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加索三国之旅(下集)

闲庭

<p class="ql-block">在家书斋里读万卷书知天下,而外出行万里路的意义又何在呢?有些真相或真理可能从历史书里或许永远找不到;是非对错,也并非那么黑白分明。唯一真实的,是坐看风起云涌、遥想金戈铁马、怀古驼铃羌管之时,喝下的那杯高加索山泉泡的热红茶。行万里路,眼前看到的又与书本那些记载的有那些不相同。</p><p class="ql-block">一天路途的辛苦奔波,我们从阿塞拜疆首都巴库又回到了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夕阳西下,华灯初上时第比利斯市区的夜景。</p> <p class="ql-block">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圣三一大教座堂钟楼,圣三一大教堂耸立在库拉河左岸伊利亚山坡上。</p> <p class="ql-block">高加索三国之旅的组团行程线路,受到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二国之间,紧张的政治地缘关系影响,目前二国之间由于不直接通航及边境口岸的通关。合理的行程路线本应在结束亚美尼亚旅程之后,直接过境通关去阿塞拜疆境内继续游程,但由于二国之间闭关自守不通航路,旅程安排只得要从亚美尼亚境内先返回至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先走格鲁吉亚境内的旅程。最后一国才去阿塞拜疆走行程,要从巴库才能返程乌鲁木齐。这样实际上从亚美尼亚首都埃里温返回第比利斯,既走了多余的回头路,又浪费了宝贵的半天多时间。这段回程是无效又无奈的返回。</p> <p class="ql-block">8月19日上午我们从巴统回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全程四百公里,行车需六七个小时,其中有近一半路程都是在狭窄的山路上行驶,这位驾驶员非常棒,行驶又稳,安全守时且服务主动!古都姆茨赫塔离第比利斯很近,是我们从巴统返回第比利斯的必经之地。</p> <p class="ql-block">古都姆茨赫塔与第比利斯相距二十公里的小城,完全就是第比利斯的一个卫星城。在返程第比利斯,我们就顺道游览了这个古城。传说中的使徒圣尼诺在公元4世纪左右,将基督教信仰带到这里。因为治愈了当时的格鲁吉亚国王的疾病,而最终取信与国王,将基督教定为国教。一系列标识信仰的宏伟教堂也矗立于此,所以姆茨赫塔也成为格鲁吉亚的宗教信仰中心。</p> <p class="ql-block">十字修道院巍峨的矗立在格鲁吉亚姆茨赫塔的高处,静静地看着两河交汇和姆茨赫塔的平静生活。这座建立于6世纪的教堂,已经历了多少春秋,看尽了格鲁吉亚的沧桑历史。</p> <p class="ql-block">这座石砌的修道院建立于6世纪,是格鲁吉亚第一座采用“十字-穹顶”风格的教堂,四个对称的殿堂形成等臂十字架形状,中间夹着四个龛室,在中心处正上方隆起正八边形的大穹顶。</p> <p class="ql-block">进入姆茨赫塔古都,首先去了小镇附近山顶上的季瓦里教堂(又名十字架教堂),地陪导游在认真为我们讲解中:传说中的使徒圣尼诺在公元4世纪左右,将基督教信仰带到这里的故事。公元前3世纪到5世纪,姆茨赫塔曾是格鲁吉亚的首都。它的历史关键节点是4世纪时圣尼诺的来访,这位来自耶路撒冷的修女成功地让当时的国王皈依,并宣布基督教为国教。</p> <p class="ql-block">使徒圣尼诺在公元4世纪左右,将基督教信仰带到这里的故事画像。</p> <p class="ql-block">  十字教堂(修道院)院内十分古朴,与许多大教堂的精致华丽完全不是一个风格。进入之后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一个巨大的,朴素至极的木质十字架,墙体还留着石头建材天然的凹凸不平的表面。十字修道院它的历史,比老城小镇的生命之柱教堂更久远。</p> <p class="ql-block">带着头巾的妇女点燃蜡烛,在修道院内虔诚祈祷。空气中有着淡淡的蜡烛味,光,影,声,香,都极其和谐的营造着这里虔诚的信仰氛围。</p> <p class="ql-block">从城外山上的十字修道院向下看,发源自遥远的土耳其内陆的库拉河,裹挟着来自上游的黑绿色河水和从高加索雪山流下的浅绿色河水,在古城姆茨赫塔生命之柱大教堂的一侧汇合,融合成黄色的河流向第比利斯方向流去。</p> <p class="ql-block">从城外十字修道院山丘上,可以眺望到山下小镇上的生命之柱教堂,也可以俯瞰库拉河与阿拉格维河两河交汇处,因为两条河流水温不一样,所以呈现完全不同的颜色,三角形的河道把城市分成了三个区域,站在修道院看河的另外两岸,一岸是茂密的森林,一岸是繁华的村庄。青翠的河谷遍布红色的屋顶,最显眼的建筑与最知名的历史古迹都是教堂与修道院,</p> <p class="ql-block">走下季瓦里教堂所在的山顶,我们来到姆茨赫塔古城。这座古城位于库拉河的右岸,处于古代贸易之路的交叉口,并在两条河流的汇合处。</p> <p class="ql-block">山下的姆茨赫塔这座城市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公元前2000年。古城建立于格鲁吉亚王朝铜器时代,这座古城曾是格鲁吉亚王朝的首都,直到五世纪,格鲁吉亚王朝迁都第比利斯后才慢慢衰落下来。沿古朴小巷走进古城,路边二侧是一些销售旅游纪念品的简易商铺。</p> <p class="ql-block">走过古城依旧充满烟火气息的老街,街道的尽头就是格鲁吉亚姆茨赫塔古城中的生命之柱修道院,它是格鲁吉亚第二大教堂,是格鲁吉亚成为基督教国家后的第一座教堂,教堂是按耶路撒冷的圣墓教堂为原型建造的,可见其宗教地位之崇高,历代国王在这里见证加冕,死生与受洗,也是格鲁吉亚的圣城了。</p> <p class="ql-block">教堂距今已有千年历史,其建造风格还原了中世纪教堂风格,是欧洲中世纪早期宗教建筑杰作,是格鲁吉亚最神圣、最壮丽的教堂之一,它是圆顶、阶梯式的建筑,四面像城墙一样包围着,教堂内饰十分华丽。据说耶稣的血染斗篷就埋葬在教堂里。</p> <p class="ql-block">在教堂的中心,矗立着一根被称为“生命之柱”的巨大柱子。这根柱子高大而精细地雕刻着各种生命的图案,象征着万物之源和生命的无穷价值。许多人来到这里,静静地凝视着这根柱子,感受着生命的奇迹和无尽的意义。巨大的耶稣画像从教堂穹顶高处俯瞰这虔诚的信众们。