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山世界文化之旅(338):巴塞罗那老城区

野山

<p>老城区是巴塞罗那历史最悠久,最受游客欢迎的区域,也是整个巴塞罗那的心脏。老城保留了这个城市最传统的记忆,它分为哥特区(Barri Gòtic)、里贝拉(Ribera)区和拉瓦尔(El Raval)区。</p> <p>图1、老城区街道</p><p>因为我们所住的圣保罗街19号隆达酒店(Hotel Ronda carrer de sant erasme 19)就在老城拉瓦尔区,距离著名的兰布拉大街(La Rambla)不到百米,因此在巴塞罗那的最后半天,我们集中游览了老城区。</p> <p>图2、巴塞罗那市政厅</p><p>据我们所住的圣保罗街19号隆达酒店(Hotel Ronda carrer de sant erasme 19)不远,有一个圣若梅广场(plaça de Sant Jaume),这是是巴塞罗那的城市行政中心。加泰罗尼亚自治区政府和巴塞罗那市政厅都设于此处。巴塞罗那市政厅上飘扬着三面旗帜,中间一面带西班牙国徽的是西班牙国旗、左边的红黄条是加泰罗尼亚区旗、右边的红黄条加白底红十字是巴塞罗那市旗。这栋建筑建于14世纪,但风格并不属于那个年代,新古典主义的正立面,带有四根涡卷柱头的爱奥尼柱。</p> <p>图3、入口处的两侧矗立着哈乌梅一世和议员琼的塑像</p><p>入口处的两侧矗立着哈乌梅一世(Jaume I)和议员琼(Joan Fiveller) 的塑像。在某种意义上,这座大楼为巴塞罗那建筑的“浓缩版”,涵盖了从加泰罗尼亚哥特式至现代主义等各种风格。19世纪中叶,一场血腥的人民暴动令大楼遭受了很大破坏,在20世纪初期经过了重新整改美化。</p> <p>图4、加泰罗尼亚政府宫</p><p>加泰罗尼亚区政府大楼上悬挂的是西班牙国旗和加泰罗尼亚区旗。加泰罗尼亚政府宫(Palau de la Generalitat)是巴塞罗那的一座历史建筑。1596年,Pere Blai 设计了目前的主立面,是巴塞罗那仅有的少数文艺复兴风格建筑之一。在中央阳台上方的壁龛里,我们可以欣赏到一尊生动的19世纪雕塑 《圣乔治骑马屠龙》。下方的四根黑色花岗岩柱,来自土耳其的特洛伊。在外面已经可以隐约看得见17世纪小堂的彩色穹顶。这是欧洲少数兴建于中世纪、同时至今仍在使用的政府建筑之一,并且仍是最初的机构在使用。</p> <p>图5、巴塞罗那现代艺术博物馆</p><p>在老城区的古老街道里,一座现代化的建筑格外引人注目。我们走近一看,原来是巴塞罗那现代艺术博物馆。遗憾的是我们来的太早,博物馆没有开门。巴塞罗那现代艺术博物馆主要收藏巴塞罗那当代艺术作品,博物馆建于1995年,本身的建筑就充满现代派艺术特色,是建筑大师迈耶的作品。建筑物的本身为简洁的立方体造型,但通过大胆的立面切割和异形体的引入,形成了多个纵横交错的面的组合,使空间产生无穷的变化。</p> <p>图6、圣奥古斯丁教堂</p><p>在圣若梅广场旁边,我看到一座教堂,正立面极为沧桑,上半部就像是用古老碎石堆积成锯齿状,下半部稍好一些,似乎经过整修。我好奇走了进去。这是个天主教教堂,名字是圣奥古斯丁教堂 ( 加泰罗尼亚语 , Esglésiade SantAgustí ),位于巴塞罗那的El Raval街区,新古典风格。 该教堂在加泰罗尼亚文化遗产名录中注册为地方文化遗产(BCIL)。同行的驴友中,只有我进入了这个教堂。</p> <p>图7、祭坛上是圣奥古斯丁塑象</p><p>圣奥古斯丁教堂(San Agustín)由主教堂和若干个相互连接的小教堂组成。主教堂上方为椭圆形船型龙骨穹顶,中间有高大的圆形拱顶,阳光从圆形拱顶的玻璃窗倾泻下来。祭坛位于半圆形的后殿里,有五个科林斯式大理石圆柱环绕。祭坛中间是新的帕拉第奥(Neopalladian)风格华盖与圣奥古斯丁塑象。