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位来访者热切的希望开始心理咨询,他情绪激昂的声称:“我想要停止不断发生的坏事,但是这并不是全部......我还想要更多好事!”他的话涉及我们将讨论的两大类干预。</p><p class="ql-block">第一类干预是预防~停止坏事,涉及努力阻止消极事件发生,可以分为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一级预防在身体或心理问题发生之前减轻或消除他们。二级预防在问题发生之后减轻或消除它们,后一种过程通常称为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p><p class="ql-block">第二类干预是提升~实现更多好事儿,涉及提升人们生活中的需求,也可以分为一级和二级两大类。一级提升是建立最佳功能和满意度,二级提升更进一步,基于已经最优的功能和满意度来获取高峰体验。一级提升,让事情变好(创造最佳体验),二级提升,让事情尽可能最好(创造高峰体验)。</p><p class="ql-block">如果要给预防和提升的一级和二级方法设计口号,我们的建议如下:</p><p class="ql-block">一级预防“在坏事发生之前阻止他们”。</p><p class="ql-block">二级预防(心理治疗)“修复问题”。</p><p class="ql-block">一级提升“让生活变得美好”。</p><p class="ql-block">二级提升“让生活尽可能最好”。</p><p class="ql-block">看到这里,我们是不是会不由自主的想到扁鹊三兄弟?</p><p class="ql-block">(魏文侯问扁鹊)曰:“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为医?”扁鹊曰:“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我大哥最好,二哥其次,我最差。)扁鹊说:“我大哥看病在察看病人的神色,不等疾病显露出来就着手消除了,所以名声传不出家门。二哥治病,疾病刚露出苗头就加以处置,所以名声传不出乡里。像我扁鹊治病,用针刺血脉,用毒药攻病,割破病人肌肤,所以名声大,传到各个诸侯国。”</p> <p class="ql-block">扁鹊的大哥最厉害,他在做的其实就是一级预防。扁鹊认为自己最差,他所做的其实就是二级预防。人们通常可以接受自己生理上生病,却往往难以接受自己心理上生病。看心理医生接受心理治疗,或者是看心理咨询师接受心理咨询,常常与污名相联系,尽管多数人可能不会介意求助于其他健康专业人士,例如眼科医生或外科医生,但是他们对于见精神病学家或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是有所顾忌的。所以导致的实际情况往往是人们知道心理问题变得严重,难以实施有效的干预时,才会去看心理医生或心理咨询师。如果人们能够在心理问题的早期阶段寻求咨询或治疗,那么他们得到有效治疗的可能性将会提高。</p><p class="ql-block">扁鹊名声大噪,是人们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求助于扁鹊,但因为是生理上的“病”人们愿意为他做宣传。但是那些心理问题比较严重的人,即使在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获得了较大的改善甚至痊愈,因为对心理问题的病耻感也往往很难对他的心理咨询师或心理治疗师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这个现实的情况也促使我作为一个心理工作者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去进行心理科普的一个很大的原因。心理科普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起到对心理问题的一级预防效果。</p><p class="ql-block">不管是治身体上的疾病或者是心理上的疾病,我们的目的都是为了让生活更美好。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的目的也是为了提升我们生活的满意度。希望我的读书心得能够被更多的人看到,也希望我正在进行的其他的科普工作能够使更多的人获益。我也通过心理咨询看到一个一个来访者的成长,他们建立并发展出了更好的自我功能,变得更加自信,能够在生活中体验到了更多的幸福和快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