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这是我第四次造访这个地球上最离群索居的国度——New Zealand 。不管按意译叫它“新西兰”,还是按音译叫它“纽西兰”,它始终不慌不忙,安静地做自己,因而“百分百纯净新西兰”已成为它傲人的宣传语。</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地图上的新西兰就像一只鞋底朝上的高跟长筒靴,并在小腿处断成了两截,这两截就是组成</span>新西兰的两大主要岛屿——北岛和南岛。北岛多火山和温泉,南岛多冰川和湖泊。<span style="font-size: 18px;">南岛的面积大于北岛,但人口却仅接近北岛的四分之一。</span>南北岛间隔着常常风大浪急的库克海峡,两岛最近的距离为23公里。库克海峡取名自英国探险家詹姆斯·库克,他是第一位航行通过这海峡的欧洲人。<span style="font-size: 18px;">新西兰很多地方的命名和它的历史息息相关,比如,新西兰的“新”。</span>新西兰虽是英联邦国家,但首次发现它的人却是荷兰人。由于后来接踵而至的荷兰人大多数都来自荷兰的西兰省(Zeeland),于是新西兰就顺理成章被荷兰人称为“新西兰(Nieuw Zeeland)”。英国崛起后,1840年,新西兰由荷兰殖民地沦为英国殖民地后,虽然易主,但并未更名,只是写法上改成了英语“New Zealand”。与之命运相同的澳大利亚在荷兰人手下时曾被命名为“New Holland”,后被英国人称之为“Australia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去新西兰自驾游是2012年3月,我们一家和朋友一家,外加两个女性朋友共九人几乎是用四个轮子在北岛从最北端的雷恩加海角灯塔量到了位于南部的首都惠灵顿。尽管很多人认为北岛的风景逊于南岛,但北岛连绵起伏的山脉、蓝天白云下的牛羊和独特梦幻的地热奇观都让我们乐此不疲。十余年间,每次在高空俯瞰这个地处南太平洋的岛国,即使隔着舷窗,隔着云层,也能让人看到它一如既往的纯净。</p> <p class="ql-block">这次在北岛并没有什么游玩计划,只是随兴出行。儿子选了陶波,而我选了罗托鲁瓦。它们是北岛中部的两个城市。2012年纵横北岛时我们有没有到过陶波已记不清楚了,而罗托鲁瓦的怀恩塔普地热世界是我觉得值得再去的地方。这是2012年拍摄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2023年12月3号,从奥克兰出发去陶波。</p> <p class="ql-block">胡卡瀑布( Huka Falls,Huka在毛利语中的意思是泡沫)位于陶波市区北部;胡卡瀑布的落差虽然不是很大,但气势汹涌,水量充沛,急流在河道内像煮开的水不断翻腾,激起的大量泡沫也仿佛给碧蓝色的“沸水”上罩了层层飘逸的白纱。</p> <p class="ql-block">陶波(毛利语:Taupo,全名的意思是披在肩膀上的袍子)是北岛中部的一个小城市,位于新西兰最大城市奥克兰市以南462公里,开车约为4小时30分钟。据说十二月是旅游旺季,但我们见到的陶波是安安静静的。</p> <p class="ql-block">陶波湖(LakeTaupo)位于北岛火山区的中心地带,是在约26500年前的一次火山爆发后所形成的火山口湖,它也是新西兰最大的淡水湖。<span style="font-size: 18px;">陶波湖被火山山脉及繁茂的原始森林所环绕,当有蓝天白云来加持时,它是惊艳的。可惜天公不作美,我们去的那天,从奥克兰出发时天就阴沉沉的,途中雨水还时不时地来敲打车窗,所以湖光山色在镜头里呈现出的全是中国水墨画的效果。</span></p> <p class="ql-block">从陶波返回奥克兰。</p> <p class="ql-block">2023年12月7号再次从奥克兰出发去罗托鲁瓦。走曾经走过的路,与过去重逢。</p> <p class="ql-block">沿途经过Tirua小镇。街边可爱造型的小屋非常醒目,狗屋是公共厕所。</p> <p class="ql-block">继续前行</p> <p class="ql-block">罗托鲁阿(Rotorua,Roto 在毛利语中的意思是“湖”,rua的意思是“第二”)得名于当地毛利部落的一位族长Ihenga的叔叔之名,而罗托鲁阿则是他探险中发现的第二个湖。