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林,那一抹挥之不去的记忆

落霞不飞

<p class="ql-block">  如果有人问我,你此生最怀旧的地方是哪里,我一定说,是长林。</p> <p class="ql-block">  沿着新修的柏油路,从黄田村部出发,一路坦途,不到10分钟,便可直达曾经制造高射炮的核心车间——洞子里。</p> <p class="ql-block">  四五十年前,这里是除了县城以外全县唯一一条水泥马路。崇山峻岭的深山巨谷中,常常可以在繁星点点的夜里,看到一颗颗炮弹划过夜空,耀眼的光芒可以照亮大半个三都;若是你的视野被山峦所阻挡,那呼啸出膛弹药,震耳欲聋,地球似乎都要开裂。我们总是捂住耳朵,惊恐地躲在父亲的身后,好奇而恐惧地注视着天边奇异的光芒。</p><p class="ql-block"> 大人们说,那是长林厂在试射炮弹。</p> <p class="ql-block">  如今再也看不到当年试射炮弹的神秘与壮阔了。洞子里漆黑昏暗的过道上,放满了各种各样的窖藏酒水,一坛一坛,延伸到山洞的尽头,整个山洞都是酒的芳醇。酒庄老板说,在洞子里窖藏了3、5年的酒,丰满醇厚,回味悠长,喝上一口,如饮甘露,唇齿留香。当年的“国之重器”核心车间,长林人怎么也想不到,如今成了一个个酒窖。</p> <p class="ql-block">  沉寂的山谷只有山泉的清越,只有山鸟的聒噪,那一栋栋废弃的厂房,无声地诉说岁月的流转,吟咏着时光的悠长。</p><p class="ql-block"> 2023年,山洞口突然迎来了一群远方的客人,令长林人更想不到的,是在洞子四周建起了一座座民宿,一如当年建筑长林厂一样,无数的工人穿梭来往,高高的手脚架一直在山洞的上空盘旋。投资乡村振兴建设的上海人说,不久的将来,这里会再次成为铜鼓的焦点。</p> <p class="ql-block">  记得小时候,长林机械厂路上,时不时看见一列一列载着高射炮的军车,排成长队,披上帆布,那黑洞洞的炮口,永远指向广袤的天际,似乎随时准备击落冒犯的敌人。那威风凛凛的军车,在手握武器的军人的护送下,在老百姓好奇的注视下,缓缓驶出厂区,驶出铜鼓,驶向边防。</p> <p class="ql-block">  每每看到这样的风景,心里总有一种敬畏,一种肃穆。行走的路人,种田的农夫,经商的小贩,上学的孩子,自觉地站于路边,驻足目视,顶礼膜拜,那份庄重,犹如一个教徒对真主的虔诚。</p> <p class="ql-block">  蓝天下,青山逶迤,阳光普照。那一幅图画,浩然正气,曾激越了无数的国人,也震慑了不尽的鬼魅。</p> <p class="ql-block">  历史总是别无选择地前进。长林人去楼空,偌大的工厂几乎一夜之间销声匿迹。道路泥泞不堪,到处芳草萋萋。长林厂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p> <p class="ql-block">  厂大门还在,厂部还在,医院还在,商店还在,总部后山上一座座坟墓还在﹍﹍在总部斑驳脱落的墙壁上,有一条让长林人热血沸腾的标语,它清晰而固执地盘踞着:</p><p class="ql-block"> “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p> <p class="ql-block">  长林人把青春献给了铜鼓,也把终身献给了铜鼓。可是,当他们的子孙带着父辈再次踏上这一方水土的时候,看到横七竖八的断砖,看到茕茕孑立的孤坟,看到破旧不堪的厂房,他们都哭了,哭得很彻底,很尽情。</p> <p class="ql-block">  他们说,他们终于找到了他们丢失良久的血脉,找到了他们无以为继的根。</p> <p class="ql-block">  2022年夏天,一名原长林子弟学校老教师在她学生王曙光的陪同下,颤颤巍巍地走进了三都中学(原长林子弟学校),目睹焕然一新的学校,老教师情绪激动,眼角溢出了泪珠。</p> <p class="ql-block">  “当年,我就在这里教书,在这里成家,也在这里退休﹍﹍”老教师用不是很清晰的语言回忆着她的过往,兴奋而感动。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她无法忘却。</p> <p class="ql-block">  王曙光说:“老人是他在长林子弟学校读书时候的老师,教了一辈子书,老伴已经离世,无儿无女,孤身一人,她所教的第一届学生中一个女弟子把她接过去一起生活。前几年她那个学生出国了,我便把她接过来,和我一起生活。”</p> <p class="ql-block">  王曙光现在是一个上市公司的老总,名下资产过亿。