</p> <p class="ql-block">除了主厅和生命之柱外,教堂还有许多小堂和祭坛,供信徒们进行宗教仪式和祷告。这些空间被精美的雕像和装饰所环绕,营造出宁静和庄严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壁画经过时光打磨,显露出极致的美感。最让人驻足的,除了墙上斑驳的精美壁画,始终是那些虔诚的面孔。</p> <p class="ql-block">教堂内部装饰有许多精美的壁画以及金子做的神像,圣母像。各种圣经里的故事,这里都用金箔的形式展现了出来。</p> <p class="ql-block">教堂中还有格鲁吉亚王室若干成员的墓,包括格鲁吉亚最后两代国王。而室内装饰得更是富丽堂皇,有很多精美的壁画和贴图。这是教堂牧师在为前来的信徒做祈祷仪式。</p> <p class="ql-block">生命之柱大教堂之所以如此辉煌、显赫,无可替代,据说原因就是耶稣的血衣埋葬于大殿石下,这里是格鲁吉亚宗教的重中之重。</p> <p class="ql-block">站在古都镇上的生命之柱大教堂外,同样可以看到山上的十字修道院。</p> <p class="ql-block">8月19日下午四点半左右,我们返回至第比利斯老城自由广场,现在的自由广场车水马龙,除了市政厅坐落于此,沿街还有银行、豪华酒店和奢侈品商店,这里似乎也被认为是游览旧城的起点,我们的旅行大巴就短暂停靠在此,让我们自由活动。</p> <p class="ql-block">自由广场原名埃里温广场,位于第比利斯市中心,始建于19世纪沙俄统治时期,苏联时期改名列宁广场,1991年格鲁吉亚宣布独立,广场上的列宁像也被换成圣乔治屠龙圆柱。圣乔治雕像竖立在广场中央,纪念碑由黄岗岩制造,高35米,雕像高5.6米,由青铜制成,表面覆盖着黄金。</p> <p class="ql-block">广场以东为19世纪以前存在的第比利斯老城,周围建筑多数建于沙俄和苏联时期,建筑风格协调一致。这是第比利斯的市政厅。</p> <p class="ql-block">自由广场旁边街道上的书摊。</p> <p class="ql-block">从自由广场来到不远的气球广场里克公园,往右走就是上城堡的观光缆车处起点。我们选择坐缆车上城堡要塞,夕阳西下时再慢慢地边下山边游览赏景。</p> <p class="ql-block">气球广场上巨大的热气球。</p> <p class="ql-block">公园里的雕塑艺术树造型非常有趣。</p> <p class="ql-block">公园里长凳椅旁,一位女士正专心致志地在画作。简易立架上置放着已成品的几幅画作,待有缘的过往游客选购。</p> <p class="ql-block">第比利斯市的库拉河穿城而过。</p> <p class="ql-block">库拉河是外高加索地区最长的河流,源自土耳其境内的亚美尼亚高原,蜿蜒东流,并经过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最终注入里海。库拉河是第比利斯这座城市的母亲河,在城区穿过陡峭的峡谷,呈工字形由西向东穿城而过。把第比利斯分成老城和新城两部分。库拉河在老城和新城之中,见证着第比利斯的历史变迁。</p> <p class="ql-block">库拉河上有多座桥梁,而和平桥是第比利斯库拉河上的一座步行桥,非同一般的造型吸引了众多游客来这里打卡。和平桥连接着新城与老城来往,有走向未来的意思。</p> <p class="ql-block">库拉河蜿蜒于第比利斯城。河上的和平桥由意大利和法国的设计师共同设计,造型颇为现代。全钢筋和玻璃的桥横跨库拉河,和古城的古老气息很有冲击力!</p> <p class="ql-block">资料记载第比利斯老城始建于4世纪。6世纪第比利斯被波斯人占据,7世纪先后被拜占庭和阿拉伯人占领。1226年第比利斯被花剌子模攻陷。1236年蒙古人杀到第比利斯。1386年帖木儿又洗劫了一番。16世纪开始落入波斯人的统治。1801年,格鲁吉亚各公国先后并入俄罗斯帝国。持续不断的战争,把第比利斯的繁荣和衰退永远地连在了一起,也把不同风格的建筑呈现在了人们的眼前。</p> <p class="ql-block">第比利斯老城位于首都库拉河以西,自由广场地铁站以南一直到纳里卡拉要塞和温泉澡堂一带。老城建于公元4世纪时代,是第比利斯游玩的精华所在。第比利老城已有上千年高龄,历史上几经浩劫,现在所能见到的建筑大多建于1795年波斯人洗劫之后,历经两百多年,已见岁月流逝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这座古老城市曾经经过波斯、拜占庭、奥斯曼、苏联、西方现代国家先后侵入。每一个入侵的外族,都曾在这里留下一层闪光的鳞片。这些鳞片或荣耀伟大、或脆弱伤痛,层层叠叠的将不同意识形态穿插在城市中。</p> <p class="ql-block">这座城市曾经被战乱摧毁过29次,放眼望去,俄式建筑,欧式建筑,伊斯兰建筑,交错在一起,诉说着多舛的命运与历史,幸运的是这些能留下来的建筑,还矗立在这里,骄傲地证明曾经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屹立于老城顶端的山崖上的要塞,始建年代可追溯至4世纪,最初是座波斯城堡,后历经拜占庭、阿拉伯人的侵占与修缮,直到1827年毁于军火爆炸,仅剩贴着悬崖的一圈城墙。从老城区的和平桥直接坐缆车🚡到达山顶,可以群览市区美丽的景观。</p> <p class="ql-block">纳里卡拉要塞位于第比利斯老城城南的索洛拉基山上,也被称为母亲堡垒,要塞始建于公元4世纪,是当地最古老的防御工事。乘坐空中缆车可以抵达要塞,而且只需要六分钟的时间,能节省不少体力,再用徒步的方式从山顶走下来,边下山边赏景,也可以领略第比利斯古城的风采。</p> <p class="ql-block">纳里卡拉要塞虽然遭到严重破坏,也没有得到修复,而是成为了供人们参观的历史遗迹,现在已经不需要军事要塞了。残存的要塞虽然破败不堪,但依稀可见当年的雄伟景象。纳里卡拉堡垒的最高点是一个平台,平台上竖立着一个大十字架。</p> <p class="ql-block">如今的纳里卡拉要塞则被第比利斯人视为“城市的心脏和灵魂”。在一片残破的景象中他们在废墟的最高处立起巨大的十字架,让它俯视全城。这里的城垛可以攀爬,堡垒的下半部有一座纳里卡拉教堂。</p> <p class="ql-block">山顶有一座叫做格鲁吉亚之母的雕像,这尊雄浑高大的塑像面向古城,她左手托腕,右手执剑,象征了 格鲁吉亚 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成为城市的象征,是真正格鲁吉亚版的“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财狼来了,迎接他的有猎枪。”