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街巷访古记(3)——仓街

李瑛

<p class="ql-block">随心所欲地在城市里散步,用现在时髦的说法,叫“city work”。今天我city work 的目的地是仓街。</p><p class="ql-block">仓街是苏州一条古老的街巷,早在北宋时期就已存在。在南宋的《平江府图碑》上,仓街的名字叫东营街,那时是军队驻扎地。明清时期,苏州府下辖的吴县和长洲县都在这里建了粮仓库房,就改名为仓街了。</p> <p class="ql-block">800多年来,仓街变换着不同的面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里是令人望而生畏的苏州监狱。2009年,苏州监狱搬离,千年姑苏城多出了一块历经风雨、充满传奇故事的地块。2016年,香港仁恒集团竞得地块,投资20亿建设。如今古老的仓街焕发了新的生命力,改造为既具苏州文化精髓,又有现代时尚的“仁恒仓街”商业广场。</p> <p class="ql-block">仓街最南端的广场入口处,有两只叼着珠宝的喜鹊。这是国际知名公共艺术家、“大黄鸭之父”霍夫曼设计的,据说设计灵感来自苏绣的“喜上眉梢”。一双喜鹊飞出绣布叼着珠光闪烁的珍宝落在乌瓦檐头,寓意“好事发生”,清脆的鸟啼声将引领人们走进仁恒仓街这一“艺术园林”中,就此开启“寻珍之旅”。</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个高达7米精致素雅的花瓶,由灿烂的姑苏景致组成镂空的金属瓶身,轻盈地漂浮在水上,致敬昔日匠人,守护艺术匠心。</p> <p class="ql-block">这是原苏州监狱的一个岗亭。真是“人要衣装,佛要金装”,原本灰扑扑的水泥岗亭,穿上了绚丽多彩的蝴蝶衣,改造成网红蝴蝶墙,吸引了很多人来拍照打卡。</p> <p class="ql-block">这幢二层小楼是民国时期的建筑。抗战胜利后,大汉奸陈公博、汪精卫的老婆陈璧君曾关押在此。</p> <p class="ql-block">这座古建筑建于清末民初,是一座富户人家的祖祠,据资料记载,原来应该是四进的大宅,门房、客堂、书房、围墙一应俱全,现在只保留了一座房子(看样子像是厅堂),但仍显示了仓街的古韵。</p> <p class="ql-block">山墙上的彩塑形象生动,有喜鹊登枝,鹿鹤同春,都是吉祥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厅堂的南北面都是落地长窗,雕刻着人物故事。粗粗看了一圈,有些故事能看懂,像是《西厢记》和《梁祝》中的情节。不过是否是修复安装时工人没有注意这些雕花图案,这些故事的情节不连贯,两个故事交错出现。</p><p class="ql-block">这副图像是《梁祝》中的拜托师母做媒,师母手中拿着一对玉蝴蝶的扇坠。</p> <p class="ql-block">这是《梁祝》十八相送中对着观音菩萨拜堂。</p> <p class="ql-block">《梁祝》中的“草桥结拜”。</p> <p class="ql-block">这幅像是《西厢记》中的“拷红”。</p> <p class="ql-block">这是《梁祝》十八相送中的“梁兄就是呆头鹅”。</p> <p class="ql-block">仓街商业广场北面,隔一条虹桥浜河,是原来振亚丝织厂的所在。现在开发成了高档别墅区——耦前别墅。</p> <p class="ql-block">仓街上还保留着多座古井。它们大致可分为公井、义井、官井和私井,并都有着一段属于自己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邾长巷口有一处“洙泗泉”,“洙泗”是古代“儒学”的代称,传说读书人饮用此井之水,有助于科举高中进士(在苏州方言里,“井水”与“进士”的读音相近)。</p> <p class="ql-block">小新桥巷口的“百龄泉”井由民国时期苏州振亚丝织厂的经理陆季皋、娄仲明捐资开凿,因当时两人年龄相加刚好百岁,遂以“百龄”命名此井。</p> <p class="ql-block">仓街136号门前有口双眼义井,井壁上刻有“民国二十三年”“留韵义井·沈惺叔”等字,是当时保大钱庄老板沈氏捐建的。</p> <p class="ql-block">位于白塔东路口的双井,没有名字留下来,只在井栏边立着一块碑,刻着“千年古井,万年流长”的字样。</p> <p class="ql-block">仓街的民居属苏州特色,小桥流水、粉墙黑瓦。走到仓街中段,看见路边一段高高的围墙。估计位置,应该是东园中“明轩”的所在。一棵高大的楝树伸出围墙,枝头挂满了金色的楝树果子。</p> <p class="ql-block">来到仓街,能更深刻体会到“人家尽枕河”的民居特色。南北向的仓街像一棵大树的主干,有四条小河从西往东穿过仓街,分别是“新桥河”“柳枝河”“胡厢使河”和“麒麟河”。仓街上有四座桥梁跨越小河——通济桥,南开明桥,北开明桥,徐鲤鱼桥……</p> <p class="ql-block">通济桥</p> <p class="ql-block">其他几座桥没有拍照,从网上找了几张图。图上的文字应该弄错了,“开明桥”成了“开门桥”。😓</p> <p class="ql-block">沿河的小巷是姑苏城这棵大树上的枝条,蜿蜒曲折,幽深静谧。混堂弄,丁香巷,大新桥巷,小新桥巷,大柳枝巷,小柳枝巷,胡厢使巷……这些弄堂中都藏着很多故事。苏州文旅在讲故事这方面做得很好,每个里弄牌子上都有一个二维码,只要微信扫一扫,关于这条街巷的名称来历,人物典故等都有详尽的讲解。以后有时间,要慢慢地走,细细地品,去了解街巷中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仓街,经历800年风风雨雨,如今实现了华丽转身,集古典与摩登于一体,成为相门城墙下一颗闪亮的珍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