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我师范校毕业后,被分配到西亭公社徐坝校工作。徐坝校也是“戴帽子”学校。有小学、初中、高中。当时学校教导处分配我教两个班数学,小学四年级、和初中一年级数学。教两个班,备课要备两个课头,非常麻烦,而且非常苦。第一学期,区督导组领导到我校来听随堂课,直接走进了四年级的教室,那时候,我刚出来,没有恐惧心里,反而有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感觉。上课的时候,不看后面听课的人,我上我的。我想:“只要不讲错话就行了”。所以,这一课,我顺顺利利地上完了。自我感觉蛮好的。谁知,领导对我的评价是:“条理清晰,重点不突出”。我听后,既是喜,又是忧。后来在教学中,我虚心请教有教学经验的老师,认真备课,突出重点,上课的时候,特别注意重点,重点内容,反复强调,通过多次上公开课,提高了自已的业务能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徐坝校,我除了教两个班的数学外,校长还让我兼少先队总辅导员,当时我不肯接受,因为我听前任少先队总辅导员说过,每年的六一儿童节,要组织学生排练节目,学生到哪里去参加什么演出、比赛之类的,总辅导员一定要带队的,工作复杂而辛苦。暑假也没得休息。但是,为了学生能快乐地成长,我还是乐意地接受了。一九七九年我参加南通县少先队总辅导员夏令营培训。在培训期间,我认识了西亭小学的孟瑞桃老师、实验小学的张丽英老师、金西公社的张红英老师。培训班结束,我们四人还拍了照留念。(孟瑞挑左上、张宏英右上、张丽英右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一九八一年,小学与中学分开,中心小学迁到亭南校,在亭南校我教了两年。这期间,组织部来亭南校考察,提拔我到亭东公社当妇女主任。一九八二年,组织部调令下来了。我没去报到。当时,思想上有波动。妇女主任是国家公务员,地位待遇都非常高,有许多人消尖脑袋往里砧,甚至托人拉关系走后门进去,而教师是两袖清风,清水衙门的教书匠,待遇很低,好多同事都想着改行。我权衡再三,最后还是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教师的职业利在千秋,为百年大计造树育人。所以,我坚定了教书育人的信念,放弃了当干部的机会,继续留在学校任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一九八三年我调到了西亭小学。在西亭小学工作了四、五年,送走了两届毕业班,上了三节公开课,镇级的上了三节,区级的上了一节。区公开课是区领导直接点名的。当时西亭小学的校长跟我开玩笑说:“你是墙里开花墙外香。”那一节课,兄弟学校来听课的教师非常多。为了保证这一节公开课上得完美无缺,课前,认真查阅资料、认真备课,反复试教,试教以后,请学校领导、同事提出修改的意见,真正做到精益求精。最后,这堂公开课,得到了区领导的高度评价:“讲课语言清晰、铿锵有力,”“教学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深入浅出、值得学习”!校长听后也感到非常高兴和自豪。乃至后来学校领导照顾我,给我多了半间房子做厨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一九八八年我调到了金沙小学。一直教毕业班,同时,还与同轨数学老师一起辅导学生参加数奥竞赛。在金沙小学工作的这些年,我曾担任过数学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学校教导主任、党支部组织委员、工会副主席等职务。得到了学校领导、老师、学生的一致好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下图是金沙镇党代表和市领导张秀兰合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是一九七五年六月一日在西亭公社十一大队入党的。在教育战线工作期间,我曾两次参加党代会。第一次是一九八六年在西亭小学,作为先进教育工作者代表,被西亭镇政府推荐,参加南通县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那一次没有拍照留念。第二次是二00一年,在金沙小学被推荐参加通州市中国共产党第九次代表大会。我分在笫一代表队。第一代表队由西亭镇党代表、金沙镇党代表和市领导张秀兰组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下图是金沙镇党代表、西亭镇党代表和市领导张秀兰合影。</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