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3年12月29日下午,重庆国学学会诗词专委会在渝北区成立并召开了首次学术研讨会。</p><p class="ql-block">在新年即将来临之际,虽然寒气逼人,但是渝北区人和盆景园修竹间内却暖意融融。下午2:30,重庆国学学会诗词专委会成立会开始。主持人于宗涛介绍参会人员后,重庆国学学会秘书长、西南大学杨理论教授宣读了重庆国学学会关于成立诗词专委会的批复。重庆国学学会会长、西南大学刘明华教授向首届诗词专委会主任委员陈仁德先生授牌。</p><p class="ql-block">接着,四川美术学院原图书馆长倪志云教授、重庆文理学院黄贤忠教授、重庆民盟画院副院长张涌先生分别代表国学学会文献专委会、巴渝文化专委会、书画专委会致辞表示祝贺。首届会员代表兰洪绪发言,表示弘扬国学,传承中华优秀诗词文化,是义不容辞的责任。</p><p class="ql-block">国学诗词专委会首任主任陈仁德先生讲话,他指出传统诗词是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成立的诗词专委会旨在传承国学弘扬诗教,团结一批有志于此且有相当基础的诗词爱好者共同努力,在学术探讨和创作实践上齐头并进,在普及和提高上有所兼顾,为繁荣诗词文化做出应有之贡献。任重而道远,我们要负重前行,他表示,诗词专委会要大力培养后备人才,吸引高校优秀会员加入。要选择诗词文化中较有代表性的有关注度的现象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专题研讨,形成学术成果,以促进诗词文化的繁荣。 </p><p class="ql-block">接着,国学学会会长刘明华教授致辞,他指出,兄弟专委会应携手共同发展,祝愿诗词专委会在陈仁德老师的领导下生机勃勃,他说,要把重庆人才一网打尽,大开城门,才能做得更好。他建议,一定要整合高校力量,共同开展诗词研究项目。并提出讲座进大学活动可以和“重庆国学大讲堂结合”。 </p><p class="ql-block">重庆国学学会诗词专委会成立后,立即召开了首次学术会——钱锋诗词学术研讨会,研讨会由刚刚担任主任的陈仁德先生主持。钱锋是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教授,西南医院名医,业余写作了大量诗词,他尝试用诗词来表现医疗题材,努力探索一条全新的路子,这在诗词界尚属首创。他的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收获,央视7频道于今年8月为他做了专题报道。钱锋教授在会上介绍了他写作诗词的心路历程。研讨会在真诚热烈的气氛中进行,大家各抒己见,讨论,充分交流。</p><p class="ql-block">会员兰洪绪女士作了《钱锋教授诗评》的中心发言,她精心制作了PPT,条分缕析,从几个方面对钱锋诗词做出了评价:语言流畅,情景交融,格调高古,题材丰富,情怀博大,既有赞誉,也指出了用韵和锤炼语句的不足。</p><p class="ql-block">重庆工商大学薛新力教授指出钱锋把传统形式与现代知识相结合,提升了古典诗词的地位,对古典诗词的传承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推动,用旧体诗用于科普很成功。今后应努力在语言和意象两个方面去表现,医疗中一些并不具备诗意的东西,也要选择美的语言和意象使之具有诗意。这是难题,但需要破解。</p><p class="ql-block">西南大学刘明华教授、重庆市诗词学会格律体新诗专委会主任万龙生先生、重庆诗词学会常务理事办公室主任曹建红女士、倪志云教授、原重庆工程大学艺术学院院长苏大椿教授、重庆大学朱学博副教授,重庆大学讲师吴娇博士等纷纷发言,他们充分肯定了钱锋教授诗词的诗心和诗情,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p><p class="ql-block">最后重庆国学学会顾问、重庆大学赵友声教授作了学术总结。他说,钱锋的医者仁心升华为诗心,将科普的理性转化为诗的感性,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使我们看到了诗词突破的新空间,从而相信医疗也可以成为很有意义的题材,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创新。诗词是对语言崇拜的一种形式,在语言上需要进一步提炼。</p><p class="ql-block">钱锋教授对大家表示了真诚的感谢,将认真接受大家的意见,力争更上层楼。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