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花

活出自我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时候,最爱吃的零食就是小白兔洋糖,葵花籽,炒花生。可是,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月,父亲一个人挣钱养活七八口人,平时是没有闲钱买好吃的。玉米花就是我们农村娃的最常见的美味了。由于我们村子只有十几户人家,人少,村里没有学校,娃们到了上学年纪,长辈白不得不把孩子送到邻村去上学。于是,我和弟弟在就被父母送到距离我村最近的郝家村上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每到冬季,村里就来打玉米花的人,也是由于我们村小,人家压根不会来,只去住户多的村子。我和弟弟就有口福了,我们上学的村子好几十户人家呢。打玉米花的师傅拉着架子车,车厢里有玉米芯,煤,麦草。他一边走一边喊:打玉米花来……他找一个靠着北墙有暖阳照射的地方“驻扎”下来。冬季,地里几乎没活,所以村里的闲人就很多,靠着北墙有打方的,下象棋的,玩升级的(扑克牌玩法),还有先花花的。一看打玉米花的师傅来了,这些闲人又去凑热闹。有人主动会给拉风箱,点烟不用擦洋火,而且还能烤火。放学了,我们就一窝蜂似的奔向打玉米花的跟前。打玉米花的师傅用一个碗口大的缸缸量一哈玉米颗粒,“刷”地一下倒进那个像炮弹的黑缸子里。顺口问一下:甜的还是原味的?有人回应:甜的。他就给黑缸子里撒几粒白色颗粒,据说是糖精。当打玉米花的师傅一脚踏上那个黑滚轴时,我们都捂着耳朵远远地站着,眼睛却不曾离开分毫。只听“咚……”好似打雷一声后,烟雾缭绕中,胆大的孩子们嬉笑着一拥而上,捡拾玉米花往嘴里送。一些大人不好意思去捡,给娃儿使个眼色,再把娃往前一推,娃娃会意后就直奔而去。我们女孩子就腼腆多了,依然傻傻的捂着耳朵,眼睛依然不离开捡拾玉米花的同伴手里的玉米花。有些大方的大人一边给蛇皮袋装玉米花,一边笑着说:过来,都抓些。我依然不敢动。因为我觉得自己是外村的,何况一个女娃娃。弟弟激动往前移动着脚步,一个男的看见了,喊了一声我妈的名字,说这是那个姐姐家的儿子。“快来。”他就用两只大手掬了两次给弟弟放帽子里。我们背着书包,一边走一边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个开心真是一辈子的回忆。</p><p class="ql-block"><br></p>