡,无法拍摄。</p> <p class="ql-block">照片选,摄于12月27日16:02。拍摄地点位于万寿山顶佛香阁院墙外东侧。拍摄用的是相机。</p> <p class="ql-block">影集制作的视频之二。相机拍摄时间:2023年12月27日(冬至后第五天)下午3:04~4:31,拍摄地点:颐和园万寿山顶佛香阁院墙外东侧。</p> <p class="ql-block">回顾12月23日15:09的照片,摄于佛香阁半山腰。此时的光线还不夠成金色,也不夠饱满。可以看出,右侧有两个桥洞被南湖岛遮挡拍不到。</p> <p class="ql-block">这是12月23日(冬至后第一天)15:32,在昆明湖北岸佛香阁以东拍摄的十七孔桥。可以看出已经有金光穿洞的初始迹象了。根据后来的经验,把拍摄地点再往西挪一段,可以挪到佛香阁以西,再耐心等十几分钟,用长焦镜头就可以拍到金光穿洞。这样可能有几个桥洞被南湖岛遮挡拍不到,但比去南湖岛拥挤安全。我们这时却赶到拥挤不堪的南湖岛去凑热闹,连插进去都找不到空,实在不是明智之举。</p> <p class="ql-block">十七孔桥西桥头的南湖岛,是观看拍摄金光穿洞的最佳位置。这里有上千名遊客挤在这里。颐和园管理部门不得不采取限流措施。</p> <p class="ql-block">12月23日下午16:09摄于南湖岛。人群拥挤,好不容易才从人群缝隙里抢拍到这一张。</p> <p class="ql-block">十七孔桥东桥头的昆明湖岸,等待观看金光穿洞者人山人海,但在这个方位根本看不到金光穿洞,只见一个个桥洞口漆黑。原因是落日光线只照射到西侧壁,东侧壁不受光。</p> <p class="ql-block">同一天(12月23日)15:51 ,摄于十七孔桥东桥头以北昆明湖东岸,只见黑漆漆的桥洞。看来是观看的地点选错了。</p> <p class="ql-block">昆明湖东堤岸边,人群还在观望。<span style="font-size: 18px;">估计明年冬至还会有更多的围观者,但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会找到合理又安全的位置。</span></p> <p class="ql-block">回放到12月23日上午10:36。此时阳光照射到桥洞西侧壁,但午时光线很白,不是那种金色,因此没有人去注意。</p> <p class="ql-block">2023年12月23日上午11:33摄。其实是白光穿洞,不是那种金色。</p> <p class="ql-block">相信经过今年的挫折,旅游愛好看来年冬至会找到好位置。面对这成千上万观众,管理部门也会吸取经验教训,做好安排的。</p> <p class="ql-block">这次南湖岛是进不去了,看不到金光穿洞,还可以观看日落。夕阳把岸边抹上辉煌的金色,然后逐渐变成红彤彤的落日。</p> <p class="ql-block">从这个角度看夕阳之光穿洞而过,但这不是我们的要看的金光穿洞,因为所谓的金光穿洞是金光照射到洞侧壁形成的景像。</p><p class="ql-block">总之,在不同的位置观看可以有不同的感受,而出现真正辉煌的金光穿洞也就是20分钟,因此事先选择好拍摄地点是十分重要的。一种选择是早早去南湖岛占位,另一种选择是在昆明湖北岸,即佛香阁前长廊外。只要天气晴朗,在冬至前后总能拍到可心的金光穿洞照片。</p> <p class="ql-block">颐和园的落日,摄于2023年12月25日。这一天落日,晚霞都非常美,金光穿洞也非常震撼。</p> <p class="ql-block">声明:本文的照片完全是由作者本人在现场拍摄的。</p> <p class="ql-block">有关12月25日这一天的落日和晚霞,请参见本人的另一个美篇作品。</p> <p class="ql-block">附资料:</p><p class="ql-block">“金光穿洞”是每年冬至前后,十七孔桥的桥洞被夕阳照亮的景象。傍晚时分的太阳高度角,为“金光穿洞”提供了适宜的光线高度。所谓太阳高度角,即太阳光入射方向和目标地平面的夹角。研究表明,目标位置的太阳高度角与其所处的纬度、日期、时间等因素密切相关。在一年中,冬至日的太阳高度角最小。而在冬至日,太阳高度角随着太阳的东升西落,呈现由小到大再到小的变化过程。在不同时间段,十七孔桥处的太阳高度角近似值分别为:上午8时,4度;中午12时,27度,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天的最大值;傍晚16时,8度,阳光略高于湖水面,之后继续减小,直至阳光落到地平面以下。在傍晚时分,正是太阳西落之时,太阳高度角很小,阳光照射方向几乎与湖面平行,有利于光线直接照射到桥洞内壁上,进而产生“金光穿洞”的效果。(百度百科)</p> <p class="ql-block">音乐:Ludlows(勒德洛一家)(纯音乐)</p> <p class="ql-block">赞《金光穿洞》</p><p class="ql-block"> (题李世愚美篇)</p><p class="ql-block">皇家园林,独一无二。</p><p class="ql-block">冬至特景,稍纵即逝。</p><p class="ql-block">金光穿洞,美轮美幻。</p><p class="ql-block">颐和工匠, 巧夺天工。</p><p class="ql-block">科大老同学YYLM(薛晋堂)</p> <p class="ql-block">莫道时凉与暮寒</p><p class="ql-block">金光归处寝龙安</p><p class="ql-block">一十七孔观今古</p><p class="ql-block">知是风华又余年</p><p class="ql-block">美友:红山牧童一韩军〈宁城八里罕中学校友)</p> <p class="ql-block">谢谢收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