</p> <p class="ql-block">在第比利斯的老城里,你一抬头就能看见一辆辆的缆车掠过头顶。这项在大多数景点都价格不菲的项目,在第比利斯俨然成了一种寻常的公交方式。我们乘坐缆车到达要塞山顶,整座城市的全貌一览无遗。老城区是一片红顶黄墙、错落有致的老城民居,与远处的圣三一大教堂、鹤立鸡群的超现代建筑对比强烈。</p> <p class="ql-block">缆车一路向上,车窗外风景让人悅目,满目靓丽,一个美丽且历史悠久的欧范城区。来到了山上的景色可以俯瞰整个第比利斯老城全貌。</p> <p class="ql-block">六分钟的索道上可以俯瞰这座美丽的城市,缆车本身也成为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从缆车的角度俯视城区,与你深处老城其中,有着完全不同的感觉差异。</p> <p class="ql-block">虽然现在的要塞建筑已经严重损毁,但这里却是第比利斯市民休闲放松的好去处,每到傍晚时分,都会有很多市民、游客在这里静静地等待夕阳坠落,看老城街巷华灯亮起。</p> <p class="ql-block">山顶上绵延着的老城墙已风化和塌陷,山底下是居民房与商店,还有穿插其间的小教堂。夜晚灯光亮起时,感觉亘古的岁月还浮在山顶,而喧哗已落在人间。</p> <p class="ql-block">老城稍显古韵的神秘色彩让人如痴如醉,山上山下分别展示着不同的风采,从山上俯瞰城区,一个多元的五彩缤纷的国际化都市安座在库拉河畔,从山下向山上遥望要塞城堡,更有了一种复古怀旧浪漫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这座始建于公元前4 世纪的滨水老城,有着五颜六色的老房子,这些房子看上去就是雄伟的堡垒,堡垒外墙上精美的雕刻依然清晰可见。</p> <p class="ql-block">傍晚时分夕阳西下登上山顶的纳里卡拉要塞,耐心地等待第比利斯晚霞的到来!</p> <p class="ql-block">红瓦屋顶下的老城,记录下了这里曾作为欧亚十字路口的历史荣光,混搭各种思想超前的未来主义建筑,既分裂又和谐。老城里也随处可见对老建筑的整修和新建筑的拔起,只是新老建筑或修旧如旧,或是承继古老的风格,或是找到新的形式与老建筑对应,从而呈现出一种“和而不同”的和谐之美。</p> <p class="ql-block">建在山坡上极具历史韵味的小路和建筑,让老城有种错落有致的感觉,每往上走一段路回首山下的第比利斯都有着不同风采。</p> <p class="ql-block">街道、建筑都有着历史的厚重感,风景、人文都体现着高加索的味道。山坡上的小街有点陡,走累了可以找家街边的小店进去休息。街道两旁很多建筑的二层都搭出一个阳台,坐在阳台上一边品着格鲁吉亚的红酒一边俯瞰着第比利斯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可以看到历史的痕迹。奥斯曼土耳其风格的雕花阳台、阿拉伯风格的镂空凉廊精致考究,珐琅玻璃窗在阳光下闪烁着梦幻的颜色,绿松石装饰的波斯硫磺浴池、拜占庭式的教堂、充满残垣断壁的小巷子。当你真正融入这座古城,你会慢慢发掘出它的静美,有一种安然若素的闲适氛围。</p> <p class="ql-block">要看真正的老城,走进主街旁的小巷,看看那些本地人光顾的店家,嗜好喝酒的格鲁吉亚人更爱在这里的地下室饭馆或小巷里畅饮。应该是遗传了原苏联的民风,跟俄罗斯如出一辙。</p> <p class="ql-block">硫磺温泉在库拉河的南岸,这是一片十七、十八世纪的圆顶地穴式土耳其风格温泉浴池。浴池外都是沟渠,温泉水缓缓流过,在街道上留下了浓浓的硫磺味。</p> <p class="ql-block">第比利斯在当地语言中的意思就是“温泉”。第比利斯硫磺浴池历史悠久,几个世纪以来一直受格鲁吉亚贵族的青睐。皇家浴池是国王的御用浴池,也是久负盛名的硫磺浴池,圆顶建筑,每个圆顶是一个独立的房间,很有私密性。浴池建筑风格奇异,嵌入地下的圆顶地穴式温泉浴池,在从路上远处看像个小碉堡。</p> <p class="ql-block">第比利斯的温泉浴室都建在地底下,都是圆形穹顶,这种风格应该来自波斯和 土耳其 ,诚如前面提到,很多国家的入侵记录,让格鲁吉亚 容纳了许多地方的文化,饮食和建筑风格,所以泡澡这项奢靡享受的活动应该是来自波斯入侵时期。</p> <p class="ql-block">这里街头上水果非常便宜,街头路边一串串像香肠一样的,是葡萄浆做的肠衣,里面装着榛子、核桃之类的坚果仁,有着士力架一样的功能。</p> <p class="ql-block">各品种水果都装在杯子里,按杯份来论价买卖。</p> <p class="ql-block">当天晚上在第比利斯市区宏润饭店,安排了难得中式晚餐。高加索行程中,能够安排中餐的,就只能在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p> <p class="ql-block">宏润饭店旁的街头人物雕塑。</p> <p class="ql-block">8月19号晚我们回到第比利斯大酒店住宿休息。</p> <p class="ql-block">第比利斯大酒店广场草坪前的游客伴侣。</p> <p class="ql-block">第比利斯大酒店内的游泳馆。</p> <p class="ql-block">8月20日清晨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好天气。这是第比利斯大酒店广场一侧的群马雕塑。</p> <p class="ql-block">格鲁吉亚第比利斯市郊水库清晨的钓鱼人。</p> <p class="ql-block">8月20日上午我们前往爱情小镇西格纳吉。 西格纳吉距首都第比利斯一百十多公里约二个小时车程,与亚美尼亚接壤,是格鲁吉亚的东部重镇,该镇坐落在俯瞰阿拉扎尼山谷的悬崖顶上,阿拉扎尼山谷是格鲁吉亚最著名的葡萄酒产区之一。这个被《孤独星球》描述为卡赫季地区最漂亮的小镇,历史可以追溯到18世纪后半叶。</p> <p class="ql-block">小镇的建筑风格统一,以石质为主,因为美丽的景色和浪漫的气氛,很多当地人会来这里婚姻登记及举办婚礼。一对对新人游走在青石铺就的街道,闻着浓郁的红酒香味,看着错落有致的红色屋顶,就像走进了童话世界一般,一股古朴又浪漫的气息扑面而来。</p> <p class="ql-block">集合了浪漫、红酒与古典建筑,这座小镇也是许多情侣来自办理结婚或拍摄结婚照的胜地,说它是爱情小镇是因为这里有24小时全天开放的婚姻登记处,无论什么时候新人来登记,都可以满足他们的要求。这座漂亮的建筑就是西格纳吉市政厅,各地新人都是来此婚姻登记的。