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不快乐根源 操心太多

识途

<p class="ql-block">《菜根谭》中有言:“福莫福于少事,祸莫祸于多心。”</p><p class="ql-block">意思是说,一个人的最大的福气莫过于了无牵挂,而忧虑的根源,则在于操心太多</p><p class="ql-block">你若每天都牵挂着世事,难免会让心太过沉重。</p><p class="ql-block">背负着一个筋疲力尽的灵魂,人只会越来越不快乐。</p><p class="ql-block">生活在这个世上,有些人本就与你无关,有些事早就已成定局。放下这4件无法控制的事,心里轻松了,你才能活得潇洒和从容。</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已经过去的事不再挂心</b></p><p class="ql-block">在漫长的一生中,谁都会有过不去的心结,放不下的回忆。但不断地反刍过去,就是在往以前的伤口上撒盐,自己折磨自己。人活着,其实没什么过不去的坎儿。<b>当你真正放下了,时间自会治愈一切伤痛。</b>《生死疲劳》中的西门闹,曾是一个勤劳善良的地主。他从未做过伤天害理之事,却被无故杀害。他心中的怨恨难以平息,到了阴间更是日日喊冤。阎王不胜其烦,把他打入畜生道,让他历经六世轮回。第一世,他投身为驴,不料眼前物是人非,他愤怒地咬人、打人,落得个被村民分食的下场。第二世,他转生为牛,心中的冤屈更甚,没想到儿子为了明哲保身,活活将他折磨致死。第三世,他变成了一头猪,慢慢淡忘了过往,安于眼前的日子。第四世,他成为了一条狗,心中的愤怒也消散殆尽,一辈子都在为主人看家护院。到了第五世,他变身为猴,不再对过去耿耿于怀,彻底放下了仇恨。最终,他的内心恢复了平静,在第六世以婴儿的身份重返人间。巴尔扎克曾说,人生不忘记许多,生活便无法继续。有时候,人之所以活得痛苦,就是被过去困住了。总是咀嚼伤痛,人就跳不出回忆的牢笼。和过往纠缠不休,也只会让自己受尽委屈。我们唯一能做的,不过是事过翻篇,能忘则忘。不去反复地掀开伤疤,伤口才有愈合的可能。就像王阳明告诫弟子的话:<b>“草有妨碍,理亦宜去,去之而已;偶未即去,亦不累心。”</b>把过去的杂草清除,从回忆中解脱自己。<b>珍惜眼前,过好当下,你才能重启自己获得快乐的能力。</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还未发生的事不必担心</b></p><p class="ql-block">在辽阔的撒哈拉沙漠上,生活着一种土灰色的沙鼠。每当旱季来临时,它们就会开始囤积草根,整日忙忙碌碌。但奇怪的是,就算草根已经足够,它们还是会继续分秒必争地寻找,一刻也不得停歇。于是到最后,沙鼠辛苦囤积的草根,大部分直到腐烂也没有用上。而在其他动物享受悠闲时光时,也只有沙鼠活得疲惫又焦虑。生活中,很多人也和沙鼠一样。整日担惊受怕,总觉得下一秒危机就要来临。<b>被灾难化的想法控制了思想,葬送了那些本应该快乐的瞬间。</b>《哈佛家训》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在二战期间,有位叫詹姆的先生,每天都在为一些事情烦恼。他想到军中服役的儿子,就担心他是否能安全回到家中;想到旧房将要拆迁,又担心得来的钱不足以购买新房子;想到刚刚创办的商业学校,又担心招不到新学员……妻子看他焦虑得吃不下饭,就让他把这些烦恼写下来,然后封锁到箱子中。一年后,詹姆偶然看到了这张纸条,他惊讶地发现:那些之前担忧的事,居然一件都没发生。《积极心理学》中说:<b>“人类所担心的事情,其实将来90%都没有变成现实。”</b>毕竟人生充满了变数,谁都不知道未来的列车会开往何方。为将来的事情担忧,只会让此刻的自己陷入痛苦不能自拔。与其为不确定的明天胡思乱想,不如脚踏实地做好眼前的事。<b>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心里没了顾虑,你的心情才会由阴转晴。