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导读:一直以来我们都没有找到一位真正有分量的老师来讲。终于我们找到了,他出身名医世家,家中四代行医;他临床六十余年,通读中医经典;他博采众家之所长,勤求古训。他,就是八十三岁的著名中医,郭生白。同时,他在80年代的时候还专著过《伤寒六经求真》这本书,之后又专著过《本能论》。他左手伤寒论,右手儒释道,从中医看到生命自然的美丽,从哲学解开人体本能的奥秘</p><p class="ql-block"> 梁冬:郭老,我们还是接着上一期的话题吧,我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很多时候我们会认为打摆子啊,发冷发热是一个结果,我们以为我们需要吃一些药让它不发冷不发热,认为只要不发冷不发热了,病就好了。而您把这些东西视为是一个前奏。你是要帮它继续把这个过程完成好,目的是把异物排出去,这个是很重要的一个差异,对不对?</p><p class="ql-block"> 郭生白:是的,我们认为这个人发烧,他是要出汗,出汗是要把致病的物质排出来。如果它已经把病理物质排出来了,就不需要发汗,这样的人是有的,有病但没有感觉到自己有病。如果说我们要是把这个发烧,要用其他的方法,不是帮助他排除异物,而是压制它,比如说用冰袋,用酒精擦,或者是用激素、抗生素,不让它发烧,这是一个大错误。第一,不懂生命规律。第二,也不懂这个病是该如何处理。这个就会导致出恶性的结果。如果是流行性感冒,如果要退烧,不管你是用物理的方法,用化学的方法,你要退烧,百分之百必然导致肺炎。</p><p class="ql-block"> 梁冬;为什么会传到肺里面去呢?郭生白:比如说不让他发烧,在我们看这个病人的体表39度、40度、41度,一下子降到了37度以下。这个排异反应给压制了。但是这个排异反应要是完全没有了,这个人一定是死亡。他只是把向外排异的这一部分压制了。但是人的这个肺和我们身体的表面是一样的。因为它也时时刻刻和外界的空气在接触交换。其它通路都被人为的给堵死了,所以肺的温度它要提高,它要急促,它要喘,急促也,喘也好,都是加速向外排的表现;急,喘加咳嗽也排不出去,所以他必然发生肺炎。</p><p class="ql-block"> 梁冬:我还听说有一些人,有了肺炎之后,就会在大肠出现问题,这是不是因为肺和大肠相表里的原因?</p><p class="ql-block"> 郭生白:因为这个肺和大肠,这个表里关系这个复杂的问题先不谈。我们看一看这个大肠,升结肠、横结肠,这么长一段结肠,跟肺只隔着一层隔膜,紧贴在肺上。它是肺肠的一个近邻,肺肠接近的一个邻居。如果这个肺要是温度升高,结肠也会升高。再一个就是血液、体液相通,再一个就是神经相连。所以这个肺与大肠的表里关系,这是存在的,凡肺有问题的人,结肠都有问题。这是一个。所以这个发汗要如果被压制了,一定是肺炎,我们在临床上看的太多太多了。如果肺炎要还是在压制它,这个导致会有更恶劣的结果。比如肺感染,再一个还可以发生肺大叶炎,肺化脓。</p><p class="ql-block"> 梁冬;再严重一点呢?郭生白:再严重一点就是死亡的,这个就很容易死了,这个肺啊,肺大叶炎就很危险了。这是一个感冒,因为压制排异反应造成的结果,这是不应该的。所以很多小朋友,很小的小朋友,有些时候父母因为孩子感冒发烧,晚上也很痛苦,送到医院,结果呢,没想到弄的很大了,最后变成肺炎了,他们还认为呢,是这个孩子本身得了肺炎,其实完全是这个解决方法不对。</p><p class="ql-block"> 梁冬;为什么我们要在讲到这个《伤寒杂病论》之前,要讲这个生命本能系统呢?是因为郭老认为如果把这个东西理解清楚了,我们再回来看《伤寒杂病论》的治疗的这个思路,你就会发现非常简单,非常清楚。刚才和郭老讲到了,我们身体都有一个自然而然地排异系统,很多人认为我们发烧是病,其实呢,发烧是帮助我们把东西排出来的一个过程。错把过程视为一个病症结果,那么治疗上自然会出现很多南辕北辙的效果。</p><p class="ql-block"> 后记:郭老说,老年人感冒,不知道是感冒,也不按感冒治,就按老年人原有的慢性病去治,死了也不知道是怎么死的。就这么冤枉死了。小孩子也是这样,他们不会说话,给他用激素抗生素反复退烧,退一次病重一次,直到最后治成大病,多少孩子被冤枉死了。老人与孩子的感冒不同,老人与年轻人的感冒也不同。一个老人不发烧,老合眼,没精神,叫一声就答应,不叫就合眼躺在床上,有些怕冷。我说是感冒了,看他的那个医生说不是感冒,他不发烧;我说有不发烧的感冒。我开第一剂药吃了她会发烧;第二剂药吃了她会发汗;汗发病好。我开的第一剂药是附子汤。炮附子10克,茯苓30克,桂枝30克,白芍30克,党参30克,甘草13克。我交代这副药吃了体温37度以上,就叫我。升到38度,我去了,病人睁开眼说话了。之后又开了个桂枝汤。30克桂枝,加6克麻黄,生姜,大枣。去掉茯苓。吃了这一副。又喝点热汤热粥,出来了一点汗,体温正常了,也吃饭了,好病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