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州市梁北“三峰山”—方岗“一步两眼井”徒步登山溜腿掠影(2023.12.30)

关注(憨豆先生)

<p class="ql-block">《禹州市三峰山》:</p><p class="ql-block">三峰山</p><p class="ql-block"> 三峰山位于禹州市区南,在历史上特别是史前时期是华夏文明的重要活动区域。因三座山峰连绵而得名。在南麓的山底,有唐代画圣吴道子墓。</p><p class="ql-block">  上山,经过近千级台阶,就到达吴道子墓。据说吴道子跟随唐玄宗避安史之乱,死于四川,当时草葬于四川。后来故乡人通过招魂,迁葬,把吴道子墓建在家乡——鸿畅镇吴家村后的小山上。山道两旁种植了上万株月季。</p><p class="ql-block">  登上小山顶,放眼四望,周围的风光尽收眼底。平原上远处冒出几座小山,山上没有大树,山下一片碧绿,稀稀落落的村舍。虽无险峻壮观的景象,也感到远离闹市的清净宜人。山下还有吴道子纪念馆。规模不大,也是古式飞檐建筑。大门两侧是碑刻,当然是时代愈早的愈有价值。大多都是捐资者的功德碑。正殿正中是吴道子的塑像,两边墙壁是模画他的《送子天王图》和几幅佛教壁画。两边的厢房,是现代研究者的作品和收集的文物。来这里的参观者大多是文化人,也有附庸风雅的政界人士。</p><p class="ql-block">  钧台也叫夏台,原在禹州城南,距城十里。《水经注》载,在三峰山东南 ,大陵之西,陵上有“启筮亭,启享神于大陵之上,即钧台也”。有隅水东南 流,经陵下,积为坡,坡方十里,称钧台坡。一说,钧台在“颍川城郭之阴”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举行“开国大典”和“国宴”的地方,也是夏桀囚禁商 汤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元宋大军在三峰山发生了著名的钧州大战。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河南省禹州市三峰山上有一座大悲禅寺》:</p><p class="ql-block">禹州大悲禅寺的主殿-大雄宝殿。</p><p class="ql-block">大悲禅寺位于河南省禹州市梁北镇与张得镇的交界处三峰山上。</p><p class="ql-block">大悲禅寺始建于元朝元祯村年丙申(公元1276年)距今有700多年历史。</p><p class="ql-block">冬日的傍晚,夕阳西下,整座寺庙都沐浴在夕阳的余晖里</p><p class="ql-block">巍峨高大的殿宇显得更加金碧辉煌,庄严神秘,让人油然而生一种敬畏感。</p><p class="ql-block">大悲禅寺于2010年重建,新建的大雄宝殿,鼓楼,斋堂,山门已成为广大善信“弘法利生,净化身心”的理想场所。</p><p class="ql-block">大悲禅寺因供奉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三峰山上的防空洞</p> <p class="ql-block">三峰山上的防空洞</p> <p class="ql-block">网红娱乐场所</p> <p class="ql-block">三峰山东峰</p> <p class="ql-block">隐藏在森林里的防空洞</p> <p class="ql-block">三峰山中峰</p> <p class="ql-block">《故乡传说故事:扳倒井》</p><p class="ql-block">我的家乡在河南省禹州市的一个小村庄----方岗镇吕沟村,禹州古称阳翟,商圣吕不韦,哲学家法学家韩非生于阳翟,相传几千年,引以为荣,然而我的家乡也有许多且传奇而逼真的传说。</p><p class="ql-block">禹州西南10-40里间,有座东西方向走势的三峰山,有三个山峰连续而成,又因似笔架别名笔架山,我家住在中锋峦西端和西峰东端两峰之间山谷的阳光明媚处,是南北方山前山后的来往通路地名为山口,儿时常听村里老人们讲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传奇故事。</p><p class="ql-block">扳倒井涉及东汉称帝传奇故事</p><p class="ql-block">西汉末年朝政混乱,汉平帝被王皇后毒害,封两岁皇子为太子,王皇后侄子王莽(公元前45年-至公元前23年)自称假皇帝,前8年称帝改朝换代称新朝,在他执政的15年内,全国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前六年生的刘秀是西汉皇族,他和兄弟乘机而入起兵加入绿林军,势力强大,王莽带兵追赶刘秀,妄图镇压,公元23年29岁的刘秀从河北骑马跑到河南省禹州西峰山口背阴处饥渴难忍时,汗流浃背,口干舌燥,人困马乏,突然间前面有一口井,但困惑没有提水用具感慨地说;“这井如果能扳倒多好”,边说边用手搬动井口,天意,谁知井真的慢慢的倾倒,井泉水自动流淌出来。人、马饮用足饱,继续前进,从此流水成河,起名小清河,东流入颍河造福人民,汇入淮河造福人民,此井人称扳倒井,流传至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