</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无法改变的事不用费心</b></p><p class="ql-block">荷兰的一座教堂遗址上,篆刻着这样一条铭文:<b>“事成定局,没有其他可能。”</b>人生就是这样,多的是让你不如人意的事情。生老病死,聚散别离,你再不甘心,也绝无更改的余地。你若选择抗拒,只会毁了原本美满的生活,让自己陷入崩溃。<b>而接受事实,让自己从绝望中走出来,你才能去迎接未来的美好。</b>卡耐基曾在书中讲过自己朋友的经历。朋友名叫伊丽莎白,她有个侄子,在战争中牺牲了。她不愿意接受现实,终日以泪洗面,在悲伤中无法自拔。她的内心被怨恨填满,怠慢了工作,也任由朋友与她渐行渐远。过了一段时间,她打算离职,找个没人的地方,了却自己的余生。但在收拾办公桌时,她意外发现了侄子写给她的信。信上说:<b>“无论我在哪里,无论我们相隔多远,我都会记得你教我要做个男子汉,不管发生什么,都勇敢接受。”</b>那一刻,她的内心照进了一束光,她仿佛听见侄子对她说:把悲伤藏在笑容背后,勇敢走下去!于是,她尝试着收起痛苦和愤恨,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中。下了班,她还给侄子的战友写信,参加成人教育课程,寻找新的乐趣。慢慢地,她不再在无法改变的事情上浪费心神,每天都以愉快的心情迎接生活。她接受了命运的安排,最终与自己达到了和解。《人性的优点》中说:“请教我不哭喊着要月亮,也不为打翻的牛奶流泪。”人生在世,无常本就是平常,有些事更非人力所能改变。即便我们费尽心思,饱受煎熬,现实也依然摆在那里。<b>真正通透的人,会允许一切发生。</b>放下对无常的恐惧,你才能解脱自己,活得坦然和开心。</p> <p class="ql-block">阿德勒有一句名言:<b>“基本上人的一切烦恼,都源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b>看到别人产生口舌纠纷,总想上前劝告,结果里外不是人;听到旁人有不同意见,非要掺和一手,结果惹得一身骚。<b>事实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好坏都要由自己买单。</b>过多操心别人的事,对方不一定领情,却会让你陷入不快乐的境地。有网友讲过一个真实的故事。那天,网友的父亲出门买菜,回家时发现路口有两辆车在僵持。这两辆车相向而行,停车位置距离彼此很近,想来是道路狭窄,彼此却谁也不肯让谁才造成了这种局面。眼看着车流量就要变大,这两辆车堵着路口,必然会影响交通。父亲秉持着热心助人的原则,决定上前劝解。可双方听了,依然不愿让步,说得急了,就呛了父亲几句。父亲气不过,觉得自己是好心,当即就开始理论。没想到一方车主却说:“谁要你来多管闲事,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吧!”父亲自然不愿受这窝囊气,不由得多说了几句。双方车主也正在气头上,正愁没人撒气,两人就都把父亲骂了一顿。父亲回到家,越想越生气,没几天就大病了一场。他躺在病床上反复思虑,没想到竟是因为参与了无关的是非,最终搞垮了自己的身体。有句古话说,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闲来无事时,多想想自己的处境,少管他人的是非。毕竟你的好心,对他人来说有可能就是负担。干涉了他人的课题,反而容易让自己陷入困局。<b>不如尊重对方的命运,过好自己的日子。</b>眼前没了那许多纷扰是非,你自然能活得更松弛。▽&nbsp;哲学家冯友兰曾对那些“爱操心”的人说:<b>“人自然会走对的路,原不需你操心打量的。遇事便随感而应,这随感而应,通常是对的。”</b>在这长长的一生中,我们会遇见无数的人,经历无数的事。如果每件事都操心,就注定会消耗你的心神,让你陷入郁闷。唯有顺其自然地看待一切,让过去过去,让未来到来。<b>心中没有挂碍,你才能以欢喜心过好余生。点个在看,与朋友们共勉。</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