</p> <p class="ql-block">小镇人口只有四千多人,建筑风格统一,以石质为主,屋顶也都是醒目的红色瓷砖。饱满的蓝天白云再加上红顶房屋,满眼的生机盎然。西格纳吉是一座节奏很慢的小镇,小镇以其独特的风景和浪漫的气氛而闻名。</p> <p class="ql-block">小镇的广场上有一面很长的二战阵亡将士纪念墙,人们怀念牺牲的将士们,憎恨那些从政治地缘发动侵略战争的千古罪人。</p> <p class="ql-block">西格纳吉小镇人有一些可爱且特别的雕像,让人仿佛置身在童话中。这就是凄美爱情故事中的格鲁吉亚原始主义画家尼科.皮罗斯马尼的雕像。</p> <p class="ql-block">西格纳吉小镇中的博物馆。西格纳吉博物馆里陈列着数量众多的陶器、青铜器、油画,向我们讲述着西格纳吉从旧石器时代至今的文明进程。著名的格鲁吉亚画家皮罗斯马尼出生在卡赫季地区,他的一些作品也在故乡博物馆展出。</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内陈列的格鲁吉亚原始主义画家尼科.皮罗斯马尼的头部雕像。</p> <p class="ql-block">画家尼科.皮罗斯马尼在馆内陈列的其中一幅作品真迹。</p> <p class="ql-block">沿着小镇拱门外的一条小路直走,就能够到达古城墙。西格纳吉古城墙是中世纪(13 世纪)的遗迹,古城墙据说是格鲁吉亚最后一个国王为了保卫国土以及吸引亚美尼亚人过来经商而修建,现在只有一小部分可供步行,上了古城墙就可以俯瞰阿拉扎尼山谷秀美的景色。城墙总长度超过4.5公里,一共有23座塔楼。从高处望能看到远处的景色,十分壮观。</p> <p class="ql-block">小镇上保留有中世纪的古堡、教堂、钟楼和沿着城外山脉逶迤而建的古城墙;那古城墙和中国北方山岭上的长城一模一样:为的是防范北方蛮族的侵扰和劫掠!</p> <p class="ql-block">西格纳吉小镇的名称来源于突厥语,意思为“防御的住所”,其实小镇本身的地理位置就非常便于抵御外敌,在遇到危险时,城墙及堡垒能够帮助居民快速疏散隐蔽。</p> <p class="ql-block">早晨及傍晚是漫步城墙的最佳时间,近处是错落有致的红瓦民居,房屋的建筑风格也比较统一,屋顶都是醒目的红色瓷砖。从高处向下望,房屋建筑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前方是平坦的原野与葱郁的树林,远处是连绵的高加索山脉,朝夕之间色调下彷如一幅油画。</p> <p class="ql-block">西格纳吉地理环境十分复杂,地势险要,温暖湿润的气候使这里景色如画,散发着一股神秘的气息,这里雨水充沛,阳光充足,土壤肥沃,是得天独厚葡萄生长的王国。</p> <p class="ql-block">西格纳吉一直是“红酒小镇”的代名词,因为这里是格鲁吉亚红酒的发源地,葡萄酒庄随处可见。</p><p class="ql-block">8月20日午餐后,离开小镇我们乘电瓶游览车来到了小镇旁的西格纳吉一处防空洞内的酒庄。 格鲁吉亚盛产红酒,拥有超7000年酿造历史,是首个酿造葡萄酒的国家,西格纳吉小镇位于最主要葡萄酒产区——卡赫季, 小镇也是世界葡萄酒的发源地之一,东部的卡赫季地区是格鲁吉亚葡萄酒的重要产区之一,因此家家户户酿造葡萄酒的西格纳吉,也被称为“红酒小镇”。</p> <p class="ql-block">我们参观体验的是一处防空洞内的葡萄酒庄,这是苏联时期高加索地区最大的军事防空洞,防空洞内有多条线路,总长度7公里,现改为酒庄使用。</p> <p class="ql-block">格鲁吉亚有着自己独特的酿酒技术——传承了数千年之久的Kvevri酿酒法。生产葡萄酒用的是大号红粘土陶罐,将盛满葡萄原汁的陶罐埋入地下,陶罐口露出地面,纯自然发酵至少三四年酿造成品。</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酿造方式与欧洲不同,是用陶罐酿造的。这种方式工艺复杂,被列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而人类第一次使用传统独特的陶罐酿制工艺酿造出的葡萄酒就诞生在西格纳吉。 </p> <p class="ql-block">8月20日下午我们游览了第比利斯圣三一大教堂。它占地面积约为5000 平方米,从地面到教堂十字架顶端的高度为105.5 米,于2004 年完工,是格鲁吉亚乃至整个高加索南部地区最大的东正教教堂,为传统的格鲁吉亚风格,地面铺就着大理石砖,祭坛也用马赛克瓷砖装饰。值得一提的是它的穹顶为7.5 米高,全部包着纯金。</p> <p class="ql-block">圣三一大教座堂耸立在库拉河左岸伊利亚山上,城堡般的大门、广阔的占地、都衬得上它主教座堂的地位,但它的内部装饰相对简单。从圣三一大教堂的正门进去,走过两边立着东正教十字架的长长通道,再经过教堂前的阶梯,踏上教堂前的广场,站在这里看圣三一教堂恢弘大气。</p> <p class="ql-block">圣三一大教堂建筑群包括近100米高的主建筑、钟楼、院墙、若干小礼拜堂等。三圣一大教堂于1989年决定建立,但从于1995年11月23日才开始,在2004年结束的所有的建筑工程,当时大教堂举行了第一次神圣仪式。主建筑高近100米,塔楼上的圆锥屋顶和顶尖上的镀金十字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是格鲁吉亚建筑最高的教堂,从第比利斯各个角度都能看到它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进入圣三一教堂,马上被教堂内浓浓的宗教气息包围着,教徒们拿着蜡烛在教堂内的圣像前点燃,然后默默祈祷,最后以亲吻圣像结束仪式。在教堂内有不同的圣像,每个圣像前都站立着在祈祷的教徒,在虔诚地进行祈祷的仪式。</p> <p class="ql-block">教堂建筑恢弘大气,庄严雄伟,室内地面铺就着大理石砖,祭坛也用马赛克瓷砖装饰,每个细节都体现了这个教堂的地位和意义。</p> <p class="ql-block">教堂内少了奢华贵气,除了地砖,一切皆以实际功能为主,没有过度的浮夸装饰。以金色为主要色调的油画散置在不同角落,因而有了统一的风格。尖形塔顶内部是描绘圣经人物的巨型画像,增添了神圣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圣三一教堂内部可以看的东西并不多,在教堂的东北角有马赛克圣母像,东南角供奉着一座十字架,还有手抄本《圣经》展柜,西北角有云母耶路撒冷圣城模型等。</p> <p class="ql-block">告别第比利斯古城,飞往行程第三站阿塞拜疆首都巴库。