他接过老人居住的同时,同时也接过了老人的余生。</p> <p class="ql-block">  “她把我当儿子,我把她当母亲。”王曙光说完,轻轻一笑,那笑声里,满满的都是长林人的淳朴无私、善良厚道。</p> <p class="ql-block">  “我在长林厂长大,从长林厂走出,是长林养育了我,这里是我人生的 根。”王曙光离开长林之前,很动情地说道。</p> <p class="ql-block">  突然觉得,长林人献出的,何止青春,何止终身,又何止子孙?!</p> <p class="ql-block">  当年,他们从渭水之滨而来,从四川盆地而来,从山城重庆而来,从祖国的四面八方而来,在铜鼓县三都这个穷乡僻壤安营扎寨,繁衍生息,年复一年,周而复始。他们的根扎在了铜鼓,他们的魂留在了老区。</p> <p class="ql-block">  祖国一声令下,成就了长林人的千军万马。他们中985院校生大有人在,211毕业生数不胜数。他们来到这里,只为一个目标:建设祖国国防,筑起钢铁长城。</p> <p class="ql-block">  大多数长林人都记得1969年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山上红旗猎猎,气势如虹,山下机器轰鸣,人声鼎沸。</p> <p class="ql-block">  长林老工人涛哥回忆道,当年他们没有住房就住牛棚,没有米饭就吃红薯。核心车间必须建在山洞里,建设者们硬是用风钻打炮眼,用扁担担碎石,用锄头挖水渠,硬生生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把长林厂建成了。</p> <p class="ql-block">  与天斗,与地斗。长林人何等豪情!何等胆气!</p> <p class="ql-block">  如今走在长林任何一处旧址前,大部分建筑都已残垣断壁,它们孤寂落寞的样子,似乎无声地诉说着曾经的过往。</p> <p class="ql-block">  长林人很难接受这样的破败,曾经的辉煌到哪去了呢?闲暇之余,他们带着后辈们驱车而来,或者成群结对坐大巴过来。站在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抓一把泥土,放在随身携带的袋子里。或是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摆好最满意的姿势,叫路人拍一组相片,直到自己认可后才罢手。遇上当地老表,不厌其烦地攀谈当年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他们都说,长林是他们通往生命最高境界的名片,无法忘却,也不曾忘却。</p> <p class="ql-block">  2021年暑假,三都镇政府组织了一次“长林人回家看看”的省亲活动。来自五湖四海的老战友聚集于此,感慨万千,老泪纵横。他们相拥着,谈笑着,诉说着,把半生的思念都留在了三都,留在了长林。</p> <p class="ql-block">  有人说,一个民族不能没有根,一个百姓不能没有魂。</p><p class="ql-block"> 长林人把自己的根驻扎在铜鼓,便把他们的魂也安放在铜鼓了。他们风尘仆仆,万分激动,行走在长林每一寸土地上,蒙着眼睛都能清楚地知道哪里是转角,哪里是大桥,哪里是厂部。</p><p class="ql-block"> 尤其是厂门口那扇大门,尽管饱经风霜,摇摇欲坠,但依然高大巍峨,庄严肃穆,显得神圣不可侵犯。长林人清晰地记得,当年上下班的时候,从这里进出,自行车的铃声,一遍遍回响。</p> <p class="ql-block">  人生还能有几次这样的相聚?国营长林三菱电梯有限公司董事长说:“铜鼓的历史,如果没有长林这一段经历,它是残缺的,是断篇的,更是肤浅的。我们长林人是最美的!”</p><p class="ql-block"> 端坐在台下的老长林人热烈鼓掌,他们有人甚至流出了眼泪。是啊,哪一个长林人的故事不是一本书,哪一个长林人的人生不是一幅画卷?!</p> <p class="ql-block">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秋天的长林,山色澄碧,风烟俱尽,从源头坑奔腾而下的溪水,依旧清澈地流经整个长林旧址。她是那么自信地流着,不管你在与不在,温婉矜持,勇往直前。</p> <p class="ql-block">  长林,在岁月的长河里,如一朵朵浪花,在长林人的记忆里,永远翻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