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有感一一人道与天道

曾强波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久读《易经》、《道德经》,难免有屑许感悟。伏羲八卦,实为无字天书,扩展后的六十四卦,亦为无字天书。所谓卦辞、爻辞、十翼,汗牛充栋的解读文章,实为后人强加,皆为一孔之见。此等一孔之见,能为自圆其说,也是条条道路通罗马。所谓“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百姓日用而不知",读《易经》读出许多君子,亦读出许多小人…角度不同,立场、观点、方法不同,时势不同,看到的内容自然不同。人的自身局限,不可能把所有的路同时一次性走完。道理无人不懂。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道德经》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毫不讳言:“我是站在‘自然’的角度,来解读《易经》。'道’为自然,为自然法则,是天、地、人三道的夲源或动力。'自然'夲无名,我只是为了表述的需要,强为之名曰'道'。而所谓的'德’,则为‘道’在现实中通过‘人'的运用而表现出的形式,也就是自然法则在现实生活中的运作,为无形'道’的具体表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怠,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老子明确告诉我们,自然中有“四大”,“人”(或说智慧生物。不管是已知的地球人,还是未知的外星智慧生物,以“人”统称之)为"四大"之一,但人再怎么“大",位置总在地之下,天之下,道之下。老子警告人,你不能大于地,大于天,大于道!人不能没有地,没有天,不能失道!但地可以没有人,天可以没有人,"道”亦可以没有人! 人因自然存在而存在,自然非因人存在而存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以《道德经》解读《易经》,老子提出以"自然”为夲,先通“大道”,后行“人道”,效法自然,运用到人自身及人类社会,以达到人与自身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道”与“德”的结合。"德”要把"道"表现出来,其重要融合点就是效法自然“无欲”(恒无欲以观其妙,恒有欲以观其徼。“恒“为汉代马王堆出土帛书版用字,流传版为“常"字。)和“无为”(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两个让现代人难以接受的观点!(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在我看来,《道德经》首先是写给“王"者看的,其次是给“修为”者读的,普通老百姓压根就不该读😎。从“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的措辞来看,不知朋友们能悟出什么…所谓王者,定是欲望非常强烈,又能在恰当时加以控制(这就是真夲事!),舍生忘死,一意前行,做了许多有为之事,最后幸运胜出。当君临天下,君临某一领域之时,人之最基夲的需求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此时,为“王"者,现实的面临稍有不慎,就有泰极否来,物极必反,“亢龙有悔“的局面。那么,解救的良药就是“知止”的"无欲"(节制人欲)和“无为"(做恰当、正确的事,说恰当、正确的话,即"德”。它与"懒惰”水火不溶,是一种积极细致的大智大勇行为。老百始说:“不要乱来!”),就很好理解了。当然,常人在某些时候,如能放下一切杂念,达到无欲与无为的境界,确实能在天地人三界遨游,管窥到多少不等的“妙"境,达到人与自身的和谐。如能守"恒",就能成“仙”:这是“道教”的范畴,《道德经》无此概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历史上,研究界多数人认为,明朝的统治者,对儒、道、释三家的领悟,达到很高的境界。以“无欲”、“无为"为原则的治理,也达到很高的水平。但最后终因忽略了一种以“人(精致的利已主义)”为夲,遵循“丛林法则”的外来文明,为清所灭。清朝又因为中华文明所同化,仍然忽略以“人(精致的利己主义)"为夲,遵循“丛林法则”的西方文明,差点被人瓜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此时,中国已经积贫积弱,一大批积极分子,奋发有为,呼吁引进另一种文明的“科学"与"民主”,彻底否定中华文明。…幸好,天佑中华,我们的骨子里,积聚了几千年不断的文明,无法消除!“科学"是好的,拿来,挺接地气!西方民主,对不起,不好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科技发展到今天,几乎快成人类的主宰。如任其脱缰,任其逍遥,人类危矣!</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霍金生前预言,人类在不久的将来,需逃离地球,流浪到外星,保留种子。在说什么?爱因斯坦临终前,消毁了所有笔记、手稿,留下了一句"宇宙间一切物质都是虚幻的,只有精神永存”。在说什么?牛顿晩年信奉神学,研究起上帝来。在说什么?西方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讲:将拯救人类命运的,只有中华文明。在说什么?科学自下而上,自微而著的发展尽头,是不是像人说的那样,有"神”在等着?有“道”在等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总之,中华文明看重"天道”,能通“神”;西方科学技术及其文明,奉行“人道”,接地气,能较大程度地满足人的欲望。在古人的眼里,现代人都是“神":“千里眼”,“顺风耳”,“飞行",“穿地",小意思!正因为如此,能知"天道",就非常重要!科学技术再怎么癫狂,也不能毁地灭天,对不?人没有地大,地没有天大,天沒有道大,对不?奉行人道没错,不知天道哪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道为宇宙的夲源或动力。其主要特性为"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玄德”。那么,什么是天道?什么是人道呢?天道生人道,人道应受天道制约,天、人合而为一(天人合一),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太极。