结束了五天在格鲁吉亚的旅程,其中在华凌第比利斯酒店中转住宿四晚,8月21日起早赶乘8.25时飞阿塞拜疆首都巴库的航班。这是我们在机场与格鲁吉亚地陪导游告别。</p><p class="ql-block"> 55分钟的航程,我们就顺利抵达巴库机场。从机场直接前往巴库老城。</p> <p class="ql-block">巴库源于波斯语“被风猛击的城市”。如今的巴库古城内仍然保留了12世纪时期的防御城墙,石板路遍布全城。古城集中展示了各民族在当地文化的延续,巴库内城保存了大部分城墙在沙俄的1806年征服后得以加固。内城拥有迷宫般的狭窄巷道和古老的建筑,充满古城魅力。</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座货真价实的“城”,城墙、城楼、宫殿一应俱全,以中东风格为主,混搭了一些俄国时期建造的巴洛克和哥特式建筑。老城坐落在海边,不同的是由于里海水位的下降,老城已经不像一千年前那么靠海了,面朝里海的城墙也早已被拆除。城内石板路遍布全城,城中建筑呈浅黄色,经过历代保存、修葺,混合着阿拉伯风格和欧洲风格。这座城市躲过了二战的炮火,将历史与现代交融在了一起。</p> <p class="ql-block">古城内还保存着许多独特的古迹:12世纪兴建的少女塔、希尔万尼王朝时期的希尔万沙宫殿、散布的商队驿站、澡堂遗址、清真寺等,混合着阿拉伯、波斯、奥斯曼与俄罗斯文化的味道。这是巴库古城特有的气息,不喧不闹,有着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沉淀。</p> <p class="ql-block">沿着石板路一直走下去,就到了始建于15世纪的希尔万国王宫殿,整个建筑群随山势而建,造型精美,风格独特,用料讲究, 是阿塞拜疆古建筑的典范之作。</p> <p class="ql-block">在巴库老城目光随意的一瞥仿佛便是穿越了千年,古典与现代的完美结合,让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转角都充满了惊喜。</p> <p class="ql-block">古城建筑群的制高点是希尔万沙宫,跟古城是同期修建的,这是当时希尔万尼王朝的皇宫、陵墓和清真寺,如今的已经成为巴库古城历史的博物馆了。希尔万沙宫用阿普歇伦斯克产的石灰石建成,这种石灰石具有很独特的价值:经过打磨后呈牛奶白色,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获得金赭色的色调。</p> <p class="ql-block">巴库作为曾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集镇节点,也遗留下一些当年商贾马帮运输的历史痕迹和遗物。如当年丝绸之路经济在巴库古城中转停留的商客驿站,人们洗漱及马骡等运输牲口饮用水处遗址。</p> <p class="ql-block">巴库古城的商客驿站。</p> <p class="ql-block">邻近驿站旁的骡马的饮水槽已经历了多少沧桑岁月。</p> <p class="ql-block">在巴库老城中休闲地溜达,充满浓浓当地风情的花色鲜艳的毛毯随处可见,石灰岩的建筑显露出西亚质朴的风情,在风格上又有欧洲建筑的大气,踏在泛着青光的石板路上,感受到的是巴库千年的岁月悠悠与静谧。</p> <p class="ql-block">老城古老的街道二侧,一边是清真寺的古建筑,一边是布满绿色藤蔓的穆斯林民居建筑。而在这之间还会时不时地在粗大的树杆上或房墙上穿插着一些动物或人物文艺画作,和谐而又意料之中。街道旁一位当地颇有名气的画家画室的外墙作品,其以画各式眼睛而闻名。</p> <p class="ql-block">外墙上除了爬満绿色的藤蔓以外,还画着各种诡异的图案,石雕、盆景上画着或刻着很多与人物相关的元素。精心修整过的老城干净整齐,散发着古老岁月留下的曼妙气息,被踩了几百年的石头路面反着淡淡亮光。</p> <p class="ql-block">刻画在树杆上的女郎图画作品。</p> <p class="ql-block">古街上做烤饼馍的老妇人。</p> <p class="ql-block">巴库少女塔坐落在巴库老城中心,比邻里海海滨,是12世纪所建的汗王宫殿建筑群的一部分。全塔高27米,为8层圆柱状,像一座圆柱形碉堡。内有一口水井,井水四季清凉甘美,可供在塔内长期生活的人们饮用。塔上每层窗口都有防御设施。</p> <p class="ql-block">少女塔是巴库人引以为豪的地标性建筑,是阿塞拜疆的国家象征之一,也因此被印在了纸币和官方信笺上。少女塔也是一座展示巴库历史演变的小型博物馆和礼品店。</p> <p class="ql-block">少女塔的建筑设计十分巧妙,圆形部分朝北,寒冬的北风绕塔而去,塔的突出翼朝南,每到夏季,将凉爽的南风导向城内,因而塔后的巴库老城始终冬暖夏凉。</p> <p class="ql-block">少女塔还曾经受了1304年大地震,许多居民住宅都被夷为平地,它却安然无恙。攀登上八层高的塔顶看里海港湾新城,远处的∩型高档酒店及可看到巴库老城的全貌、巴库滨海大道和辽阔的巴库湾。</p> <p class="ql-block">而火焰塔也是巴库最具标志性的建筑之一,位于旧城边的山坡顶上,三座火焰状的流线型的建筑构成,塔体用蓝色的镜面玻璃做外装饰,无论在巴库的哪个角落都能感受到它折射出的光芒,每天晚上还会有灯光秀。</p> <p class="ql-block">火焰塔楼体设计成曲线优雅的火焰状,据说是为了展现巴库历史上对火的崇拜。夜色之中的火焰塔会变幻各种颜色,像燃烧的火焰一样。</p> <p class="ql-block">巴库里海之滨,湛蓝的海水。拂过海面的微风,带着海浪的声音,让人心醉神迷。午餐端上来了,最让人垂涎欲滴的就是里海钓上来的鲜美烤鱼。</p> <p class="ql-block">在巴库里海之滨,尝味特色烤鱼午餐。</p> <p class="ql-block">原味的烤鱼。</p> <p class="ql-block">8月21日上午游览巴库老城及午餐后,乘车约1小时抵达近郊戈布斯坦镇,参观世界遗产戈布斯坦岩画愽物馆及近邻的活泥火山。</p> <p class="ql-block">戈布斯坦岩石艺术文化景观位于科布斯坦的西边,于2007年在第31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被评选为世纪文化遗产。它本身属于戈布斯坦国家保留地,为了保护区域内的古代雕刻、泥火山,在1966年被定为阿塞拜疆国家历史景观。</p> <p class="ql-block">戈布斯坦的景致视野开阔,起伏的岩石山不仅壮观,同时还拥有一种只有荒野才独具的苍凉美。