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编:曹绍青2023年11月15日</p> <p class="ql-block"> 每到秋高气爽季内心便会生出远足的想法,但现时北方银装素裹,江南也秋风萧瑟。思而再三去四季如春的云南打卡应是不二选择。但云南景点分散,跟团游,年长者总会被拒,只有自由行的选择了。</p><p class="ql-block">赋闲退休在家的女儿和女婿得知我想法后,开始积极说服我夫人,在和夫人达成一致想法后……</p> <p class="ql-block">10月26日 星期四 深圳 天气晴朗 </p><p class="ql-block"> 下午1点深圳宝安机场搭乘深航飞机前往昆明,3点许飞机抵达昆明长水机场。</p><p class="ql-block">昆明天气碧空如洗,云朵片片浮游兰天,尽显高原城市的清朗空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自由行现在盛行旅居城市民宿。经女兒网上不懈搜索,选择近昆明滇池海埂大坝不远,近期入伙的“万科翡翠滨江五期”高层三室二厅的寓舍入住。三天我们一行四人费用960元,仅160元/人/天;寓舍装修精致、整洁,生活家伙什一应俱全,不仅有冰箱、洗衣机还配有自动麻将机、巨幕投影电视等。应居高层远眺滇池的美景可尽收眼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远眺苍山脚下的滇池;</p> <p class="ql-block"> 短暂的修整后,即电招滴谪去昆明老街闲逛;</p><p class="ql-block"> 昆明老街是昆明城中最后遗留的历史街区,其中最古老的建筑有近900年历史。昆明老街的主街道光华街,全长435米,是昆明城中仅存的具有昆明古朴风貌的老街。</p><p class="ql-block">还有老街甬道街、景星街,钱王街等都承载了这座城市太多的记忆与故事;</p> <p class="ql-block"> 这栋建筑名为月牙楼,名字源于“莫使金樽空对月”。其始建于1944年,是纪念云南解放,而在原云贵总督府的旧址上修建的,成为胜利堂建筑群之一。最初名为“志公堂”,随后改为“中山纪念堂”,1946年落成时,又改为“抗战胜利纪念堂”。其设计理念,是一个我们常用的胜利标志,两栋建筑以弧形弯曲成一个胜利手势,如同两只手,托举着胜利果实,寓意着对抗战胜利的纪念之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前正中,镌刻邓小平所题8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碑后题:“一八四零年鸦片战争以来,为反抗帝国主义侵略,推翻封建专制统治,解放云南,保卫祖国边疆,建设社会主义而英勇献身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p><p class="ql-block">月牙楼就座落该碑大门两侧;</p> <p class="ql-block"> 福林堂是云南现存最古老的药店,现已成为拥有零售店面80多家的零售药业连锁公司。2000年,云南医药集团与香港世界中国实业项目有限公司合作,重新组建昆明福林堂药业有限公司。</p> <p class="ql-block"> 棂星门的名字源于中国古代对星星的崇拜和对特定星宿的信仰。"棂星"原本是指天上的文星,即天田星,而古代人认为棂星具有沟通天地的特殊意义,因此将其用于孔庙的大门,象征着孔子能够像天上的星宿那样施行教化、广育英才;</p> <p class="ql-block">茶马古道驿站</p> <p class="ql-block"> 晚餐时,选择了一家老字号晚歺云南过桥米线。</p><p class="ql-block">米线汤确实是沸热的,然后依次把各菜式先荤后素的放入浓汤中,最后倒入米线。闷汤片刻即可享用。</p><p class="ql-block">据店家小二介绍,一锅好的米线有以下四重点:一要油好。要使用鸡、鸭油调制,熬制成重油浓汤;二是碗大。碗大如盆,要保持碗的温度和汤的一致才不会“偷”走汤的热量,汤才能烫熟生片;三是高汤,熬制汤底要求清、浓、爽、鲜;四是荤素片。荤素片是点睛之笔,选料新鲜自然各种荤素片的搭配要能保证膳食平衡。最关键的是米线,过桥米线讲究的是云南本土米线。本土米线是发酵米线,爽滑劲道,能吸附汤汁和佐料,有大米的芳香,入味上口,百吃不厌。</p> <p class="ql-block">10月27日 星期五 昆明 碧空蓝天</p><p class="ql-block">滇池海梗大坝是打卡的必选之地,时值秋季的滇池,畔间开满了粉色的杜鹃。每年10月到第二年三月底,成群的红嘴鸥会从遥远的西伯利亚飞抵这里越冬。每天上午是红嘴鸥的觅食时间,游客便会用面包、蛋糕等面食逗引鸥鸟。