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小故事:长城建筑材料的获取与运输(151)

刘建国

<p class="ql-block">明代营建长城所用建筑材料主要包括土、砖、石、木料和白石灰等。材料的来源渠道主要是就地取材。墙体所需的土是最容易就地解决,城墙上的条石,同样采取就地(近)选择石场开采、凿刻加工;敌楼上使用的城砖除官府派给部分外,在城墙附近或靠近周边的村庄,选址建窑进行统一烧制。至于木材则大部分依靠就地砍伐。就地取材关键是成本低,运输环节少,耗时少。不仅省人、省时,更主要的是节约了大量的财力。</p><p class="ql-block">据史料记载,明朝在成化至嘉靖年间,修筑周长一里的一座城堡用银约700两,粮600石,城台一座用银600两,火路墩约200两,而且有增无减。显而易见,就地取材是最节约的办法。</p><p class="ql-block">长城体系,点多线长。点主要指沿线敌楼、城台、墩台及火路墩等,线指的是墙体的延伸部分。在使用建筑材料这个问题上,必然遇到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如此长的线一一墙体,如此多的点一一敌楼将台,如何运输所需的建筑材料?</p><p class="ql-block">以清水河县北堡乡口子上丫角山至柏杨岭长城为例探讨。</p> <p class="ql-block">口子上丫角山至柏杨岭长城,海拔高度为1400米一1800米左右,长城盘旋于崇山峻岭,两侧陡坡沟壑。即使在今天单人徒步行走也是非常困难。明代在修建长城若想将大量的条石、城砖、木料运送到城墙上,初看起来是不可思议的。假设在长城墙体旁边另辟运输专用通道以运输材料,其工程量及难度不亚于再筑一道长城。多年来我们通过持久不断巡查长城,在长城段落旁边发现了数处不太明显的采石场遗迹,证明了“就地取材”这个事实。而另辟运输线来完成材料运输的假设,却始终没有发现人为痕迹。至少目前来看,这种假设是不成立的,尚未得到证实。而我们一直在思考的如何运输材料的问题也在一次次的实地巡查中得到认识。那就是,除了有可能使用一部分动力工具外,就是利用了长城墙体来完成加工材料的运输。</p> <p class="ql-block">我们通过观察丫角山至柏杨岭这段长城所处位置、地形地貌及取材环境,这种推测是符合客观实际的。由此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土筑长城的主体在夯筑结实后,通过筑好的墙体来运输后续长城所需的各种建筑材料,应该是当时长城营建所采用的一种非常便捷的方法。即使在长城设施完善发挥了防御能力之后,利用长城来运输的功能也丝毫没有减弱,而是得到了进一步加强。</p><p class="ql-block">历代所修长城一般都遵循一条原则:因险制塞。明朝修筑长城在选址上有一条非常重要的指导思想,那就是考虑的是军事上的需要,占尽地利。所以长城一般都修筑在险要之处,达到易于防守,不易通过,难以靠近的目的。丫角山至柏杨岭段长城充分体现了这一指导原则。</p> <p class="ql-block">首先,长城墙体、敌楼、将台、烽火台等所筑之处要具备瞭望环境、取材环境和周边植被环境的条件。高台之上筑长城烽火台、两山、河谷之间筑城堡,本身已具备了瞭望的功能。山体旁开造石场、白灰窑和烧砖窑具备了取材条件。烧造城砖、石灰还要有充足的燃料来源。这三个基本要素在柏杨岭段长城周边都具备。史料记载,明代柏杨岭松柏满山翠绿,因此,燃料应该就是这些树木。</p><p class="ql-block">其次,修筑长城要有充足的水源。如此浩大的工程量,烧砖、烧石灰、和泥,修筑长城时的人畜日常用水,用量是很大的。所以这一带当时应该有充足的水源。柏杨岭松柏茂盛,说明当时雨量是充沛的。土筑长城需要一定的土壤湿度,气候、土壤干燥对修筑长城是不利的。</p><p class="ql-block">崇祯十年在丫角山东南的五眼井口筑五眼井堡,地当内外长城“要冲”。五眼井因建军堡开凿了五源水井以保证戍边军民之需。明朝在五眼井口筑内外二边,五源水井基本上可以保证修筑长城时所需用水。长城竣工后,不管是长城上的守军,还是柏杨岭堡、五眼井堡驻军或者是屯田的边民,生活用水都可通过长城来运输。所以长城除了军事防御外,也许还有许多方方面面并不为人所知,比如本文所指运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