</p> <p class="ql-block">戈布斯坦在阿塞拜疆语中意为“沟壑纵横的地方”,戈布斯坦镇位于巴库以南55公里,因其同时拥有史前岩石壁画和泥火山两项世界遗产而闻名于世,这里有见证了具有4000年历史的岩石艺术。在一片荒凉、岩石突兀的高地,这里蕴藏着六千多幅精美的岩石雕刻,</p> <p class="ql-block">在进入戈布斯坦岩石历史文化景观区之前,我们先参观了景区入口处的博物馆。这里用音像、图片和珍贵的岩画分不同时期介绍戈布斯坦地区的历史。愽物馆内墙面上的各种岩画及雕刻。</p> <p class="ql-block">愽物馆展示戈布斯坦岩画具有代表性的是男人和女人的图案,画面上的男子均为携带弓箭的猎人,腰系佩带,肌肉发达;女子图案胸部和臀部凸出,象征幸福、平安及生命的延续。</p> <p class="ql-block">一大片的沉积岩山体,一路上山大约2公里处开始进入岩画区。门口有能发出清脆声响的天然音乐石,我们进入岩石群后,寻找山间岩石上的各种图案的岩画。戈布斯坦的岩画题材十分广泛,数量大,包括了动物、植物、日月星辰、古代部落图腾、最具代表性的是男人和女人的图案。</p> <p class="ql-block">泥火山荒无人烟,政府并没有在泥火山设立任何防护设施,因此可以零距离靠近泥火山。站在“火山”凝固的岩浆地之中,只听得见呼呼的山风吹过,一望无际山石不禁让人感叹世界的神奇。</p> <p class="ql-block">泥火山群,但它们并不是我们通常意义的火山,而是散布在广大荒漠中的通过泥水混合物向外冒天然气的一个个洞口,天然气的冒出将地底泥浆顶了出来。这些泥浆里的水分来自于冰凉的地下水,在冒出的岩浆不断流出。</p> <p class="ql-block">虽然叫“泥火山”,但冒出的泥浆确是冰冰凉凉的,涂在脸上就是最最天然的火山泥面膜。现场有一对母子正拿着塑料饮水瓶在灌装,可能是取回去作为泥浆面膜、洗泥浆浴的天然原料。</p> <p class="ql-block">巴库是为数不多的印度教、锡克教、伊斯兰教和拜火教四教共同的信仰之地,在这里欧亚文化不断的在断层线上碰撞,这里各色各式的寺庙、教堂和修道院无不是都在静静的诉说着这片土地所经历过的漫长历史和沉淀的厚重的人文。</p> <p class="ql-block">8月21日傍晚我们来到巴库高地公园,登高欣赏夕阳西下的清真寺、宫殿、烈士小路、纪念碑及火熖塔大楼!高台公园是为了纪念为阿塞拜疆自由和国家领土完整而牺牲的烈士而建,包括前苏联解体末期在巴库发生的独立抗俄活动中和与亚美尼亚战争中牺牲的人们而建的。</p> <p class="ql-block">阿塞拜疆建立沙希德纪念碑,纪念那些在战争中逝去的烈士。“殉道者小道”也称烈士长廊,通往沙希德纪念碑,道路的两侧松柏成排,桑松翠柏,血色鲜花,战争的伤痛是阿塞拜疆人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的阴影。</p> <p class="ql-block">纪念碑底部的八角星24小时不间断地喷出熊熊燃烧的火焰,顶部则用水晶装饰,外围的碑亭设计利用了八芒星的结构,地上长明火则悼念着无数年轻的生命。</p> <p class="ql-block">高地公园是巴库市的最佳观景平台,在山顶可以俯瞰整个巴库古城的全景及里海,东面是一望无际的巴库海湾,蔚蓝色的海水点缀着一艘艘游轮、游艇和货轮。建筑外形像香港国际会展中心的,是巴库阿利耶文化中心,北面是巴库市区,高高低低的楼房鳞次栉比。旁边有著名的巴库火焰塔三座标志性大楼,在夕阳下占据着城市天际线的现代建筑,蓝光闪耀格外醒目。</p> <p class="ql-block">海滨莲花状白色建筑是购物中心。</p> <p class="ql-block">三个动感十足的火焰大楼高度各异。主楼的地理位置享有全城最高的可观度,以高级写字楼和大型商业中心为主;&nbsp;南侧的是190米的奢华住宅楼,也是3座中最高的,130个豪华套间按比例分部在内部的39层中,绝佳的都市海湾观景视角为各套豪宅更添绚丽色彩;北角的火焰塔则由全球顶级酒店连锁费尔蒙集团全权接管,36层楼中共设立了318个豪华客房 。</p> <p class="ql-block">随着近几年经济的高速发展,巴库政府痴迷于建造各种摩天大厦和外形迥异的建筑,就有了“小 迪拜 ”的称号,据说在建的阿塞拜疆塔计划比迪拜塔还要高。</p> <p class="ql-block">夕阳西下,日落时分,在高地公园停留流连许久,感受着巴库时尚现代的今天与现实。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冲突不断,公园的一边是巴库里海海港的美景,一边是死难者的纪念小道,眼前的一切令人唏嘘。</p> <p class="ql-block">明天就要从巴库返回了,今晚在巴库长城饭店就餐,高加索旅程中最后的一顿中式餐。</p> <p class="ql-block">8月22日上午离开巴库,前往120公里外的沙马基迪里巴巴陵园。历史上沙马基曾遭受了11次大地震,位于阿塞拜疆 Shamakhi区域Maraza村悬崖周围有很多天然的洞穴,历史上有很多苏菲派苦行僧来此修行。相传有一个叫麦哈迈德的苏菲派教士,在这个洞穴修行。圆寂以后人们发现他的真身还在,活生生的样子。迪里·巴巴陵处于一座黄土高坡上。登高之后远眺,周边是一片布满沟壑的黄土高原。</p> <p class="ql-block">迪理·巴巴陵墓建于1402年,陵依山而建,两层结构,圆形穹顶,石头建造的陵墓规模较小,结构简单。有狭窄的通道口上下。从二楼一个小楼梯上可以爬到顶上,看到远方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建筑的特殊之处在于它被建筑师嵌入悬崖。它“悬挂”在崖壁上,远离地面,有不食人间烟火的空灵感。现在游客行走的台阶是后来修建的,以前进入陵墓要走悬崖上的小道。</p> <p class="ql-block">陵园内面墙上的花窗,隐约有基督教十字和伊斯兰的八角星图案。岩壁上的迪里·巴巴陵,在阿塞拜疆不仅是一个供游人游览的古迹,而且当地人也常来拜祭,因为他们认为拜谒迪里·巴巴陵可以消灾祛病。</p> <p class="ql-block">8月22日中午我们在返回巴库的途中,在当地的农庄简便地吃了一顿午餐。</p> <p class="ql-block">长餐桌一溜子摆开。</p> <p class="ql-block">这是农庄里烹饪的羊肉,味道还不错。</p> <p class="ql-block">8月22日下午我们抵达舍基汗宫。</p> <p class="ql-block">舍基汗宫修建于1762年,是当时的国王和王后宴请宾客的场所。说是皇宫确实有点言过其实,就眼前这仅仅两层的小楼顶多能算是个行宫。