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4年元旦,福建省漳州市双发登龙堂建馆131周年暨太祖拳青龙阵列入福建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2周年庆典在漳州高新区靖圆办游坑村成功举行。庆典大会现场,来自漳州市区、龙海、华安、南靖等地的22家武馆的武者们各展神通,男女老少齐上阵,或挥起手中刀枪戟棍、勾叉耙拐,或施展拳脚,丰富多样的武术表演令在场的所有群众不停鼓掌,现场迎来一波又一波欢呼声。</p> <p class="ql-block">各武馆整队入场,现场锣鼓喧天,一片喜庆祥和。</p> <p class="ql-block">各武馆会狮礼仪。</p> <p class="ql-block">全体人员齐唱国歌。</p> <p class="ql-block">各领导致辞。</p> <p class="ql-block">漳州市双发登龙堂第六代传承人、掌门人游清文先生宣布活动开始。</p> <p class="ql-block">开场群狮舞动,各馆舞狮在堂旗引导,锣鼓武乐的伴奏下,跑跳蹿跃,活灵活现。</p> <p class="ql-block">游坑武馆为我们带来的气势磅礴,威武壮观的狮阵表演。</p> <p class="ql-block">摆阵之后,游坑武馆的武师们为我们依次表演六段狮步、阵头大刀。</p> <p class="ql-block">接下来是各武馆代表队的精彩武艺展示,有拳术、器械单练,也有团体拳术、双人空拳对练,器械对套。令人欣慰的是,今年上场的非遗传承新生代居多,男女齐上阵,小朋友们精彩的武术展演让在场的观众耳目一新,可感后生可畏,少年强则国强!</p> <p class="ql-block">值得一提的是,有两位高龄老前辈今年也坚持上台,给我们后辈树立起了榜样。“我从1960年开始学习双发登龙堂太祖拳,如今已经过去64年咯。”在台上的众多武者中,一位来自厦门的老伯游阿鑫(民间尊其“地保鑫”),一手太祖拳,虎虎生风。今年已经80岁的他,却比很多年轻武者还要精神抖擞。游老前辈他一直都在坚持锻炼,他对每一年的演武大会都有新鲜血脉加入感到十分欣慰,他希望非遗武术能一直传承下去。</p> <p class="ql-block">还有一位是来自龙文区玄坛宫武馆的林贤庆老拳师,他今年已经七十多岁高龄了,打起太祖七步棍仍风采依旧。</p> <p class="ql-block">最后压轴上场的是游坑武馆武师们集体演练的太祖拳青龙阵。漳州太祖拳青龙阵是一套别具风格的阵法,2011年12月获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是漳州市首个省级传统体育类非遗保护项目。该武术阵法由1名旗手和20名手持铁棍的武师组成。阵法一般由“蜈蚣展须阵”起头,“太阳阵”“五星阵”“梅花阵”“双环阵”“田螺阵”“捆仙阵”依次演变,最后以“万字阵”收尾,变化多端,独树一帜。演武中,武师随着旗手挥旗导引,在锣鼓武乐的帮助下,按方位,随阵法,跑跳蹿跃,步法灵活,或上下对练,或左右对练,或内外对练,或正侧对练,或转身对练,铁棍撞击,武师呐喊,使得整个阵法气势澎湃非常。</p> <p class="ql-block">各大媒体报道。</p> <p class="ql-block">百年武馆世代承,非遗武技展新风。未来我们也希望能有更多人关注我们漳州传统武术文化,共同发扬光大祖先为我们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非遗小百科·漳州市双发登龙堂太祖拳青龙阵</p> <p class="ql-block">福建省漳州市双发登龙堂太祖拳属南派风格的赵太祖拳,属福建省八大拳种之一。相传是在清朝光绪年间由龙岩客家人游青龙传入漳州,并发展壮大,至今已有130多年的历史。2011年漳州市双发登龙堂“太祖拳青龙阵”被列入福建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成为漳州市首个省级传统体育类非遗保护项目。双发登龙堂太祖拳武术文化自成体系,独具特色,目前登记在册的分馆有20多家,习练徒众达万人,同港澳台以及海内外许多国家和地区保持着广泛的交流与联系,并经常组织和参加各种形式的比赛,享有盛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