构勒了众多游客与海鸥近距离互动的独特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下午 乘索道登顶云南第一风景名山——西山龙门</p><p class="ql-block">龙门石窟可谓西山著名的风景名胜。它位于西山风景区面朝滇池的绝壁之上,北起三清阁,南至达天阁,是云南最大、最精美的道教石窟。</p><p class="ql-block">惊叹的是龙门碑一座全石打造的石坊,上书“龙门”二字,是整个龙门石窟之精粹所在;</p> <p class="ql-block"> 龙门石窟结构布局优美,其中达天阁石窟内的魁星、文昌、关圣皆就石岩凿成,刻工精细;</p> <p class="ql-block"> 置身龙门,下临绝壁,五百里滇池烟波浩渺,尽收眼底,真有“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之感,难怪历来有:“不耍西山枉到昆明,不到龙门枉游西山”</p> <p class="ql-block"> 石窟是吴道士一人用十五年时间,单人打通的。隧道长度超过40米,在滇池边上有一个石窗,可以看到滇池景色。边上还有一个老旧的石门,吴道士的形象被刻在上面。真的是一个旧石门揭开一段曲折的故事。前面段石窟是吴道士一人用十五年时间,单人打通的,剩余石窟是清末的后来人,杨汝兰、杨泰和他的父亲和儿子也建立了“云华洞穴”、“大青格”和其他开龙门的工作。直到清咸丰三年(1853年)才完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至乾隆六十年(1795年),生于下渔村的贫穷道士吴来清,一锤一钻,,用了十五年时间开凿而成。先开凿由"别有洞天"至旧石室的通道,这条石道"径折路旋",石室外北侧刻有"揽海处"三个大字;南侧刻有"一径飞红雨;千林散绿荫。"的明末傅宗龙草书联、和陈筑仁“凿穿雲洞记”的石刻草书篇;</p> <p class="ql-block"> 据说云南省原先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教育也相对不发达,一直未出过中国古代的状元,云南开始出现第一个状元郎,是在龙门石窟建成后的第一年。所以昆明有个传说,来读书的学生一定要在龙门石窟走一次,有可能贫困的学生,一跃龙门身百倍;</p> <p class="ql-block">饱览了龙门精湛的石刻艺术后,可穿过龙门隧道,沿石阶而上,即达龙门新平台;</p> <p class="ql-block"> 传说:有关龙门胜景,相传在凿成龙门时,石匠不小心将魁星手中的石笔凿断,他心痛不已,纵身跃下悬崖以身殉艺;</p> <p class="ql-block">罗汉崖的罗汉寺位于秉场村罗汉坞,地处幽谷,为西山景区仅存的少数几个寺庙之一。始建于五代后晋天福二年;</p> <p class="ql-block"> 云南是一个以蘑菇资源丰富而闻名的地方,各种各样的菌菇琳琅满目。</p><p class="ql-block"> 晚歺我们选择了昆明<span style="font-size: 18px;">“-朵菌”</span>餐厅就餐;该歺厅以烹飪菌菇而闻名;</p> <p class="ql-block">因云南野生菌菇生长旺季是每年春夏季节,现时鲜食的只能冷藏保存的菌菇为主;</p> <p class="ql-block"> 云南菌菇火锅是把你点好的所有菌菇一次性倒入调制好的汤汁中烹煮, 然后服务员小姐便会十分认真告说:“必须熬20分钟后才能开食”(意思是,没煮透的野生菇有一定毒性)。在烹煮美味“漫长”的时间等待中……;旁桌的云南老饕们聊起当地人,品尝野生菌菇发生的让人捧腹的轶事趣闻来,现在回忆起来倒还记得一、二:</p> <p class="ql-block">其一、有位朋友吃野生菌中毒了,自己跑去医院,事后我问他,你怎么知道自己中毒的,他说他跟他外公聊天,他外公说话时嘴里吐出来的是字幕。</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二、听到一个更很好笑的,说是一个云南人吃了菌子,以为没什么事,但过不久他竟发现地上有很多指姆大小的人在那狂舞,接着他也跟着狂舞起来了……;</span></p><p class="ql-block">三、我妈煮野生菌,太香了我没忍住,便偷了锅里的来吃,一会儿见到我妈倒立着炒菜,我知道自己完犊子了。众人听后顿时捧腹得前仰后合,在<span style="font-size: 18px;">笑声中20分钟便很快过去了。</span></p><p class="ql-block">接着便是开食!吃菌菇锅的第一顺序是先喝汤,丝丝的啜食一小口后炽热的汤汁便在唇间流动,一股浓浓的菇香伴着浓郁的陌生的鲜甜在舌间<span style="font-size: 18px;">蔓延开来……。</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后述见第二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