看外观至今依然保存完好,其实在1955-1965年及2002-2004年期间曾两次进行大规模修复,才会让我们看到今天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舍基汉宫是阿塞拜疆主要的历史遗迹之一。建于18世纪晚期,作为一座夏日的宫殿,舍基可汗宫是一座由堡垒墙围绕着的宏大辉煌的综合建筑硕果仅存的部分。舍基这座宫殿是木质建筑,特别之处在于它没有用任何的钉子。</p> <p class="ql-block">进入宫内引人注目的是二棵种植于1530年梧桐树,现在仍非常粗壮高大茂盛,宫殿外墙以蓝灰、深棕和赭石色瓷砖铺成几何图案,宫里主要景观是包括各房间中杰出的绘画和彩色玻璃窗,彩色玻璃窗用以一种在木制格子里镶嵌着由彩色玻璃组成的精美马赛克古老的艺术特别制成,令整座宫殿呈现出奇妙的光影。由于不允许拍摄,所以也没有屋内的图片。</p> <p class="ql-block">这座宫殿采用了阿塞拜疆传统的装饰风格,内部装饰着精美的壁画和花纹。宫殿包括一座大厅和多个客房,每个房间都有独特的装饰和设计,墙绘有带着花卉、狩猎与战争等元素的场景。宫内有庭院与水池,四周古树环绕。</p> <p class="ql-block">彩色玻璃窗与胡桃木窗框拼接在一起,没有使用一个钉子或胶水,全凭细巧组合制作完成。在舍基汗宫附近小屋内,看到制作彩色玻璃的老人,给我们讲解示范传统家庭玻璃的制作过程,对于这项制作工艺也有初步的了解。马赛克玻璃的制作需要先雕出骨架,而后将玻璃进行裁剪,一块一块的拼接于骨架之上。这个玻璃作坊的主人是托菲克家族,今天已经传袭到他儿子第五代传人。</p> <p class="ql-block">古城舍基作为连接东西方国家间贸易互市的要塞,曾是古丝绸之路的驿站。如今的舍基历史中心是之后重建的产物,其特征是拥有高山墙屋顶的中世纪建筑群。现在,舍基不仅是阿塞拜疆最美的城镇之一,也是一个具有田园风光的休养地。 夏宫附近有一个艺术家的工作基地,叫作舍基陶瓷与应用艺术中心,这个艺术中心旨在把舍基的传统陶瓷艺术延续下去。在工作坊里也看到我们熟悉的陶瓷制作场面。</p> <p class="ql-block">陶瓷制作中心屋内的工人们正在聚精会神地雕刻陶瓷泥塑,并没有由于我们进入室内观看而有丝豪分心。</p> <p class="ql-block">舍基曾经是可汗的王都,在游览了舍基汗宫后,看到在舍基旧城区的MF Axundov街中心有一个双层拱门,环绕着安静的中心院子。 这是18世纪修建的客栈,专门为丝绸之路往来的商人提供住宿餐饮。舍基这家保持原型的商路客栈,现在也是一家酒店。这座百年建筑过去是丝绸之路上的古驿站,供往来的客商住宿休息、交流信息。而在旅游热的今天,这里被改造成客栈,依然发挥着过往的功能作用,并且成了新的旅游打卡点。</p> <p class="ql-block">古老的驿站日复一日地迎来送往,任由光影变迁流转。在历史如此深厚的地方,会情不自禁地追忆往昔,寻梦丝绸之路。</p> <p class="ql-block">曾经是丝绸之路驿站,2000年前行走于丝绸之路的商人就是在此休憩,每个房间下面有一个小型地下室,可供商队存放货物。现今改造成了酒店。</p> <p class="ql-block">驿站分上下两层,拱形的门洞内是可供住宿的房间。小小的驿站可以满足商人的往来住宿要求,为他们提供足够的便利, 百年前漫漫丝路上,络绎不绝的骆驼商队景色,如今已经难在舍基见到了,剩下的是游客休闲消遣的脚步。</p> <p class="ql-block">千百年来商人们用马匹驮着香料、瓷器、茶叶穿梭东西南北,下榻这座客栈旅舍,客栈朴实厚重的历史感和建筑的精致感,就让人震撼。</p> <p class="ql-block">从巴库到舍基路途远,除了看舍基汗王宫外,舍基另一个旅游打卡点是舍基镇以北5公里的基什村教堂。它是整个外高加索领土上的第一座基督教堂。“高加索阿尔巴尼亚”最完整的教堂遗迹,也叫阿尔巴尼亚教堂。这座教堂很偏僻隐蔽,游览可汗王宫结束后,我们四人一组坐的村里村民的小车,在坑坑洼洼的鹅卵石山路上七弯八拐地开了十多分钟,到达一座很不起眼的院子门前停下来。</p> <p class="ql-block">建于12世纪前后的阿尔巴尼亚教堂,是建于一座礼拜遗址上(建于祭坛之下),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前后。教堂范围不大,院内玫瑰花盛开着。边上可以看到几个墓穴,里面埋的骨骸都是身高2米多的。</p> <p class="ql-block">这里原属于12世纪到13世纪不太活跃的高加索阿尔巴尼亚宗徒教会,后并入格鲁吉亚正教会。现归属于亚美尼亚宗徒教会。现已经被改建成了一座博物馆,里面展示了很多这里出土的古文物。这里是研究神秘的高加索阿尔巴尼亚人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来自伊朗高原的Arran部落于公元4世纪皈依基督教,建立高加索阿尔巴尼亚王国,公元7世纪被阿拉伯帝国征服,之后便消失在历史长河中。这个阿尔巴尼亚,跟我们熟知的巴尔干地区阿尔巴尼亚没有关系。它是曾经统治阿塞拜疆北部的一个民族和王朝。这是阿尔巴尼亚族人现存世界的唯一遗产了,所以尤其显得珍贵。</p> <p class="ql-block">著名的挪威探险家托尔·海尔达尔曾经到访过此教堂,得出阿尔巴尼亚人是移民到北方的维京人的祖先的结论。由于托尔·海尔达尔的个人努力, 2003年挪威政府捐赠了资金使教堂得以修复而向游人开放。</p> <p class="ql-block">舍基小镇路边的房子颇有些奥斯曼帝国风格,类似我们湖南、四川省民数民族居住常见的吊脚楼。主人闲暇时光站在阳台上看街景。</p> <p class="ql-block">今天是中国人的“七夕节”,是情人们的相聚的日子。我们在舍基小镇的一个餐厅安排了今天的晚餐。</p> <p class="ql-block">餐厅布置得绿意盎然,人与自然充分接触。这顿吃的比较有特色,有藏红花鸡汤、山羊奶酪、撒了芝士的土豆色拉、芝士卷、黄瓜番茄色拉等。</p> <p class="ql-block">这是在阿塞拜疆舍基小镇郊区,我们行程中住宿的最后一个度假酒店。</p> <p class="ql-block">8月23日上午我们从舍基返程巴库,途径沙马基聚礼清真寺。阿塞拜疆东部的沙马基在巴库以西70英里,是希尔凡曾经的首都、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城市,这里有阿塞拜疆境内乃至高加索区域最大的聚礼清真寺。该寺在公元743年第一次开始建造,然后在1859年和1902年的两次地震中被摧毁。最后2013年在现任总统阿利耶夫统领下,在原址上进行重新修复。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是一处崭新的聚礼清真寺。