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三岁看小,七岁看老”是一句民间流传的古老谚语,描述了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它指的是从孩子三岁左右的时候,可以预测出他们长大后的心理特点和个性倾向的雏形。这个阶段被称为婴幼儿期,是儿童生理发展和心理发育最迅速的时期。在这个阶段,父母的期望、行为和一些生活标准都会被婴幼儿所接受并内化为自己的期望和行为规范。</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我记得父亲经常带我去山上务农。为了节省时间,我经常会选择小路绕行,有时甚至会攀爬岩石,以寻找捷径。这样我总是能够最快地到达目的地,因此我为此感到非常自豪。</p><p class="ql-block"> 然而,现在回想起小时候的行为,我不禁感到后怕。我意识到当时的行为实际上是非常愚蠢的,就如同父亲常说的那样,追求捷径最终会带来大的损失。父亲经常叮嘱我在吃饭时要细嚼慢咽,而不是一口吃得太多而导致噎住。然而,我没有真正领悟到父亲话语背后的道理,结果导致我走了许多弯路,浪费了宝贵的时间。</p> <p class="ql-block"> 直到现在,当我回顾我走过的路和经历的事情时,我意识到我总是倾向于追求捷径,但没有意识到这实际上是自己给自己挖下的坟墓。这些失败和挫折让我感到消极和痛苦,甚至导致了家庭破裂和法律纠纷。</p><p class="ql-block"> 然而,我也承认,失败本身是有价值的。正是通过这些失败,我意识到了自己的认知不足,没有按照规律行事,也没有遵循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只有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性格缺陷,才能摆脱它们带来的灾难。</p><p class="ql-block"> 总之,回顾我走过的每段路和经历的每件事都是一笔财富。只有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性格缺陷,才能避免它们带来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些固守的习惯,甚至会无意识的去做一些事情, 而无意识的背后,其实是一种思考的惯性,所以我们必须去觉察自身的一些潜在习惯背后的逻辑,才能避免少走一些弯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