它<span style="font-size: 18px;">坐落在火山多发区,被喻为"火山上的城市"。它</span>距奥克兰221公里,是毛利人聚居区和著名的旅游胜地。之所以要故地重游,是因为自从2012年第一次见到它那独特的地表容颜后就再也没能忘掉那云雾缭绕、五彩斑斓的梦幻仙境……</p> <p class="ql-block">罗托鲁瓦周边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公园,而我们去的怀奥塔普地热公园(Wai O Tapu thermal park)则是最大的, Wai O Tapu 是毛利语,意思是“神秘水”。<span style="font-size: 18px;">门票是32.5纽币。</span></p> <p class="ql-block">这是由于地下的酸性蒸汽导致火山表面塌陷而形成的双口火山口。坑口的侧面 被冷却的火山蒸汽着上了黄绿色。</p> <p class="ql-block">火山表面有很多大小不一的坑洞,这些坑洞是因地下水系中上升的蒸汽中含有酸性元素,这些酸性元素具有侵蚀性,从而造成上面塌陷。有的塌陷坑洞可达20米之深,地热温度可达80摄氏度。</p> <p class="ql-block">火山口内壁之所以呈现各种颜色是因为其上升的地下水汽中含有不同的矿物质,氧化锰使其呈现紫色,硫磺使其呈现黄色,氧化铁使其呈现红色或棕色……</p> <p class="ql-block">硫磺洞</p> <p class="ql-block">牡蛎池</p> <p class="ql-block">镶边的香槟池。它形成于900年前的一次火山爆发,是景区的一个亮点。水深60米,池边呈现出艳丽的橙色。地热核心处温度高达260摄氏度,池面上不断有热气升腾,有时风大,蒸腾的水汽扑面而来,使人真正领悟什么是“云深不知处”。</p> <p class="ql-block">绿色的魔鬼浴室</p> <p class="ql-block">Papa Wera是一个火山口,其底部非常不稳定,所以可以看到到处冒泡的温泉和释放火山气体的小通风口。</p> <p class="ql-block">优雅端庄的Poako鸟,英文名称是“Pied Stilt”,中文名称是澳洲长脚鹬(yu)。Papa Wera火山口就是它们的栖息地,它们以该地昆虫为食。它们的叫声非常清脆。</p> <p class="ql-block">仔细看,在这个塌陷的火山口侧壁有很多小洞,时不时会看到有鸟从小洞里飞进飞出。琼鸟、燕子和从印度引进的印度八哥们很会利用天然资源,它们把自己的家就安在这些小洞里,而坑底不断蒸腾起的热气不但解决了它们每家每户的供暖问题,也使得孵蛋这件事它们都不用亲自上阵了。毋庸置疑,<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这个坑洞才是世界上最环保的绿色生态楼,而选择在此安家落户的鸟儿们肯定拥有大智慧!</span>这个有趣的景观是我这次故地重游的新收获。看来我上一次是走马观花了。</p> <p class="ql-block">色彩缤纷之地、之水、之一草一木无不让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按指定路线走完这个地热公园大约需要90分钟,而我们逗留了三个多小时。在园区里,时不时会看到写着“警报响起后10秒内离开”的警告牌,有时也会有那么一瞬间的担心,毕竟地上的泥浆冒着泡,池面和坑洞里的热气在升腾,空气中还时不时飘来刺鼻的硫磺味,这些都在提醒来到这里的人——地球是活的,而且有脾气!告示牌上写的是“紧急集合点”。</p> <p class="ql-block">十二月的新西兰已开始进入夏季,每天早上五点半左右天就破晓,晚上八点四十五分左右才日落,到了九点多天还没有完全黑透。我们打道回府时已是晚上7点半,天还是那么精神!</p> <p class="ql-block">南岛有一条通往天堂镇的路被称为天堂路,但其实在新西兰车只要开出市区,哪条路都可以称得上是人间天堂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