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3年的岁末,确切地说,是12月31日,从祁门访友北上芜湖,顺道一游慕名已久的桃花潭和查济古村。</p><p class="ql-block">导航这个东西,就像美女,令人喜欢,有时却不太靠谱,硬是带着我走了一条无法交汇的羊肠山路,蜿蜒曲折近百里,对久违的车技是个莫大的考验,所幸的是,或是废弃已久,期间未遇一辆来车,甚至连个活物都没遇上,包括人。</p><p class="ql-block">就这样悻悻然的走出大山,多少让我少了对目的地的期待,麻木的开上两个小时后,终于,桃花潭到了。</p><p class="ql-block">李白的桃花潭记自幼耳熟,粗通文墨后心向往之,一直念而未达,当她展现在眼前时,还是让我神情一振,满身的疲惫也瞬时烟消。</p><p class="ql-block">桃花潭的水并不强过千岛湖,冬日的暖阳下泛着绿光,算得上晶莹,让我心生欢喜的是岸边的水东老街,街不宽,说是巷更确切,纵横交错,倒是很长,老街的商业气息很浓,但游客稀少,想来和现在的经济不景气有关,不过这样的氛围,却令我欣喜,可以静静的抚触巷子里的角角落落,看清楚那些年代的印记。</p><p class="ql-block">老街上的鹅卵石路颇有特色,手掌大小,乌黑锃亮的卵石经过岁月的洗礼,光可鉴人,走在其上,耳边仿佛听到千百年前的回响。老街的房子并不高大,是老底子的徽派建筑,黛瓦白墙,旧木门板,厅堂里灯火幽幽,亮堂的只有天井里投下的光。原住民的生活应该比较清苦,老街枕水,家家户户想必日出而渔,日落而归,扁舟一叶清波上,浆声数里载鱼归,而汪伦,那个千年前招待李白的青年才俊,定是当年桃花潭畔的天选之子。巷子很窄,屋墙伸手可触,轻轻的搭在上面,透过手心的是千年的风霜,有点凉,也有点特别的老味。在这个诗文千年的儒雅之地,除了李白之后的文人留下的弄墨之作,满眼都是宣纸和徽砚,而最令我感兴趣的是桃花潭的酒。自古文人除了文房四宝,更是不能少酒,李白斗酒诗百篇,卢楠诗酒傲王侯,若非桃花潭的桃花酒,李白也不可能在此潭边留下脍炙人口的不朽之作,若不是我行色匆匆,必在此地一醉,追寻先贤的遗迹,做一回癫狂的酒仙。老街后面的翟氏宗祠和文昌阁,也是值得一游。翟氏宗祠号称中华第一祠,确实规模宏大,不负江南望族之名,其规制和面积,都在叙述着家族当年的荣光。文昌阁则保留完好,内供文曲星,香火旺盛,飞檐之上皆雕熬鱼,有独占鳌头之意。</p><p class="ql-block">下午一点多,简单吃了碗牛肉面,便匆匆赶往下一站,查济。不知道是天意弄人,还是23年的最后一天,运气不在我这里,又是一路村道,不仅窄,还特别挤,开的我手心都是汗,弯弯绕绕了个把小时,终于到了这个皖南最有名气之一的古村。</p><p class="ql-block">查济是我心心念念的地方,因为皖南的古村,稍有名气的都已游遍,独存此地。刚从水口入村,便显出与水东古街的不同,高屋大院,马头墙高耸,整个村沿溪而建,水绕街回,气势非同一般,她像一块典藏在深山幽谷中的璞玉,岁月的浸润使它变得朴素、雅致;四座群山像佛掌环绕着它,而它就是掌中一件修炼千年的珍宝。查济的游人明显比桃花潭多了很多,说明她的底蕴和魅力都当得起皖南明珠的地位。村中存明清建筑80余处,几乎都是雕粱画栋,翘角飞檐,其中德公厅屋、诵清堂、爱日堂等住宅更是高大宏伟、结构精致。尤以德公厅屋四柱三层牌坊式门楼,五朵斗拱屋面,略带翘角分三层覆盖门楼,古朴典雅、雄浑大方。背面以镂雕手法雕出二龙戏珠、丹凤朝阳、鱼跃龙门、狮子滚绣球等吉祥图案,手法娴熟精美。古雕、砖雕、木雕在查济随处可见。门窗扇格的木雕、厅堂柱础的石雕、门楼门汇的砖雕,均繁刻精镂,玲珑剔透、画面各异,或花鸟、或禽兽、或人物,无一不栩栩如生。在旅游的寒冬里还能游人如织,说明此地的确不凡。“依山造屋,傍水结村”,查济民居的分布格局巧妙地运用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借景、对景等手法,形成“门外青山如屋里,东家流水入西邻”的“天人合一”的格局,一时间令我留恋忘返,兴浓不知归处。</p><p class="ql-block">2023年的最后一天,应是我一生难忘的岁末,自今往后,愿每年都有如此美好的记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