在圣奥古斯丁这个教堂里,召开过加泰罗尼亚大会,针对佛朗哥的独裁统治,于1971年11月7日成立加泰罗尼亚反分裂主义反对派的统一组织,提出了了“自由,大赦,自治”这个口号。</p> <p>图8、圣安东尼奥小教堂</p><p>该教堂有一个不幸的历史。它起初是奥古斯丁修道院的一部分,最早建于1349年至1700年之间,后来被遗弃。1714年在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期间被重建。1718年部分被拆毁,因为在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中波旁王朝胜利之后,修建了休达德拉城堡 (Ciudadela fortress) 。1728年12月12日再次重建, 教堂的门面是在1735年由佩雷·科斯塔 ( Pere Costa )设计的,教堂于1760年落成。 在1825年的反宗教暴乱中又被焚烧,内部装饰全被毁。后来又重修建。然而在1939年西班牙内战结束的时候,位于Arc de SantAgustí街上的教堂侧翼再次被抢劫和焚烧。</p> <p>图9、波盖利亚市场</p><p>2017年我们下榻的旅馆对面,就是巴塞罗那著名的波盖利亚市场,穿过长长的市场,就到了著名的步行街兰布拉大街(Ramblas),因此我们经常经过波盖利亚市场。入口处的大铁门会将您带入一个应有尽有的美食世界,这里是欧洲最大且最有名的食品市场之一,每天熙熙攘攘地挤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和当地人。&nbsp;</p> <p>图10、水果摊</p><p>波盖利亚市场一直被称为巴塞罗那最美丽的“菜场”,因为所有的蔬菜瓜果在这里都如艺术品一样被对待,从颜色搭配到摆放形式都是摊主们展现审美与创意的体现。即便是卖个鸡蛋,也一定要把摊位打扮得如同农庄一般。在巴塞罗那1028个旅游景点中排名第9。</p> <p>图11、西班牙特色小吃</p><p>这个始建于1840年的古老市场规划完善,应有尽有,曾被CNN评为“世界最好的十大市场”之一,市场内外遍布酒吧、餐馆,可以饱尝各种纯正的西班牙特色小吃。整座市场就像大型食品艺术博览会,除了大饱口福,更有视觉冲击,无怪乎到此一游的人们都久久不愿离去。</p> <p>图12、水果什锦</p><p>这里也是各类食材最齐全的地方,在一家摊位上会看到各种各样且来自不同原产地国家的食品,包括四川花椒到印度肉豆蔻,都能在这里觅得踪影,摊主们大声地叫卖着……</p> <p>图13、城堡公园与凯旋门之间的宽阔人行道</p><p>我们原计划从加泰罗尼亚广场前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加泰罗尼亚音乐宫,但因为领路团友手机里的GPS地图地名全是西班牙语,无人能看得懂,又碰不到懂英语的当地人,阴差阳错,我们来到了凯旋门。巴塞罗那凯旋门(Arc de Triomf)地处通往城堡公园的宽阔步行道尽头,是为1888年世界博览会而兴建,作为世博会的主要入口。</p> <p>图14、凯旋门留影</p><p>凯旋门由建筑师何塞普·维拉塞(Josep Vilaseca )建造,其高度约为30米,是巴黎凯旋门一半大小。设计选择用砖砌筑拱门,并以雕刻的图案作为装饰,反映当时西班牙流行的新穆德哈尔风格。拱门上两只咆哮的狮子拥戴着皇冠。凯旋门的弧形外沿装饰着西班牙49个省的省徽,巴塞罗那的徽章居中。拱门的两根柱子中间部分有蝙蝠的石雕,这是13世纪海梅一世(Jaime I )国王的象征,他统治巴塞罗那那段时间是繁荣的时期。</p> <p>图15、门楣上的浮雕</p><p>自罗马时代以来,全世界主要城市已经建成凯旋门,象征胜利、权力和民族自豪感。 最著名的例子是巴黎的凯旋门。然而巴塞罗那的凯旋门却另有含义。凯旋门前面的门楣上雕刻有 “巴塞罗那欢迎各国”的浮雕,中间的“女神”是巴塞罗那的化身。后面门楣雕刻有“报答””的浮雕,中间的“女神”在给获奖的博览会参与者颁奖。