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移动的门诊|气色形态手诊手疗、罐诊罐疗创始人刘剑锋简介

贵州大健康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刘剑锋教授个人介绍:‍</b></p><p class="ql-block">刘剑锋,医学博士,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央保健会诊专家,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级名老中医),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干部特需门诊主任医师。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副所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研究中心主任。</p><p class="ql-block">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主持省部级课题13项,主持院所级课题8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49篇,其中SCI 3篇,T1期刊4篇,核心期刊39篇,出版专著16部,主持制定中华中医药学会团体标准13项,获软件著作权3项。以第一完成人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文化学”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培养博士后、博士、硕士研究生28人。中央保健委员会中央保健会诊专家,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干部特需门诊主任医师。一直坚持临床工作。</p><p class="ql-block">担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研究中心主任,创建了活态中医药传统知识收集整理技术规范,建立了活态中医药传统知识收集整理平台、中医药传统知识古方数据库、中医药传统知识古籍数据库,主持制定了《国家中医药传统知识数据库入库与名录发布暂行办法》(草案)。推动《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条例》立法与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药传统知识收集整理、筛选评价与推广应用工作,已累计培训21个省(市)中医药传统知识收集整理人员2300人,基本形成了覆盖“省—市—县”三级中医药传统知识收集整理工作体系,已收集全国上报活态中医药传统知识申报项目3051项。</p><p class="ql-block">创立了气色形态手诊手疗、气色形态罐诊罐疗,补上了传统中医诊法不能诊断西医疾病的短板;创新并构建了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技术体系,创新并构建了民间中医特色诊疗技术筛选评价体系。</p><p class="ql-block">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全球15位“知识产权与遗传资源、传统知识与民间文艺”领域专家之一。致力于抢救、挖掘濒临消亡的民间中医单方、验方、“一招鲜”的特色诊疗技术,开展文献、临床、实验、标准化等研究以及推广和转化工作,提出了技术持有人—专家—政府—市场四方互动机制,旨在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气色形态手诊现已培训40多个国家和地区29000多人,北京卫视“养生堂”、CCTV4“养生有道”、CCTV10“健康之路”、上海卫视“X诊所”等栏目主讲人。是国内外比较公认的:手诊手疗、中医特色诊疗、中医养生保健技术标准化、民间医药、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领域的领军人物。</p><p class="ql-block">兼任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副会长兼中医养生保健分会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特色诊疗研究专业委员会会长。</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刘剑锋学术任职</b></p><p class="ql-block">①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p><p class="ql-block">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研究中心主任</p><p class="ql-block">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干部特需门诊主任医师</p><p class="ql-block">④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p><p class="ql-block">⑤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p><p class="ql-block">⑥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学术兼职</b></p><p class="ql-block">①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副会长兼中医养生保健技术分会主任委员</p><p class="ql-block">②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特色诊疗研究专业委员会会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制图/马坦康</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编辑/肖飒玛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