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路谈兵法·解三国(35)孙权热衷与关羽结亲意欲何为?

机器人

<p class="ql-block">题字:万富永,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理事,济南市文联副主席,济南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山东周易研究院院长。</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国志·蜀书·关羽传》记载:“先是,权遣使为子索羽女,羽骂辱其使,不许婚,权大怒。”意思是说,关羽失荆州前,孙权曾派使节为儿子求娶关羽的女儿,关羽不仅不答应这门婚事,还辱骂来使。《三国演义》则为关羽配上了尖酸刻薄的言语:“虎女焉能嫁给犬子。”</p><p class="ql-block">那么,孙权为什么热衷与关羽结儿女亲家呢?真的是在巴结关羽、讨好刘备吗?</p><p class="ql-block">非也!恰恰相反,孙权是冲着荆州来的。何以见得?</p><p class="ql-block">东吴靠“结亲”来算计人,从而赚取战略利益,是有“传统”的。当年,孙权就曾非常主动地把妹妹嫁给刘备(时间不是在赤壁大战之前,而是在此后)。对此,《三国志·蜀书·先主传》给出的解释是:“琦病死,群下推先主为荆州牧,治公安。权稍畏之,进妹固好。”</p><p class="ql-block">这里说的是孙权畏惧刘备的势力,意图通过结亲来巩固孙刘友谊。实际上,孙权“葫芦”里卖的并不是这副“善药”。</p><p class="ql-block">孙权跟刘备套近乎,目的是借道荆州去攻打蜀地。《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记载,后来孙权派使者提出共同夺取蜀地,时任荆州主薄殷观看出了孙权的图谋,进言刘备:“若为吴先驱,进未能克蜀,退为吴所乘,即事去矣。今但可然赞其伐蜀,而自说新据诸郡,未可兴动,吴必不敢越我而独取蜀。如此进退之计,可以收吴、蜀之利。”</p><p class="ql-block">意思是说,假若作为东吴的先驱部队,进兵如果不能攻下蜀地,退兵就会给东吴可乘之机,事情就麻烦了。现在只可赞成他们伐蜀,而说自己刚占据了众郡,不可以兴师动众,东吴一定不敢越过我方而独自去夺取蜀地。这样的进退之计,可以坐收吴、蜀之利。</p><p class="ql-block">刘备采纳了殷观的意见,孙权无奈放弃了进攻蜀地的想法。</p><p class="ql-block">《孙子兵法·计篇》曰:“卑而骄之。”对此,《十一家注孙子》中梅尧臣注曰:“示以卑弱,以骄其心。”王晳注曰:“示卑弱以骄之,彼不虞我,而击其间。”</p><p class="ql-block">孙权这次故伎重演,用的就是“卑而骄之”的“诡道”之法,通过主动为儿子求亲向关羽“示卑”“示弱”“示好”,进而骄纵、麻痹关羽,让他放松对东吴的警惕,从而谋求“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之奇效。同时,也挽回当年“赔了夫人又折兵”的颜面。</p><p class="ql-block">只可惜关羽仅有“虎女焉能嫁给犬子”的高傲,而没有联想到孙权此前用过“结亲阴谋”的敏感,对孙权这次求亲的动机缺乏深度研究。如果他能正视孙权的狡猾诡诈特性,意识到孙权求亲可能是冲着夺荆州来的,那么,就会增强对东吴的警觉,也就不会轻率发动襄樊之战了。</p><p class="ql-block">关羽的教训启示人们,无论是看一些重要的事,还是看一些特殊的人,头脑还是要“复杂〞一些,多打几个问号,多出几个可能,在分析透彻的基础上再作判断,切忌被表面感觉或个人好恶牵着鼻子走。</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路秀儒,军封大校,人封作家,自封学人,时封兵学专家。曾任原济南军区某基地司令员、军区司令部某部部长,现为山东孙子研究会副会长、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孙子研究》杂志主编,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先后出版著作16部,多部获全国性和山东省奖项。</p><p class="ql-block">为文追求:独辟视角,原创深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