以上浮雕是巴塞罗那雕塑家Josep Llimona的作品。 拱门右侧的楣板由安东尼·维拉诺娃(Antoni Vilanova)创造的象征着工业和农业的浮雕,左侧由托尔库托·塔索(Torcuato Tasso)创造的作品,象征贸易和艺术的浮雕。&nbsp;</p> <p>图16、胜利花冠头饰</p><p>巴塞罗那凯旋门正反两面各有四个巨大的胜利花冠头饰。在凯旋门四个角的胜利花冠头饰下面,各拥有两座天使雕塑;其它四个胜利花冠头饰下面各有一座天使雕塑。这十二个带有飞翼的天使,其中六个双手都拿着月桂花环,一只手高举花环在头上;另外六个一手拿着月桂花环,一手吹着号角。她们象征着胜利、荣誉和声望。</p> <p>图17、宽大的人行大道一侧有宏伟的建筑</p><p>宽大的人行大道从凯旋门直通1888年世界博览会的会展中心,即现在的城堡公园。大道一侧宏伟壮观的建筑引起了我的兴趣,难道这就是我们想参观的加泰罗尼亚音乐宫?走到跟前,或许是周末的原因,该建筑大门紧闭。从建筑风格来看,不像是我从照片上看到的加泰罗尼亚音乐宫。</p> <p>图18、检察官办公室</p><p>回来后查询资料得知,这栋建筑是老的法院即加泰罗尼亚高级法院,又有人称之为巴塞罗那正义宫,网上则显示是巴塞罗那检察官办公室。在人行大道和巴塞罗那检察官办公室之间有一条林荫道,可以通行汽车。人行道和林荫道被一道大理石围栏分隔开,这道围栏墙很有特色,上面有许多青铜雕塑,古香古色。</p> <p>图19、围栏墙上面有许多青铜雕塑</p><p>&nbsp;&nbsp;&nbsp;人行道走到头,即城堡公园大门对面,有一座纪念碑,这是为纪念当代巴塞罗那城市的奠基人弗朗西斯科·利乌斯(Francesc de Rius,1833-1889年)而建的。经过竞标,建筑师Pere Falqués 和雕塑家Manuel Fuxà获胜,随后经过四年制作,1901年9月27日纪念碑正式揭幕。弗朗西斯科·利乌斯是律师、政治家,曾4次担任巴塞罗那市长,积极推动巴塞罗那万国博览会和城市改造,奠定了现在巴塞罗那的城市面貌。当时的摄政皇后Maria Cristina授予他侯爵的头衔,以表彰其贡献。遗憾的是,万博会结束后不久便去世了。</p> <p>图20、弗朗西斯科·利乌斯纪念碑</p><p>雕塑家Manuel Fuxà在巴黎学艺,技术精湛,他基于学院派技巧,使用现实主义手法刻画了利乌斯的半胸像。底座上左侧刻画的是一个工人,其他雕像依次象征着科学,商业和名誉等。在底部基座的四个角落有纹章样式的青铜浮雕,刻画了该市长的主要功绩图标:哥伦布纪念碑、万博会、城市公园和加泰罗尼亚议会大道(Gran Via)。四个纹章中间用文字清晰雕刻出该市长的功绩。</p> <p>图21、加泰罗尼亚画家安东尼·维拉多马特的雕塑</p><p>安东尼·维拉多马特(Antoni Viladomat i Manalt,1678年 - 1755)是巴洛克风格的加泰罗尼亚画家。他漫长的职业生涯使他得以在巴塞罗那几乎所有的修道院和修道院里画画。他关于阿西西圣弗朗西斯生活的二十幅画作,最初是1722年为老方济各会修道院创作的,现在收藏在加泰罗尼亚国家艺术博物馆,连同在圣玛丽亚大教堂的四十幅画作,构成了他得以保存的大部分作品。</p> <p>图22、三龙城堡</p><p>城堡公园大门口有副标示图,谁也看不懂。有人指着公园里一栋建筑对我说,没准这就是你要找的加泰罗尼亚音乐宫。或许是周末原因,不开门,无法确定是什么建筑。回来后查字典才知道,这栋建筑原名三龙城堡,是建筑大师蒙达内尔的作品。主题缘自同时代著名剧作家索雷尔的作品。外观为简朴的哥特风格,但内部铁艺拱门支撑的屋顶却是非常新颖的设计。三龙城堡在1888年万国博览会期间作为咖啡厅使用,后来曾是市立音乐学校所在地。现在是动物学博物馆。</p> <p>图23、龙虾雕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