矗立在清真寺院内的碑文,清楚地标明了这段历史的过程。</p> <p class="ql-block">沙马基是古丝绸之路上重要的一站,12-16世纪 曾经是 希尔凡王朝的首都,也是国王的居住地,后因地震和战乱迁都巴库而荒芜,只留下这座阿塞拜疆境内最大清真寺。</p> <p class="ql-block">沙马基聚马清真寺始建于公元743年,744年建成。公元1123年被格鲁吉亚人毁坏,17世纪复修,1856年在地震中损坏,1859年重修,1918年被亚美尼亚人烧毁,2013年再次重修,几经毁灭与重建,清真寺也为此见证了阿塞拜疆的历史发展进程。</p> <p class="ql-block">所谓聚礼也称主麻拜,是穆斯林于每个周五举行的宗教仪式,清真寺的种类很多,有陵墓清真寺、皇家清真寺,地区清真寺等,聚礼清真寺也就是为举行聚礼而建造的。</p> <p class="ql-block">寺内大厅的最前方墙壁正中处是一处凹壁,在伊斯兰教中称为米哈拉布,凹壁左前方有阶梯形状的讲坛。抬头而望,穹窿顶上的灯具如火轮一样,顶部精美的花纹和阿拉伯文字也让这个大厅显得尤为精致。我们进入清真寺内的时候,里面没有几位穆斯林信教徒在做礼拜。</p> <p class="ql-block">高大宽敞的大厅,地面铺着地毯,踩上去非常松软舒服。礼拜大厅八角形的穹顶及吊灯,瓷砖颜色十分素雅,周边嵌有阿拉伯文书法。</p> <p class="ql-block">两侧则呈现略窄一些的长方形,如羽翼般延展,供男女分别祷告。</p> <p class="ql-block">正值午后太阳直射头顶,走出寺外​天蓝得都有点不可比拟,通透力极强的阳光毫无遮拦地洒满清真寺的每个角落。甭管是院落里铺得齐整的地砖,还是清真寺圆顶上那些新得发亮的片瓦,一切都是那么晃眼,只见整个清真寺都很清静,院子里有零星游人,清真寺内既无做礼拜的人也无观光的游人,谁会在正午那么热的时间来此清真寺呢?</p> <p class="ql-block">8月23日傍晚即将结束高加索三国13天的旅行,从阿塞拜疆舍基返回到巴库市区,临离别巴库去机埸前,我们到市区海滨大道及阿利耶艺术中心观光游览。沿途看到部分巴库著名的地标建筑,建筑物都非常有特色,一部分建筑很有现代气息。</p> <p class="ql-block">阿塞拜疆政府大楼。政府大楼是一座气势恢宏的苏联时期建筑,原本这里有一座10米高的列宁铜像,苏联分化阿塞拜疆独立后,就被移除替换成了国旗。</p> <p class="ql-block">司法部大厦。</p> <p class="ql-block">巴库市区商业综合体。</p> <p class="ql-block">喜来登酒店,很有现代气息。</p> <p class="ql-block">类似像浙江湖州月亮湾酒店的建筑,也是一家当地著名的一家酒店。</p> <p class="ql-block">  而最有代表性的建筑新地标,即是阿利耶夫艺术中心,由世界著名的建筑女魔头扎哈•哈迪德所设计,以阿塞拜疆前总统的名字命名,是现代巴库的象征与地标,也是阿塞拜疆众多建筑之中的一块“皇冠宝石”,已被国际公认为最优秀的建筑设计之一。蜿蜒曲折的线条,蹒跚欲倾的造型,似乎即将振翅欲飞。据说中国的大兴国际机场也是该位建筑设计师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当地政府希望能够将这座文化中心设计为国家文化事业的代表性建筑,脱离盛行于巴库的死板的、纪念碑式的苏联建筑形式,相反,要真正表达出对阿塞拜疆文化的情感以及整个国家对未来的乐观态度。</p> <p class="ql-block">建筑和广场连续融为流线形整体,起伏,分叉,褶皱形态让广场展现出热情开放,拥抱城市的姿态。</p> <p class="ql-block">被誉为“解构主义大师”的扎哈在文化中心的设计中,大量使用了层层跌宕起伏和弯曲变化的柔美线条,在不同角度,不同光线下,建筑也会呈现出不同的造型,加之哈迪德对玻璃的巧妙利用,虚实间看似明确的界线顿时被打破,犹如真的把人带进幻化相生的平行时空之中,从古都巴库写满沧桑历史的城垣堡垒穿越到未来世界。</p> <p class="ql-block">扎哈设计的文化中心的外形,回归了巴库这座城市直观的自然风貌——绵延的沙漠伸入海浪深处。这不仅是一座涵盖了图书馆、博物馆和剧院的多功能公共文化空间,建筑自身起伏自由的形态,成就自然和人文结合的艺术中心。这座建筑的墙体就像柔软的织物起伏的褶皱,设计中没有使用任何一条直线,外观类似于从地面向天空呈波浪状上升,随之又缓慢降回地面。文化中心四周则是大片的广场与绿地,绿地上在靠近建筑有一个大大的“I LOVE BAKU”标志,因此也就成为外地游客来巴库旅游的打卡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8月23日下午夕阳西下之时,我们即将结束高加索三国13日之旅,前往巴库国际机场。夕阳之下,机场的停车场被映射在斜阳之中。</p> <p class="ql-block">巴库国际机场T1航站楼是由玻璃、金属与混凝土构成的未来主义作品,气派、有现代艺术感!一幅巨大的阿塞拜疆国旗,悬挂在候机厅进口处的正中,非常醒目。</p> <p class="ql-block">巴库机场或许在一定程度上,它已经不能单纯的称之为机场,更恰当的说法,应当把它定位成一座现代艺术博物馆,它像一座由设计师运用混凝土和金属构成的未来主义作品,内部装饰极具创意与线条之感,令候机的乘客在此拥有一种新的体验。</p> <p class="ql-block">巴库的盖达尔·阿利耶夫国际机场入围2019年世界百个最佳机场名单,名列第58位,机场的T1号航站楼,是亚洲地区五星机场之一,还曾进入世界最美十大航站楼。再见了!美丽大气的巴库盖达尔·阿利耶夫国际机场!</p> <p class="ql-block">乘南方航空公司航班至新疆乌鲁木齐机场,转机返程上海浦东机场。</p> <p class="ql-block">将离开高加索三国最后一站巴库返程了,巴库除了有美丽现代化的新城外,也有迷人的世界遗产名录老城景区。干净的古老街道、庭院、古庙、皇宫、修道院,无一不在诉说着这城市动人的传说。</p> <p class="ql-block">“高加索”三国风格各异,有宛如人间伊甸园的湖泊美景,远离尘世的千年教堂,历史悠久的老城古村镇,建于悬崖上的修道院,雄伟壮观的高加索山脉,夜晚暧昧的古城新都,从亚美尼亚的埃里温,到格鲁吉亚的第比利斯,再到阿塞拜疆的巴库。这一路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它的各民族历史、它的各系宗教,13天旅程使我们触摸了千年文脉,领略万种风情,留下了无穷的回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