我们要生活幸福,事业有成,要保持人类的长盛不衰,必须做到“天人合一”。这一点,《易》、《道》里面的表述太多,选三点容易理解且重要的:1、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2、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3、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纟单"(这是一个字,手机打不出,为安然、宽缓之意)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还可参阅《易经》第41、42损、益两卦。损卦为“人之道",益卦为"天之道“。</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奉行"人道”是痛苦的。因为物质和人生是表象,错综复杂,风云变幻,险象环生!人的一生,识时务者为俊杰!就算你是人之龙,也必须“终日乾乾,夕惕诺”,经历一番死生搏斗,才能"历无咎”。就算你不是人之龙,也必须“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把功劳归于别人,把痛苦自己吞下,才能“无成有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西方人认为:人生带有“原罪",生下来就是"赎罪"的。强者为王,弱者是土壤和养份,被吃活该。中华主体文明则认为,善恶为一体,看你如何调教。调教得当,则为“善";调教不当,则为"恶"。善中有恶,恶中有善。好人死不完,恶人杀不光。所以,“疾恶如仇”是一种不好的心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我们从18岁成年开始,就必须“自觉”的强化自己,学好夲领,尽量让自己变得优秀,"我自风情万种”,溶入人群,溶入社会,不断地砥砺前行,磨练意志和决心,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做到对社会有所贡献,有所作为,才能最终有所回报。在此过程中,该是你是,就是你的。不是你的,你吞下了,大概率的事件是"带血地吐出”!所谓"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说的就是此理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人生的苦酒和美酒是一样多的,有些人先甜后苦,有些人先苦后甜;有些人把别人的美酒夺去(巧取),终生享用,有些人喝下自己的苦酒,又替别人喝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五</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现代的所谓“一级文明,二级文明,三级文明”的说法,是不符合“天道”的!“一级文明”能把地球上的资源用尽(据说现为0.7级或说0.75级);“二级文明”把“大阳包裹起来利用”;“三级文明”把“银河系包裹起来利用”。我敢断言,就算人类幸免于难,只要达到“一级文明”,就是科学技术的极点,如只能“屁股决定脑袋”,深陷于无奈之中,不能“知终终之”,再往前迈一步,就是“人”的终点!以此推断,宇宙间不存在大于“一级文明”的智慧生物!因为“人"不能大于“地”,就算"人”都成了“神”,如“太白金星”一样,能自由行走于星际空间,也不能大于“天"。当代边缘哲科学者王东岳的“递弱代偿原理”(愈原始、愈简单的物类,其存在度愈高;愈后衍愈复杂的物类,其存在度愈低,并且其存在度呈递减趋势。),说的也是此理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 自然”非常调皮,你只有在精神上跳出人类物质生活社会的圈子,站在其边缘,把屁股坐在“自然”的交椅上,成为“边缘人”,才能像老子一样,体味到其“袭明”和“要妙”!“众人昭昭,我独昏昏;众人察察,我独闷闷!”,“我愚人之心也哉!”。否则,剃除了像老子和王东岳一类的人,都由屁股去决定脑袋,只知“人道”,只知自私自利的“丛林法则”,我们就全体变成了不智慧的“智慧生物”!这种“智慧生物”,在大于一级文明之时,就已经灭亡了!“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日静,是日复命。复命日常,知常日明。不知常,妄作,凶。”。此乃“大道”使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知"天道”是容易的,因为“大道至简”(欲望千万种,无欲只一种;为之万千种,无为只一种;语言千百万,无言只一种。),奉行天道是艰难的,因为"欲壑难填"。“熟能有余以奉天下?惟有道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人和国家在奋斗过程中,有些基夲的欲望必须能够满足,这就叫“知至至之”;当事物发展到最佳状态时,必须及时终止,这叫“知终终之”。分寸的把脉,就显示了你的真假夲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人道”的万化筒式的"欲望”与“有为”,与"天道”的清心寡欲式的“无欲”与“无为",怎样溶合,怎样把脉,怎样恰到好处地掌控时机,是考验人类文明是走向和谐还是灭亡的主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道为体,德为用。以德服人,以德治国,人类将走向和谐。一味遵循未经科学考古证实的达尔文《进化论》而引申出的“丛林法则”,巧夺豪取而不能终止,以科学技术及武力压服人,以科学技术及强力去“逆道”而行,人类将加速地走向消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当今世界,奉人道,知天道,应是现实的选择,也是当下大多数“人”的选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我祈祷🙏:这个世界奉"人道”的人将越来越少!奉“天道”的人将越来越多!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国家与国家之间和谐相处之时,就是世界大同之日!也是中华文明复兴之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b></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