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告别了婺源,我们直奔宏村,路程大约两小时。快到宏村的路上天渐渐黑了,而落日下的徽州,一路都是美景,只是无法拍下来,师傅还要赶路回婺源。</p> <p class="ql-block">徽州这边天黑的早,到了宏村,我们入住的民宿就在宏村景区旁,安排好住宿,立马前往宏村。那天是周三,宏村每周三都是免收门票的,因此我们到了宏村景区没遇见守门的人,也没见到大门,直接转进了宏村的夜市美食街,我们还不知已进到了宏村。只看到美食街上热闹非凡,各种小吃琳琅满目,老街上游人如织,气氛十分感染人。</p> <p class="ql-block"> 一大早我们进入了宏村。宏村镇,古称弘村。南宋绍兴元年,宏村始祖汪彦济因遭火灾之患,举家从黟县奇墅村沿溪河而上,在雷岗山一带建十三间房为宅,是为宏村之始。汪彦济在村口兴建睢阳亭,作为入村标志性建筑。</p><p class="ql-block">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作为程朱理学发祥地的徽州也达到了极盛时期。汪姓祖先在外做官、营商者大增,他们积累了大量的资金财富,为光宗耀祖,纷纷在家乡购田置屋,修桥铺路。</p><p class="ql-block">清康熙元年-清宣统三年,宏村南湖书院,树人堂、三立堂、乐贤堂、承志堂等大型书院、宅第相继修建。</p> <p class="ql-block">宏村的一大特色是它有着一套完善的供水系统。村民们将村西的河水引入村内,开凿了一条近1米宽的水圳,九曲十弯,为各家各户提供生活用水,同时也起到调节气温和美化环境的作用。水圳在村的中部形成半月形的月沼,又在南部形成弓形的南湖,构成了宏村独特的风貌。</p><p class="ql-block">该村的另一大特色是它的平面采用仿生学的“牛”形布局。以雷岗山为牛头,村口的两株古树为牛角,月沼为牛心,南湖为牛肚,蜿蜒的水圳为牛肠,民居建筑为牛身,四座古桥为牛脚,形状惟妙惟肖,称作“山为牛头树为角,桥为四蹄屋为身”。</p><p class="ql-block">宏村有“画里乡村”之称,截至2014年,全镇完好保存明清民居140余幢,主要景点有:南湖春晓,书院诵读,月沼风荷,牛肠水圳,双溪映碧,亭前古树,雷岗夕照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2px;"> 西递风情</span></p> <p class="ql-block">皖南徽州古村落以西递村、宏村为代表。西递、宏村古民居村坐落于黟县境内的黄山风景区。西递村面积近13公顷,已有950多年的历史,西递村至今完好地保存着典型的明清古村落风格,有"活的古民居博物馆"之称。</p><p class="ql-block"> 西递始建于公元11世纪的宋朝的元祐(宋哲宗)年间,由于河水向西流经这个村庄,原来称为“西川”。因在村西古有驿站,称“铺递所”,故而得名“西递”,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称。</p><p class="ql-block"> 宏村距西递十多公里,我们从宏村乘班车到西递,半小时既可到达。每日白天一个小时有一趟班车,返程也如此,收费仅6元。</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font-size: 22px;"> 塔川秋色</span></p> <p class="ql-block"> 塔川,又名塔上,隶属黟县宏村镇,距离宏村仅2公里。塔川古村落依黄山余脉而建,一条潺潺而流的溪流穿村而过,被岁月斑驳了粉墙瓦黛的徽派古建筑错落有致地依山势而建,远远望去就好像一座宝塔矗立在山谷之上,故而得名“塔川”。</p><p class="ql-block"> 虽然距离“中国画里的乡村”宏村太近了,然而一年之中大多数时间,塔川都是被遗忘的状态,但是每当深秋的季节,“塔川秋色”上线,它的人气和知名度远不输给它的“邻居”宏村。</p><p class="ql-block"> 我们住在宏村,乘着深秋之际,徒步从乡道(现已修建成石板小路)走到塔川。公路从宏村南门口出发至塔川仅两公里路,而走乡村小道,恐有七八公里。出了宏村南门,路边就遇到收割机在收割稻谷,这种难逢难遇的场面,着实让我们兴奋不已,在此耽误很长时间观赏和拍照。继续前行,一路秋景如画,途经田野村庄和废弃的老房子,远山近景,我们边走边观风景,陶醉在秋色之中。走到中午,到了塔川山下一个小村落,就此午饭休息。下午还要赶班车到黄山,没能走到塔川景区内,但我以为最美的风景在路上,没有什么可遗憾的。</p> <p class="ql-block"> 1987年国家已将徽州易名为黄山市,将徽州改为黄山市。我们的徽州之行还没有结束,下一篇还要记录一下黄山。退休了的我,有几个爱好和不断在努力学习,生活会更加充实,更加有意义。以此篇记录23年的一些过往,愿新的一年美好如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