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由贵州省农科院退休研究员倪克鱼历经十二载选育的的香型大颗粒两用不育系(以下简称香型LPS)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水稻专业组组织的专家的田间技术鉴定。</p> <p class="ql-block">海拔900米的田间技术鉴定现场鉴</p> <p class="ql-block">技术人员认真地进行穗检</p> <p class="ql-block">省内外专家参与实际操作</p> <p class="ql-block">由合作伙伴海南省农科院作物所送往中国水稻所进行的人工气候箱低温鉴定的结果也达到农业部颁NY/T1225.2006标准,评价为:起点温度低(23度)的温敏不育系。</p> <p class="ql-block">香型LPS创新以下两大特点:</p><p class="ql-block">1、解决了水稻大粒品种大粒不优质、大粒分孽不强、大粒灌浆结实不好的"三大矛盾"。使曾放弃水稻大粒育种的人增强信心;</p> <p class="ql-block">大粒米不只是米质外观好,食味也柔软可口还藏着香味;</p> <p class="ql-block">用LPS所配的F1,分蘗力和成穗率都是"强″,能使专家预言的:在667平方米的单位面积上,在水稻"三要素″中的穗数、穗粒数相对不变的情况下,千粒重每增加一克,亩产量可以增加20公斤变为现实。现在一般的杂交水稻的千粒重最大的在30克左右,试想大粒型杂交水稻研究成功,能让我国1.3亿亩稻田增加多少粮食。</p> <p class="ql-block">合作单位还耽心枝梗压弯了"腰″</p> <p class="ql-block">2、创新了水稻两系不育系田间技术鉴定生态环境海拔高度的拔高纪录。这个"天花板"告诉我们,处于贵州高原海拨900米的生态环境,香型LPS由于是起点温度低(23度)温敏不育系也能作两系不育系的田间技术鉴定。</p> <p class="ql-block">需突破大粒水稻制种的难关,天堑才能变通途!由于作者手中的核心材料都是大粒型,所以香型LPS的一梯队、二梯队层出不穷。</p> <p class="ql-block">柱头外露的品系不断增多。突破瓶颈,解决好制种问题,就能使1986年谢华安院士创制汕优63以后我国杂交水稻产量水平30多年以来一直俳徊在600公斤左右的现状得巳改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