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欧洲行第四十五天(10月22日),最后的巴黎,继续暴走。</p><p class="ql-block"> 今日行程:埃菲尔铁塔—凯旋门—香榭丽舍大街—亚历山大三世桥—协和广场—巴黎歌剧院—老佛爷百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出了地铁站,绕过一个古迹博物馆,进入一个城市花园,远远的就看到了埃菲尔铁塔。</p> <p class="ql-block"> 通向艾菲尔铁塔的桥叫耶拿桥。</p> <p class="ql-block"> 1889年,为纪念法国大革命胜利100周年和迎接世博会,埃菲尔铁塔应运而生。埃菲尔铁塔得名于设计它的著名建筑师、结构工程师古斯塔夫·埃菲尔,塔高324米,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p> <p class="ql-block"> 排队买票,18.1欧元,登埃菲尔铁塔,有电梯和楼梯,最高到中间那节。</p> <p class="ql-block"> 站在塔上,俯瞰巴黎,360度无死角。</p> <p class="ql-block"> 风很大,有的位置都站不稳,帽子被吹走了,一个黑人游客帮我捡起来,到达巴黎后,天气一直不好,很少见到太阳。</p> <p class="ql-block"> 电梯上又见防扒手的标识。</p> <p class="ql-block"> 凯旋门,巴黎的标志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 凯旋门是拿破仑为了纪念自己的奥斯特里茨会战胜利而建,但一直到拿破仑皇冠落地了还没建好,真正完工是在1836年。1840年,拿破仑一世的灵柩在其死后终于穿过了凯旋门。</p> <p class="ql-block"> 凯旋门的一面对着香榭丽舍大道。</p> <p class="ql-block"> 凯旋门的另一面叫戴高乐广场,近距离内没有车辆通行,凯旋门上的四幅巨大浮雕,描述了法国不同时期的历史事件。</p> <p class="ql-block"> 第一个是《马赛曲》,描绘了1792年法国迎战奥地利组织的反法同盟的历史事件。</p> <p class="ql-block"> 第二个是《胜利》,描绘的是1810年打败第五次反法同盟的拿破仑。胜利女神正在为他戴上象征胜利的桂冠,拿破仑以对立平衡的姿势站立,身穿长袍,目光高远表情安定。</p> <p class="ql-block"> 第三个是《抵抗》,这个时候拿破仑已经因为兵败而被迫下台了,整个法国笼罩在压抑的阴影里。</p> <p class="ql-block"> 第四个是《和平》,这幅作品描绘了经历拿破仑两次复辟沉浮,法国最后走向与欧洲各国安定相处的时代。</p> <p class="ql-block"> 漫步香榭丽舍大道,商业繁华是感受到了,可是我没财力进奢饰品商店。</p> <p class="ql-block"> 巴黎亚历山大三世桥,建于1897年,桥名来自于法俄结成同盟,作为当时法俄友谊的象征,沙皇尼古拉二世是把桥当做法俄亲善的礼物,捐赠给法国的,并以尼古拉二世的父亲亚历山大三世名字命名。</p> <p class="ql-block"> 这座桥是塞纳河上最华丽的一座桥,桥身上下雕刻着许多精美的图案,四个桥塔上金光闪闪的女神是巴黎塞纳河上的地标。</p> <p class="ql-block"> 巴黎小皇宫。</p> <p class="ql-block"> 我们没有进队门,看了一个美术展。</p> <p class="ql-block"> 小皇宫对面的建筑,正在维修,应该是大皇宫。</p> <p class="ql-block"> 协和广场,埃及方尖碑。</p> <p class="ql-block"> 巴黎歌剧院,十七世纪的建筑,我们看到的应该只是侧面。</p> <p class="ql-block"> 老佛爷百货公司,里面的商品应有尽有,不光是中国顾客多,连售货员也有很多是华人,不用担心会有语言障碍,红利和我都买了一套化妆品,价格还可以。</p> <p class="ql-block"> 天气不好,人也很累,放弃了圣心大教堂和红磨坊,回公寓休息,做饭。</p> <p class="ql-block"> 巴黎最后的晚餐,做了四个菜,不想巴黎市区的超市五点钟以后不买酒,只好饮料代替,庆贺我们的行程圆满结束,明天回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